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的拖与决_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张迅

人民日报/2013年/2月/18日/第003版

要闻

叙利亚危机的拖与决

中国驻叙利亚大使 张迅

武力或许能决出暂时的胜负,但会加深彼此的仇恨,对话谈判才能逐渐恢复互信,求得持久的共赢,这是当今世界的共识和潮流

叙利亚动荡已持续近两年,从初期的民众大规模游行示威,演变成全国范围的武装冲突,跌宕起伏,曲折反复,变幻莫测。两年多以前,突如其来的动荡导致突尼斯时任总统本・阿里28天后外逃,埃及穆巴拉克政权17天后倒台,但到了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这张多米诺骨牌摇而不坠。这不禁引起许多人深思。

我几乎走遍阿拉伯世界,叙利亚原本是一个好端端的国家。两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滋润着这片土地,长期以来多民族、多教派生息与共,用“包容、世俗、开放”来形容这个国家当代社会形态一点也不过分。4次中东战争没有让叙利亚人畏惧。然而当西亚北非变革大潮席卷而来,这个国家上上下下都茫然了。和平方式谈不拢,那就兵戎相见;政治解决太费劲,那就比拼军事实力。如果说建设一个国家需要30年、50年或更长的时间,那么砸烂一个国家,两年看来足够了。如今的叙利亚已经是遍体鳞伤,四处燃烧的战火正在无情吞噬一座座城市,几万人丧生,几十万人逃到邻国,几百万人背井离乡。而常驻叙利亚外交使团里还剩下不到10位大使。

可能是因为战场上谁也吃不掉谁,也可能是因为某些势力背后的老板不肯给钱了,当然最好是因为双方都认识到再打下去只能两败俱伤、彻底毁灭国家,所以最近地面武装冲突的烈度有所下降,军事上出现胶着状况,首都大马士革的枪炮声少了一些,政治解决的呼声在上升。反对派接连发出愿与政府对话的信号,政府也在频频展开外交活动。世上任何事物总有一个规律,叙利亚形势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政治解决的起点。

回想中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所做的一切,经过实践的验证,我坚定地认为中方坚持的原则是正确的:一是不干涉别国内政。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不错,叙危机的起因是人民要求变革,期盼提高生活水平,但这场危机一步步把国家拖入内战分裂的深渊,甚至发展到谁都不愿看到的一些势力不断坐大,这不能不说是外部的介入起了很负面的作用。面对几乎失控的乱局,现在恐怕没有谁能承受外部武力干预的后果。二是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中方从来没有庇护谁,没有拉偏架,主张由全体叙利亚人民来做主。叙利亚的真实情况是,有一部分民众拥护这个人,有一部分反对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人反对哪个领导人就把他推翻,这个世界岂不乱套了吗?三是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叙问题。武力或许能决出暂时的胜负,但会加深彼此的仇恨,对话谈判才能逐渐恢复互信,求得持久的共赢,这是当今世界的共识和潮流。

付出了血的代价后,叙问题各相关方都在反思:政治解决或是叙危机的唯一出路?政治解决需要相互作出妥协和让步,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叙利亚形势极其脆弱,谈谈打打还会反复,解决之路会很漫长、很坎坷。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叙利亚人民只要坚持政治解决的选择,终将会实现民族和解,找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之道。

第1页 共1页

人民日报/2013年/2月/18日/第003版

要闻

叙利亚危机的拖与决

中国驻叙利亚大使 张迅

武力或许能决出暂时的胜负,但会加深彼此的仇恨,对话谈判才能逐渐恢复互信,求得持久的共赢,这是当今世界的共识和潮流

叙利亚动荡已持续近两年,从初期的民众大规模游行示威,演变成全国范围的武装冲突,跌宕起伏,曲折反复,变幻莫测。两年多以前,突如其来的动荡导致突尼斯时任总统本・阿里28天后外逃,埃及穆巴拉克政权17天后倒台,但到了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这张多米诺骨牌摇而不坠。这不禁引起许多人深思。

我几乎走遍阿拉伯世界,叙利亚原本是一个好端端的国家。两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滋润着这片土地,长期以来多民族、多教派生息与共,用“包容、世俗、开放”来形容这个国家当代社会形态一点也不过分。4次中东战争没有让叙利亚人畏惧。然而当西亚北非变革大潮席卷而来,这个国家上上下下都茫然了。和平方式谈不拢,那就兵戎相见;政治解决太费劲,那就比拼军事实力。如果说建设一个国家需要30年、50年或更长的时间,那么砸烂一个国家,两年看来足够了。如今的叙利亚已经是遍体鳞伤,四处燃烧的战火正在无情吞噬一座座城市,几万人丧生,几十万人逃到邻国,几百万人背井离乡。而常驻叙利亚外交使团里还剩下不到10位大使。

可能是因为战场上谁也吃不掉谁,也可能是因为某些势力背后的老板不肯给钱了,当然最好是因为双方都认识到再打下去只能两败俱伤、彻底毁灭国家,所以最近地面武装冲突的烈度有所下降,军事上出现胶着状况,首都大马士革的枪炮声少了一些,政治解决的呼声在上升。反对派接连发出愿与政府对话的信号,政府也在频频展开外交活动。世上任何事物总有一个规律,叙利亚形势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政治解决的起点。

