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一章:

1.叙述岩体力学的定义.

岩体力学主要是研究岩体和岩体力学性能的一门学科,是探讨岩石和岩体在其周围物理环境(力场、温度场、地下水等)发生变化后,做出响应的一门力学分支。 2.何谓岩石?何谓岩体?岩石与岩体有何不同之处?

(1)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2)岩体: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3)不同之处:岩体是由岩石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的综合体。

3.何谓岩体结构?岩体结构的两大要素是什么?

(1)岩体结构是指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或者是指结构体的规模、形态及其排列形式所表现的空间形态。(2)结构体和结构面。 4.岩体结构的六大类型?

块状、镶嵌、层状、碎裂、层状碎裂、松散结构。 5.岩体有哪些特征?

6.(1)不连续;受结构面控制,岩块可看作连续。(2)各向异性;结构面有一定的排列趋势,不同方向力学性质不同。(3)不均匀性;岩体中的结构面方向、分布、密度及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岩块的大小、形状和镶嵌情况等在各部位不同,各部位的力学性质不同。(4)赋存地质因子特性(水、气、热、初应力)都会对岩体有一定作用。 二章:

1.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有哪些?

岩石的质量指标,水理性质指标,描述岩石风化能力指标,完整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三向压缩强度和各种受力状态相对应的变形特性。 2.影响岩石强度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有承压板、岩石试件尺寸及形状(形状、尺寸、高径比),加载速率、环境(含水率、温度)。对三相压缩强度的影响因素:侧向压力、试件尺寸与加载速率、加载路径、空隙压力。 3.什么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所谓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是指在刚性实验机上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包括岩石达到峰值应力之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4.简述岩石刚性实验机的工作原理?:压力机加压(贮存弹性应能)岩石试件达峰点强度(释放应变能)导致试件崩溃。AA′O2O1面积—峰点后,岩块产生微小位移所需的能。ACO2O1面积——峰点后,刚体机释放的能量(贮存的能量)。ABO2O1——峰点后,普通机释放的能量(贮存的能量)。当实验机的刚度大于岩石的刚度,才有可能记录下岩石峰值应力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5.莫尔强度理论,格尔菲斯强度理论和E.hoek和E.T.brown提出的经验理论的优缺点?

莫尔强度理论优点是使用方便,物理意义明确;缺点是1不能从岩石破坏机理上解释其破坏特征2忽略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格尔菲斯强度理论优点是明确阐明了脆性材料破裂的原因、破裂所需能量及破裂扩展方向;缺点是仅考虑岩石开裂并非宏观上破坏的缘故。E.hoek和E.T.brown提出的经验理论与莫尔强度理论很相似其优点是能够用曲线来表示岩石的强度,但是缺点是表达式稍显复杂。

6.典型的岩石蠕变曲线有哪些特征?

典型的岩石蠕变曲线分三个阶段第Ⅰ阶段:称为初始蠕变段或者叫瞬态蠕变阶段。在此阶段的应变一时间曲线向下弯曲;应变与时间大致呈对数关系,即ε∝㏒t。第Ⅱ阶段:称为等速蠕变段或稳定蠕变段。在此阶段内变形缓慢,应变与时间近于线性关系。第Ⅲ阶段:称为加速蠕变段非稳态蠕变阶段。此阶段内呈加速蠕变,将导致岩石的迅速破坏。 7.有哪三种基本力学介质模型?

1弹性介质模型 2塑性介质模型(理想塑E性模型、有硬化塑性介质模型)3黏性介质模型

8.基本介质模型的串联和并联的力学特征有何不同?

串联 E 和 h,每个元素的力相等;总应变 = 分应变之和。基本模型,两元件并联,使它所表现的变形特征与马克斯维尔模型有所不同。根据两个基本力学模型并联的力学特征,当外力作用于模型的两端时,两个模型产生的应变相等,而其应力为弹簧所受的应力与粘壶所受的应力之和。

9.岩体在单轴和三轴压缩应力作用下,其破坏特征有何异同?

