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把转基因说正面的隐藏负面的是欺骗.是绮语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3-12-27 15:53:18

关键字:转基因,绮语,控制,以心控物,境随心转,物质,念头,信解行证,文钞,密宗

【 点击数:45 】 【字体: 大 中 小 】 【 收藏 】【 打印文章 】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553集  2013年12月26日讲于香港

我们是因为痴迷,日夜念念造作而没有感触,以为这都是正常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六道轮回苦海无边,它的因就是贪欲。贪欲是苦海之因、是苦海之本,所以佛劝我们:

“故劝拔除爱欲。‘杜众恶源’,‘杜’者,塞也。”

把众恶之源要把它堵塞住,

“《淨影疏》曰:‘杜众恶源,令离恶业。杜犹塞也。恶业是其恶道家本。”

恶道是地狱、恶鬼、畜生,这叫三恶道。三恶道的根本就是恶业;恶业的根本就是爱欲。所以追根究底,“爱”,这里就有欲望。这个欲望就是要占有、要控制、要由我支配,这些都是欲望,这些欲望非常强烈。满足他的欲望,他非常欢喜;违背他的欲望,他怨恨你,就起嗔恚心。贪欲、嗔恚从哪里来的?从愚痴来的,没有智慧!“愚痴”,我们很不喜欢听,想想自己有没有?骗别人犹当罢了,不能骗自己。自己想想有没有,然后再跟经上对起来看。

佛在经上讲得不错,把我们毛病的根本、源头都说出来了。我们是因为痴迷,日夜念念造作而没有感触,以为这都是正常。我有,别人也有,没有看见一个人没有。谁没有?佛没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表演的,把这个东西统统放下了。十九岁出家,第一个,放弃王位的继承权,这是人家要争的。

李世民政绩可观,为夺政权杀人太多堕无间地狱

唐太宗为了争王位,把他哥哥、弟弟都杀掉了,他父亲伤心。他父亲实在说,对于家的观念,那个情执很、很深,对儿女的爱护。儿子起哄、互相残杀,你说父亲多难过?!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大不孝!虽然是个好皇帝,能为国为民,不错!政绩很可观,可是得来的手段不好,他也因为这桩事情堕无间地狱。夺取政权的时候是战争的方式,杀很多人,这都是无间地狱的因、无间地狱的根本,他犯了。追究他的原因,是爱欲。

释迦佛能舍,舍王位,别人争的,他不要了;舍弃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他去修道、去做苦行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是玩真的,不是玩假的;一直到七十九岁,佛陀圆寂不是在房子里面,是在树林里头。表演得真好!叫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是真的、不是假的。

历代高僧大德里头,有国王出家的。早期在中国弘法的安世高,翻经翻得最好,中国人最喜欢读。他的身世,安世高那个“安”,是他国家的名字——安息国,汉朝时候叫安息,唐朝时候叫波斯,现在叫伊朗。他是皇太子,父亲死了之后,他继承皇位,大概不到一年,他把皇位让给他叔叔,他出家了。跟中国很有缘分,来到中国弘法、教学,参加了翻译经典的工作。以后就没有回去了,也死在中国。这都是为后人示现放得下。

从“行”中证明你所“信”、“解”、“行”的是正确的,与法相应

我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是章嘉大师,我第一句话就是向他请教:方东美先生给我讲了一堂课——《佛经哲学》,我对佛教终于明白了、认识了。佛法里面有没有方法能叫我们很快契入佛境界?我问这么一个问题。章嘉大师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两个人对看,看了半个多钟点,他说一句话。很多年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他看我那么久,看什么?看我心烦气躁,急着要答案。半个多小时,我心定下来了他才说。换一句话说,你心烦气躁,他不肯讲话;一定到你把这个浮躁统统停止了,真诚、清净、恭敬心生起来,他才说话。他说了一个“有”。我们等了半个多钟点,等他一个字“有”,我们那个浮躁念头又起来了,他就又不说了,说了一个字之后不说了。停了大概六、七分钟,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听了似懂非懂。我接着问第二句: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从“布施”,“布施”就是“放下”。给我讲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里头再深入一层,外财布施、内财布施,释迦牟尼佛一生做到了。外财是身外之物,都叫外财;内财是身体、是智慧、是精神、是时间,那就是为一切众生表演。所以“说”叫演说,先表演,做给人看,然后再说。人家看了,有了疑问了,来请教,你再给他解说,所以先演后说。用现在话,先要做到,然后再说话;没有做到的别说,说了人家不相信。必须得自己做到,然后再说。我跟这个老人三年,三年,他圆寂了。他要多活个十年,大概我就学密宗去了。跟他三年,走了。我佛学的基础就在这个时候奠定的,非常重要!

