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看本质 解析机油出现乳化现象

● 机油乳化现象是如何被发现的

对于大多数车主而言,通过机油加注口密封盖是发现机油乳化现象最为方便的途径,在加注口密封盖内侧附有的那层白色泡沫状液体从状态来看,几乎就能断定是异常现象。有些时候,这些白色泡沫状液体也会附着在机油尺上。另外,如果发动机的机油真的存在乳化现象,那么,在对相关部件进行拆解后也能发现这种白色泡沫。

● 机油出现乳化现象给发动机造成的影响

在发动机运转时,存在相对运动的部件表面直接接触,就在这不断“摩挲”之中,磨损随即产生,与此同时,这一现象也会侵蚀一部分动力。为了压制这个发动机永恒的敌人,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始终没有停下进化的脚步。在这之中,机油是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降低机械部件间的磨损程度,减少发动机内部的动力损耗,另外,清洁和散热都是它的任务。机油的作用还远不止所提及的这些,由此可见,机油对于一台发动机的重要性。出现乳化现象的机油因其中含有水并夹杂有气泡,这显然会影响到机油在润滑、清洁、散热等方面的性能。

● 机油为什么会出现乳化现象

◆ 什么是乳化

乳化是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经过强烈的搅拌后形成乳状液的过程,其中强烈的搅拌是为了让二者充分的混合,此外,乳化的程度与温度(这里所说的温度与水的凝结无关)、搅拌的速度(它决定混合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就机油乳化现象而言,这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为机油和水,当它们混合后,恰巧周围又提供了有利的乳化条件,那么,机油就会出现乳化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泡沫。

由于白色泡沫是在机油加注口处被发现的(不能排除它是否还出现在其它地方),这里(机油加注口下面是气门室)就有可能是白色泡沫开始形成的地方。按照上面的思路,乳化过程需要有水和机油进行混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它们都是哪来的?另外,机油加注口下面的气门室并不具备“搅拌”的条件,但转念一想,如果机油和水是以非常细微的液滴状态进行混合,这就会增加两种物质相互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也能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有助于乳化效果的产生。即便如此,你可能要问这种细微液滴状态的机油和水都是哪来的?

◆ 呈细微液滴状态的机油和水是从哪来的?

我们先来解决机油的问题。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会致使润滑系统中的机油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蒸发,借助曲轴箱通风系统,润滑系统中的那些极其细微的机油油滴可以顺着通气腔穿过缸体、缸盖进入气门室(在这里,我们仅以此类结构为例,也有一些发动机采用了不同的结构,更多有关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内容我们在以后会有专门的文章进行讨论)。到这个阶段就已经具备了机油乳化的大部分条件,接下来是水的来源以及混合过程。

在低温环境下,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未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由于气缸盖罩盖温度不能很快升高,在温差的作用下,气缸盖罩盖内易出现水凝结现象(该现象与窗户上的“哈气”现象类似),其与机油油滴进行混合后,在发动机机油加注口、气缸盖罩盖处便形成了乳化后的白色泡沫。形成的白色泡沫并不会因此作罢,它还会引发新的问题,包括进一步导致机油的乳化现象以及气缸内混合气燃烧质量变差等。之所以这样,与曲轴箱通风系统有关。

◆ 曲轴箱通风系统有什么作用

曲轴箱通风系统对于发动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在我看来它始终在掩饰着发动机自身的“缺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发动机运转时,在极端的情况下,燃烧室中的混合气(燃油和空气)会窜入曲轴箱,面对这种情况,“本应”起到密封作用的活塞环无法对此进行有效制约。窜入到曲轴箱的混合气可导致机油变质,进而影响到润滑系统。另外,如果不能将窜入的气体及时导出,长此以往,曲轴箱内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还有可能引发更多的病症,例如,漏油、漏气,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表现等。

曲轴箱通风系统就是为了改善窜气给发动机带来的不良效果,将这些气体引出并利用发动机进气所产生的负压把它们吸入气缸进行再燃烧,以维持曲轴箱内的正常压力,这是理想的情况,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被导出的气体难免会夹带着一些极其细微的机油油滴,如不加以限制,它们也会被一并吸入气缸进行燃烧。

