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家的文化”,当下的社区文化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家园文化。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也就是要让社区这个当代社会的“家”达致十分和谐的状态,这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建设一个和谐的大写的“家”是目标一致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能调动不同人群的生活热情,舒解潜在的社会问题;引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发挥文化传递作用,结成牢固的情感纽带。通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小“家”的和谐,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大“家”的建设。 关键词:家;社区群众文化;和谐社会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无疑具有核心地位,一切个人以及社会的活动,都以家为中心延展开,以至“国家”也是家的扩大与延伸。因此,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家的文化”。[1]发展到今天,人们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传统的家族、家庭联系不再如以往那么紧密,城市生活逐渐以社区为主,社区文化实质上就成为传统“家的文化”某种程度上的替代,社区文化,也就是一种家园文化,它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2]社区群众文化以社区为依托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籍此将社区的各个成员连接为精神上的一个整体。俗谚云“家和万事兴”,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也就是要让社区这个当代社会的“家”达致十分和谐的状态,社区群众之间的交往增加,互相的联系更趋紧密,形成良好的彼此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营造出“家”的感觉,让社区成为人们现实意义和精神意义的归属。这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频共振的,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一个和谐的大写的“家”,因此,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展,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十分讲求和谐。和谐是一种哲学范畴,荀子有言“万物各得其共和以生”;是一种基本的与人相处的礼仪修养,“礼之用, 和为贵”;也是一种政治理想——“政通人和”就是一种合乎理想的社会状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建设的是和谐文化,指向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频共振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区群众文化指明了建设内容、前进方向、终极目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子目标,是促成社会和谐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所谓聚沙成塔,当作为社会生活细胞的每一个社区都达到和谐的状态,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就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一)调动不同人群的生活热情,舒解潜在的社会问题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都有,其中不乏整个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能调动一个社区不同人群的生活热情和激情,并有可能解决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这就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除开正值劳动年龄的青壮年,老年人、未成年人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青壮年人群因为工作,有着充实的生活内容和多样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老年人则因为退休在家,生活相对单调,即便物质条件优裕,但精神生活会显得贫乏,不尽人意。孤独、烦闷是他们常常会遇到的状态。因此,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把老年人充分发动起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为社会需要的人,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生活的热情就会重新燃烧起来。此外,在目前教育存在功利化、唯分数论的情况下,人们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可能关心的主要在于他们的成绩,并片面追求所谓的素质教育比如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而他们的情感需求、成长过程所必需的社会交往的需求就被搁置起来。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把未成年人的需求考虑进去,有意识地组织开展校外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智慧,并在与人充分交往的过程中,改变孤僻、不合群的不良习惯,成为阳光上进的一代新人。 (二)引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赤诚相见的交往越来越少,人们很容易沉迷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醉心于夜生活、网络生活,有的喜欢昏天黑地打游戏,有的则忙于呼朋唤友打麻将、赌博,更有人甚至走上吸毒等危险道路。于是在我们身边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不断出现,喧嚣吵闹,小社区不和谐,大社会必然就不和谐。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把社区的群众组织起来开展健康文明趣味盎然的文化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发掘他们的表演欲望,发挥他们的文艺特长,使他们的兴趣转移到正面的渠道上,不仅让社区群众得到充分的快乐,还使不健康的生活现象大为减少,社会风气就会得到明显好转。如果能把某些社会问题结合进文化活动中,在活动中富有策略地暴露出这些问题本身的丑陋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更会使人信服,其效果就会更为明显。 (三)发挥文化传递作用,结成牢固的情感纽带 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从组织层面上,可以由不同单位、不同部门密切配合,如宣传部、文化局、街道办事处教育局、体育局、工会等,既能促进这些部门与民众的关系,还能增加社区群众对各部门的了解;从参与层面上,文艺创作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学习等方式,得到专业帮助;社区内文艺骨干更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自己的精深技艺传授给自己的邻居们,承传文化与增加感情互为促进,其乐融融;一般居民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由以往的下班回家、关门不见发展到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祸福同当,大家成为好邻居、亲切朋友,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总之,推进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让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成为群众的情感纽带与人际关系粘合剂,形成和谐愉悦的社区氛围,有助于社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尤其在当下社会风气不佳,人与人的关系冷漠化、功利化、物质化,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就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更是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实施,反过来也必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力助推器。如此相辅相成,建设好社区这个和谐的小“家”,也正是在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这个和谐的大“家”的建设。 注释: [1]李亦园:《中国人的家庭与家的文化》,见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 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2]马云萍:《浅谈社区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前进》2012年第8期。