单轴破坏形态有两类:圆锥形破坏,原因:压板两端存在摩擦力,箍作用(又称端部效应),在工程中也会出现;柱状劈裂破坏,张拉破坏(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是岩石单向压缩破坏的真实反映(消除了端部效应),消除试件端部约束的方法,润滑试件端部(如垫云母片;涂黄油在端部),加长试件。三轴压缩应力: 低围压,围压作用不明显,接近单轴压缩破坏形式;中围压,斜面剪切破坏;高围压,塑性流动破坏。

10、一个5cm5cm10cm试样,其质量为678g,用球磨机磨成岩粉并进行风干,天平秤称得其质量为650g,取其中岩粉60g作颗粒密度试验,岩粉装入李氏瓶前,煤油的度数为0.5cm3,装入岩粉后静置半小时,得读数为20.3cm3,求:该岩石的天然密度、干密度、颗粒密度、岩石天然空隙率。

m678

2.71g/cm3 解:天然密度

V5510m650

2.6g/cm3 干密度ds

V5510颗粒密度s

ms603.03g/cm3 Vs20.30.5

VV2.61d10.14 Vs3.03

天然孔隙率n

12、已知岩石单元体A—E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并已知岩石的c4MPa,35,试求:

(1)各单元的主应力的大小、方向,并作出莫尔应力图。

(2)判断在此应力下,岩石单元体按莫尔-库伦理论是否会破坏? 解:(1)A单元:

1xy5.005.0MPa 主应力大小:

3022

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0,0 05.0

5.00

2.5

2235.00



2.5 半径:1

22

13

B单元:

1xy4.000MPa 主应力大小:34.022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4.0

,45 0

4.04.0

0

22

34.0(4.0)



4.0 半径:1

22

13

C单元:主应力大小:

1xy5.705.00MPa 30.7022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22.0

0.8 5.00

5.70.7

2.5

22

35.7(0.7)



3.2 半径:1

22

13

D单元:

主应力大小:

1xy6.06.06.0MPa 36.022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0,0

6.06.0

6.06.0

6.0

2236.06.0

0 半径:1

22

13

E单元:

主应力大小:

1xy10.9110.01.0MPa 30.0922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23.0

0.67

10.01.0

10.910.09

5.5

22

310.910.09



5.41 半径:1

22

13

(2)A单元:

35

13tan2(45)2ctan(45)24tan(45)15.37MPa5.0MPa

2

2

2

不破坏; B单元:

14.0tan2(45

3535)24tan(45)0.61MPa4.0MPa 破坏; 22

C单元:

10.7tan2(45D单元:

3535)24tan(45)12.78MPa5.7MPa 不破坏; 22

16.0tan2(45E单元:

3535)24tan(45)37.51MPa6.0MPa 不破坏; 223535

)24tan(45)15.70MPa10.91MPa 不破坏; 22

10.09tan2(45

13、对某种砂岩做一组三轴压缩实验得到的如表所示峰值应力。 试求:(1)该砂岩峰值强度的莫尔包络线; (2)求该岩石的c,值; (3)根据格里菲斯理论,

(2)由

yaxnbxyax

2

b

xynxya

xn(x) 可得 x

ii2

2

i

byax

xy1.09.62.028.09.548.715.074.01638.25

ii

x

1.02.09.515.0

6.875

4

9.628.048.774.0y40.075

4

2i

x

1.022.029.5215.02320.25

1.02.09.515.02

n(x)24()189.06

4

a

xynxy1638.2546.87540.0754.087

320.25189.06xn(x)

ii2

2

i

byax40.0754.0876.87511.98 单轴抗压强度值c11.98 强度线的斜率4.087

14.08712ccos

sin0.607

14.08711sin

由公式 可得

c(1sin)1sin

c2.96

2cos1sinc

13

(3)令30,由sin

1

2.961.309

ccot

13

2

1

2

0.607

可得111.97MPa

(13)2

又18t,t0.908MPa

13

14、将某一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其压应力达到28.0MPa时发生破坏。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设其抗剪强度为直线型。 试计算:

(1)该岩石的c,值;

(2)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3)在正应力为零的面上的抗剪强度;

(4)在与最大主应力作用面成30°的面上的抗剪强度。

c

解:(1)由题意

2ccos

28.0MPa

1sin

30

c

45

2

60

28.0(1sin30)

