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法增值税出口退税中免抵退结合会计核算进行计算

作者:

一、 增值税出口退税方法简介

税法增值税章节的出口退税在本章中所占的分量是比较大的,无论其难度还是重要性,我个人都觉得很有必要去认真把握;

增值税出口退(免)税主要包括2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免、抵、退”税法;第二种就是先征后退法。

我今天要记录的就是第一种方法的使用心得。

“免、抵、退”税法,其实从他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这种计算方法分为3个步骤,既“免,抵,退”。免指的是免去外销增值税销项税;抵指用外销货物购进时的进项税抵扣内销货物销项税;退既是将你为能完全抵扣的部分退还纳税人。

二、如何简单确认享有“即可免税又可退税”的纳税人

首先根据增值税消费地纳税原则,增值税在出口的时候应该将前面环节所征收的进项税额退还纳税人;因此退税主要退还的是进项税,那么如何判断用上述所说的那种方法,主要依据是看其之前是否有交纳过进项税,其次是一些特殊规定;

增值税规定的可以享受“即可免税又可退税”的纳税人有3类:

1、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者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

2、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外购直接出口或者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

3、特殊规定。

从上面条款中第一条,我们能知道,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进口原材料必定发生进项税,因此无论是他自营出口,还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都应该将其发生过的进项税抵扣(从这个点上看消费税退税就可以发现,因为生产企业在生产时还未缴纳消费税,待其生产完毕后直接出口,以前以为没有缴纳过消费税因此只适用于消费税免税办法)

三、增值税退税的税率

增值税的出口退(免)税的税率与进项税计算时的税率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如果按照征收进项税时所采用税率计算退税将会导致多退税款的情况,因此退税率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划分为:17%、15%、14%、13%、11%、9%、8%、6%、5%等。

四、采用“免抵退”税法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汇总

1、当期应纳税额=内销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2、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销售额(折合为RMB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3、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免税购入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4、免抵退税额=外销销售额(折合为RMB后价格)*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5、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

(2)采用“免抵退”计算方法的大概步骤如下:

1、首先确认其内销、外销销售额并分别计算其销项税,对于“外销”部分销项税直接免税

2、计算购入应税货物进项税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无购入免税货物情况省略)

4、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

5、计算“免抵退税抵减额”

6、计算“免抵退税额”

7、进行比较确实是否退税还是留抵税额

I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II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2)分析例题并结合会计核算

例:2010年A公司对内销售不含税销售额为100W元,对外销售额为234W元;采购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00W;免税购进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注明价款100W,上期留抵税额5W,计算当期应税税额与免抵税额。征税率为17%,退税率13%。

1、首先确认其内销、外销销售额并分别计算其销项税,对于“外销”部分销项税直接免税

根据“免抵退”税法的第一个字“免”,并使免除出口外销环节的销项税,因此首先对于该这部分税款我们将它除去。

内销销项税=100*17%=17

外销销项税=(234/1.17)*0.17=34

如上图所示,我们不再考虑外销部分销项税

2、分别计算购入应税货物进项税

这是为了实践“免、抵、退”的第二个字“抵”,因为购进货物无论外销还是内销,他的进项税都是能够用来抵扣内销销项税的。

应税货物进项税=200*17%=34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无购入免税货物情况省略)

这一步是适用于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步?因为免税购进原材料加工生产免税产品,则购入免税原材料的进项税是不能抵扣的,如果你购入免税原材料,并将这部分原材料出口外销,而外销会对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则就相当于用来进行了免税用途,因此这部分是不能抵扣的,但这一步只是对下一步的一个修正,所以必须结合第4步来计算。

根据前面跟出的计算公式

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免税购入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100*(17%-13%)= 4

4、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

根据公式我们得知,要计算这个步骤(在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先得出上一个步骤的数据;既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销售额(折合为RMB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234/1.17)*(17%-13%)- 4 = 4

得到的这个数字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我们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

注:为什么是“进项税转出”呢,这是因为税法有规定:以“进项税转出”贷方专栏来核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5、通过以上4步的计算之后,我们需要回过头去看看上期是否存在留抵税额,如果存在我们要将“上期留抵税额”并入此账户的借方,如下图:

将借贷方相加减后我们能得到一个数字即:

当期应纳税额=17-(34-4)-5 = -18      X

我们将得到的这个数字叫做X,X其实就是“当期留底税额”,得到这个X数字以后,我们就需要进行一下步骤,并且通过一下步骤的计算我们将得到另外一个数字"Y",然后通过比较 "X" 跟 "Y" 的大小,来确定“当期应退税额”与“当期免抵税额”。

计算后如下图

6、计算“免抵退税抵减额”

这一步的计算其实也是为了下一步“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做铺垫,而且这一步的计算只有在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根据公式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

=100*13%=13

7、计算“免抵退税额”

根据公式

免抵退税额=外销销售额(折合为RMB后价格)*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351/1.17)*13% - 13 = 26         Y