摘要:“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家的文化”,当下的社区文化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家园文化。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也就是要让社区这个当代社会的“家”达致十分和谐的状态,这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建设一个和谐的大写的“家”是目标一致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能调动不同人群的生活热情,舒解潜在的社会问题;引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发挥文化传递作用,结成牢固的情感纽带。通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小“家”的和谐,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大“家”的建设。 关键词:家;社区群众文化;和谐社会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无疑具有核心地位,一切个人以及社会的活动,都以家为中心延展开,以至“国家”也是家的扩大与延伸。因此,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家的文化”。[1]发展到今天,人们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传统的家族、家庭联系不再如以往那么紧密,城市生活逐渐以社区为主,社区文化实质上就成为传统“家的文化”某种程度上的替代,社区文化,也就是一种家园文化,它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2]社区群众文化以社区为依托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籍此将社区的各个成员连接为精神上的一个整体。俗谚云“家和万事兴”,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也就是要让社区这个当代社会的“家”达致十分和谐的状态,社区群众之间的交往增加,互相的联系更趋紧密,形成良好的彼此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营造出“家”的感觉,让社区成为人们现实意义和精神意义的归属。这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频共振的,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一个和谐的大写的“家”,因此,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展,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十分讲求和谐。和谐是一种哲学范畴,荀子有言“万物各得其共和以生”;是一种基本的与人相处的礼仪修养,“礼之用, 和为贵”;也是一种政治理想——“政通人和”就是一种合乎理想的社会状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建设的是和谐文化,指向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频共振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区群众文化指明了建设内容、前进方向、终极目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子目标,是促成社会和谐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所谓聚沙成塔,当作为社会生活细胞的每一个社区都达到和谐的状态,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就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一)调动不同人群的生活热情,舒解潜在的社会问题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都有,其中不乏整个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能调动一个社区不同人群的生活热情和激情,并有可能解决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这就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除开正值劳动年龄的青壮年,老年人、未成年人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青壮年人群因为工作,有着充实的生活内容和多样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老年人则因为退休在家,生活相对单调,即便物质条件优裕,但精神生活会显得贫乏,不尽人意。孤独、烦闷是他们常常会遇到的状态。因此,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把老年人充分发动起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为社会需要的人,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生活的热情就会重新燃烧起来。此外,在目前教育存在功利化、唯分数论的情况下,人们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可能关心的主要在于他们的成绩,并片面追求所谓的素质教育比如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而他们的情感需求、成长过程所必需的社会交往的需求就被搁置起来。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把未成年人的需求考虑进去,有意识地组织开展校外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智慧,并在与人充分交往的过程中,改变孤僻、不合群的不良习惯,成为阳光上进的一代新人。 (二)引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赤诚相见的交往越来越少,人们很容易沉迷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醉心于夜生活、网络生活,有的喜欢昏天黑地打游戏,有的则忙于呼朋唤友打麻将、赌博,更有人甚至走上吸毒等危险道路。于是在我们身边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不断出现,喧嚣吵闹,小社区不和谐,大社会必然就不和谐。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把社区的群众组织起来开展健康文明趣味盎然的文化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发掘他们的表演欲望,发挥他们的文艺特长,使他们的兴趣转移到正面的渠道上,不仅让社区群众得到充分的快乐,还使不健康的生活现象大为减少,社会风气就会得到明显好转。如果能把某些社会问题结合进文化活动中,在活动中富有策略地暴露出这些问题本身的丑陋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更会使人信服,其效果就会更为明显。 (三)发挥文化传递作用,结成牢固的情感纽带 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从组织层面上,可以由不同单位、不同部门密切配合,如宣传部、文化局、街道办事处教育局、体育局、工会等,既能促进这些部门与民众的关系,还能增加社区群众对各部门的了解;从参与层面上,文艺创作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学习等方式,得到专业帮助;社区内文艺骨干更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自己的精深技艺传授给自己的邻居们,承传文化与增加感情互为促进,其乐融融;一般居民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由以往的下班回家、关门不见发展到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祸福同当,大家成为好邻居、亲切朋友,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总之,推进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让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成为群众的情感纽带与人际关系粘合剂,形成和谐愉悦的社区氛围,有助于社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尤其在当下社会风气不佳,人与人的关系冷漠化、功利化、物质化,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就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更是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实施,反过来也必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力助推器。如此相辅相成,建设好社区这个和谐的小“家”,也正是在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这个和谐的大“家”的建设。 注释: [1]李亦园:《中国人的家庭与家的文化》,见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 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2]马云萍:《浅谈社区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前进》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