8.08

2cos30

(2)由题意128.0MPa,30

1111

正应力(13)(13)cos228.028.00.57.0MPa

2222

11

剪应力(13)sin228.00.88612.12MPa

22

(3)由题意0时,

由ctan8.08MPa

1111

(4)(13)(13)cos228.028.00.521.0MPa

2222

抗剪强度ctan8.0821tan3020.2MPa

15、某砂岩地层,砂岩的峰值强度参数c1.2MPa,40。某一点的初始应力状态为:38.97MPa,134.5MPa,由于修建水库岩石孔隙水压力增大,试求该点岩石当孔隙水压力为多大时会使砂岩破坏? 解:设最大孔隙水压力Pw

由1Pw(3Pw)c 可得 Pw3

13c

1

1sin1sin40

4.60

1sin1sin40

2ccos21.2cos40c5.15

1sin1sin40



Pw8.97

34.58.975.15

3.31KPa

4.601

17、已知某水库库址附近现场地应力为:112MPa,34MPa。该水库位于多孔性石灰岩区域内,该灰岩三轴实验结果为c1.0MPa,35。试问:能修多深的水库而不致因地下水水位升高增加孔隙水压力而导致岩石破坏? 解:由1Pw(3Pw)c

1sin1sin35

3.69

1sin1sin35

又有

2ccos21.0cos35c3.84

1sin1sin35



可得 Pw3

13c1243.84

42.45KPa

13.691

又Pwwghwh  h

Pw

w

2450

250m 9.8

能修250m深的水库。

三章:

1.如何测试岩块和岩体弹性波速度? 1、岩块声波速度测试:测试仪器主要是岩石超声波参数测定仪和纵横波换能器。测试时,把纵横波换能器放在岩块试件的两端。测定纵波速度时宜采用凡士林或黄油作耦合剂,测定横波速度时宜采用铝箔或铜箔作耦合剂测试结束后,应测定超声波在标准有机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绘制时距曲线并确定仪器系统的零延时。vp=L/(tp-t0),vs=L/(ts-t0)

2、岩体声波速度测试:测点表面应大致修凿平整并擦净,纵波换能器应涂厚1-2mm的凡士林或黄油,横波换能器应垫多层铝箔或铜箔,并应将换能器放置在测点上压紧。在钻孔或风钻孔中进行岩体声波速度测试时,钻孔或风钻孔应冲洗干净,并在孔内注满水,水即作为耦合剂,而对软岩宜采用干孔测试。 2.影响岩体弹性波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1、岩体弹性波速与岩体种类、岩石密度和生成年代有关.2、岩体波速与岩体中裂隙或夹层的关系:3、岩体波速与岩体的有效孔隙率n及吸水率Wf有关4、岩体波速与各向异性性质有关5、岩体受压应力对弹性波传播的影响

3.用弹性波速度确定地下工程围岩松动圈(塑性圈)范围的原理是什么? 根据岩体弹性波速度随裂隙的增多和应力的减小而降低的原理,在松动圈内,由于岩体破碎且属低应力区,因而波速较小,当进入松动圈边界完整岩体区域,应力较高,波速达到最大,之后波速又逐渐减小至一定值。根据波速随深度变化曲线,可确定松动圈厚度,其边界在波速最大值深度附近 四章:

13、如图所示为一带有天然节理的试件,结构面的外法线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40,节理的基本摩擦角b=36。节理的粗糙度为4级。节理面壁的抗压强度为50MPa,问在多大的1作用下岩样会破坏?

解:由题意,b=36,=40

查表,取JRC7

=ntanJRClg

JCS50=tan7lg36 bn

nn

3=0,n=13

13

2

13

2

cos2

11

22

cos80=0.5871

sin80

22

根据以上式子解方程,有

sin2

1

50

0.4921=0.5871tan7lg36

0.5871

1=21.47MPa

14、一个与岩心轴线45°角锯开的节理,经多级三轴试验后得到表中数据。试确定各级极限荷载下节理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值以及节理摩擦角j。



解:由

13

22

13

2

cos2

=

13

sin2

0.540.100.540.10

cos90=0.3222

(1)

0.540.10=sin90=0.22

2



1.630.301.630.30

cos90=0.96522

(2)

1.630.30=sin90=0.665

2



2.720.502.720.50

cos90=1.6122

(3)

2.720.50=sin90=1.11

2



5.451.005.451.00cos90=3.22522(4) 5.451.00=sin90=2.2252

由=cjtanj

0.32+0.965+1.61+3.225=1.534 0.22+0.665+1.11+2.225==1.064=

tanj4(0.320.220.9650.6651.611.113.2252.225)41.531.0550.69(0.320.9651.613.225)41.534ii

