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和烘托的区别
渲染和烘托是诗歌鉴赏中经常涉及到的概念。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 那么,怎样把握渲染和烘托的区别呢? 第一, 看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登高之所见闻。天高气爽,风声猎猎,峡中哀猿长啸,江渚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诗句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不难看出,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它们都是正面的描写。这样的正面描写就是渲染。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
第二,看托体与主体相属与否
渲染和烘托都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达中心。如果把渲染烘托中的具体描写当着托体,那么所要表达的中心就是主体。在渲染和烘托中,托体和主体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前两句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表现愉悦之情。在这里,“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是怡人风光的具体表现形态,它们虽然各自独立,但都从属于“怡人风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渲染中,托体(描写对象)与主体(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托体是主体的具体表现,主体是托体的抽象概括。回头再看例(1),“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从属关系,“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是肃杀苍凉秋天的属类,肃杀苍凉藉“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而存在。
(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先写衾枕之冷,再写窗户之明,又写竹折之声,连从三个方面来烘托夜雪。托体是“衾枕之冷”“窗户之明”“竹折之声”,主体是夜雪。与渲染不同,烘托的托体与主体,既不相似,也不相属,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再回头看例(2)。托体是行人、少年等人的反应,主体是罗敷之美,托体能够反映主体,但托体并不是主体的具体表现形态,托体和主体并不相属。
渲染和烘托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要正确认识它们,还要正确把握它们的相对性。
第一,在一段描写里,对主体理解不同,对表现手法的认识也不同。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云:“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颔联和颈联描写“帆重”“鸟迟”“天灰”“树远”,无一字写雨,却让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这里的描写对象“帆”“鸟”“天”“远”与所要表现的事物“雨”不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属侧面描写,其表现手法显然是烘托而不是渲染。但是,还可以有另一种分析。诗人所要表现的事物是“雨景”,而“帆重”“鸟迟”“天灰”“树远”是“雨景”的一个个特写镜头,诗人正是通过一个个雨中镜头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雨景”,这是正面描写,这样又是渲染无疑了。这并不是误解概念形成的分歧,而是对所要表现的事物认识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结论。
第二,在同一篇作品里,分析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对于赏心悦目的美景来说,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正面描写,表现手法显然是渲染。可是作者表现这美景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美景对于情感而言,这是侧面描写,这又是烘托无疑了。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彩重墨写怡人风光,这是渲染,可这赏心悦目的景象,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的,这就又是烘托了。先渲染,后烘托,局部是渲染,全局是烘托,渲染是手段,烘托是目的,通过渲染而达到烘托的目的,这种现象在借景抒情的诗篇中是很普遍的。
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
举过的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通过这两种同“质”
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日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日的感伤。 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三、衬托(也叫映衬)和烘托
衬托前面已经介绍。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如前面
烘托前面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如前面所举的孟浩然《早寒有怀》,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出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那种思乡的愁绪和前途渺茫的愁苦。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但两者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的关系,所以不是衬托。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这种意境氛围就散发着作者心中的忧思和迷茫,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所以景物描写意境渲染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四、练一练
1、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题: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 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 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 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简析:诗人在秋天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亲友都还留在广陵。到了渡口,天色已晚,又不见渡船,看来当天是无法再走了。他一个人踟蹰在河边,天正下着雨。淮阴地属楚州,东滨大海,极目望去,这雨幕一直延伸到大海边。晚风凄劲,淮河里波涛起伏。诗人的思绪也正象波涛一样翻滚。把此时此地所见所闻所感,写进了这首律诗。
诗人只身北去,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颇为含蓄。我们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
诗的首联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寂寞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深重。有了这样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五六两句才轻轻点出“离思”二字,象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按说诗写到这里,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鸟,你能睹物而不及人吗?既是归巢的小鸟,你能不想到它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而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吗?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你能不感到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翔吗?而且,鸟归东南,离巢愈近;人往西北,去亲愈远。此情此境,岂止诗人难堪,读者也不能不为之凄恻!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与诗人同时发出深沉的一问:“广陵何处在?”这一问,怅然长呼,四野回响,传出了期望回答而显然得不到回答的曲曲苦情,写出了想再一次看见亲故而终于无法看见的心理状态。而正在此时,声声暮钟,不断地、更深沉更晌亮地传到耳边,敲到心里;迷蒙雨雾,更浓密更凄迷地笼罩大地,笼罩心头。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这诗写离别之情,全用景物烘托。诗中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且这种感情不仅从一景一物中闪现,而是弥漫全诗,无时不在,却又无处实有,无时实在,使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深沉的韵致。
参考答案: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之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言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3、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诗人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简析: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
