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圣上写错字怎么圆?我只服郭老

古代将皇帝成为“圣上”,“圣”乃聪明睿智,万事皆通。但这只是对掌握最高权力的人一种美誉,皇帝也是凡胎肉身,即以文字而言,即便他受过最好的教育,学问也不错,偶尔也会读错字或写错字。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因为是皇帝,他的错旁人就不便指出来。

永远活在新中国电视剧中的清代乾隆帝,他酷爱汉文化,而且水平也不低。由于活的时间长,又喜欢四处游玩,四处题字,因此民间颇有一些关于他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传说。

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今天苏州的浒墅关。他坐在龙船上,远远地看去,“浒墅关”的“浒”字三点水被飘扬的彩旗遮住,于是他脱口读作“许墅关”。万岁爷是金口玉言,这错没有敢纠正,于是从此以后,这个地名的“浒”读成“许”了。

浒墅原叫做“虎疁”,唐代开国后,为避皇帝祖先李虎的讳,留其音而异其形,“虎”变成了“浒”,我们今天的读者都知道《水浒传》的“浒”读“hu”,我小时候刚刚识字时生字读半边,曾经把“水浒”读成“水许”,惹得长兄大笑。

不过据学者考证,民间传说似乎冤枉了乾隆爷,古代的吴音,声母“H”发“X”,也就是说古代苏州一带就是把“浒”“虎”读“xu”。今天江西抚州金溪县浒湾镇——古代非常繁华的码头,“浒”也读作“许”,乾隆爷可没有来过这个地方。

当然,后人替乾隆帝就这个故事辩护,并不能说明他一辈子就不可能读错字或写错字。

还是乾隆下江南的故事。这位“十全老人”太喜欢江南的明山秀水了,频频巡幸,搞得今天的游客去江南,稍微有点名气的景观,导游就会告诉你这个地方乾隆爷来过,而且言之凿凿地说哪处景点还是他老人家起的名。

话说乾隆爷一次到了镇江,进了江边一座庙。临江远眺,山河壮丽,龙颜大悦,于是拿起早有人为其备好的笔墨题词。本来想写“江山一览”,写快了,写成“江山一觉”,过后他和旁边的臣工都看出错了,好尴尬,又不便撕掉重写。寺庙的主持是一位讲政治的聪明和尚,他连忙说了一句:

红尘中人苦于罔觉,果能览此江天,心头一觉,即佛氏所谓‘悟’之旨也。

这等于拍马屁说圣上慧根具足,有佛缘呀。尴尬化解了,乾隆爷高兴,旁边的大小臣子们也松了口气。

要说替圣上或曰最高领导人的无意之错辩护的水平,毕竟要看郭老郭沫若先生,近世之文人,恐怕无人能超过他,即便让纪晓岚活过来,也会甘拜下风。

我们知道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红军时期写过一首《清平乐》,讽刺蒋桂战争的,全词谨录如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皇帝多年后,已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作者重新书写了这首词,写快了,无意将“黄粱”写成“黄梁”,又多写了个“龙”字。在这首词中作者用典精确,用“黄粱一梦”来形容反动军阀的美梦,他不可能不知道“梁”与“粱”的差别。这就是简单的笔误,无损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可是你看郭沫若先生如何解释:

“就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意中把粱字简化了。”“龙岩多写了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

要说为领导人圆错,我只服郭老,不愧是巴山蜀水养成的大才。当世中华,此等才学的又有谁人?

十年砍柴,只发原创

古代将皇帝成为“圣上”,“圣”乃聪明睿智,万事皆通。但这只是对掌握最高权力的人一种美誉,皇帝也是凡胎肉身,即以文字而言,即便他受过最好的教育,学问也不错,偶尔也会读错字或写错字。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因为是皇帝,他的错旁人就不便指出来。

永远活在新中国电视剧中的清代乾隆帝,他酷爱汉文化,而且水平也不低。由于活的时间长,又喜欢四处游玩,四处题字,因此民间颇有一些关于他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传说。

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今天苏州的浒墅关。他坐在龙船上,远远地看去,“浒墅关”的“浒”字三点水被飘扬的彩旗遮住,于是他脱口读作“许墅关”。万岁爷是金口玉言,这错没有敢纠正,于是从此以后,这个地名的“浒”读成“许”了。

浒墅原叫做“虎疁”,唐代开国后,为避皇帝祖先李虎的讳,留其音而异其形,“虎”变成了“浒”,我们今天的读者都知道《水浒传》的“浒”读“hu”,我小时候刚刚识字时生字读半边,曾经把“水浒”读成“水许”,惹得长兄大笑。

不过据学者考证,民间传说似乎冤枉了乾隆爷,古代的吴音,声母“H”发“X”,也就是说古代苏州一带就是把“浒”“虎”读“xu”。今天江西抚州金溪县浒湾镇——古代非常繁华的码头,“浒”也读作“许”,乾隆爷可没有来过这个地方。

当然,后人替乾隆帝就这个故事辩护,并不能说明他一辈子就不可能读错字或写错字。

还是乾隆下江南的故事。这位“十全老人”太喜欢江南的明山秀水了,频频巡幸,搞得今天的游客去江南,稍微有点名气的景观,导游就会告诉你这个地方乾隆爷来过,而且言之凿凿地说哪处景点还是他老人家起的名。