◆ 需要油气分离器

较老的发动机在曲轴箱通风系统中没有装配油气分离器,这就会出现机油顺着该系统进入气缸内。我们都知道,机油进入气缸后并不能完全燃烧,发动机的排放质量因此就会受到影响,面对日渐苛刻的排放标准,这样粗放型的系统目前已经得到了改进。在窜气现象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的前提下,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油气分离器将机油从这些气体中分离出来,以此减少被气缸吸入的气体中的机油含量。

○ 油气分离器的类型及运用

油气分离器可以起到将机油和混合气进行分离的目的,在种类方面,如果从安装位置上来区分,可将油气分离器分为内置油气分离器和外置油气分离器,此外,若依据结构的不同则又可将其分为迷宫式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离心式油气分离器、纤维式油气分离器以及静电式油气分离器。

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在量产车中运用最为广泛,在内部挡板的作用下,气体在分离器内部以“S”型的方式流动,在经过多个挡板组成的分离腔后可产生撞壁效应,致使混合气中的机油撞在挡板上滴入气门室并回流到油底壳中。不过,这种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在工作效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些极其细微(直径小于3um)的机油粒 子还是会顺利通过该类型的油气分离器进入到气缸,而增设的外置油气分离器则可对此进一步细化(也有些车仅装配了一个效率较高的外置油气分离器)。外置的油 气分离器以旋风式、离心式和纤维式及静电式为主,其中,量产车更多的选用离心式和旋风式油气分离器作为外置油气分离器。

外置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能进一步对混合气进行处理,分离出的机油顺着相应的通道流回发动机润滑系统,气体被吸入气缸。

结合乳化现象,如果在内置油气分离器部位(气门室内)就已经形成了白色泡沫,那么,顺着气流流动的方向,在PCV阀打开后(PCV阀是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元件),白色泡沫也会随之进入到外置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内,经其处理,气体和液体分离(气体送入气缸燃烧,液体回流到油底壳),白色泡沫中的水也会被分离出来,按照正常的顺序,机油将掺杂着水流回到油底壳并进入到润滑系统中,机油质量因此受到影响,然而,进入到这里的水有可能还会以气态的形式再进入到曲轴箱通风系统之中,这就有可能造成气门室内更为严重的乳化现象,以此循环。

◆ 相关总结:

与发动机积碳一样,机油乳化同样不可避免,只不过,因多方面原因,机油乳化的程度各有不同而已。原因包括环境温度影响,上文所阐述的乳化过程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出现。另外,机油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众所周知,机油中有多种多样的添加剂,例如,有负责清洁的,有抗磨的,有抑制气泡的,当然也会有抑制机油乳化的,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机油的质量也关乎到机油是否易出现乳化现象。

● 有关长安CS35机油乳化现象的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回到长安CS35机油乳化这件事上,厂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外置的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拆除,原本三通管路设计的结构改为两通结构,将因此而多出的回油管进行封堵,同时对气缸盖罩盖内侧以及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清洗。我们也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拆油气分离器 解长安CS35机油乳化维修》 。在后面的段落中,我将对修复方案进行解读。

● 解读修复方案

焦点出现在外置油气分离器环节,长安CS35的发动机所装配的外置油气分离器为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大多数车所搭载的发动机仅有一个迷宫式的内置油气分离器(也有一些车型只安装一个旋风式或离心式油气分离器),当然,也有一些车与长安CS35一样,拥有两个油气分离器,这样,油气分离的效果更好。

将外置油气分离器拆除后,CS35的发动机在曲轴箱通风系统环节缺少了原先更为高效的过滤设备,但这并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退化,若非要论出个一二,也只能说是在优化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验证,导致油气分离过程存在一些隐患。

说到验证,我们也从厂家方面得到了一些信息。白色泡沫更容易在湿冷的天气状况下并且短距离或短时间行驶停车后产生,然而正是这种用车方式在各项试验标准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试验项目,所以,该现象很难在研发试验阶段被发现。

