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民族教育第一品牌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是我国唯一一所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招生的公办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

  该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蒙藏学校”,是孙中山先生“五族共和”思想的产物。五四运动时期,蒙藏学校全体学生曾投书《晨报》,谴责军警暴行,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蒙古族学生荣耀先与瞿秋白、许德珩、罗隆基、郑振铎等同为北京学联骨干。1923年,土默特旗40位新生入校,李大钊把蒙藏学校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窗口,他和邓中夏、赵世炎、刘伯庄、李渤海、黄日葵、朱务善等先后到学校开展活动。乌兰夫、多松年、李裕智等40多名蒙古族青年先后加入中国共青团、继而转为中共党员,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现代革命史上最早的革命者。成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最早摇篮。

  1951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93年,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近百年来,该校以以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在各条战线上均有所建树的少数民族人才。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并逐步形成了独特办学理念。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该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了40余次专题报道。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民大附中新的历史使命,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民大附中又有哪些新举措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丁汀。

  记者:丁校长,听说你来民大附中后老师们送了你礼物,是什么礼物呢?

  丁汀:非常感谢附中的老师们,在我上任伊始他们就送给了我三本书,《给新校长的50条建议》、《怎样办好一所中学》、《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回顾》。这三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至今还放在我办公的案头。

  记者:听说除了工作之外你对学习情有独钟,并对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有很深的认识,能具体谈谈吗?

  丁汀:在学习中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是首当其冲的,同时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其他学科的知识。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我长期自费订阅了《科技与管理》、《海外文摘》、《中国国家地理》、《青年视觉》、《读书》、《新闻周刊》、《凤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文明》等十几种报刊杂志。通过阅读,使自己的知识功底得到了充实,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至于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有时的确很难两全。我担任行政领导工作,平时事务性的工作很多,闲暇时间就很少,唯一的办法是抽时间挤时间。江泽民同志曾在告诫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时说,我们大家都很忙,但没有毛主席忙,而毛主席却点评了二十四史。这段话对我的触动是很深刻的,也是激励我在学习上不轻易放松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你来民大附中一年来做了很多看起来很小的事,你如何看待这些小事呢?

  丁汀:说起来这一年当中的确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紧紧围绕着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展开的。我们新建了46台计算机教室和两个多媒体教室,建立起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对校园去进行了规划改造,粉刷了门窗墙壁,拆除了危房,对国旗台进行了装饰,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方砖和300平方米的草坪、100平方米的绿化带。对学校体育馆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装修,对食堂作了全面粉刷,购置了新的餐桌椅,清真灶和汉灶的就餐空间进行彻底分离。对师生的生活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等等,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对我们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的实践再次印证了“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这句话。

  记者:民大附中是我国唯一一所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招生的公办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在招生工作中,学校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呢?

  丁汀:众所周知,为了民大附中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给予附中特殊的办学政策,批准附中按计划招收京外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后纳入北京市统一高考、统一录取。根据我校招生简章的要求,严格执行远程提档、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重大问题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录取过程规范科学公正透明。

  记者:教育改革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一年来民大附中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贵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丁汀:民大附中的教育改革,是在坚决贯彻《教师法》的前提下,结合我校实际展开的。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和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稳定并优化教职工队伍,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和创新精神、团结精神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队伍。”

  记者:具体的措施呢?

  丁汀: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就召开了教代会、工会代表大会。会上审议了校长黄凤显作的《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民大附中发展步伐》的报告。审议了《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岗位聘任制与岗位业绩津贴实施方案》。全体代表在在肯定《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岗位聘任制与岗位业绩津贴实施方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去年12月18日,附中实现了对全校岗位的定编和全员聘任,真正启动了竞争激励机制。

  记者:实际效果如何呢?

  丁汀:通过改革,全校教职员工,尤其是教学人员的待遇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教职员工的观念出现了新变化。同时通过改革,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人气,加强了团结,整合了资源,整顿了队伍,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你在领导集体内部倡导一种怎样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呢?

  丁汀:从大处讲,坚决贯彻大的民主集中制方针,具体说,在领导集体讨论决策过程当中,要求每个领导成员积极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不做老好人,不含糊其词,该说的就坚决说,该反对的就坚决反对;对领导集体讨论形成的决定,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不做无原则的抵触和推诿。对工作中的失误要做到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

  记者:你对你的学生有怎样的要求呢?

