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浅解

具等。多余的土还可以用于平整耕地,垫坡填坑。

3 资源消耗中的“减法”施构。靠崖窑和天井窑都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建筑 ,它不是采用投入建筑材料以构筑空间的“加法”方式 ,而是采用挖去天然材料以取得地下空间的“减法”方式。土方挖去的越多 ,窑洞空间和地坑的空间就越大。其次 ,由于黄土易于挖掘 ,换取物力所需的劳力并不十分繁重 ,一家一户就可以承担。因此 ,窑洞造价甚低 ,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而且靠崖窑挖出的原土还可以填坡造地。天井窑洞身处于地下 ,窑背地面可以作为其他用途。因此 ,这种减法方式实质上包蕴着节约用地方面的很大潜力

。天井窑院,俗称地坑院 天井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即多个井院联合。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狗叫,却不见村舍房屋,

4 宜人品质中的冬暖夏凉。黄土具有良好的隔热和蓄热功能。窑洞除小面积洞口部位相对单薄外 ,其他各面全包裹在厚厚的土层中。厚实的土层所起的隔热作用使洞内温度变化很小。晋陕地区的一些地面庭院建筑 ,正房常常不建木构平房或楼房 ,而特地建造单层锢窑或窑上房 ,就是吸取了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

5 自然生态中的和谐景观。窑洞村落具有“上山不见山 ,入村不见村”的特点。靠崖窑只展露出小面积的洞口立面 ,天井窑的井窑和窑身都沉于地下。与一般地面建筑相比 ,建造时不需要大量破坏植被 ,建成后又没有触目的外露建筑体。从总体布局上看 ,整个建筑群或是顺着山势呈等高线布置 ,或是潜隐在大片土垸之下 ,它们都最大限度的与大地融合在一起 ,充分保持着自然生态面貌。无论是远观层层叠叠依山沿沟的靠崖窑群 ,还是俯视星罗棋布、虚实相间的天井窑群 ,都给人一种粗旷古朴、乡土味很浓的美感 ,极具乡土特色。

综上所述 ,窑洞作为历史的产物 ,虽然仅存留在少数地区 ,用着。从发挥着巨大效益的那些建筑身上 ,我们可以感到窑洞的新生。

底坑窑特色酒店设计俯视图

陕北既是落后的地区,又是面临区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地区,种种现象表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

1.合理、系统的科学规划窑洞建筑群。传统的较为零散的窑洞建筑布局必将得以改变,代之而起的应是以一个相对集中的生活居住区域为单位(如一村或村小组)、合理选址、统一规划、一次建成的居住区。以建设窑洞居住小区为目标,将总体的水、电、暖等供、排系统集中于一个体系,并将室外环境及配套设施统一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这样既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又为新型窑洞建筑总体功能的升级创造条件。另外,因山就势地规划窑洞群,或是顺着山势呈等高线布置,或是潜隐在大片土坡之下,使其最大限度地与大地融合,这样也不会影响黄土高原村镇特有的景观意象。

2.在建筑设计方面,应使用建筑语言抽象表达窑洞醇厚朴实的气质和冬暖夏凉生态的特点,不加分析地完全模仿照搬现代符号语言,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使得陕北城镇千城一面、千楼一面,从而失去了陕北的地域特色,模糊了革命圣地的身份。

3.在建筑功能方面,过去陕北窑洞主要用作居住功能,今后要拓宽其使用功能,窑洞要扮演多类型建筑的角色。除保留修葺老窑洞发展红色旅游和农家乐之外,还可以修建窑洞办公建筑、窑洞疗养院、窑洞银行(国内国际已有许多成功范例,如延安市杨家岭窑洞宾馆,俄罗斯创建的“山洞医院”)。改变窑洞平面形状的单一,适当扩大单体跨度,设置必要的防护体系,增加科技含量,对窑洞建筑再设计,完全可以增加其使用功能。

4.窑洞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应加强窑洞周围生态环境的治理。陕北曾以其沟沟坎坎养育了整个中国革命,但也因为那时的过度开垦,如今的陕北出现了相关的后遗症——水土流失现象,沙尘暴天气,甚至山体滑坡。因此相关部门制定环境工程政策,坚持退耕还林、封山绿化,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研究和投资,对保护发展窑洞有重要意义。

5.使用简易成熟的现代技术克服传统窑洞阴暗、潮湿、通风差等缺点,整合古老窑洞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等优点,建造新型窑洞。

a.采用简易成熟的技术,对窑洞内部进行通风、防潮除湿、采光的技术改造。如靠崖式窑洞,可以在靠崖那一侧设天井通风除湿,或者建造“前大后小”喇叭口的靠崖式窑洞改善采光问题;

b.结合陕北地区太阳辐射资源丰富、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加强太阳能多种利用(建造阳光玻璃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种植向日葵,提炼葵花油),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造富有时代感的居住建筑之外,在全球资源匮乏、 11

能源日益紧张和城市面貌雷同的情况下,目前在陕北地区发展节能生态的新式窑洞是必要的,而且应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留富有陕北特色的窑洞建筑。

有效的保留和发展陕北窑洞,除了合理系统的规划窑洞建筑群,尊重陕北的地域文化和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吸收窑洞尊重环境、节能生态的优点,以及探寻先进的现代技术解决窑洞现存的不足,关键还需要政府、建筑师和群众三者的配合。当地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引导,提升当地群众对窑洞建筑的自信心,建筑师应采用专业知识精心设计改良窑洞。有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参与,陕北地区的面貌会更有特点,古老的窑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 考 文 献 :

【 1 】王菡.延安窑洞情节.http://www.ZUIWAN.NET,2006.9.17.