这个老人教学就是真干。经有没有听懂?用什么来检验,他老人家用“信、解、行、证”来检验,这是佛说的。你是不是真信了,真信就是听懂了;听懂了就是“解”;真正理解了,你一定会去做,做就是“行”;从“行”的当中证明你所“信”的、你所“解”的、你所“行”的是正确的,与法相应。法就是自性,与性德相应。“法”也是现在人所说的大自然的规律,你是顺着大自然的规律,没有违背。

那我们今天念佛,我们有没有“信”、有没有“愿”?大家都说有。那有没有“行”?“行”出了问题,时有时无。这佛号常常忘记,佛号不能相续,杂念还是很多,妄想还是很多,用这个来一检点,我们念佛问题很严重,不是真的,是假的。有真干的、真念佛的人,真正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们看过去历史上所记载的,净宗有《净土圣贤录》,那是过去历代念佛往生人的传记,有《往生传》,这是过去的;现代也有人编辑《现代往生传》,是跟我们同一个时代念佛往生的人,大概时间三年左右。这个法门真简单、真容易,三年成功;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三年能成功?禅宗像六祖惠能,那是天才,那是佛法讲的上上根人,不是普通人,他那个方法不能学,学不到!像惠能这种顿悟、顿断(断烦恼)、顿超、顿证,在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没有看到第二个。他一生确确实实有四十多个人在他会下开悟了的,明心见性,达到跟他相等的地位,但是没有像他那么快。

……

量子力学家揭穿了“物质”的秘密:物质是念头产生的

身体我都没有办法控制它,都不能占有,你能占有什么?不可得!身不可得,心不可得。《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生物,所有物质现象是心生的,能生的心不可得,所生的物怎么会可得?哪有这个道理?!这是佛在大乘经上给我们讲真话,这不是假的。

非常难得,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对佛这些经文,我们是半信半疑。为什么半信半疑?放不下!你说是假的,我现在真得其用,我这个身体要穿衣、要吃饭,怎么是假的?现在量子力学家把这个秘密揭穿了。德国的普朗克,爱因斯坦的老师,一生研究物质,叫一门深入。物质到底是是什么?他把它揭穿了。揭穿之后跟佛经上讲的一模一样,这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佛经上说的“色由心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讲“色”、讲“相”、讲“境”,统统都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念头来的,这个被科学家看到了。把物质去分细,越分越小、越分越小,分到最后物质没有了,没有,看见什么东西?看见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个谜底揭穿了,物质的谜底是念头。所以提出“以心控物”,因为物质是心生的,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科学能够提到“以心控物”,这就入佛的境界了。佛不叫“以心控物”,佛是另外一个名词,跟它的意思完全相同,佛是讲“境随心转”。外面物质境界是随着念头在变化;科学的名词是心能控制物质,意思上相同。但是佛的言语柔和,科学家言语刚强,味道不一样,佛的言语温柔。“境随心转”,随着谁的心?随着自己的心转,与别人不相干,别人统统是围绕着我的心在转变。

……

把转基因说正面的隐藏负面的是欺骗、是绮语

“其大意为:杜众恶源之意,即是令离恶业。”

恶业的标准,佛讲了十个就够了:身,“杀、盗、淫”,是恶业,身造的;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是恶业;起心动念是“贪、嗔、痴”,是恶业。你看佛讲十个恶,这十个都要远离,都不能造。所以这个十个恶业翻过来就是十善,“不杀、不盗、不淫”,身的三善业。“不妄语、不恶口”,“妄语”是骗人、说假话、不诚实;“两舌”是挑拨是非,让这两个人斗争,他在当中得利益;“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很好听,骗人的!