表面上看,外置的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是整个乳化现象的重点,将其拆除后可以切断水被分离的途经,也能避免水从回油管流入油底壳,但如果你看过上面的文章就会发现,乳化现象有可能在气门室内就已经形成了,假如是这样的话,拆除外置油气分离器的做法则只能起到延缓或者掩饰乳化现象的作用。之所以用掩饰这个词是因为,在PCV阀打开后(曲轴箱通风系统接通),生成的白色泡沫有可能顺着管路吸入进气歧管再到气缸内被燃烧,这样,从白色泡沫的程度来看就不那么明显了,在机油加注口处有可能也就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了。

◆ 清洗过程

对润滑系统以及气缸盖罩盖内侧进行清洗是厂商下达的维修意见,不过从拆解后的情况来看,进气歧管与PCV阀的连接处也存有白色泡沫状物质,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负压可将这些白色泡沫吸入气缸,进而对燃烧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助长积碳的滋生,所以,我们认为进气歧管也应该在这次维修过程中得到清洗,而不是放任其被吸入气缸。

◆ 机油

在清洗过后,加注的机油依旧是原厂机油产品,不知道厂商是否针对所添加的机油产品做过相关的验证。对于车主而言,在维修过后如果仍旧发现有白色泡沫生成,则可以考虑选择一些质量更高的机油产品,这样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编辑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大家对机油乳化现象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首先,在济南沃尔沃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机油加注口更容易出现那些白色泡沫状物质;其次,这种现象在很多车型上都出现过,就像每台发动机都会产生积碳一样,积碳程度较轻时不会对发动机造成过大影响,如果积碳现象严重则会引发一些问题,存在导致发动机故障的可能,机油乳化现象亦是如此;最后,更换质量更高的机油有可能会对这种情况有所缓解。

曲轴箱通风系统目前是内燃机中一个必要的系统,它维持着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不过,在生成白色泡沫物质这件事上,该系统的工作进程刚好为其创造了一个“温床”,机油油滴可以更好的与水进行混合,从而生成白色泡沫状物质,它们会顺着曲轴箱通风系统进入到进气歧管中与燃油空气混合气一并吸入气缸内燃烧。

在这次“机油乳化”事件中,长安汽车公司方面还是拿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此事,拆除外置油气分离器的做法最大化地避免了水回流到油底壳中的可能,从原则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白色泡沫的生成,但通过论坛的反馈来看(可点击查看),在进行过维修的车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白色泡沫的生成。我们也期待长安汽车公司尽快对此给予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 机油乳化现象是如何被发现的

对于大多数车主而言,通过机油加注口密封盖是发现机油乳化现象最为方便的途径,在加注口密封盖内侧附有的那层白色泡沫状液体从状态来看,几乎就能断定是异常现象。有些时候,这些白色泡沫状液体也会附着在机油尺上。另外,如果发动机的机油真的存在乳化现象,那么,在对相关部件进行拆解后也能发现这种白色泡沫。

● 机油出现乳化现象给发动机造成的影响

在发动机运转时,存在相对运动的部件表面直接接触,就在这不断“摩挲”之中,磨损随即产生,与此同时,这一现象也会侵蚀一部分动力。为了压制这个发动机永恒的敌人,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始终没有停下进化的脚步。在这之中,机油是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降低机械部件间的磨损程度,减少发动机内部的动力损耗,另外,清洁和散热都是它的任务。机油的作用还远不止所提及的这些,由此可见,机油对于一台发动机的重要性。出现乳化现象的机油因其中含有水并夹杂有气泡,这显然会影响到机油在润滑、清洁、散热等方面的性能。

● 机油为什么会出现乳化现象

◆ 什么是乳化

乳化是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经过强烈的搅拌后形成乳状液的过程,其中强烈的搅拌是为了让二者充分的混合,此外,乳化的程度与温度(这里所说的温度与水的凝结无关)、搅拌的速度(它决定混合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就机油乳化现象而言,这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为机油和水,当它们混合后,恰巧周围又提供了有利的乳化条件,那么,机油就会出现乳化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泡沫。

由于白色泡沫是在机油加注口处被发现的(不能排除它是否还出现在其它地方),这里(机油加注口下面是气门室)就有可能是白色泡沫开始形成的地方。按照上面的思路,乳化过程需要有水和机油进行混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它们都是哪来的?另外,机油加注口下面的气门室并不具备“搅拌”的条件,但转念一想,如果机油和水是以非常细微的液滴状态进行混合,这就会增加两种物质相互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也能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有助于乳化效果的产生。即便如此,你可能要问这种细微液滴状态的机油和水都是哪来的?