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参考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诗人借助一次突围的生动描写,来刻画这位将军,把他的英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突出,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让人感到在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一、定义的区分
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
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谢亭送别》 唐代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4 对比: 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
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二、用法的区分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
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
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三、范畴区分
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既属于写作手法,也属于修辞手法。
映衬衬托和烘托
关于“映衬”“衬托”和“烘托”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映衬了XX”“衬托了XX”“烘托了XX”因为弄不清楚它们的区别,所以有时干脆想起哪个词用哪个词,结果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里做一辨析。
先说映衬。映衬是修辞格之一,即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意思并列在一起,使之相互对照比较,也叫“对比”“对照”。它的作用在于使对比显得更加突出,正的愈正,反的愈反,给人深刻印象。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将两种不同的人作对比,相互映衬,使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产生了鲜明的对照,褒贬分明。再如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也是典型的对比、映衬。
再说衬托。衬托也是修辞格之一,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衬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简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来生乐,以凄苦的景物来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衬主要人物。如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简言之就是“以乐景衬哀情”。《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典型例句。古代诗文中有很多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写出的句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反衬。如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作者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
人的意境表现出来了。 衬托与映衬相比有明显不同:映衬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有主次、偏正之分。
最后说一说烘托。烘托体来是指国画的一种技法,就是通过渲染背景等,使要表现的事物或画面的主色调明显突出。如蓝天衬着白云,绿叶衬着红花等。简言之,就是陪衬。这种方法后来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了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且更具有艺术魅力。 衬托和烘托都是文章技法之一,衬托中的正衬手法可以用烘托中的陪衬之意来解释,都是一主一次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主次事物都要出现。而烘托中的侧面描写则是不直接写正面,而是通过写与正面相关的其他事物,使正面内容得到强调和渲染。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我们现在运用烘托手法,多是有意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魅力。
渲染和烘托的区别
渲染和烘托是诗歌鉴赏中经常涉及到的概念。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 那么,怎样把握渲染和烘托的区别呢? 第一, 看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登高之所见闻。天高气爽,风声猎猎,峡中哀猿长啸,江渚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诗句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不难看出,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它们都是正面的描写。这样的正面描写就是渲染。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
第二,看托体与主体相属与否
渲染和烘托都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达中心。如果把渲染烘托中的具体描写当着托体,那么所要表达的中心就是主体。在渲染和烘托中,托体和主体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前两句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表现愉悦之情。在这里,“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是怡人风光的具体表现形态,它们虽然各自独立,但都从属于“怡人风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渲染中,托体(描写对象)与主体(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托体是主体的具体表现,主体是托体的抽象概括。回头再看例(1),“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从属关系,“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是肃杀苍凉秋天的属类,肃杀苍凉藉“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而存在。
(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先写衾枕之冷,再写窗户之明,又写竹折之声,连从三个方面来烘托夜雪。托体是“衾枕之冷”“窗户之明”“竹折之声”,主体是夜雪。与渲染不同,烘托的托体与主体,既不相似,也不相属,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再回头看例(2)。托体是行人、少年等人的反应,主体是罗敷之美,托体能够反映主体,但托体并不是主体的具体表现形态,托体和主体并不相属。
渲染和烘托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要正确认识它们,还要正确把握它们的相对性。
第一,在一段描写里,对主体理解不同,对表现手法的认识也不同。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云:“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颔联和颈联描写“帆重”“鸟迟”“天灰”“树远”,无一字写雨,却让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这里的描写对象“帆”“鸟”“天”“远”与所要表现的事物“雨”不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属侧面描写,其表现手法显然是烘托而不是渲染。但是,还可以有另一种分析。诗人所要表现的事物是“雨景”,而“帆重”“鸟迟”“天灰”“树远”是“雨景”的一个个特写镜头,诗人正是通过一个个雨中镜头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雨景”,这是正面描写,这样又是渲染无疑了。这并不是误解概念形成的分歧,而是对所要表现的事物认识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结论。
第二,在同一篇作品里,分析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对于赏心悦目的美景来说,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正面描写,表现手法显然是渲染。可是作者表现这美景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美景对于情感而言,这是侧面描写,这又是烘托无疑了。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彩重墨写怡人风光,这是渲染,可这赏心悦目的景象,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的,这就又是烘托了。先渲染,后烘托,局部是渲染,全局是烘托,渲染是手段,烘托是目的,通过渲染而达到烘托的目的,这种现象在借景抒情的诗篇中是很普遍的。
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
举过的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通过这两种同“质”