转基因的农作物,长得又肥又大又好看,这是属于绮语,只把这一面给你看,负面没去给你讲清楚。你买他的种子,无形当中受他的控制,要用他的肥料,不用他的肥料长不出来,他控制你了。你被控制了,得听话;不听话你活不成。花言巧语,是为他自己的利益。但是欺骗人的事情不能长久,现在问题爆发了,全世界提到转基因都害怕了、都不敢碰它了。“恶口”说话粗鲁、很难听,叫别人听到很不舒服。口,四种过失,一定要免除。起心动念“不贪、不嗔、不痴”,断十恶,修十善!

……

对于宇宙之间现象完全通达、明了,就是一个明白人,这叫“神”

“《会疏》就佛边说。《净影疏》等,则指行人下手处也。”

以“十恶”为因、为源,两个都说得好。这是解释“拔诸爱欲,杜众恶源”。自己成就了,放下就是。下面这一段:

“游化示教。”

请看经文:

“[经] 游步三界。无所挂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

这就行菩萨道了!成了佛,成佛为什么?成佛就是为这个,要不然成佛没事干了。成佛之后,他的事就是教化众生。那教化众生累不累?不累!证得法身之后就不累了;没有证得法身还累。没证得法身,是你放下不干净。彻底放下了、丝毫无留了,那是法身菩萨。把这个三大类的烦恼放下。

“[解] ‘游步三界,无所挂碍’。《会疏》曰:‘无谋神化,常体性空,故为游步。’”

这个地方的“无谋”就是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能教化众生,神话!中国这个“神”字,你仔细看这个字怎么个写法,你就能体会到了。这个字的左边,我们面对它,我们的左手,也就是它的右边,是一个“示”字。要用篆字写出来就很清楚,上面两划,上面短,下面长,古时候的“上”字,上下的“上”。“下”字是上面长,下面短,叫“下”。“上”指什么?上天。下面有三条,这三条代表什么?现象。三条代表现在人所说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条。这右边是个“申”字,“申”字从古时篆文写的时候,当中一直垂下来,下面好像三个拦住的,它全通达了、全破除了,它通了。所以“申”是有贯穿的意思、通达的意思,就是上天的垂象它完全通达了,没有障碍,这叫“申”。那么“神”的意思,就是一个明白人,他对于宇宙之间这些现象完全通达、完全明了,这叫“神”。通达之后才能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能应。

真学具备参学条件:真诚心、恭敬心、信心,就会遇到真善知识

佛住在哪里?住在常寂光里头。常寂光在什么地方?常寂光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所以众生有感马上就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以我们要想跟这些诸佛菩萨求感应,用什么?用清净心。心里面有杂念、心里头有妄想、有分别执着,感应就没有了;心清净,没有这些东西,感应很明显。佛跟佛有感应;佛跟菩萨有感应;佛跟六道众生有感应。佛清楚,众生不清楚;佛明白,众生不明白,都看缘分。缘分在自己,不在佛那边。缘分是什么?你能不能接受。你真能接受、真愿意接受,佛菩萨示现;你半信半疑,纵然听懂了,也没办法做到,佛菩萨跟你就没有感应了。由此可知,感应的因缘、果报还是在自己愿不愿意接受。诸佛菩萨如是,世间真正善知识亦如是。我们真想学,就会遇到;不是真学,遇不到。真学,要具备参学的条件——真诚心、恭敬心、信心,这个信心是对自己、对老师。对老师没有信心,什么也学不到,不是老师不教,你学不到东西。具备这些条件,你就会遇到真善知识。我遇到方东美先生,我们不敢想像让我在他家里上课,哪有这个道理的?!很多同学知道,都感到很惊讶。可是我们真想学,老师为我们特别开课,学生就一个人,每个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这叫什么?感应!我们一分钱学费都没交,感恩!