◆ 呈细微液滴状态的机油和水是从哪来的?

我们先来解决机油的问题。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会致使润滑系统中的机油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蒸发,借助曲轴箱通风系统,润滑系统中的那些极其细微的机油油滴可以顺着通气腔穿过缸体、缸盖进入气门室(在这里,我们仅以此类结构为例,也有一些发动机采用了不同的结构,更多有关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内容我们在以后会有专门的文章进行讨论)。到这个阶段就已经具备了机油乳化的大部分条件,接下来是水的来源以及混合过程。

在低温环境下,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未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由于气缸盖罩盖温度不能很快升高,在温差的作用下,气缸盖罩盖内易出现水凝结现象(该现象与窗户上的“哈气”现象类似),其与机油油滴进行混合后,在发动机机油加注口、气缸盖罩盖处便形成了乳化后的白色泡沫。形成的白色泡沫并不会因此作罢,它还会引发新的问题,包括进一步导致机油的乳化现象以及气缸内混合气燃烧质量变差等。之所以这样,与曲轴箱通风系统有关。

◆ 曲轴箱通风系统有什么作用

曲轴箱通风系统对于发动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在我看来它始终在掩饰着发动机自身的“缺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发动机运转时,在极端的情况下,燃烧室中的混合气(燃油和空气)会窜入曲轴箱,面对这种情况,“本应”起到密封作用的活塞环无法对此进行有效制约。窜入到曲轴箱的混合气可导致机油变质,进而影响到润滑系统。另外,如果不能将窜入的气体及时导出,长此以往,曲轴箱内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还有可能引发更多的病症,例如,漏油、漏气,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表现等。

曲轴箱通风系统就是为了改善窜气给发动机带来的不良效果,将这些气体引出并利用发动机进气所产生的负压把它们吸入气缸进行再燃烧,以维持曲轴箱内的正常压力,这是理想的情况,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被导出的气体难免会夹带着一些极其细微的机油油滴,如不加以限制,它们也会被一并吸入气缸进行燃烧。

◆ 需要油气分离器

较老的发动机在曲轴箱通风系统中没有装配油气分离器,这就会出现机油顺着该系统进入气缸内。我们都知道,机油进入气缸后并不能完全燃烧,发动机的排放质量因此就会受到影响,面对日渐苛刻的排放标准,这样粗放型的系统目前已经得到了改进。在窜气现象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的前提下,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油气分离器将机油从这些气体中分离出来,以此减少被气缸吸入的气体中的机油含量。

○ 油气分离器的类型及运用

油气分离器可以起到将机油和混合气进行分离的目的,在种类方面,如果从安装位置上来区分,可将油气分离器分为内置油气分离器和外置油气分离器,此外,若依据结构的不同则又可将其分为迷宫式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离心式油气分离器、纤维式油气分离器以及静电式油气分离器。

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在量产车中运用最为广泛,在内部挡板的作用下,气体在分离器内部以“S”型的方式流动,在经过多个挡板组成的分离腔后可产生撞壁效应,致使混合气中的机油撞在挡板上滴入气门室并回流到油底壳中。不过,这种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在工作效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些极其细微(直径小于3um)的机油粒 子还是会顺利通过该类型的油气分离器进入到气缸,而增设的外置油气分离器则可对此进一步细化(也有些车仅装配了一个效率较高的外置油气分离器)。外置的油 气分离器以旋风式、离心式和纤维式及静电式为主,其中,量产车更多的选用离心式和旋风式油气分离器作为外置油气分离器。

外置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能进一步对混合气进行处理,分离出的机油顺着相应的通道流回发动机润滑系统,气体被吸入气缸。