2

i222222

j34.61

cjtanj1.061.530.694.3103

15、如图所示,在上题的岩体中,有一逆断层与水平面夹角为25°,断层面的爬坡角i0,试问:在埋深2000m的深处,能承受的最大水平应力是多少?(重度=27kN/m3)

解:结合上题已知cj4.3103,j34.61

又=25,i0,h2000m,=27kN/m3 3cos(j)sincjcosj据公式1= cossin(j)

3=h27200054000KPa54MPa

54cos(2534.61)sin254.310-3cos34.611==148.74MPa cos25sin(2534.61)

16、如图所示,正断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当在600m深处水压力达到10MPa时,断层产生滑动,若该处岩层重度为27kN/m3,断层面cj1.0MPa,j35,问该正断层滑动之前水平应力是多大?

解:由题意=65,=27kN/m3,h600m,水=10MPa

1=h2760016200KPa16.2MPa

3cos(j)sincjcosj 1=cossin(j)

3=1cos(j)coscjcosj16.2cos(6535)cos651.0cos35==3.3MPa sincos(j)sincos(6535)

故,水平应力为10+3.3=13.3MPa

五章:

1.简述围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1)为岩石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2)便于施工方法的总结,交流,推广。(3)为便于行业内技术改革和管理。

2.阐述围岩分类有哪些原则?

(1)有明确的类级和适用对象。(2)有定量的指标。(3)类级一般分五级为宜。

(4)分类方法简单明了、数字便于记忆和应用。(5)根据适用对象,选择考虑因素。

3.简述围岩分类的基本方法?

按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分类;以点荷载强度指标分类;按巷道岩石稳定性分类;前苏联巴库地铁分类;按岩体完整性分类;按岩体综合指标分类。

4.简述围岩质量指标RQD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RQD是选用坚固完整的、其长度大于等于10cm的岩芯总长度与钻孔长度的比。 评价方法:岩石的RQD与岩体完整性关系密切,RQD与体积节理数JV之间存在下列统计关系:RQD=115—3.3JV(%),对于JV小于等于4.5的岩体,其RQD=100%

5.简述巴顿的Q分类采用了那些参数?他们代表了何种意义?

采用了六个参数:RQD:岩体质量指标。Jn节理的组织数系数。Jr节理的粗糙度系数。Ja节理的饰变系数。JW地下水的影响系数。SRF应力折减系数。

6.简述国标岩体分级采用了那些指标作为分级的基本参数?

(一)确定岩体基本质量:1.定量确定岩体基本质量,包括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

岩体完整程度的确定2.定性确定岩体基本质量,也包括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岩体完整程度的确定

(二)基本质量分级: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岩体基本质量的确定

(三)具体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的确定

7.简述国标岩体分级采用了哪两种方法进行岩体分级?

采用了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分别确定岩体质量的好坏,相互协调、相互调整,最终确定岩石的坚硬程度与岩体完整性指数。

8.简述国标岩体分级中考虑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对地下工程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初始应力状态响修正系数

一章:

1.叙述岩体力学的定义.

岩体力学主要是研究岩体和岩体力学性能的一门学科,是探讨岩石和岩体在其周围物理环境(力场、温度场、地下水等)发生变化后,做出响应的一门力学分支。 2.何谓岩石?何谓岩体?岩石与岩体有何不同之处?

(1)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2)岩体: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3)不同之处:岩体是由岩石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的综合体。

3.何谓岩体结构?岩体结构的两大要素是什么?

(1)岩体结构是指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或者是指结构体的规模、形态及其排列形式所表现的空间形态。(2)结构体和结构面。 4.岩体结构的六大类型?

块状、镶嵌、层状、碎裂、层状碎裂、松散结构。 5.岩体有哪些特征?

6.(1)不连续;受结构面控制,岩块可看作连续。(2)各向异性;结构面有一定的排列趋势,不同方向力学性质不同。(3)不均匀性;岩体中的结构面方向、分布、密度及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岩块的大小、形状和镶嵌情况等在各部位不同,各部位的力学性质不同。(4)赋存地质因子特性(水、气、热、初应力)都会对岩体有一定作用。 二章:

1.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有哪些?