【 2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部终端能耗的27.5%.,2006.7.21

【 3 】袁薇 .陇东窑洞的特点及发展[J].铁道工程学报,2001,3:(1).

【 4 】谢洁范 朱迎平 管子全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1 , . M. :版社 ,1996.

【 5 】李科元 ,黄欣 ,滕立杰.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J . 环境保护科 学 ,2001 ,(6) :44 - 46.

【 6 】 李之吉. 城市的未来与地下空间 J . 新建筑 ,1997 ,(1) :64 - 65.

12

具等。多余的土还可以用于平整耕地,垫坡填坑。

3 资源消耗中的“减法”施构。靠崖窑和天井窑都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建筑 ,它不是采用投入建筑材料以构筑空间的“加法”方式 ,而是采用挖去天然材料以取得地下空间的“减法”方式。土方挖去的越多 ,窑洞空间和地坑的空间就越大。其次 ,由于黄土易于挖掘 ,换取物力所需的劳力并不十分繁重 ,一家一户就可以承担。因此 ,窑洞造价甚低 ,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而且靠崖窑挖出的原土还可以填坡造地。天井窑洞身处于地下 ,窑背地面可以作为其他用途。因此 ,这种减法方式实质上包蕴着节约用地方面的很大潜力

。天井窑院,俗称地坑院 天井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即多个井院联合。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狗叫,却不见村舍房屋,

4 宜人品质中的冬暖夏凉。黄土具有良好的隔热和蓄热功能。窑洞除小面积洞口部位相对单薄外 ,其他各面全包裹在厚厚的土层中。厚实的土层所起的隔热作用使洞内温度变化很小。晋陕地区的一些地面庭院建筑 ,正房常常不建木构平房或楼房 ,而特地建造单层锢窑或窑上房 ,就是吸取了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

5 自然生态中的和谐景观。窑洞村落具有“上山不见山 ,入村不见村”的特点。靠崖窑只展露出小面积的洞口立面 ,天井窑的井窑和窑身都沉于地下。与一般地面建筑相比 ,建造时不需要大量破坏植被 ,建成后又没有触目的外露建筑体。从总体布局上看 ,整个建筑群或是顺着山势呈等高线布置 ,或是潜隐在大片土垸之下 ,它们都最大限度的与大地融合在一起 ,充分保持着自然生态面貌。无论是远观层层叠叠依山沿沟的靠崖窑群 ,还是俯视星罗棋布、虚实相间的天井窑群 ,都给人一种粗旷古朴、乡土味很浓的美感 ,极具乡土特色。

综上所述 ,窑洞作为历史的产物 ,虽然仅存留在少数地区 ,用着。从发挥着巨大效益的那些建筑身上 ,我们可以感到窑洞的新生。

底坑窑特色酒店设计俯视图

陕北既是落后的地区,又是面临区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地区,种种现象表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

1.合理、系统的科学规划窑洞建筑群。传统的较为零散的窑洞建筑布局必将得以改变,代之而起的应是以一个相对集中的生活居住区域为单位(如一村或村小组)、合理选址、统一规划、一次建成的居住区。以建设窑洞居住小区为目标,将总体的水、电、暖等供、排系统集中于一个体系,并将室外环境及配套设施统一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这样既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又为新型窑洞建筑总体功能的升级创造条件。另外,因山就势地规划窑洞群,或是顺着山势呈等高线布置,或是潜隐在大片土坡之下,使其最大限度地与大地融合,这样也不会影响黄土高原村镇特有的景观意象。

2.在建筑设计方面,应使用建筑语言抽象表达窑洞醇厚朴实的气质和冬暖夏凉生态的特点,不加分析地完全模仿照搬现代符号语言,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使得陕北城镇千城一面、千楼一面,从而失去了陕北的地域特色,模糊了革命圣地的身份。

3.在建筑功能方面,过去陕北窑洞主要用作居住功能,今后要拓宽其使用功能,窑洞要扮演多类型建筑的角色。除保留修葺老窑洞发展红色旅游和农家乐之外,还可以修建窑洞办公建筑、窑洞疗养院、窑洞银行(国内国际已有许多成功范例,如延安市杨家岭窑洞宾馆,俄罗斯创建的“山洞医院”)。改变窑洞平面形状的单一,适当扩大单体跨度,设置必要的防护体系,增加科技含量,对窑洞建筑再设计,完全可以增加其使用功能。

