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柳子厚墓志铭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

[1][2][3]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

[4],约不时[5]赎,子本相侔[6],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7],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8]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9]。子

厚泣曰:“播州非人[10]所居,而梦得亲[11]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12],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13],诩诩[14]强笑语以相取

[15]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不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井,不引一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16]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释:

[1]为政:做出政绩。[2]教禁:教谕和禁令。 [3]顺赖:顺从信赖。 [4]质钱:典当,抵押。 [5]不时:不按时。 [6]子:子金,即利息。本:本金。相侔(móu):相等。

[7]书:写,记下。佣:当雇工。此指雇工劳动所值,即工资。 [8]观察使:又称观察处置使,是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下:推行。 [9]播州:今贵州绥阳县。 [10]人:中原人。[11]亲:母亲。 [12]穷:困窘。 [13]征逐,往来频繁。 [14]诩诩:夸大的样子,讨好取媚的样子。[15]相取下:相互取悦。[16]夷狄:这里指野蛮人。

阅读演练

1.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 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2)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

(3) 落陷井,不引一手救

(4) 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 是岂不足为政耶 B其俗以男女质钱

C 约不时赎 D虽重得罪,死不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

(2)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4.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作为在职语文高级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心理特点,将单元知识点与升学考点相结合,并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技艺,指导学生顺利攻破阅读与写作的难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语文成绩与写作、鉴赏能力同时得到显著提高。

5.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表现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呜呼!士穷乃见节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写出由选文画线句衍生而成的一句成语,并说说它现在用来比喻什么?

课内链接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播州非人所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B 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两腿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C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

D 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桃花源记》)

9.选文涉及作者韩愈、墓主人柳宗元与文中提到的刘禹锡,他们都是我国唐代的大文学家,请分别写出你在初中阶段学过的他们的一篇作品名及其中的一处名句。

(1)韩愈 作品: 名句:

(2)柳宗元 作品: 名句: (3)刘禹锡 作品:

名句:

10.结合柳宗元的经历,说说你对课文《小石潭记》中“心乐之”与“悄怆幽邃”这种似乎前后矛盾的心境的理解。

作为在职语文高级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心理特点,将单元知识点与升学考点相结合,并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技艺,指导学生顺利攻破阅读与写作的难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语文成绩与写作、鉴赏能力同时得到显著提高。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

[1][2][3]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

[4],约不时[5]赎,子本相侔[6],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7],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8]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9]。子

厚泣曰:“播州非人[10]所居,而梦得亲[11]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12],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13],诩诩[14]强笑语以相取

[15]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不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井,不引一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16]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释:

[1]为政:做出政绩。[2]教禁:教谕和禁令。 [3]顺赖:顺从信赖。 [4]质钱:典当,抵押。 [5]不时:不按时。 [6]子:子金,即利息。本:本金。相侔(móu):相等。

[7]书:写,记下。佣:当雇工。此指雇工劳动所值,即工资。 [8]观察使:又称观察处置使,是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下:推行。 [9]播州:今贵州绥阳县。 [10]人:中原人。[11]亲:母亲。 [12]穷:困窘。 [13]征逐,往来频繁。 [14]诩诩:夸大的样子,讨好取媚的样子。[15]相取下:相互取悦。[16]夷狄:这里指野蛮人。

阅读演练

1.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 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2)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

(3) 落陷井,不引一手救

(4) 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 是岂不足为政耶 B其俗以男女质钱

C 约不时赎 D虽重得罪,死不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

(2)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4.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作为在职语文高级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心理特点,将单元知识点与升学考点相结合,并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技艺,指导学生顺利攻破阅读与写作的难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语文成绩与写作、鉴赏能力同时得到显著提高。

5.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表现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呜呼!士穷乃见节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写出由选文画线句衍生而成的一句成语,并说说它现在用来比喻什么?

课内链接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播州非人所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B 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两腿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C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

D 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桃花源记》)

9.选文涉及作者韩愈、墓主人柳宗元与文中提到的刘禹锡,他们都是我国唐代的大文学家,请分别写出你在初中阶段学过的他们的一篇作品名及其中的一处名句。

(1)韩愈 作品: 名句:

(2)柳宗元 作品: 名句: (3)刘禹锡 作品:

名句:

10.结合柳宗元的经历,说说你对课文《小石潭记》中“心乐之”与“悄怆幽邃”这种似乎前后矛盾的心境的理解。

作为在职语文高级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心理特点,将单元知识点与升学考点相结合,并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技艺,指导学生顺利攻破阅读与写作的难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语文成绩与写作、鉴赏能力同时得到显著提高。


相关内容

  • 柳子厚墓志铭 教案 定稿
  • 柳子厚墓志铭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及文言句式. 2.翻译重点句子. 3.了解柳宗元的精神品德,并产生敬仰之情. 一.考点指津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 ...

  • 柳子厚墓志铭
  •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第一节 子厚,讳(名字,言"讳"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宗元.七世祖庆,为(担任)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子厚,名宗元.七世祖柳庆,北魏时担任侍中,被封为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于)高宗朝. 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 ...

  • 墓碑碑文格式
  •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 ...

  • 关于清明节的好词佳句
  • 清明节是一个让人感伤的节日,常常会有很多的思绪涌上心头,关于清明节的好词佳句有哪些呢?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欢迎大家阅读查看! 关于清明节的好词: 1.[九原可作]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2.[墓木已拱]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

  • 成语故事_落井下石
  • [释义]井:同阱,掘地为坑以陷野兽.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是唐朝时的文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他少年时就以文章优美著称,名声很大.成年后,学识渊博,中了进士.当御史大夫时,因有过失而被贬到永州去做司马,后又调到柳州去 ...

  • 包含-"角"-字的成语
  • 2▲吹角连营 △chuījiǎoliányíng △典故:角:古代军中所吹的乐器.指整个军营响着进攻的号角. △出处: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地角天涯 △dìjiǎotiānyá △典故:比喻偏远的地方或相隔很远 ...

  • 韩愈的文学成就与价值发微
  • DANG'ANJIEDU 韩愈的文学成就与价值发微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许社丽 摘要韩愈(768-824),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文学理论和 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体现 ...

  • 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刍议
  • 柳宗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魏庆之尝谓:人生作诗不必多,只要远传.如柳子厚,能几首诗?万世不能磨灭.(注:魏庆之著<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 月版第121页.)刘克庄亦称:如柳子厚诗,得一二首似之, 足矣.(注:刘克庄著<后村诗话>,中 ...

  • 碑文的写法格式
  •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