现在我们又得出一个数据,我们把这个数据设为 "Y"   ,然后我们进行最后一步

8、进行比较确实是否退税还是留抵税额

一般来说算出的X都应该是在借方,这是因为购进货物后销售,他的增值额一般都不会很大,所以一般都会出现借方额。

接着计算出 Y 这个值后,将它与X这个值进行比较,会出现下面2种情况,

I    X

II   X > Y

这个其实就是上面讲的,第四点,第(2)条,第7款;根据他我们就能判断出“当期应退税额”与“当期免抵税额”

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这个图来分析,我们计算出来的 Y 我们将它放进“贷方”,如下图:

根据本条中的判断条件,这属于第一种情况

I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所以:

① 当期应退税额=18

我们做这个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1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8

② 当期免抵税额= 26-18 = 8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8

(3)结合以上分析连贯的做一次

例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本月外购原材料支付价款600万元,支付进项税额102万元,本月免税购进料件价格100万元,本月内销货物销售额500万元,自营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折合人民币金额600万元(按离岸价计算),该企业内、外销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17%(非应税消费税品),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15%。假设上期无留抵税款,本月未发生其他进项税额。则,该企业本月应纳或应退增值税额。

①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100 * (%17-15%)= 2

②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600*(%17-15%)- 2 =10

③当期留抵税额

= 85-(102-10)= -7

④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 100*15%=15

⑤ 免抵退税额

= 600*15%-15 = 90 -15= 75

⑥判断条件,属于第一种情况

当期应退税退=7

当期免抵税额= 75-7=68

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6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作者:

一、 增值税出口退税方法简介

税法增值税章节的出口退税在本章中所占的分量是比较大的,无论其难度还是重要性,我个人都觉得很有必要去认真把握;

增值税出口退(免)税主要包括2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免、抵、退”税法;第二种就是先征后退法。

我今天要记录的就是第一种方法的使用心得。

“免、抵、退”税法,其实从他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这种计算方法分为3个步骤,既“免,抵,退”。免指的是免去外销增值税销项税;抵指用外销货物购进时的进项税抵扣内销货物销项税;退既是将你为能完全抵扣的部分退还纳税人。

二、如何简单确认享有“即可免税又可退税”的纳税人

首先根据增值税消费地纳税原则,增值税在出口的时候应该将前面环节所征收的进项税额退还纳税人;因此退税主要退还的是进项税,那么如何判断用上述所说的那种方法,主要依据是看其之前是否有交纳过进项税,其次是一些特殊规定;

增值税规定的可以享受“即可免税又可退税”的纳税人有3类:

1、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者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

2、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外购直接出口或者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

3、特殊规定。

从上面条款中第一条,我们能知道,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进口原材料必定发生进项税,因此无论是他自营出口,还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都应该将其发生过的进项税抵扣(从这个点上看消费税退税就可以发现,因为生产企业在生产时还未缴纳消费税,待其生产完毕后直接出口,以前以为没有缴纳过消费税因此只适用于消费税免税办法)

三、增值税退税的税率

增值税的出口退(免)税的税率与进项税计算时的税率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如果按照征收进项税时所采用税率计算退税将会导致多退税款的情况,因此退税率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划分为:17%、15%、14%、13%、11%、9%、8%、6%、5%等。

四、采用“免抵退”税法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汇总

1、当期应纳税额=内销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2、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销售额(折合为RMB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3、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免税购入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4、免抵退税额=外销销售额(折合为RMB后价格)*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5、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

(2)采用“免抵退”计算方法的大概步骤如下:

1、首先确认其内销、外销销售额并分别计算其销项税,对于“外销”部分销项税直接免税

2、计算购入应税货物进项税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无购入免税货物情况省略)

4、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

5、计算“免抵退税抵减额”

6、计算“免抵退税额”

7、进行比较确实是否退税还是留抵税额

I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II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2)分析例题并结合会计核算

例:2010年A公司对内销售不含税销售额为100W元,对外销售额为234W元;采购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00W;免税购进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注明价款100W,上期留抵税额5W,计算当期应税税额与免抵税额。征税率为17%,退税率13%。

1、首先确认其内销、外销销售额并分别计算其销项税,对于“外销”部分销项税直接免税

根据“免抵退”税法的第一个字“免”,并使免除出口外销环节的销项税,因此首先对于该这部分税款我们将它除去。

内销销项税=100*17%=17

外销销项税=(234/1.17)*0.17=34

如上图所示,我们不再考虑外销部分销项税

2、分别计算购入应税货物进项税

这是为了实践“免、抵、退”的第二个字“抵”,因为购进货物无论外销还是内销,他的进项税都是能够用来抵扣内销销项税的。

应税货物进项税=200*17%=34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无购入免税货物情况省略)

这一步是适用于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步?因为免税购进原材料加工生产免税产品,则购入免税原材料的进项税是不能抵扣的,如果你购入免税原材料,并将这部分原材料出口外销,而外销会对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则就相当于用来进行了免税用途,因此这部分是不能抵扣的,但这一步只是对下一步的一个修正,所以必须结合第4步来计算。

根据前面跟出的计算公式

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免税购入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100*(17%-13%)= 4

