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致敬第32个教师节: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

献给第32个教师节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教师报特出版教师节特刊,向那些奔走在一线、始终为学生未来而奋斗的老师们致敬!

今天,小编推荐的是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刘华蓉为教师节特刊撰写的刊首语《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大家先睹为快哈。

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

中国教师报总编辑   刘华蓉

意义感是什么?意义感是基于现实努力基础上的浪漫情怀和精神追求,是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和使命的认同和感悟。

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和心血,大家还是对教育的评价不高,孩子们仍然纷纷到美国和欧洲留学?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

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和心血,却依然可能面临学生家长的谩骂、甚至学生的拳头?

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和心血,却挣得比别人少,住得比别人窄,过得比别人拮据?

……

在这个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一定有很多老师,再次发出这样的诘问。

甚至,有的老师会在一问再问得不到答案的情况下,生出倦怠之心,慨叹“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在这样的时刻,有多少人在发出诘问的时候,又在沉思教育、教师之于人类命运的价值和意义?有多少人沉浸在教师工作的意义感中不能自拔,自得其乐地以做教师为荣?

G20峰会在美丽的山水圣地杭州召开了,全球经济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专注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更加至关重要。脱离了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成员在文明和知识程度上的提升,峰会提出的设想和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教育的发展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有着最基本的意义。

而教育的成败系于哪里?系于教师。不论是回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还是回应“顾明远之问”: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都要依靠教师。教师没有创造力,没有创新力,缺乏鼓励学生创新创造的眼光、胸襟和方法,中国教育就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师处于迷茫,找不到方向和道路,中国教育也就不可能找到道路。

教育的未来在教师手中。闭上眼睛设想今天刚上小学的孩子,20岁之后所要面临的世界和生活,那是2040年后的生活,那个年代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场景?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我们今天的教育解决不了那个年代的问题,正如同我们老去的父母曾有过的经验解决不了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试图重新回到过去时代的教育是徒劳的,我们不能再现西南联大时的教育,也不能再现我们父母时代的教育,甚至很难再现我们小时候经受过的教育,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与时俱进,直面今天的现实和未来的需求,办今天的教育,提出今天的教育目标,并为未来奠定基础。

国家的未来在教师手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靠教育来提高。民主、平等的精神从哪里来?诚信、善良的精神从哪里来?公民的责任心和信念从哪里来?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而不仅仅是为社会锻造一个个螺丝钉。成功的教育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个幸福的个体,构成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构成一个国家的未来。

从这个角度,不仅仅中国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中国未来的成败、强弱也在于教师。

人类的未来在教师手中。我们可以设计教育过程,却很难设计学生的人生。但是,教师永远可以做学生人生拐弯处的那个人,让学生因为你的一个举动而改变。就像大山深处曾经有个孩子,仅仅因为与小学老师的一次邂逅,得到了10元钱的资助,而重返初中校园,最后获得了博士学位。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走上追求真、善、美,相信正义、良知和平等的路。教师要做的,是相信未来,培养乐观向上、敢于创造、努力尝试、适应未来的人。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和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看似与教育不相干的事件,背后都有教育的影子,或失败,或成功。丑恶事件背后的丑陋品格,正折射教育的失败;美好事件背后的所有美德,正折射教育的成功。

做教育的人,一定要基于内心的信念:相信人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精神的力量。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穿梭往来,影响二者。如果连这些都不相信了,那也就不能胜任教育的岗位和职责了。

意义感是什么?意义感是基于现实努力基础上的浪漫情怀和精神追求,是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和使命的认同和感悟。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意义感比幸福感更有益于健康。

找到教师工作背后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感觉自己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这也就是那些视教师职业为幸福的老师、如我等做着教育工作的人,每天虽然辛苦劳累,虽然困惑很多,但依然心甘情愿、津津有味,总没感觉疲乏倦怠的内心动力所在吧。

找到教师工作背后的意义感,不仅会帮助你成为一个好老师,还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健康更有幸福感的好老师。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献给第32个教师节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教师报特出版教师节特刊,向那些奔走在一线、始终为学生未来而奋斗的老师们致敬!

今天,小编推荐的是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刘华蓉为教师节特刊撰写的刊首语《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大家先睹为快哈。

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

中国教师报总编辑   刘华蓉

意义感是什么?意义感是基于现实努力基础上的浪漫情怀和精神追求,是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和使命的认同和感悟。

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和心血,大家还是对教育的评价不高,孩子们仍然纷纷到美国和欧洲留学?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

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和心血,却依然可能面临学生家长的谩骂、甚至学生的拳头?

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和心血,却挣得比别人少,住得比别人窄,过得比别人拮据?

……

在这个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一定有很多老师,再次发出这样的诘问。

甚至,有的老师会在一问再问得不到答案的情况下,生出倦怠之心,慨叹“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在这样的时刻,有多少人在发出诘问的时候,又在沉思教育、教师之于人类命运的价值和意义?有多少人沉浸在教师工作的意义感中不能自拔,自得其乐地以做教师为荣?