岩石的质量指标,水理性质指标,描述岩石风化能力指标,完整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三向压缩强度和各种受力状态相对应的变形特性。 2.影响岩石强度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有承压板、岩石试件尺寸及形状(形状、尺寸、高径比),加载速率、环境(含水率、温度)。对三相压缩强度的影响因素:侧向压力、试件尺寸与加载速率、加载路径、空隙压力。 3.什么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所谓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是指在刚性实验机上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包括岩石达到峰值应力之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4.简述岩石刚性实验机的工作原理?:压力机加压(贮存弹性应能)岩石试件达峰点强度(释放应变能)导致试件崩溃。AA′O2O1面积—峰点后,岩块产生微小位移所需的能。ACO2O1面积——峰点后,刚体机释放的能量(贮存的能量)。ABO2O1——峰点后,普通机释放的能量(贮存的能量)。当实验机的刚度大于岩石的刚度,才有可能记录下岩石峰值应力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5.莫尔强度理论,格尔菲斯强度理论和E.hoek和E.T.brown提出的经验理论的优缺点?

莫尔强度理论优点是使用方便,物理意义明确;缺点是1不能从岩石破坏机理上解释其破坏特征2忽略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格尔菲斯强度理论优点是明确阐明了脆性材料破裂的原因、破裂所需能量及破裂扩展方向;缺点是仅考虑岩石开裂并非宏观上破坏的缘故。E.hoek和E.T.brown提出的经验理论与莫尔强度理论很相似其优点是能够用曲线来表示岩石的强度,但是缺点是表达式稍显复杂。

6.典型的岩石蠕变曲线有哪些特征?

典型的岩石蠕变曲线分三个阶段第Ⅰ阶段:称为初始蠕变段或者叫瞬态蠕变阶段。在此阶段的应变一时间曲线向下弯曲;应变与时间大致呈对数关系,即ε∝㏒t。第Ⅱ阶段:称为等速蠕变段或稳定蠕变段。在此阶段内变形缓慢,应变与时间近于线性关系。第Ⅲ阶段:称为加速蠕变段非稳态蠕变阶段。此阶段内呈加速蠕变,将导致岩石的迅速破坏。 7.有哪三种基本力学介质模型?

1弹性介质模型 2塑性介质模型(理想塑E性模型、有硬化塑性介质模型)3黏性介质模型

8.基本介质模型的串联和并联的力学特征有何不同?

串联 E 和 h,每个元素的力相等;总应变 = 分应变之和。基本模型,两元件并联,使它所表现的变形特征与马克斯维尔模型有所不同。根据两个基本力学模型并联的力学特征,当外力作用于模型的两端时,两个模型产生的应变相等,而其应力为弹簧所受的应力与粘壶所受的应力之和。

9.岩体在单轴和三轴压缩应力作用下,其破坏特征有何异同?

单轴破坏形态有两类:圆锥形破坏,原因:压板两端存在摩擦力,箍作用(又称端部效应),在工程中也会出现;柱状劈裂破坏,张拉破坏(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是岩石单向压缩破坏的真实反映(消除了端部效应),消除试件端部约束的方法,润滑试件端部(如垫云母片;涂黄油在端部),加长试件。三轴压缩应力: 低围压,围压作用不明显,接近单轴压缩破坏形式;中围压,斜面剪切破坏;高围压,塑性流动破坏。

10、一个5cm5cm10cm试样,其质量为678g,用球磨机磨成岩粉并进行风干,天平秤称得其质量为650g,取其中岩粉60g作颗粒密度试验,岩粉装入李氏瓶前,煤油的度数为0.5cm3,装入岩粉后静置半小时,得读数为20.3cm3,求:该岩石的天然密度、干密度、颗粒密度、岩石天然空隙率。

m678

2.71g/cm3 解:天然密度

V5510m650

2.6g/cm3 干密度ds

V5510颗粒密度s

ms603.03g/cm3 Vs20.30.5

VV2.61d10.14 Vs3.03

天然孔隙率n

12、已知岩石单元体A—E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并已知岩石的c4MPa,35,试求:

(1)各单元的主应力的大小、方向,并作出莫尔应力图。

(2)判断在此应力下,岩石单元体按莫尔-库伦理论是否会破坏? 解:(1)A单元:

1xy5.005.0MPa 主应力大小:

3022

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0,0 05.0

5.00

2.5

2235.00



2.5 半径:1

22

13

B单元:

1xy4.000MPa 主应力大小:34.022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4.0

,45 0

4.04.0

0

22

34.0(4.0)



4.0 半径:1

22

13

C单元:主应力大小:

1xy5.705.00MPa 30.7022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22.0

0.8 5.00

5.70.7

2.5

22

35.7(0.7)



3.2 半径:1

22

13

D单元:

主应力大小:

1xy6.06.06.0MPa 36.022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0,0

6.06.0

6.06.0

6.0

2236.06.0

0 半径:1

22

13

E单元:

主应力大小:

1xy10.9110.01.0MPa 30.0922方向:与x的夹角tan2莫尔应力图:圆心:

2xy

xy

23.0

0.67

10.01.0

10.910.09

5.5

22

310.910.09



5.41 半径:1

22

13

(2)A单元:

35

13tan2(45)2ctan(45)24tan(45)15.37MPa5.0MPa

2

2

2

不破坏; B单元:

14.0tan2(45

3535)24tan(45)0.61MPa4.0MPa 破坏; 22

C单元:

10.7tan2(45D单元:

3535)24tan(45)12.78MPa5.7MPa 不破坏; 22

16.0tan2(45E单元:

3535)24tan(45)37.51MPa6.0MPa 不破坏; 223535

)24tan(45)15.70MPa10.91MPa 不破坏; 22

10.09tan2(45

13、对某种砂岩做一组三轴压缩实验得到的如表所示峰值应力。 试求:(1)该砂岩峰值强度的莫尔包络线; (2)求该岩石的c,值; (3)根据格里菲斯理论,

(2)由

yaxnbxyax

2

b

xynxya

xn(x) 可得 x

ii2

2

i

byax

xy1.09.62.028.09.548.715.074.01638.25

ii

x

1.02.09.515.0

6.875

4

9.628.048.774.0y40.075

4

2i

x

1.022.029.5215.02320.25

1.02.09.515.02

n(x)24()189.06

4

a

xynxy1638.2546.87540.0754.087

320.25189.06xn(x)

ii2

2

i

byax40.0754.0876.87511.98 单轴抗压强度值c11.98 强度线的斜率4.087

14.08712ccos

sin0.607

14.08711sin

由公式 可得

c(1sin)1sin

c2.96

2cos1sinc

13

(3)令30,由sin

1

2.961.309

ccot

13

2

1

2

0.607

可得111.97MPa

(13)2

又18t,t0.908MPa

13

14、将某一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其压应力达到28.0MPa时发生破坏。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设其抗剪强度为直线型。 试计算:

(1)该岩石的c,值;

(2)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3)在正应力为零的面上的抗剪强度;

(4)在与最大主应力作用面成30°的面上的抗剪强度。

c

解:(1)由题意

2ccos

28.0MPa

1sin

30

c

45

2

60

28.0(1sin30)

8.08

2cos30

(2)由题意128.0MPa,30

1111

正应力(13)(13)cos228.028.00.57.0MPa

2222

11

剪应力(13)sin228.00.88612.12MPa

22

(3)由题意0时,

由ctan8.08MPa

1111

(4)(13)(13)cos228.028.00.521.0MPa

2222

抗剪强度ctan8.0821tan3020.2MPa

15、某砂岩地层,砂岩的峰值强度参数c1.2MPa,40。某一点的初始应力状态为:38.97MPa,134.5MPa,由于修建水库岩石孔隙水压力增大,试求该点岩石当孔隙水压力为多大时会使砂岩破坏? 解:设最大孔隙水压力Pw

由1Pw(3Pw)c 可得 Pw3

13c

1

1sin1sin40

4.60

1sin1sin40

2ccos21.2cos40c5.15

1sin1sin40



Pw8.97

34.58.975.15

3.31KPa

4.601

17、已知某水库库址附近现场地应力为:112MPa,34MPa。该水库位于多孔性石灰岩区域内,该灰岩三轴实验结果为c1.0MPa,35。试问:能修多深的水库而不致因地下水水位升高增加孔隙水压力而导致岩石破坏? 解:由1Pw(3Pw)c

1sin1sin35

3.69

1sin1sin35

又有

2ccos21.0cos35c3.84

1sin1sin35



可得 Pw3

13c1243.84

42.45KPa

13.691

又Pwwghwh  h

Pw

w

2450

250m 9.8

能修250m深的水库。

三章:

1.如何测试岩块和岩体弹性波速度? 1、岩块声波速度测试:测试仪器主要是岩石超声波参数测定仪和纵横波换能器。测试时,把纵横波换能器放在岩块试件的两端。测定纵波速度时宜采用凡士林或黄油作耦合剂,测定横波速度时宜采用铝箔或铜箔作耦合剂测试结束后,应测定超声波在标准有机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绘制时距曲线并确定仪器系统的零延时。vp=L/(tp-t0),vs=L/(ts-t0)

2、岩体声波速度测试:测点表面应大致修凿平整并擦净,纵波换能器应涂厚1-2mm的凡士林或黄油,横波换能器应垫多层铝箔或铜箔,并应将换能器放置在测点上压紧。在钻孔或风钻孔中进行岩体声波速度测试时,钻孔或风钻孔应冲洗干净,并在孔内注满水,水即作为耦合剂,而对软岩宜采用干孔测试。 2.影响岩体弹性波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1、岩体弹性波速与岩体种类、岩石密度和生成年代有关.2、岩体波速与岩体中裂隙或夹层的关系:3、岩体波速与岩体的有效孔隙率n及吸水率Wf有关4、岩体波速与各向异性性质有关5、岩体受压应力对弹性波传播的影响

3.用弹性波速度确定地下工程围岩松动圈(塑性圈)范围的原理是什么? 根据岩体弹性波速度随裂隙的增多和应力的减小而降低的原理,在松动圈内,由于岩体破碎且属低应力区,因而波速较小,当进入松动圈边界完整岩体区域,应力较高,波速达到最大,之后波速又逐渐减小至一定值。根据波速随深度变化曲线,可确定松动圈厚度,其边界在波速最大值深度附近 四章:

13、如图所示为一带有天然节理的试件,结构面的外法线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40,节理的基本摩擦角b=36。节理的粗糙度为4级。节理面壁的抗压强度为50MPa,问在多大的1作用下岩样会破坏?

解:由题意,b=36,=40

查表,取JRC7

=ntanJRClg

JCS50=tan7lg36 bn

nn

3=0,n=13

13

2

13

2

cos2

11

22

cos80=0.5871

sin80

22

根据以上式子解方程,有

sin2

1

50

0.4921=0.5871tan7lg36

0.5871

1=21.47MPa

14、一个与岩心轴线45°角锯开的节理,经多级三轴试验后得到表中数据。试确定各级极限荷载下节理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值以及节理摩擦角j。



解:由

13

22

13

2

cos2

=

13

sin2

0.540.100.540.10

cos90=0.3222

(1)

0.540.10=sin90=0.22

2



1.630.301.630.30

cos90=0.96522

(2)

1.630.30=sin90=0.665

2



2.720.502.720.50

cos90=1.6122

(3)

2.720.50=sin90=1.11

2



5.451.005.451.00cos90=3.22522(4) 5.451.00=sin90=2.2252

由=cjtanj

0.32+0.965+1.61+3.225=1.534 0.22+0.665+1.11+2.225==1.064=

tanj4(0.320.220.9650.6651.611.113.2252.225)41.531.0550.69(0.320.9651.613.225)41.534ii

2

i222222

j34.61

cjtanj1.061.530.694.3103

15、如图所示,在上题的岩体中,有一逆断层与水平面夹角为25°,断层面的爬坡角i0,试问:在埋深2000m的深处,能承受的最大水平应力是多少?(重度=27kN/m3)

解:结合上题已知cj4.3103,j34.61

又=25,i0,h2000m,=27kN/m3 3cos(j)sincjcosj据公式1= cossin(j)

3=h27200054000KPa54MPa

54cos(2534.61)sin254.310-3cos34.611==148.74MPa cos25sin(2534.61)

16、如图所示,正断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当在600m深处水压力达到10MPa时,断层产生滑动,若该处岩层重度为27kN/m3,断层面cj1.0MPa,j35,问该正断层滑动之前水平应力是多大?

解:由题意=65,=27kN/m3,h600m,水=10MPa

1=h2760016200KPa16.2MPa

3cos(j)sincjcosj 1=cossin(j)

3=1cos(j)coscjcosj16.2cos(6535)cos651.0cos35==3.3MPa sincos(j)sincos(6535)

故,水平应力为10+3.3=13.3MPa

五章:

1.简述围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1)为岩石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2)便于施工方法的总结,交流,推广。(3)为便于行业内技术改革和管理。

2.阐述围岩分类有哪些原则?