4.窑洞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应加强窑洞周围生态环境的治理。陕北曾以其沟沟坎坎养育了整个中国革命,但也因为那时的过度开垦,如今的陕北出现了相关的后遗症——水土流失现象,沙尘暴天气,甚至山体滑坡。因此相关部门制定环境工程政策,坚持退耕还林、封山绿化,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研究和投资,对保护发展窑洞有重要意义。

5.使用简易成熟的现代技术克服传统窑洞阴暗、潮湿、通风差等缺点,整合古老窑洞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等优点,建造新型窑洞。

a.采用简易成熟的技术,对窑洞内部进行通风、防潮除湿、采光的技术改造。如靠崖式窑洞,可以在靠崖那一侧设天井通风除湿,或者建造“前大后小”喇叭口的靠崖式窑洞改善采光问题;

b.结合陕北地区太阳辐射资源丰富、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加强太阳能多种利用(建造阳光玻璃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种植向日葵,提炼葵花油),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造富有时代感的居住建筑之外,在全球资源匮乏、 11

能源日益紧张和城市面貌雷同的情况下,目前在陕北地区发展节能生态的新式窑洞是必要的,而且应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留富有陕北特色的窑洞建筑。

有效的保留和发展陕北窑洞,除了合理系统的规划窑洞建筑群,尊重陕北的地域文化和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吸收窑洞尊重环境、节能生态的优点,以及探寻先进的现代技术解决窑洞现存的不足,关键还需要政府、建筑师和群众三者的配合。当地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引导,提升当地群众对窑洞建筑的自信心,建筑师应采用专业知识精心设计改良窑洞。有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参与,陕北地区的面貌会更有特点,古老的窑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 考 文 献 :

【 1 】王菡.延安窑洞情节.http://www.ZUIWAN.NET,2006.9.17.

【 2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部终端能耗的27.5%.,2006.7.21

【 3 】袁薇 .陇东窑洞的特点及发展[J].铁道工程学报,2001,3:(1).

【 4 】谢洁范 朱迎平 管子全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1 , . M. :版社 ,1996.

【 5 】李科元 ,黄欣 ,滕立杰.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J . 环境保护科 学 ,2001 ,(6) :44 - 46.

【 6 】 李之吉. 城市的未来与地下空间 J . 新建筑 ,1997 ,(1) :64 - 65.

12


相关内容

  • 浅析陕北窑洞
  • <人文地理学>论文 --浅析陕北窑洞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年级:2012级 专业 :地理科学(师范) 姓名 :李 勇 学号:[**************] 指导老师: 何多兴 2013 .11.25 摘要 : 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指陕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它建在黄土高原的 ...

  •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直抵古长城所分布的黄土.发育情况在世界上最为典型.它地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构成极为广阔的黄土高原".而窑洞即为河南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民居形式. 最早接触窑洞是我姥姥家在陕西的北部,过 ...

  • 陕北地区地理介绍
  • 基本概况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陕北 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 ...

  • 陕北窑洞的民间施工工艺
  • " 施工工艺#杨红霞崔保龙 陕北窑洞的民间施工工艺 ! ! ! !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北部! 黄土" 粘性土及 石灰岩" 砂岩分布广泛! 当地居民利用这些材料建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居$#$窑洞%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 陕北窑洞可分为土窑" 石窑" 砖窑 ...

  •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马茸 来源:<房地产导刊>2015年第01期 摘 要:如何将地域文化的特征和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是提升旅游产业园区特色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延安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为例,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

  • 庆阳的香包
  • 庆阳的香包 在中华大地的厚重土地上,有着一个缤纷的香包世界,它由来已久,具有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背后蕴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 这些香包千姿百态:凤灯.鱼灯.龙灯.针扎.绣球.蝴蝶串.福寿娃.吉祥钱.双鱼钻莲.麒麟送子.十二属相系列„„还有生活用品蛙枕.绣鞋.披肩等物. 每一个香包后面,几乎都有一个传说 ...

  • 窑洞民居之乡
  • 温暖舒适的农耕家园 庆阳窑洞和陕北的窑洞有很大不同.从结构上讲,陕北窑洞多是石箍窑,窗子大,且窗子和门连在一起.这种窑洞样子很好看,很坚固,但修起来很费钱.而庆阳的窑洞多为土窑洞.人们在能打窑的地方,挖上一个高4至6米的半圆形大洞,用土坯封住洞口,开一门三窗或一门二窗,窑洞就修成了.这种窑洞省工省料 ...

  • 基于多元文化下的陕西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特征探析
  • 通过多次对陕西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与考察,了解与认识了陕西各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分析研究了陕西各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对陕西各区域传统民居院落建筑的影响.并从民居院落自身的建筑形式出发,分析了院落空间的构成,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的形态特征及装饰艺术. 引言 我国传统民居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各地的传统民 ...

  • 中国民居建筑
  • 中国民居 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 中国民居的分类 中国民居纷繁复杂,有六种分类方法:(1) 按式样划分有吊脚式 .井干式.干阑式.穹窿式.环形土楼式.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