虽然应化在世间教化众生,“常体性空,故为游步”,“游步”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不着相。知道性体不可得,现象也不可得,“相”是假相,“体”是真空,他常与性德相应;着相就不相应了。不着相!这《会疏》说的。

“憬兴云:‘天上人间,唯佛独尊,故游步三界。化之纵任,故无所拘碍。’”

他教化众生没有丝毫障碍。“拘碍”就是障碍、拘束,他没有,得大自在。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

“‘挂’者,碍止之义。又‘挂碍’,高丽藏本作拘阂。流作‘拘碍’,故净影、憬兴、《会疏》诸本,皆本拘碍。憬兴所云‘无所拘碍’即‘无所挂碍’。”

高丽藏本作“拘阂”,“拘阂”也是“拘碍”的意思。

“以上《会疏》与憬兴,仍是专就佛边说。”

说的对象是佛,佛游步三界,无所挂碍。

“乃专就《魏译》而译。”

《魏译》流通得广,康僧铠翻译的。这个“魏”就是曹魏,三国的时候,曹操的儿子灭了汉,自己建国称之为魏。三国时代,康僧铠从现在的新疆,新疆有个小国叫康居,他是康居国人,所以到中国来的时候,名字上加上一个“康”,康僧铠。翻译《无量寿经》,翻得好!五种原译本里头,他的本子流通最广,中国人学它,日本、韩国全学这个本子。在我们想,可能在那个时候善导大师推崇这个本子。日本跟韩国的这些法师在中国留学,都是亲近善导的。亲近智者大师,这是学天台的;学净土的都是跟善导学,所以善导是我们净宗第二代的祖师。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与徐蔚如居士书五

王弘愿居士,虽则崇信密宗,颇有效验。然始则错认消息,将有未得谓得之失。继由多阅教典,方知错认。次则现虽工夫得力,而虚火上炎,无法自治。光以此二事,断其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净土法门之千稳万当。谓君宿具灵根,见地高超。尚有错认,及受病不知对治之失,则世之不及君者可知矣。彼谓密宗高出显教之上,引种种言论以辨。然佛无二心,亦无两法,欲抬高密宗,但当论密宗所以高处。既以密宗之妙处,与显教之妙处证同。是欲推尊而实持平也。彼之所论,乃约教而遗机。光乃约机而论教之利益。盖契理而不契机,则不能感应道交。所谓说法不投机,便是闲言语矣。大意如此。光所说多络索,兼以目力不给①,凡属信札,概无存稿。一位摄一切位,而从浅至深,行相仍复历然。圆融不碍行布二语②,最为恰当。盖以圆融,正圆融其行布。若无行布,说甚圆融。行布,正行布其圆融。若无圆融,则其行布,便成生灭,便属小乘谛理,便非因该果彻之道矣。(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 书二)

注解:

①不给(bù jǐ):不富裕;不充足

②圆融不碍行布二语:即《华严经》语:“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净空法师解释:“学习是行布,运用的时候是圆融。”

-----------------------------------------------------------------------------------------

净土释疑网微信平台已开通微信弘法,敬请大家关注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amtbedu。添加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点击“查找”,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我们每天会把净空老法师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每天选取一篇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净土释疑网:www.foxdw.com;邮箱:foxdw_01@163.com. 手机应用: 安卓版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3-12-27 15:53:18

关键字:转基因,绮语,控制,以心控物,境随心转,物质,念头,信解行证,文钞,密宗

【 点击数:45 】 【字体: 大 中 小 】 【 收藏 】【 打印文章 】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553集  2013年12月26日讲于香港

我们是因为痴迷,日夜念念造作而没有感触,以为这都是正常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六道轮回苦海无边,它的因就是贪欲。贪欲是苦海之因、是苦海之本,所以佛劝我们:

“故劝拔除爱欲。‘杜众恶源’,‘杜’者,塞也。”

把众恶之源要把它堵塞住,

“《淨影疏》曰:‘杜众恶源,令离恶业。杜犹塞也。恶业是其恶道家本。”