(1)有明确的类级和适用对象。(2)有定量的指标。(3)类级一般分五级为宜。

(4)分类方法简单明了、数字便于记忆和应用。(5)根据适用对象,选择考虑因素。

3.简述围岩分类的基本方法?

按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分类;以点荷载强度指标分类;按巷道岩石稳定性分类;前苏联巴库地铁分类;按岩体完整性分类;按岩体综合指标分类。

4.简述围岩质量指标RQD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RQD是选用坚固完整的、其长度大于等于10cm的岩芯总长度与钻孔长度的比。 评价方法:岩石的RQD与岩体完整性关系密切,RQD与体积节理数JV之间存在下列统计关系:RQD=115—3.3JV(%),对于JV小于等于4.5的岩体,其RQD=100%

5.简述巴顿的Q分类采用了那些参数?他们代表了何种意义?

采用了六个参数:RQD:岩体质量指标。Jn节理的组织数系数。Jr节理的粗糙度系数。Ja节理的饰变系数。JW地下水的影响系数。SRF应力折减系数。

6.简述国标岩体分级采用了那些指标作为分级的基本参数?

(一)确定岩体基本质量:1.定量确定岩体基本质量,包括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

岩体完整程度的确定2.定性确定岩体基本质量,也包括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岩体完整程度的确定

(二)基本质量分级: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岩体基本质量的确定

(三)具体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的确定

7.简述国标岩体分级采用了哪两种方法进行岩体分级?

采用了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分别确定岩体质量的好坏,相互协调、相互调整,最终确定岩石的坚硬程度与岩体完整性指数。

8.简述国标岩体分级中考虑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对地下工程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初始应力状态响修正系数


相关内容

  • 隧道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隧道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隧道 :修建在地下.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通 道. 2.复合式衬砌:把衬砌结构分成不止一层,在不同的时间上先后施作的衬砌. 3.洞门:在隧道洞口用圬工结构砌筑并加以一定建筑物装饰的支挡结构物. 4.明洞:用明挖法修建的隧道. 5. ...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心得
  • 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心得 以前碰到什么问题,或者是有什么不懂得东西,就喜欢到百度上搜一下.大多数时候能够得到满 意地答案.我想网上热心的朋友真是多,我在网上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总想能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到其他的朋友.直到最近考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想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才发现这方面 ...

  • 工程地质勘查课后习题总结
  • 第一章习题 1. 试述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含义与联系 答: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 学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要做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与 地质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又保证 ...

  • 岩体力学习题集答案
  • 岩体力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岩体2.弹性3.脆性4.三轴抗压强度5.抗压强度6.抗拉强度7.抗剪强度8.莫尔强度理论9.强度判据10. 稳定性系数11.蠕变12.残余强度13.天然应力14.剪切刚度15.强度理论16. 剪切刚度17.八面体强度理论 18.极限强度19.蠕变20.孔隙比21.法 ...

  • 岩体力学复习题
  • 岩体力学复习题(2013) 一.名词解释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2.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3.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延伸方向和长度 ...

  • 超多大学课后习题答案与大家分享啦~~
  • 超多大学课后习题答案与大家分享啦~~.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2500份课后答案,很值得收藏,这里只介绍了一部分. 还有很多,可以去课后答案网(http://bbs ...

  • 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 [大学四年100万份资料大集合] http://www.3ch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83&fromuid=582866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后习题答案1-4册全集 http://www.3che.com/forum.php?mod=vi ...

  • 土力学四校合编课后习题答案
  • 2-8单元 1-1 .砂类土和粘性土各有那些典型的形成作用? [答] 土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各种风化作用共同参与,它们同时进行.砂类土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波浪冲击.地震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破碎形成.粘性土主要是岩体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形成. 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 ...

  • 工程流体力学李玉柱版课后习题答案习题答案1
  • <水工水力学>习题答案之一 8-2 i=Jp=∆h/L=1/3600→ n = 0.0228 8-5 试算得 h0 = 2.59 m,→ v = 1.87 m/s 8-6 A =Q/v = 93.75 m2, R=2.415 m, χ= 38.82 → h0 = 2.86 m,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