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研究

   摘 要: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目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问题和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从立足新的思想解放即转变传统发展观念上,从立足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上,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从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5703.htm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路径选择 社会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38-03       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问题和矛盾尚未根本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在“十二五”发展时期,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自从2003年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10.7%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35823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在突破2万亿的基础上,2010年突破了8万亿元,这为改善民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增强,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是8500亿元,2010年达到2.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我国外汇储备2010年达到2.8万亿元,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    2.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财政越来越注重对民生领域的支出,2009年我国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出是7742亿元,2010年达到8078亿元。党和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从2005年到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突破50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2010年,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是2.5亿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是1.2亿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是1.3亿人。    3.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国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增长。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的增速,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成为支柱产业。同时,传统文化产业焕发生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动画片生产数量达到344部,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6届,累计成交额接近4000亿元。    4.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欧美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这几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一个文明、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二、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发展观念没有得到切实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大部分地区的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的发展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盲目崇拜GDP,一味只重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只重眼前而不顾长远的传统发展观念仍然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还不够强。    2.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但是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其主要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投资过高,就容易造成问题。2009年我国的投资率达到47%,而世界平均才20%多一点,我们是世界平均的一倍。虽然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差,投资率高点无可厚非,但连续高就值得思考了。高投资带来高膨胀,同时还带来高浪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未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归结到一条,即政府仍然保持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过大配置资源的权力。    3.不以人为本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一条红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但是,在经济发展中不以人为本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比如,发生在各地煤矿的重大事故经常出现,一些地区和企业,少数领导者、管理者忽视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甚至置人的生命于不顾,在没有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违法违规进行煤炭生产,致使我国煤炭事故时有发生,煤炭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4.缩小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地区发展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也是在不断拉大。比如,城乡人均年收入之比在2002年是2.89:1,但到了2010年,这一比值达到3.22:1。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快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仍然存在。    5.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尚未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当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人口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人口过多、人口素质低、人口老龄化。第二,资源问题。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现象已经出现。第三,环境问题。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造成的环境严重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体制机制的保证,体制机制不健全,科学发展观就难以贯彻落实。当前我国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比如,资源浪费与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有直接、紧密的关系;再比如,盲目崇拜GDP、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是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新阶段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社会管理体制等等。可以说,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

   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路径选择    1.从立足新的思想解放即转变传统发展观念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改革开放以来每走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几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重点是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使全党全国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二次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的思想解放,包括1997年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姓公姓私的思想解放,重点是冲破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第三次的思想解放就是当前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解放。如果说,第一次解放思想,为的是突破发展禁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次解放思想,为的是明确发展方向,确定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这一次的解放思想,为的是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由突破发展禁区,到明确发展方向,到创新发展模式,是一个不断进入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思想解放的历程。这就需要我们当前要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切实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境界。    2.从立足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树立了一个新的判断是非的标准。第一次思想解放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次思想解放树立了生产力标准。这一次的思想解放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标准(人民利益标准或群众利益标准)。这就要求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群众利益标准)的统一,以此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同时,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来看待,把其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需要我们当前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首先,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拉大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其次,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和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要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保障基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财政给予必要补贴。强化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再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在“保生活”和“促就业”方面的作用。三是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建立稳定的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从多方面保证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四是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合理确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    3.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其基本要求就是“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自主创新的能力越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就越有保障。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经济、科技上严重依靠发达国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导致现代化建设停滞不前。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不够强。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仅仅能够获得微薄的利润。所以,当前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是我们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其次,要努力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构建起能源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最后,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5.从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影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因素中,体制机制不健全是一个要害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首先,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一,继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第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第三,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加快推进铁路、邮政和城市公共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第四,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第五,继续完善宏观调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第六,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逐步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体系,保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加强公共管理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财力,保障中央政府具有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足够能力。其次,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同时要加强对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法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四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去,以便于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实处。最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文化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消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健全和规范文化行业组织,探索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宏观管理体制。深化文化单位内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健全激励机制。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体现文化特点、适应法制建设的总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促进全面发展。    6.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政绩观能否确立以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否完善。不能片面地用GDP(经济指标)考核领导干部。在政绩考核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情况,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第一,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估机制。科学的政绩评估机制的建立,要体现在全面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工作实绩,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相结合,特别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把党组织的考评与群众的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听干部的意见,也要听普通群众的意见。第二,建立科学的政绩奖惩机制。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政绩奖惩机制,激励广大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对综合政绩突出的优秀领导干部,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综合政绩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要进行严肃处理。第三,建立科学的政绩量化机制。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提出干部政绩考核将逐步过渡到九大指标为主,即:⑴社会保障率;⑵就业率;⑶家庭财产增长率;⑷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率;⑸按功能区确定的生态和环境指标达标率;⑹社会治安破案率;⑺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率;⑻对突发性事件应急反应能力;⑼人口自然增长率。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政绩量化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政绩量化指标,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现象。第四,建立科学的政绩导向机制。在干部政绩认定上,要用辩证、全面、客观和发展的眼光看实绩、用干部,形成追求真政绩、实政绩、好政绩的良好风气。我们要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要在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化程度上实现新突破;二是要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上取得新突破;三是要在疏通干部“出口”,在干部能“下”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简介:叶德跃,中共河南省南阳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研究 河南南阳 473000)(责编:若佳)