  丁汀:第一要守纪勤学。这是做人立身之本,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守纪和勤学缺一不可。第二要学会尊重他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尊重师长。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训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其次要尊敬同学。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里,要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同学亲,三代亲”。第三要分清是非,慎重交友。交友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古人说“人生的一知己足矣,”可见,交一个能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人不容易,若有一个肝胆相照的知心朋友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朋友交朋友,同诚信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就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朋友,同背后说你坏话的人交朋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就有害了。我想,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择友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青年更应分清是非,慎重交往了。

  记者:民大附中今后的发展方向呢?

  丁汀:我们将继续发扬民族附中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她新的内容。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狠抓质量、严格管理、发挥特色、提高效益。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全校师生员工,把民大附中办成有特色、上水平的民族中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少数民族人才。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是我国唯一一所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招生的公办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

  该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蒙藏学校”,是孙中山先生“五族共和”思想的产物。五四运动时期,蒙藏学校全体学生曾投书《晨报》,谴责军警暴行,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蒙古族学生荣耀先与瞿秋白、许德珩、罗隆基、郑振铎等同为北京学联骨干。1923年,土默特旗40位新生入校,李大钊把蒙藏学校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窗口,他和邓中夏、赵世炎、刘伯庄、李渤海、黄日葵、朱务善等先后到学校开展活动。乌兰夫、多松年、李裕智等40多名蒙古族青年先后加入中国共青团、继而转为中共党员,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现代革命史上最早的革命者。成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最早摇篮。

  1951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93年,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近百年来,该校以以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在各条战线上均有所建树的少数民族人才。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并逐步形成了独特办学理念。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该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了40余次专题报道。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民大附中新的历史使命,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民大附中又有哪些新举措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丁汀。

  记者:丁校长,听说你来民大附中后老师们送了你礼物,是什么礼物呢?

  丁汀:非常感谢附中的老师们,在我上任伊始他们就送给了我三本书,《给新校长的50条建议》、《怎样办好一所中学》、《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回顾》。这三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至今还放在我办公的案头。

  记者:听说除了工作之外你对学习情有独钟,并对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有很深的认识,能具体谈谈吗?

  丁汀:在学习中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是首当其冲的,同时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其他学科的知识。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我长期自费订阅了《科技与管理》、《海外文摘》、《中国国家地理》、《青年视觉》、《读书》、《新闻周刊》、《凤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文明》等十几种报刊杂志。通过阅读,使自己的知识功底得到了充实,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至于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有时的确很难两全。我担任行政领导工作,平时事务性的工作很多,闲暇时间就很少,唯一的办法是抽时间挤时间。江泽民同志曾在告诫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时说,我们大家都很忙,但没有毛主席忙,而毛主席却点评了二十四史。这段话对我的触动是很深刻的,也是激励我在学习上不轻易放松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你来民大附中一年来做了很多看起来很小的事,你如何看待这些小事呢?

  丁汀:说起来这一年当中的确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紧紧围绕着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展开的。我们新建了46台计算机教室和两个多媒体教室,建立起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对校园去进行了规划改造,粉刷了门窗墙壁,拆除了危房,对国旗台进行了装饰,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方砖和300平方米的草坪、100平方米的绿化带。对学校体育馆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装修,对食堂作了全面粉刷,购置了新的餐桌椅,清真灶和汉灶的就餐空间进行彻底分离。对师生的生活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等等,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对我们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的实践再次印证了“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这句话。

  记者:民大附中是我国唯一一所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招生的公办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在招生工作中,学校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呢?

  丁汀:众所周知,为了民大附中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给予附中特殊的办学政策,批准附中按计划招收京外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后纳入北京市统一高考、统一录取。根据我校招生简章的要求,严格执行远程提档、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重大问题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录取过程规范科学公正透明。

  记者:教育改革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一年来民大附中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贵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丁汀:民大附中的教育改革,是在坚决贯彻《教师法》的前提下,结合我校实际展开的。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和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稳定并优化教职工队伍,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和创新精神、团结精神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队伍。”

  记者:具体的措施呢?

  丁汀: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就召开了教代会、工会代表大会。会上审议了校长黄凤显作的《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民大附中发展步伐》的报告。审议了《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岗位聘任制与岗位业绩津贴实施方案》。全体代表在在肯定《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岗位聘任制与岗位业绩津贴实施方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去年12月18日,附中实现了对全校岗位的定编和全员聘任,真正启动了竞争激励机制。

  记者:实际效果如何呢?

