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优质护理在儿科工作中临床意义

开展优质护理在儿科工作中临床意义

房素萍 李笑君

儿科护理工作是我院临床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儿科护理对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大临床意义。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一定要提高护理人员素养,强化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护理工作技能,提高护理工作责任心,才能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切实落实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院领导、护理部等的精心指导策划下,以优质护理为主线,我院从2010年5月全面铺开了“创建示范、保证优质、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活动,随着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优质服务的重要意义,把优质服务作为护士的天职和本分,用一种感恩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病人。5年多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更是加强了护士对待患者的责任心,减少了医患纠纷,取得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医护人员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

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期条件

1.1领导重视,职责明确,调查分析,制定计划 在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把优质护理[1]

服务融入到医院的文化建设中,拟定了“创建示范、保证优质、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前期采取问卷、访谈、随机电话访视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调查,针对患者、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社会人群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为制定计划、提升优质护理服务、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1.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为了更好的做好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我科针对儿科工作的特点,组织学习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卫生部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护士礼仪、用语规范》等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并进行了积极的整改。提高护理人员思想认识,转变服务观念,倡导人性化服务,用新的思路引导进行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

1.3护理工作人员的优化管理 为了给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要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及精神状态,解决护理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使每一个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我们对护理工作时间和工作模式等进行了优化调整,我们实行APN排班模式,在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的情况下实行弹性排班,减少了交接班次数,实施责任分组包干制,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密切观察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组长为高年资主管护师,并配有护师、护士及助理护士,组长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对护士进行了合理分工,分层级管[3][2]

理,成员间有明确分工、合作,护士长经常督查护理人员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良好运行。 2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2.1增添服务设施,营造家的氛围 众所周知,儿科的护理工作比较复杂繁琐,发病时间集中,季节性强,患儿难以沟通、陪护人员较多,这给儿科的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病房内增添风扇、空调、电视、微波炉,便民袋及白求恩健康书屋等,改善了患儿住院环境,使患儿住院像在家一样舒适方便,保障了患儿住院期间的监护管理。

2.2严谨工作态度,增加护理责任心 在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上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既要结合专科特点,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工作方法,对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起到了显著成效。

2.2.1优化工作程序,增加服务时间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实施了表格式护理文写,医生有的记录护理人员不再书写,把时间还给了护理人员,把护理人员还给了患儿,增加了为患儿床旁服务及交流的时间,减少了患儿的呼唤次数,及时了解并满足患儿的所需,解决患儿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使患儿及家属更加配合治疗。

2.2.2加强安全管理,强化质量意识 我们深知儿科护理中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努力加强护理安全工作,抢救药械做到了[5][4]

“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抢救药械完好率达100%。对所有患儿佩戴腕带以及病房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标识、张贴、口头宣传、交待各种注意事项,从而杜绝了各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室质控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质控检查,每周进行一次护理质量周讲评,每周护士长同科主任查房一次,积极做好医护沟通。每月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有效的保证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2.3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针对儿科护理的特点,加强儿科护理人员 “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定期进行理论与护理技能操作的比武及考核,增强了护士的角色情感和责任感,使护士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尤其在输液治疗和穿刺操作中,保证“一针见血”,提高了服务质量,有效的缓解了医患矛盾,减少了医患纠纷。

2.4把握心理护理,注重沟通技巧 儿科患者大多没有自我照顾的能力,加上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格外紧张、焦虑,存在不信任、夸大病情等情况,对医护人员也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我们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固定责任护士,有效的增加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使护理工作优质完成。

3实施效果

3.1优化工作模式,解决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保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实行责任分组,所有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增加了责任意识,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优质护理活动起到了基础保障。

3.2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改善了患儿住院环境,解决患儿及家属的实际困难,有效的减少了医患矛盾,保证了优质护理活动的良好运行。

3.3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了服务质量,增加了患儿的信任度和患儿家长的理解,有效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从开展活动前患者投诉信改变为活动后锦旗和表扬信,真正诠释了优质护理活动的意义和内涵。

4讨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增加了医患的沟通和理解,满足了患者的服务需求,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还真正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更好的落实了“加强落实基础护理,深化整体护理内涵”优质服务的核心内容,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为提升护理服务空间,拓展护理工作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小英,叶文琴,张玲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5-27.

[2]王建英,曹岳蓉.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与实践.中[6]

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52.

[3]刘苏君.基础护理-护理的专业内涵.中华护理杂志,2005,40

(4):243.

[4]袁秋影.关于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0):20-24.

[5]邓先锋,鲁才红,胡德英,孙新.新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17):55-57.

[6]张洪军,骆金铠.分级管理模式下主管护士能力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A):60-61.

开展优质护理在儿科工作中临床意义

房素萍 李笑君

儿科护理工作是我院临床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儿科护理对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大临床意义。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一定要提高护理人员素养,强化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护理工作技能,提高护理工作责任心,才能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切实落实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院领导、护理部等的精心指导策划下,以优质护理为主线,我院从2010年5月全面铺开了“创建示范、保证优质、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活动,随着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优质服务的重要意义,把优质服务作为护士的天职和本分,用一种感恩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病人。5年多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更是加强了护士对待患者的责任心,减少了医患纠纷,取得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医护人员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

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期条件

1.1领导重视,职责明确,调查分析,制定计划 在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把优质护理[1]

服务融入到医院的文化建设中,拟定了“创建示范、保证优质、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前期采取问卷、访谈、随机电话访视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调查,针对患者、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社会人群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为制定计划、提升优质护理服务、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1.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为了更好的做好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我科针对儿科工作的特点,组织学习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卫生部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护士礼仪、用语规范》等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并进行了积极的整改。提高护理人员思想认识,转变服务观念,倡导人性化服务,用新的思路引导进行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