G20峰会在美丽的山水圣地杭州召开了,全球经济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专注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更加至关重要。脱离了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成员在文明和知识程度上的提升,峰会提出的设想和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教育的发展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有着最基本的意义。

而教育的成败系于哪里?系于教师。不论是回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还是回应“顾明远之问”: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都要依靠教师。教师没有创造力,没有创新力,缺乏鼓励学生创新创造的眼光、胸襟和方法,中国教育就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师处于迷茫,找不到方向和道路,中国教育也就不可能找到道路。

教育的未来在教师手中。闭上眼睛设想今天刚上小学的孩子,20岁之后所要面临的世界和生活,那是2040年后的生活,那个年代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场景?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我们今天的教育解决不了那个年代的问题,正如同我们老去的父母曾有过的经验解决不了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试图重新回到过去时代的教育是徒劳的,我们不能再现西南联大时的教育,也不能再现我们父母时代的教育,甚至很难再现我们小时候经受过的教育,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与时俱进,直面今天的现实和未来的需求,办今天的教育,提出今天的教育目标,并为未来奠定基础。

国家的未来在教师手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靠教育来提高。民主、平等的精神从哪里来?诚信、善良的精神从哪里来?公民的责任心和信念从哪里来?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而不仅仅是为社会锻造一个个螺丝钉。成功的教育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个幸福的个体,构成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构成一个国家的未来。

从这个角度,不仅仅中国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中国未来的成败、强弱也在于教师。

人类的未来在教师手中。我们可以设计教育过程,却很难设计学生的人生。但是,教师永远可以做学生人生拐弯处的那个人,让学生因为你的一个举动而改变。就像大山深处曾经有个孩子,仅仅因为与小学老师的一次邂逅,得到了10元钱的资助,而重返初中校园,最后获得了博士学位。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走上追求真、善、美,相信正义、良知和平等的路。教师要做的,是相信未来,培养乐观向上、敢于创造、努力尝试、适应未来的人。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和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看似与教育不相干的事件,背后都有教育的影子,或失败,或成功。丑恶事件背后的丑陋品格,正折射教育的失败;美好事件背后的所有美德,正折射教育的成功。

做教育的人,一定要基于内心的信念:相信人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精神的力量。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穿梭往来,影响二者。如果连这些都不相信了,那也就不能胜任教育的岗位和职责了。

意义感是什么?意义感是基于现实努力基础上的浪漫情怀和精神追求,是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和使命的认同和感悟。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意义感比幸福感更有益于健康。

找到教师工作背后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感觉自己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这也就是那些视教师职业为幸福的老师、如我等做着教育工作的人,每天虽然辛苦劳累,虽然困惑很多,但依然心甘情愿、津津有味,总没感觉疲乏倦怠的内心动力所在吧。

找到教师工作背后的意义感,不仅会帮助你成为一个好老师,还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健康更有幸福感的好老师。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 秦宇子教师节致敬导师齐秦:感谢师恩
  • 追剧.追星尽在影视头条官网 www.yingshitoutiao.com 秦宇子教师节致敬导师齐秦:感谢师恩 追剧.追星尽在影视头条官网 www.yingshitoutiao.com 追剧.追星尽在影视头条官网 www.yingshitoutiao.com 秦宇子 晒照 腾讯娱乐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

  • 别了不列颠
  •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1.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短新闻两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和报告文学贴近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 ...

  • 约定背后的精神坚守与价值力量
  • 15年前,为了一句不是约定的约定,李维贺二儿子的同学.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93(01)班的同学决定承担起子女的责任,这责任他们一担就是15年.15年后,66岁的李维贺还清了当年欠下的7万元欠款后,千里寻亲,要亲眼见一见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闺女",要当面替已在天堂里的儿子说 ...

  • 铁榔头!湖南景点更名 致敬郎平
  • 核心提示:湖南天岳幕阜山景区将其标志性自然景点之一"顶天立地"更名为"铁榔头" 8月21日,中国女排3-1击败塞尔维亚,时隔12年在奥运会上再夺冠,郎平也收获自己执教后首冠.电视镜头里,女排姑娘们簇拥欢呼;万里之外,经历了"过山车"的中国观 ...

  • 向奋战在一线的基层教师致敬_650字
  •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昨天,我观看了电影<天那边>.我被剧中的情节深深震撼了:女大学生许小萌为了帮助和规范教育一群深山中的贫困孩子,甘愿放弃城市的衣食无忧.轻松自在的"天堂般生活".甚至远离亲人,要眼睁睁的看着爱情离她而去,放弃爱情,她用自己的青春换取了孩子们 ...

  • 感动 主题
  • 2007年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名单及颁奖词 2009-09-23 08:24 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这次评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选拔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在9月20日--"公民道德日"这一天隆重揭晓.让我们扬起"道德& ...

  • 致敬!兵团人!致敬!兵团精神--大地茫茫一手翻!
  • 有人说,要想在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这两大沙漠边缘站住脚.扎下根,就得有超人的毅力,过好"缺水.强风.高温.毒虫叮咬"四大关:这里的水贵如油:这里的风可以用"狂风卷地百草折"来形容:沙漠中热浪滚滚,沙砾似火:毒虫能把树上的乌鸦咬得一头栽下来--然而,这些都没 ...

  • 以色列人为何感谢中国
  • 2015年的尾声,以色列政府拍了一部短片<谢谢,上海>,感谢上海在二战期间接待了来自欧洲两万名被纳粹德国压迫的犹太难民.这部片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钟,但背后却是一段东西方历史的感人故事. 2015年,全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以色列政府特别拍了视频<谢谢,上海>,谢谢上 ...

  • 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 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段伟刚 在未来的教育中最有用的和最能影响教育变革的技术应该是"大数据." 一.大数据究竟是什么 大数据不是"数据大"也不是所谓的"4个V "(数据体量(volumes)大,数据类别(variety)大,数据处理速度(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