   摘 要: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目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问题和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从立足新的思想解放即转变传统发展观念上,从立足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上,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从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5703.htm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路径选择 社会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38-03       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问题和矛盾尚未根本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在“十二五”发展时期,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自从2003年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10.7%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35823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在突破2万亿的基础上,2010年突破了8万亿元,这为改善民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增强,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是8500亿元,2010年达到2.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我国外汇储备2010年达到2.8万亿元,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    2.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财政越来越注重对民生领域的支出,2009年我国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出是7742亿元,2010年达到8078亿元。党和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从2005年到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突破50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2010年,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是2.5亿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是1.2亿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是1.3亿人。    3.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国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增长。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的增速,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成为支柱产业。同时,传统文化产业焕发生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动画片生产数量达到344部,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6届,累计成交额接近4000亿元。    4.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欧美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这几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一个文明、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二、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发展观念没有得到切实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大部分地区的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的发展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盲目崇拜GDP,一味只重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只重眼前而不顾长远的传统发展观念仍然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还不够强。    2.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但是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其主要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投资过高,就容易造成问题。2009年我国的投资率达到47%,而世界平均才20%多一点,我们是世界平均的一倍。虽然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差,投资率高点无可厚非,但连续高就值得思考了。高投资带来高膨胀,同时还带来高浪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未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归结到一条,即政府仍然保持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过大配置资源的权力。    3.不以人为本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一条红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但是,在经济发展中不以人为本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比如,发生在各地煤矿的重大事故经常出现,一些地区和企业,少数领导者、管理者忽视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甚至置人的生命于不顾,在没有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违法违规进行煤炭生产,致使我国煤炭事故时有发生,煤炭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4.缩小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地区发展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也是在不断拉大。比如,城乡人均年收入之比在2002年是2.89:1,但到了2010年,这一比值达到3.22:1。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快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仍然存在。    5.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尚未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当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人口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人口过多、人口素质低、人口老龄化。第二,资源问题。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现象已经出现。第三,环境问题。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造成的环境严重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体制机制的保证,体制机制不健全,科学发展观就难以贯彻落实。当前我国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比如,资源浪费与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有直接、紧密的关系;再比如,盲目崇拜GDP、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是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新阶段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社会管理体制等等。可以说,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

