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被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的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下不为例”的机会的。这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中西方文化不同在哪里呢?又是为什么不同呢?这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二、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异同 ①科学观

在科学方面,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所以,尽管人类历史上四大发明都是出自中国人之手,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几千人的船队七下西洋,不过为了宣示明王朝的“富有与强大”,但是当麦哲伦的船队环游世界时, 当西方人使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入侵我们时,我们想到的竟然是在大海边再造一处万里长城,思维的保守与守旧,缺乏创新和探险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发展。 ②法制观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可见,在中国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

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在对欲望的约束方面,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宋代朱熹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张,即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讲究克己复礼,这种结果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也是封建统治盛行的根由。 而西方人认为人的欲望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③民主观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权利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 ④人际交往

中国人看重人情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而西方人可能相对想的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处理问题爽快而有效率,也有利于形成正直的社会风气。

⑤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

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认为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个人,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经常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甚至付出惨重代价。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想

西方

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 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探讨中西文化的总体差异,目的是促进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加强“地球村”的联系,谋求共同发展。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被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的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下不为例”的机会的。这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中西方文化不同在哪里呢?又是为什么不同呢?这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二、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异同 ①科学观

在科学方面,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所以,尽管人类历史上四大发明都是出自中国人之手,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几千人的船队七下西洋,不过为了宣示明王朝的“富有与强大”,但是当麦哲伦的船队环游世界时, 当西方人使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入侵我们时,我们想到的竟然是在大海边再造一处万里长城,思维的保守与守旧,缺乏创新和探险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发展。 ②法制观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可见,在中国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

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在对欲望的约束方面,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宋代朱熹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张,即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讲究克己复礼,这种结果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也是封建统治盛行的根由。 而西方人认为人的欲望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③民主观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权利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 ④人际交往

中国人看重人情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而西方人可能相对想的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处理问题爽快而有效率,也有利于形成正直的社会风气。

⑤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

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认为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个人,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经常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甚至付出惨重代价。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想

西方

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 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探讨中西文化的总体差异,目的是促进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加强“地球村”的联系,谋求共同发展。


相关内容

  •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_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
  • () ---宋炳辉2 (1. 中文系, 福建 厦门 361005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文学研究所, 上海 200083) 编者按:形象学研究涉及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两个学科领域, 它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在比较文学视野内, 这方面的研究有时显得领域过宽, 因为对异国形象的分析, 总离不开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 ...

  •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作者:王登峰 崔红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2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北京 100853 3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 300074   加入收藏夹 [摘要]  该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人格结构 ...

  • 开题报告-从神话传说故事看中西文化差异
  • 开题报告 从神话传说故事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研究背景 现代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化与文明宝库的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民族文化发展的起源,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进步,西方神话渗透着文明的个性,可以说希腊神话充满了乐天的欢喜气氛: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创作的中国神话表现出来的确是沉重庄严的 ...

  • 中西文化交流史
  • 中西文化交流史 引言 三个目的,或称三个"重要":在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有什么重要问题?有什么重要研究成果?对我们学习.研究有什么重要启示? 为什么会有中西文化交流?或者为什么有人类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始于人的交往,而交往是人的本能,人生下来就有交往的欲望. 文化交流好还是不好? ...

  • 中西方文化差异
  • 基于领导学中西方文化差异 1.概念含义差异 在中国领导学中,说到基本概念,主要就是领导学.领导力.领导等词汇,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三者都有着相应的范畴,在进行真正运用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明确的区分:领导学指的就是对领导活动及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领导力指的就是领导人员的综合能力:领导指的就是一个过程. 在 ...

  • "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研究
  • 摘 要: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充当的角色与地位日趋多元化,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看,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共融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跨文化比较,就是通过研究不同民族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状况,以探索适合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准确路 ...

  • 中西方雕塑空间差异分析_宋阳
  • 第6期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o.6Nov.2010 2010年11月J 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doi:10.3969/j.issn.1007-5674.2 ...

  • 从中世纪研究的角度看西方古代文明
  • [作者:彭小瑜.原载<文汇报·文汇学人>2015年2月6日.] 最近十几年在国内主要的高等院校,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教学逐渐流行.这一可喜的现象反映了对古代西方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开始受到更大的重视,这里涉及的学科包括古希腊罗马.欧洲中世纪和拜占庭的语言和历史,包括外国古代哲学以及法学等.此外 ...

  •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助推
  •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助推"中国话语" 演讲人:曹顺庆 演讲地点:四川大学 演讲时间:2016年2月 曹顺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比较文学著作 演讲人与余光中夫妇合影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先驱吴宓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中外 ...

  • 黄宗智: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
  • wen.org.cn 提交 2009/10/15 阅读: 374 摘要:首先我将界定文化双重性的涵义:然后简要回顾主要的双重文化人群体,并分析学术和理论领域一般怎样对待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文化双重性.最后,我会提出一些方法上的.理论上的和实际应用上的意见. 关键词:黄宗智文化双重性 [作者题记:本文由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