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2016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部编本2016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8)分

yùn( )酿 卖nòng( ) zhù( )蓄 Liáo( )亮 黄yùn( ) hōng( )托 静mì( ) Lì( )临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描写了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D.《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描绘了潮平岸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壮丽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无限喜爱之情。 4.古诗文默写:(5)分

(1)

(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夕阳西下, 。 5.按原文填空。(10)分 (1)

句: , ; , 。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句子是 , 。

(3)“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一句古

诗 。 (4)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点的比喻句是 。 6. 仿写句子(4)分

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请你另外写两个同样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微笑是

微笑是 二、阅读理解

(一)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0-13题。(13)分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17.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 __图;第②段:_ __一图;第③段: 图。 11.第②段是从 、 、 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1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

着你。 1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17题。(13)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4.本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的?又是如何去写的?

15.画线句“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中的“这件花衣”指什么?“山的肌肤”又指什么?

16.“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里的“粉色”是什么样的颜色?

(四)课外阅读(19)分

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

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

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

,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

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如此美丽。 。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8.给下列词语造句。

(1)淡妆素裹:

(2)转瞬即逝: (3)欲说还休:

19.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

(1)春天:

(2)夏天: (3)秋天:

(4)冬天: 20.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 -来比喻“春的短暂”;用“ ”来比喻“夏的火热”;用“ ”来比喻“秋的成熟”。

21.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怜当,为什么?

三:名著(4)分

22.《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共 篇,请写出其中两篇《 》, 《 》。 四:写作文(60)分

23:题目:《我的语文老师》,要求写现在教你的七年级语文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略) 2、 A 3、D 4、略5、略6、略 二、阅读理解

(一)古代诗歌阅读1. 停泊,停留 2、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 行舟 4、潮平两岸阔 5、D

(二)10、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1、温暖、清香、悦耳 12、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

13、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语文中的描写、叙事等手法有它的内在逻辑关系,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对应的是桃花,粉的像霞对应的是杏花,白的像雪对应的是梨花。用这几个排比着重突出了春天的色彩,完美的表达出“春”的特征和作者巧妙的利用色彩展现春天鲜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三)14、本段文字紧紧围绕“妙”字来写,然后按空间顺序,从高处到低处,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树尖,山坡,山腰 四个层次的美丽景物.

15、“这件花衣”指山坡上的雪。“山的肌肤”指山坡上的地面 16、“粉色”是指夕阳斜照在薄雪上与雪交相辉映的颜色

17、“秀气”一词强调了济南雪后山景美丽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 (四)课外阅读(14分) 18、略 19、(1)、春天短暂 (2)、夏天火热 (3)、秋天千姿百态 (4) 、冬天美丽

20、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 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 人到中年历经甘苦 21、不恰当。因为:①、作者写南京的冬天很美丽,就不宜用老年人作比; ②、老年人是人生将要到终点了,而自然界的冬天并不是终点,它是周而复始的。

部编本2016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8)分

yùn( )酿 卖nòng( ) zhù( )蓄 Liáo( )亮 黄yùn( ) hōng( )托 静mì( ) Lì( )临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描写了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D.《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描绘了潮平岸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壮丽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无限喜爱之情。 4.古诗文默写:(5)分

(1)

(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夕阳西下, 。 5.按原文填空。(10)分 (1)

句: , ; , 。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句子是 , 。

(3)“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一句古

诗 。 (4)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点的比喻句是 。 6. 仿写句子(4)分

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请你另外写两个同样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微笑是

微笑是 二、阅读理解

(一)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0-13题。(13)分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17.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 __图;第②段:_ __一图;第③段: 图。 11.第②段是从 、 、 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1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

着你。 1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17题。(13)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4.本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的?又是如何去写的?

15.画线句“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中的“这件花衣”指什么?“山的肌肤”又指什么?

16.“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里的“粉色”是什么样的颜色?