4、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

根据公式我们得知,要计算这个步骤(在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先得出上一个步骤的数据;既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销售额(折合为RMB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不的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234/1.17)*(17%-13%)- 4 = 4

得到的这个数字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我们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

注:为什么是“进项税转出”呢,这是因为税法有规定:以“进项税转出”贷方专栏来核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5、通过以上4步的计算之后,我们需要回过头去看看上期是否存在留抵税额,如果存在我们要将“上期留抵税额”并入此账户的借方,如下图:

将借贷方相加减后我们能得到一个数字即:

当期应纳税额=17-(34-4)-5 = -18      X

我们将得到的这个数字叫做X,X其实就是“当期留底税额”,得到这个X数字以后,我们就需要进行一下步骤,并且通过一下步骤的计算我们将得到另外一个数字"Y",然后通过比较 "X" 跟 "Y" 的大小,来确定“当期应退税额”与“当期免抵税额”。

计算后如下图

6、计算“免抵退税抵减额”

这一步的计算其实也是为了下一步“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做铺垫,而且这一步的计算只有在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根据公式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

=100*13%=13

7、计算“免抵退税额”

根据公式

免抵退税额=外销销售额(折合为RMB后价格)*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351/1.17)*13% - 13 = 26         Y

现在我们又得出一个数据,我们把这个数据设为 "Y"   ,然后我们进行最后一步

8、进行比较确实是否退税还是留抵税额

一般来说算出的X都应该是在借方,这是因为购进货物后销售,他的增值额一般都不会很大,所以一般都会出现借方额。

接着计算出 Y 这个值后,将它与X这个值进行比较,会出现下面2种情况,

I    X

II   X > Y

这个其实就是上面讲的,第四点,第(2)条,第7款;根据他我们就能判断出“当期应退税额”与“当期免抵税额”

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这个图来分析,我们计算出来的 Y 我们将它放进“贷方”,如下图:

根据本条中的判断条件,这属于第一种情况

I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所以:

① 当期应退税额=18

我们做这个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1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8

② 当期免抵税额= 26-18 = 8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8

(3)结合以上分析连贯的做一次

例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本月外购原材料支付价款600万元,支付进项税额102万元,本月免税购进料件价格100万元,本月内销货物销售额500万元,自营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折合人民币金额600万元(按离岸价计算),该企业内、外销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17%(非应税消费税品),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15%。假设上期无留抵税款,本月未发生其他进项税额。则,该企业本月应纳或应退增值税额。

①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100 * (%17-15%)= 2

②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600*(%17-15%)- 2 =10

③当期留抵税额

= 85-(102-10)= -7

④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 100*15%=15

⑤ 免抵退税额

= 600*15%-15 = 90 -15= 75

⑥判断条件,属于第一种情况

当期应退税退=7

当期免抵税额= 75-7=68

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6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相关内容

  • 增值税新条例
  • 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三)营改增的劳务和服务 1."营改增"应税服务基本范围(3+7): "营改增"范围 在全国试点的具体范围 (1)交通运输服务 ①陆路运输服务--11%的税率 是指通过陆路(地上或者地下)运送货物或者旅客的运输业务活动,包括铁路运输和 ...

  • 免抵退税办法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 一.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二.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 ...

  • 出口退税企业账务处理讲义
  • 出口退税企业账务处理讲义[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2012-08-20 16:39:32 来源:互联网 在实务上,出口退税在"销项税额"方面并非执行真正的零税率而是一种"超低税率",即征税率(17%.13%)与退税率(各货物不同)之差,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率. 在 ...

  • 出口退税的会计核算
  • 一.出口退(免)税的概念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对报关出口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按税法规定已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或免征. 二.实行出口退(免)税的原因 ① 各国税制不同使货物的含税成本相差很大,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公平竞争,而大多数国家是鼓励出口贸易的.因此,实行零税率制度有助于提高竞 ...

  • 进出口会计账务处理
  • 进出口会计账务处理 时间:2010-12-01 10:05来源:网络搜集 作者:raymond 点击: 364次 进出口会计的详细工作内容?日常工作步骤?重点?注意事项?难点? 关于进口会计没有什么,无非就是进口关税增值税的处理,其余如同国内采购(如果你不负责报关的话,就收单子做账就行了),进口增值 ...

  • 应交税费科目的精讲
  •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讲解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应交增值税定义 应交增值税是指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活动.服务本期应交纳的增值税. 计算公式 应交增值税=销 ...

  •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会计处理
  • 一.免抵退税计算原理免抵退税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出口企业全部原材料均从国内购进.免抵退税的基本计算步骤为五步: 第一步--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一出口退税率): 第二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 ...

  • 免抵退税的相关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
  • 免抵退税的相关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 涉及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两个科 目. [编辑本段]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 为了归集和全面 ...

  • 关于我国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123
  • [摘要]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 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退还或免征间接税的税收措施.我国对增值税采取"又免 又退.只免不退.不免也不退"三种出口退税政策,各种政策下的适用范围. 退税额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历来是税法和会计上的难点,本文旨在将这些知识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