  丁汀:通过改革,全校教职员工,尤其是教学人员的待遇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教职员工的观念出现了新变化。同时通过改革,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人气,加强了团结,整合了资源,整顿了队伍,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你在领导集体内部倡导一种怎样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呢?

  丁汀:从大处讲,坚决贯彻大的民主集中制方针,具体说,在领导集体讨论决策过程当中,要求每个领导成员积极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不做老好人,不含糊其词,该说的就坚决说,该反对的就坚决反对;对领导集体讨论形成的决定,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不做无原则的抵触和推诿。对工作中的失误要做到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

  记者:你对你的学生有怎样的要求呢?

  丁汀:第一要守纪勤学。这是做人立身之本,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守纪和勤学缺一不可。第二要学会尊重他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尊重师长。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训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其次要尊敬同学。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里,要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同学亲,三代亲”。第三要分清是非,慎重交友。交友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古人说“人生的一知己足矣,”可见,交一个能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人不容易,若有一个肝胆相照的知心朋友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朋友交朋友,同诚信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就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朋友,同背后说你坏话的人交朋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就有害了。我想,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择友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青年更应分清是非,慎重交往了。

  记者:民大附中今后的发展方向呢?

  丁汀:我们将继续发扬民族附中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她新的内容。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狠抓质量、严格管理、发挥特色、提高效益。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全校师生员工,把民大附中办成有特色、上水平的民族中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少数民族人才。


相关内容

  • 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李菲
  • 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李菲 [内容提要]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特别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50个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依赖延安红色旅游业的优势,进一步深度发展红色旅游产业链,结合当地特有的黄土高原 ...

  • 打造少先队活动品牌培育阳光少年
  • 实践 与探 索 簿 誊. 薯. . ■ 东北 师范大 学第 二附属 小学 王显 才 张 婷 少先 队的一切 教育功 能 ,都 是 以活动 为载 体来 实现 系 , 队员 们通 过互访 . 赠 . 捐 书信 往来等 多种 方式 , 联谊 与的, 因此可 以说 , 活动就是少 先队 的生命 . 我校在少 ...

  • 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的分析
  • 平顶山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要 河南卫视是以文化类节目为主打的一家省级电视台,它聚集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许多优秀节目.这些品牌节目依靠中原地域文化的发展而创新.目前,河南卫视致力于弘扬中原文化,文化类栏目仍将长远发展. 关键词:河南卫视:地域优势:文化: I 河南卫视栏目的地域文化分析 Abstra ...

  • 品牌概念的理解
  • 品牌五阶段:第一阶段,用户接触认识产品 (品牌).第二阶段,通过产品设计/产品服务喜欢上品牌.第三阶段,对品牌信任度忠诚度开始出现. 第四阶段,对周围人群产生影响与互相影响(口碑效应).第五阶段,品牌成为某类人群的时尚行为/心理暗示/身份象征/精神满足/情感需求/价值象征. 品牌是什么?英文是&qu ...

  • 华莱黑茶――跟传销说"不"
  • 华莱黑茶――跟传销说"不"来源: 中青网????关键字:黑茶;传销;直销行业;种植示范;直销企业????作者:????2011-04-28 14:53 湖南华莱申请直销许可证座谈会隆重召开 4月23日,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化县康年华银莲大酒店召开"申请直销许可证 ...

  • 服务桥头堡扩大品牌力
  •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给云南外宣工作带来了大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省级主流期刊媒体,风光杂志社"四刊一网" 胸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勇有谋,敢为人先,能为人先,自觉致力于以媒体宣传推动云南桥头堡建设,忠实记录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一腔 ...

  • 无锡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_蒋丽芹
  • DOI:10.13395/j.cnki.issn.1009-0061.2008.03.045 服务经济・・ 无锡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蒋丽芹 (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成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对中国旅游业而言,文化性观光旅游资源是最宝 ...

  • 广西民族特点
  • 广西民族特点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八桂大地孕育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区在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立体构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发掘民族文化价值 以来,我区的文物工作取得划时代的成绩,运用国际先进的挖掘理念.方法 ...

  • 文化产业策划书
  • 绵阳市文化产业促进项目策划书 策划:柳海宏.刘真杰 一.背景分析 文化是承载历史文明进程的灵魂,文化产业是传承与弘扬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实质性载体.绵阳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城市,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民族民间文化.同时绵阳还是现代文明气息非常浓厚的城市,灾后重建以来,科技.旅游.休闲.餐饮.房产等行业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