话说乾隆爷一次到了镇江,进了江边一座庙。临江远眺,山河壮丽,龙颜大悦,于是拿起早有人为其备好的笔墨题词。本来想写“江山一览”,写快了,写成“江山一觉”,过后他和旁边的臣工都看出错了,好尴尬,又不便撕掉重写。寺庙的主持是一位讲政治的聪明和尚,他连忙说了一句:

红尘中人苦于罔觉,果能览此江天,心头一觉,即佛氏所谓‘悟’之旨也。

这等于拍马屁说圣上慧根具足,有佛缘呀。尴尬化解了,乾隆爷高兴,旁边的大小臣子们也松了口气。

要说替圣上或曰最高领导人的无意之错辩护的水平,毕竟要看郭老郭沫若先生,近世之文人,恐怕无人能超过他,即便让纪晓岚活过来,也会甘拜下风。

我们知道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红军时期写过一首《清平乐》,讽刺蒋桂战争的,全词谨录如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皇帝多年后,已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作者重新书写了这首词,写快了,无意将“黄粱”写成“黄梁”,又多写了个“龙”字。在这首词中作者用典精确,用“黄粱一梦”来形容反动军阀的美梦,他不可能不知道“梁”与“粱”的差别。这就是简单的笔误,无损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可是你看郭沫若先生如何解释:

“就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意中把粱字简化了。”“龙岩多写了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

要说为领导人圆错,我只服郭老,不愧是巴山蜀水养成的大才。当世中华,此等才学的又有谁人?

十年砍柴,只发原创


相关内容

  • 梁冬--郭生白[说白伤寒论](1-----2)
  • 2010-05-01 23:38:29|  分类: 视频中医 |字号 订阅 博主按:郭生白是国家级中医,今年83岁,性格刚直,说话直白,不畏权势,直陈时弊,对现在亚健康造成的原因-----西医滥用抗生素提出了振聋发聩和痛心疾首的呐喊,提出了人体本能调节系统,提出病人本人是病人最好的医生,医生是帮助病 ...

  • 周易江湖16
  • 群龙无首谁为首? 乾卦九五爻"九五之尊",历代通常都把它解释为帝王之位,是君德.那么,九五爻往上一步,变成了"亢龙有悔",看来帝王也有走到头的一天,在"亢龙有悔"之上,又凭空出来一个"用九",告诉人们"群龙无首 ...

  • "马克思进文庙"背后的波澜
  • 五四时期,郭沫若逆潮流"尊孔",写穿越文<马克思进文庙> 在今年的考研政治卷中,内有一题,引用了郭沫若90年前所写穿越文<马克思进文庙>为材料.在文章中,郭虚构了马克思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对话的结果是:孔子对马克思惊叹:"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 ...

  • 公司年终致辞
  • 各位微软帝国的工程师们:各位好!一年即将过去,我们今年虽然经历了坎坷.但是,官司我们最终赢了,这点很关键,当然这也是公司上下努力的成果.而且,我们今年还胜利推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产品,那就是平板电脑,虽然有几个不识相的家伙现在还没有及时跟进.不过,大家不要担心,这几个顽固的家伙迟早会进局的.至于被外人指 ...

  • 夕阳无限好莫道已黄昏
  • 莫道黄昏近 夕阳别样红 暮年不奏黄昏曲 余热生辉映晚霞 --记纳溪区白节镇退休老干部.镇关工委党务副主任郭大吉 "为了学生的安全,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应该的,只要还走得,我就要把这个事情坚持下去."这是退休后的郭大吉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郭大吉今年已经79岁了,是白节镇的机关退休干 ...

  • 小学生写的爆笑文章
  • 最近一小学生写的这首小诗火了! <秘密> 妈妈说我捡来的 我笑了笑 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 --怕妈妈伤心 我知道 爸爸姓万 哥哥姓万 我也姓万 只有妈妈姓姜 谁是捡来的 不说你也明白 嘘!我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 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走红,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不少人坦言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qu ...

  • 老人逝世追悼会领导致词
  • 老人逝世追悼会领导致词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青山隐怨,绿水无声!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沉重悼念谢慈郭老孺人仙逝.我代表市**联向郭老孺人的仙逝表示深切哀悼,向参加郭老孺人追悼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真诚感谢! 老人一生艰苦奋斗,忠孝贤良,克勤克俭.把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融洽**.老人一生光明正大,忠厚 ...

  • 考古故事:记忆中的1958年周口店考古发掘
  • 周口店发掘期间吕遵谔讲课 当年吕遵谔先生讲旧石器时代考古课,是在北京周口店上的.本来这个课如果按照过去的授课方法,需要先在学校课堂讲授,再适当地实习一下.由于当时是1958年,正在大跃进时期,学术研究与正常的教学难免受到影响.当时提倡教育跟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我们与考古专业1956级的学长们一起到 ...

  • 关于_李白与杜甫_
  • 关于 < 李 白与杜甫 > 萧 涤 非一九七 二 年 ,老 郭大的 作< . 李 白 与甫杜> 发 表 . 了 差 . 不多 在 读 拜的同 时 , 就写想封 信 者或别 什 的么 西东 向老 郭 益请可 是 一 直 未 能 如 只 愿是 一在种 不迫 得已 的 情 下况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