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日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日的感伤。 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三、衬托(也叫映衬)和烘托
衬托前面已经介绍。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如前面
烘托前面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如前面所举的孟浩然《早寒有怀》,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出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那种思乡的愁绪和前途渺茫的愁苦。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但两者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的关系,所以不是衬托。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这种意境氛围就散发着作者心中的忧思和迷茫,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所以景物描写意境渲染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四、练一练
1、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题: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 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 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 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简析:诗人在秋天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亲友都还留在广陵。到了渡口,天色已晚,又不见渡船,看来当天是无法再走了。他一个人踟蹰在河边,天正下着雨。淮阴地属楚州,东滨大海,极目望去,这雨幕一直延伸到大海边。晚风凄劲,淮河里波涛起伏。诗人的思绪也正象波涛一样翻滚。把此时此地所见所闻所感,写进了这首律诗。
诗人只身北去,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颇为含蓄。我们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
诗的首联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寂寞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深重。有了这样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五六两句才轻轻点出“离思”二字,象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按说诗写到这里,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鸟,你能睹物而不及人吗?既是归巢的小鸟,你能不想到它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而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吗?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你能不感到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翔吗?而且,鸟归东南,离巢愈近;人往西北,去亲愈远。此情此境,岂止诗人难堪,读者也不能不为之凄恻!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与诗人同时发出深沉的一问:“广陵何处在?”这一问,怅然长呼,四野回响,传出了期望回答而显然得不到回答的曲曲苦情,写出了想再一次看见亲故而终于无法看见的心理状态。而正在此时,声声暮钟,不断地、更深沉更晌亮地传到耳边,敲到心里;迷蒙雨雾,更浓密更凄迷地笼罩大地,笼罩心头。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这诗写离别之情,全用景物烘托。诗中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且这种感情不仅从一景一物中闪现,而是弥漫全诗,无时不在,却又无处实有,无时实在,使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深沉的韵致。
参考答案: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之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言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3、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诗人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简析: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
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参考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诗人借助一次突围的生动描写,来刻画这位将军,把他的英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突出,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让人感到在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一、定义的区分
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
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谢亭送别》 唐代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4 对比: 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
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二、用法的区分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
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
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三、范畴区分
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既属于写作手法,也属于修辞手法。
映衬衬托和烘托
关于“映衬”“衬托”和“烘托”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映衬了XX”“衬托了XX”“烘托了XX”因为弄不清楚它们的区别,所以有时干脆想起哪个词用哪个词,结果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里做一辨析。
先说映衬。映衬是修辞格之一,即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意思并列在一起,使之相互对照比较,也叫“对比”“对照”。它的作用在于使对比显得更加突出,正的愈正,反的愈反,给人深刻印象。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将两种不同的人作对比,相互映衬,使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产生了鲜明的对照,褒贬分明。再如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也是典型的对比、映衬。
再说衬托。衬托也是修辞格之一,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衬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简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来生乐,以凄苦的景物来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衬主要人物。如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简言之就是“以乐景衬哀情”。《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典型例句。古代诗文中有很多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写出的句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反衬。如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作者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
人的意境表现出来了。 衬托与映衬相比有明显不同:映衬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有主次、偏正之分。
最后说一说烘托。烘托体来是指国画的一种技法,就是通过渲染背景等,使要表现的事物或画面的主色调明显突出。如蓝天衬着白云,绿叶衬着红花等。简言之,就是陪衬。这种方法后来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了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且更具有艺术魅力。 衬托和烘托都是文章技法之一,衬托中的正衬手法可以用烘托中的陪衬之意来解释,都是一主一次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主次事物都要出现。而烘托中的侧面描写则是不直接写正面,而是通过写与正面相关的其他事物,使正面内容得到强调和渲染。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我们现在运用烘托手法,多是有意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