回想中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所做的一切,经过实践的验证,我坚定地认为中方坚持的原则是正确的:一是不干涉别国内政。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不错,叙危机的起因是人民要求变革,期盼提高生活水平,但这场危机一步步把国家拖入内战分裂的深渊,甚至发展到谁都不愿看到的一些势力不断坐大,这不能不说是外部的介入起了很负面的作用。面对几乎失控的乱局,现在恐怕没有谁能承受外部武力干预的后果。二是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中方从来没有庇护谁,没有拉偏架,主张由全体叙利亚人民来做主。叙利亚的真实情况是,有一部分民众拥护这个人,有一部分反对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人反对哪个领导人就把他推翻,这个世界岂不乱套了吗?三是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叙问题。武力或许能决出暂时的胜负,但会加深彼此的仇恨,对话谈判才能逐渐恢复互信,求得持久的共赢,这是当今世界的共识和潮流。

付出了血的代价后,叙问题各相关方都在反思:政治解决或是叙危机的唯一出路?政治解决需要相互作出妥协和让步,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叙利亚形势极其脆弱,谈谈打打还会反复,解决之路会很漫长、很坎坷。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叙利亚人民只要坚持政治解决的选择,终将会实现民族和解,找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之道。

第1页 共1页


相关内容

  • 尼日利亚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 安哥拉 安哥拉,尼日利亚的关系,主要是基于其作为石油出口国的角色. 两者都是石油输出国组织 ,非洲联盟和其他多边组织的成员. 喀麦隆 尼日利亚与喀麦隆有一个长期存在的关于潜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巴卡西半岛的边界争端由2002年国际法院的最终决定解决,国际法院授予喀麦隆该地区的拥有权:之后2006年签署的绿 ...

  • 埃及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叙利亚
  • 2011年11月14日 00:36:0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新华网开罗11月13日电(记者陈聪 李来房)埃及外交部长阿姆鲁13日强调,埃及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以任何名义干涉叙利亚问题.他强调说,叙利亚的统一是各方都必须予以维护的第一要务. 阿姆鲁在一份声明中说,在叙利亚问 ...

  • 最近三周东方时事评论合集:东方时事评论(1)
  • 最近三周东方时事评论合集:东方时事评论 约旦国王呼吁国际社会一致应对以色列扩建定居点 [安曼消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25日在首都安曼会见到访的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时,呼吁国际社会统一立场应对以色列继续扩建其犹太人定居点政策. 关于叙利亚危机,阿卜杜拉强调,目前需要寻求一个政治过渡的解决方案,全面结 ...

  • 2015国际十大新闻
  • 2015国际十大新闻 (参考消息评出2015国际十大新闻,按时间顺序排列): 一.国际足联腐败丑闻发酵 布拉特辞职后又遭"禁足" 7月20日,布拉特在苏黎世国际足联总部的记者会上遭人扔美元假钞.(法新社) 5月27日,正在瑞士苏黎世出席国际足联(FIFA)大会的数名代表因被指控& ...

  • 叙利亚和伊朗唇亡齿寒
  • 叙利亚和伊朗唇亡齿寒 由伊朗召集的叙利亚问题国际协商会议9日在德黑兰举行,来自俄罗斯.中国.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等近3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叙利亚问题. 据报道,此次会议仅有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的外长出席,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仅派驻伊大使或驻伊外交官出席会议.伊朗在会上建议 ...

  • 我国领事保护案件频发 部分企业缺乏安全意识
  •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1日12:37  国际先驱导报 8月25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等在马尼拉国际机场送别香港遇难者遗体.本报记者 黄本强/摄 菲律宾人质事件让人们再次聚焦海外领事保护,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领事保护的任务正在日益繁重 < ...

  •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列表(中国邦交国一览)
  • 亚洲国家 1989年4月18日, 巴林与中国建交. 1950年6月8日,   缅甸与中国建交. 1949年10月16日,蒙古与中国建交. 1949年10月6日,朝鲜与中国建交.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亚洲国家是朝鲜 1950年4月1日,  印度与中国建交. 1992年8月24日, 韩国与中国建交. ...

  • 好风须借力,送我上青云
  • 以2011年1月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重组及理事会成立为契机,一年来,当研中心立足国内外两个大局,不断开拓与国外智库的交流与合作,初步打开了对外工作局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双边交往促合作 根据功能定位,当研中心主要从事国际形势.世界政党政治.国外政治制度.中国对外战略.社会主义理论.社会政治思潮.发展模 ...

  • 国际刑警组织对维基解密创始人发出红色通缉令
  • 2010年12月01日08:29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251) 字号:T|T 阿桑奇(左)11月11日在伦敦接受<福布斯>专访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外电报道,国际刑警组织12月1日表示,已经对泄密网站"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发出国际通缉令,并提醒各成员国逮捕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