结合乳化现象,如果在内置油气分离器部位(气门室内)就已经形成了白色泡沫,那么,顺着气流流动的方向,在PCV阀打开后(PCV阀是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元件),白色泡沫也会随之进入到外置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内,经其处理,气体和液体分离(气体送入气缸燃烧,液体回流到油底壳),白色泡沫中的水也会被分离出来,按照正常的顺序,机油将掺杂着水流回到油底壳并进入到润滑系统中,机油质量因此受到影响,然而,进入到这里的水有可能还会以气态的形式再进入到曲轴箱通风系统之中,这就有可能造成气门室内更为严重的乳化现象,以此循环。

◆ 相关总结:

与发动机积碳一样,机油乳化同样不可避免,只不过,因多方面原因,机油乳化的程度各有不同而已。原因包括环境温度影响,上文所阐述的乳化过程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出现。另外,机油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众所周知,机油中有多种多样的添加剂,例如,有负责清洁的,有抗磨的,有抑制气泡的,当然也会有抑制机油乳化的,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机油的质量也关乎到机油是否易出现乳化现象。

● 有关长安CS35机油乳化现象的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回到长安CS35机油乳化这件事上,厂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外置的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拆除,原本三通管路设计的结构改为两通结构,将因此而多出的回油管进行封堵,同时对气缸盖罩盖内侧以及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清洗。我们也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拆油气分离器 解长安CS35机油乳化维修》 。在后面的段落中,我将对修复方案进行解读。

● 解读修复方案

焦点出现在外置油气分离器环节,长安CS35的发动机所装配的外置油气分离器为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大多数车所搭载的发动机仅有一个迷宫式的内置油气分离器(也有一些车型只安装一个旋风式或离心式油气分离器),当然,也有一些车与长安CS35一样,拥有两个油气分离器,这样,油气分离的效果更好。

将外置油气分离器拆除后,CS35的发动机在曲轴箱通风系统环节缺少了原先更为高效的过滤设备,但这并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退化,若非要论出个一二,也只能说是在优化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验证,导致油气分离过程存在一些隐患。

说到验证,我们也从厂家方面得到了一些信息。白色泡沫更容易在湿冷的天气状况下并且短距离或短时间行驶停车后产生,然而正是这种用车方式在各项试验标准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试验项目,所以,该现象很难在研发试验阶段被发现。

表面上看,外置的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是整个乳化现象的重点,将其拆除后可以切断水被分离的途经,也能避免水从回油管流入油底壳,但如果你看过上面的文章就会发现,乳化现象有可能在气门室内就已经形成了,假如是这样的话,拆除外置油气分离器的做法则只能起到延缓或者掩饰乳化现象的作用。之所以用掩饰这个词是因为,在PCV阀打开后(曲轴箱通风系统接通),生成的白色泡沫有可能顺着管路吸入进气歧管再到气缸内被燃烧,这样,从白色泡沫的程度来看就不那么明显了,在机油加注口处有可能也就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了。

◆ 清洗过程

对润滑系统以及气缸盖罩盖内侧进行清洗是厂商下达的维修意见,不过从拆解后的情况来看,进气歧管与PCV阀的连接处也存有白色泡沫状物质,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负压可将这些白色泡沫吸入气缸,进而对燃烧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助长积碳的滋生,所以,我们认为进气歧管也应该在这次维修过程中得到清洗,而不是放任其被吸入气缸。

◆ 机油

在清洗过后,加注的机油依旧是原厂机油产品,不知道厂商是否针对所添加的机油产品做过相关的验证。对于车主而言,在维修过后如果仍旧发现有白色泡沫生成,则可以考虑选择一些质量更高的机油产品,这样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编辑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大家对机油乳化现象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首先,在济南沃尔沃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机油加注口更容易出现那些白色泡沫状物质;其次,这种现象在很多车型上都出现过,就像每台发动机都会产生积碳一样,积碳程度较轻时不会对发动机造成过大影响,如果积碳现象严重则会引发一些问题,存在导致发动机故障的可能,机油乳化现象亦是如此;最后,更换质量更高的机油有可能会对这种情况有所缓解。