1.3护理工作人员的优化管理 为了给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要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及精神状态,解决护理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使每一个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我们对护理工作时间和工作模式等进行了优化调整,我们实行APN排班模式,在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的情况下实行弹性排班,减少了交接班次数,实施责任分组包干制,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密切观察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组长为高年资主管护师,并配有护师、护士及助理护士,组长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对护士进行了合理分工,分层级管[3][2]

理,成员间有明确分工、合作,护士长经常督查护理人员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良好运行。 2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2.1增添服务设施,营造家的氛围 众所周知,儿科的护理工作比较复杂繁琐,发病时间集中,季节性强,患儿难以沟通、陪护人员较多,这给儿科的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病房内增添风扇、空调、电视、微波炉,便民袋及白求恩健康书屋等,改善了患儿住院环境,使患儿住院像在家一样舒适方便,保障了患儿住院期间的监护管理。

2.2严谨工作态度,增加护理责任心 在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上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既要结合专科特点,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工作方法,对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起到了显著成效。

2.2.1优化工作程序,增加服务时间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实施了表格式护理文写,医生有的记录护理人员不再书写,把时间还给了护理人员,把护理人员还给了患儿,增加了为患儿床旁服务及交流的时间,减少了患儿的呼唤次数,及时了解并满足患儿的所需,解决患儿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使患儿及家属更加配合治疗。

2.2.2加强安全管理,强化质量意识 我们深知儿科护理中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努力加强护理安全工作,抢救药械做到了[5][4]

“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抢救药械完好率达100%。对所有患儿佩戴腕带以及病房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标识、张贴、口头宣传、交待各种注意事项,从而杜绝了各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室质控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质控检查,每周进行一次护理质量周讲评,每周护士长同科主任查房一次,积极做好医护沟通。每月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有效的保证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2.3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针对儿科护理的特点,加强儿科护理人员 “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定期进行理论与护理技能操作的比武及考核,增强了护士的角色情感和责任感,使护士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尤其在输液治疗和穿刺操作中,保证“一针见血”,提高了服务质量,有效的缓解了医患矛盾,减少了医患纠纷。

2.4把握心理护理,注重沟通技巧 儿科患者大多没有自我照顾的能力,加上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格外紧张、焦虑,存在不信任、夸大病情等情况,对医护人员也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我们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固定责任护士,有效的增加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使护理工作优质完成。

3实施效果

3.1优化工作模式,解决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保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实行责任分组,所有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增加了责任意识,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优质护理活动起到了基础保障。

3.2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改善了患儿住院环境,解决患儿及家属的实际困难,有效的减少了医患矛盾,保证了优质护理活动的良好运行。

3.3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了服务质量,增加了患儿的信任度和患儿家长的理解,有效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从开展活动前患者投诉信改变为活动后锦旗和表扬信,真正诠释了优质护理活动的意义和内涵。

4讨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增加了医患的沟通和理解,满足了患者的服务需求,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还真正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更好的落实了“加强落实基础护理,深化整体护理内涵”优质服务的核心内容,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为提升护理服务空间,拓展护理工作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小英,叶文琴,张玲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5-27.

[2]王建英,曹岳蓉.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与实践.中[6]

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52.

[3]刘苏君.基础护理-护理的专业内涵.中华护理杂志,2005,40

(4):243.

[4]袁秋影.关于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0):20-24.

[5]邓先锋,鲁才红,胡德英,孙新.新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17):55-57.

[6]张洪军,骆金铠.分级管理模式下主管护士能力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A):60-61.


相关内容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措施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的做法与体会 李凌 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护理理念,针对儿科特点,制订病区的优质护理服务计划,改革排班模式和分工方法,夯实基础护理,深化人性化管理,加强护士技能培训等方法是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本病房以优质护 ...

  • 业务自传(新)
  • 个人业务自传 那坡县人民医院 梁海勤 本人于1987年7月毕业于百色民族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在职本科学历.1996年7月取得主管护师资格,同期聘任为那坡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职务至今.在任职期间,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外科副护士长.儿科.内科.门诊部护士长.护理部副总护士长等职务.期间协助组织 ...

  • 儿科护理论文(最新文集)
  • 儿科护理论文(最新文集) 论文(一)儿科护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儿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护士更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儿科护理人员面临着各种护理问题,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水平,获得医院和患儿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平时工作过 ...

  • 湖南卫生厅2012年医政工作要点
  • 2012年医政工作要点 时间:2012-04-15 作者: 2012年全省医政工作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医政工作会议的部署,落实省卫生厅确定的<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 ...

  • 产房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 产房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为加强医院产科.新生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总结2012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综合医院和妇产专科医院产科开展"围产期母婴护理服务实践项目",全面提高医院围产期临床护理工作水平,制 ...

  • 一个月的儿科临床实习小结
  • 在儿科一个多月的实习中,除了做好日常的临床工作外,还有各项体检工作等等,有些工作我以前没做过,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新生儿工作,我以前就没做过,但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在护士长的教育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比较熟悉了新生儿科的工作,明 ...

  • 2017年儿科护理计划
  • 儿科2017年护理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一年又要结束了,总结2016工作经验,结合医院科室具体情况,儿科拟在2017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制定本科室护理目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组织全体护理人员继续认真学习各护理质量标准,按规定规范护理工作. 2.保证护理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质控检查,重点 ...

  •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儿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 [关键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儿科患者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01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 ...

  • 优秀护士事迹分享
  • 优秀护士事迹材料2 着墨 | 2013-07-11 15:33 叶永青,博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新生儿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在博爱医院,被公认为静脉穿刺的"神枪手".连续多年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每年均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 1987年,叶永青毕业于广东省佛山卫生学校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