(四)课外阅读(19)分

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

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

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

,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

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如此美丽。 。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8.给下列词语造句。

(1)淡妆素裹:

(2)转瞬即逝: (3)欲说还休:

19.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

(1)春天:

(2)夏天: (3)秋天:

(4)冬天: 20.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 -来比喻“春的短暂”;用“ ”来比喻“夏的火热”;用“ ”来比喻“秋的成熟”。

21.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怜当,为什么?

三:名著(4)分

22.《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共 篇,请写出其中两篇《 》, 《 》。 四:写作文(60)分

23:题目:《我的语文老师》,要求写现在教你的七年级语文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略) 2、 A 3、D 4、略5、略6、略 二、阅读理解

(一)古代诗歌阅读1. 停泊,停留 2、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 行舟 4、潮平两岸阔 5、D

(二)10、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1、温暖、清香、悦耳 12、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

13、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语文中的描写、叙事等手法有它的内在逻辑关系,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对应的是桃花,粉的像霞对应的是杏花,白的像雪对应的是梨花。用这几个排比着重突出了春天的色彩,完美的表达出“春”的特征和作者巧妙的利用色彩展现春天鲜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三)14、本段文字紧紧围绕“妙”字来写,然后按空间顺序,从高处到低处,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树尖,山坡,山腰 四个层次的美丽景物.

15、“这件花衣”指山坡上的雪。“山的肌肤”指山坡上的地面 16、“粉色”是指夕阳斜照在薄雪上与雪交相辉映的颜色

17、“秀气”一词强调了济南雪后山景美丽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 (四)课外阅读(14分) 18、略 19、(1)、春天短暂 (2)、夏天火热 (3)、秋天千姿百态 (4) 、冬天美丽

20、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 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 人到中年历经甘苦 21、不恰当。因为:①、作者写南京的冬天很美丽,就不宜用老年人作比; ②、老年人是人生将要到终点了,而自然界的冬天并不是终点,它是周而复始的。


相关内容

  • 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 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 张瑜瑜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良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 二.复习范围 本册八个单元28 ...

  • 2018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师精编练习( 50份打包有答案)
  • 2018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师精编练习( 50份打包有答案):包含每课练习.单元测验.期中试卷.期末试卷 全册练习免费下载地址:点击进入>>> [教师原创]语文人教版(2016部编)习题:第一单元 四时的魅力习题(有答案 (6份打包).zip [教师原创]语文人教版(2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公开课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2016)第四单元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文言词语. B. 反复朗读,翻译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积累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 A.朗读.揣摩.品析,感知情感. B.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3.情感 ...

  • 单影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集体备课
  • 固镇县姚集小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装----------订----------线--------------------- 主备人: 单影 授课人: 全册第 课时 教学内容: 静夜思 第 课时 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 ...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年 一.读拼音,写汉字.(5) yù犹( )饥( è )( yú )乐(4) 长生果(绿林好汉( chánɡlǜ zhǎnɡlù )) sònɡ背( )屋( yán ) 班 姓名 二.划去括号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水浒传>(hǔ ...

  • 教师工作计划(五年级上册语文 )
  • 教 师 工 作 计 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科目:语文 班级:五年级 教师:唐洁 霍城县三宫乡上三宫小学 2015年8月28日 教 师 工 作 计 划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取得优异的教学效益,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教情分析: 况) 本班学生共39人,其中男生19人 ...

  • 2016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教学进度
  • 2016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2016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学情分析 至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年级: 一年级 第( 一 )单元 教师: 年级:一年级 第( 一 )单元 教师: 本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一)选择高频字 本单元的教材,共有五节关于集中识字教学的课文,这五节课最典型的特点都 ...

  • 2015--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3) 班语文的教学工作,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有效地的完成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起始年级摸底考试成绩来看,两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尤其是七(3)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和 ...

  •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第四单元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你能准确找到下列生字的拼音吗?连一连.(6分) 五.照样子,先写出相应的笔画,再写一个带有这个笔画的字.(16分) 例:héng 一 三 秋 气 空 弯 闪 叶 kōng qiū qì yè wān shǎn 二.连一连.(12分) 说 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