曲轴箱通风系统目前是内燃机中一个必要的系统,它维持着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不过,在生成白色泡沫物质这件事上,该系统的工作进程刚好为其创造了一个“温床”,机油油滴可以更好的与水进行混合,从而生成白色泡沫状物质,它们会顺着曲轴箱通风系统进入到进气歧管中与燃油空气混合气一并吸入气缸内燃烧。

在这次“机油乳化”事件中,长安汽车公司方面还是拿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此事,拆除外置油气分离器的做法最大化地避免了水回流到油底壳中的可能,从原则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白色泡沫的生成,但通过论坛的反馈来看(可点击查看),在进行过维修的车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白色泡沫的生成。我们也期待长安汽车公司尽快对此给予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 汽油柴油机油的成分有什么区别牌号等级如何标定
  • 汽油柴油机油的成分有什么区别?牌号等级如何标定? 汽油的成分及牌号 汽油的成分及特性 汽油主要成分是 C 4 ~C 12 烃类,为混合烃类物品之一.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和易燃液体,具有特殊臭味.汽油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和醇, 极易溶于脂肪.工 汽油柴油机油的成分有什么区别?牌号等级如何 ...

  •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 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 表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T 7596-2000 备注: 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 ...

  • 冬季设备运行注意事项
  • 冬季设备运行防冻注意事项 由于我单位地处北方,所以冬季气温较低,尤其室外设备本体无任何保温措施,这样在冬季运行就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由于部分厂房安装暖气较少,这样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就会出现设备本体结晶.冻裂等现象,再则根据冬.夏气温温差较大,那么润滑使用油品也君然不同,针对以上情况,特作如下说明: ...

  • 汽轮机油箱油中带水分析
  • 汽轮机油箱油中带水分析 [摘 要]汽轮机油中带水严重时会危及汽轮机组安全的稳定运行,为此分析了气封间隙大.排烟系统.周封套.汽缸.轴承室负压等可能引起油中带水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汽轮机 油中带水 轴封系统 气封间隙 我市电厂4号汽轮机由南京汽轮机制造厂出品,型号:C12/ ...

  • 超级万能乳化剂
  • 超级万能乳化剂 ******能极大提高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洗手液等各种除油剂.清洗剂的除油.去污.增泡效果 ******一种原料能独立生产几十种产品,功效一流. ******替代现有的乳化剂.清洗剂让你成本下降30--70%,效果大幅提高. ******无论是有机油和无机油类都是即刻乳化,功效非 ...

  • 销售润滑油调和软件
  • 销售润滑油调和软件 销售润滑油调和软件2011-07-04 17:50在当今社会节约成本成为生产厂家的大趋势,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现有润滑油调和软件销售,优化配方,实用性强,节约人力.财力.物力,节省资源,每吨节约10到20元人民币,感兴趣的联系我.1364117329. 下面立顶一位专家 ...

  • 润滑油牌号
  • 淬火油 普通淬火油 快速淬火油 真空淬火油 分极淬火油 光亮淬火油 快速光亮淬火油 回火油 超速淬火油 快速分级淬火油 防锈油 101防锈油 102-20/-30防锈油 102优质防锈油 202防锈油 901防锈油 201防锈油(30%/50%稀释型) 洗涤防锈油 脱水防锈油 JH-2 JH-3 J ...

  • 膜分离技术与现代油水分离技术的简介
  • 膜分离技术与现代油水分离技术的简介 摘要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浓缩技术,分离纯化产品效果较好.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水分离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膜分离技术和油水分离技术的分离机理.特点.种类进行了综述,并对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方面分离纯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同时指出了 ...

  • 混凝土外加剂含气量的计算方法
  • 混凝土外加剂含气量的计算方法 1. 混凝土内在原因 a. 混凝土含气量过大,而且引气剂质量欠佳. 目前泵送混凝土用量较大,为了保证泵送混凝土的 可泵性,往往在泵送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剂,由于各种引气剂性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混凝土中呈现的状态也不尽相同,有的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形成较大的气 泡,而且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