   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路径选择    1.从立足新的思想解放即转变传统发展观念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改革开放以来每走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几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重点是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使全党全国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二次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的思想解放,包括1997年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姓公姓私的思想解放,重点是冲破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第三次的思想解放就是当前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解放。如果说,第一次解放思想,为的是突破发展禁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次解放思想,为的是明确发展方向,确定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这一次的解放思想,为的是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由突破发展禁区,到明确发展方向,到创新发展模式,是一个不断进入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思想解放的历程。这就需要我们当前要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切实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境界。    2.从立足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树立了一个新的判断是非的标准。第一次思想解放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次思想解放树立了生产力标准。这一次的思想解放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标准(人民利益标准或群众利益标准)。这就要求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群众利益标准)的统一,以此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同时,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来看待,把其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需要我们当前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首先,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拉大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其次,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和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要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保障基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财政给予必要补贴。强化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再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在“保生活”和“促就业”方面的作用。三是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建立稳定的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从多方面保证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四是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合理确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    3.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其基本要求就是“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自主创新的能力越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就越有保障。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经济、科技上严重依靠发达国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导致现代化建设停滞不前。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不够强。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仅仅能够获得微薄的利润。所以,当前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是我们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其次,要努力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构建起能源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最后,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5.从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影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因素中,体制机制不健全是一个要害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首先,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一,继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第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第三,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加快推进铁路、邮政和城市公共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第四,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第五,继续完善宏观调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第六,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逐步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体系,保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加强公共管理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财力,保障中央政府具有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足够能力。其次,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同时要加强对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法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四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去,以便于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实处。最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文化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消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健全和规范文化行业组织,探索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宏观管理体制。深化文化单位内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健全激励机制。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体现文化特点、适应法制建设的总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促进全面发展。    6.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政绩观能否确立以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否完善。不能片面地用GDP(经济指标)考核领导干部。在政绩考核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情况,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第一,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估机制。科学的政绩评估机制的建立,要体现在全面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工作实绩,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相结合,特别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把党组织的考评与群众的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听干部的意见,也要听普通群众的意见。第二,建立科学的政绩奖惩机制。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政绩奖惩机制,激励广大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对综合政绩突出的优秀领导干部,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综合政绩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要进行严肃处理。第三,建立科学的政绩量化机制。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提出干部政绩考核将逐步过渡到九大指标为主,即:⑴社会保障率;⑵就业率;⑶家庭财产增长率;⑷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率;⑸按功能区确定的生态和环境指标达标率;⑹社会治安破案率;⑺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率;⑻对突发性事件应急反应能力;⑼人口自然增长率。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政绩量化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政绩量化指标,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现象。第四,建立科学的政绩导向机制。在干部政绩认定上,要用辩证、全面、客观和发展的眼光看实绩、用干部,形成追求真政绩、实政绩、好政绩的良好风气。我们要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要在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化程度上实现新突破;二是要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上取得新突破;三是要在疏通干部“出口”,在干部能“下”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简介:叶德跃,中共河南省南阳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研究 河南南阳 473000)(责编:若佳)


相关内容

  • 中学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
  • 中学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开展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xx二中向更高处发展"为主题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 ...

  • 继续解放思想学习心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 精选范文:继续解放思想学习心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共2篇) 当前,各地各部门把开展继续解放思想的学习讨论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深入扎实地加以推进.在活动中,大家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当前解放思想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解 ...

  • 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总结
  • 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3月24日启动以来,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天这次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教育局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工作,安排部署“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工作总结会,又是转入“分析检查”阶段的动员会。   按照区委关于 ...

  • 社区党总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工作总结
  • 清江社区党总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工作总结 2009年3月份以来,按照云山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社区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调研、分析评议、解决问题和整改落实四个阶段的各项规定动作,创造性的开展了自选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全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指南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6年度课题指南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6年3月 目 录 申 报 说 明 ......................................... - 1 - 2016年度市社科规划系列课题指南 ........... ...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计划
  • 为认真落实10月14日省联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电视电话动员大会精神,按照《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县联社党委决定,在全县农信社党员、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时间自2008年11月上旬开始到2009年2月 ...

  • 高校中层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
  • 标签: 蒋锁奋等  分类: 理论新思维2009-05-06 15:42 [摘要]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是维护领导班子团结统一.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高校中层领导班子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 ...

  • 地税局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总结
  • 2009年10月份以来,按照**州党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造福各族人民”的主题和自治区地税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学习调研、分析评议、解决问题和整改落实四个阶段的各项规定动作,创造性的开展了自选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

  • 旅游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计划
  • 各科室: 按照《临夏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州: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3月上旬到3月下旬) 1、学习传达会议文件精神。 认真传达学习中央、州上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和领导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