恶道是地狱、恶鬼、畜生,这叫三恶道。三恶道的根本就是恶业;恶业的根本就是爱欲。所以追根究底,“爱”,这里就有欲望。这个欲望就是要占有、要控制、要由我支配,这些都是欲望,这些欲望非常强烈。满足他的欲望,他非常欢喜;违背他的欲望,他怨恨你,就起嗔恚心。贪欲、嗔恚从哪里来的?从愚痴来的,没有智慧!“愚痴”,我们很不喜欢听,想想自己有没有?骗别人犹当罢了,不能骗自己。自己想想有没有,然后再跟经上对起来看。

佛在经上讲得不错,把我们毛病的根本、源头都说出来了。我们是因为痴迷,日夜念念造作而没有感触,以为这都是正常。我有,别人也有,没有看见一个人没有。谁没有?佛没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表演的,把这个东西统统放下了。十九岁出家,第一个,放弃王位的继承权,这是人家要争的。

李世民政绩可观,为夺政权杀人太多堕无间地狱

唐太宗为了争王位,把他哥哥、弟弟都杀掉了,他父亲伤心。他父亲实在说,对于家的观念,那个情执很、很深,对儿女的爱护。儿子起哄、互相残杀,你说父亲多难过?!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大不孝!虽然是个好皇帝,能为国为民,不错!政绩很可观,可是得来的手段不好,他也因为这桩事情堕无间地狱。夺取政权的时候是战争的方式,杀很多人,这都是无间地狱的因、无间地狱的根本,他犯了。追究他的原因,是爱欲。

释迦佛能舍,舍王位,别人争的,他不要了;舍弃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他去修道、去做苦行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是玩真的,不是玩假的;一直到七十九岁,佛陀圆寂不是在房子里面,是在树林里头。表演得真好!叫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是真的、不是假的。

历代高僧大德里头,有国王出家的。早期在中国弘法的安世高,翻经翻得最好,中国人最喜欢读。他的身世,安世高那个“安”,是他国家的名字——安息国,汉朝时候叫安息,唐朝时候叫波斯,现在叫伊朗。他是皇太子,父亲死了之后,他继承皇位,大概不到一年,他把皇位让给他叔叔,他出家了。跟中国很有缘分,来到中国弘法、教学,参加了翻译经典的工作。以后就没有回去了,也死在中国。这都是为后人示现放得下。

从“行”中证明你所“信”、“解”、“行”的是正确的,与法相应

我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是章嘉大师,我第一句话就是向他请教:方东美先生给我讲了一堂课——《佛经哲学》,我对佛教终于明白了、认识了。佛法里面有没有方法能叫我们很快契入佛境界?我问这么一个问题。章嘉大师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两个人对看,看了半个多钟点,他说一句话。很多年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他看我那么久,看什么?看我心烦气躁,急着要答案。半个多小时,我心定下来了他才说。换一句话说,你心烦气躁,他不肯讲话;一定到你把这个浮躁统统停止了,真诚、清净、恭敬心生起来,他才说话。他说了一个“有”。我们等了半个多钟点,等他一个字“有”,我们那个浮躁念头又起来了,他就又不说了,说了一个字之后不说了。停了大概六、七分钟,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听了似懂非懂。我接着问第二句: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从“布施”,“布施”就是“放下”。给我讲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里头再深入一层,外财布施、内财布施,释迦牟尼佛一生做到了。外财是身外之物,都叫外财;内财是身体、是智慧、是精神、是时间,那就是为一切众生表演。所以“说”叫演说,先表演,做给人看,然后再说。人家看了,有了疑问了,来请教,你再给他解说,所以先演后说。用现在话,先要做到,然后再说话;没有做到的别说,说了人家不相信。必须得自己做到,然后再说。我跟这个老人三年,三年,他圆寂了。他要多活个十年,大概我就学密宗去了。跟他三年,走了。我佛学的基础就在这个时候奠定的,非常重要!

这个老人教学就是真干。经有没有听懂?用什么来检验,他老人家用“信、解、行、证”来检验,这是佛说的。你是不是真信了,真信就是听懂了;听懂了就是“解”;真正理解了,你一定会去做,做就是“行”;从“行”的当中证明你所“信”的、你所“解”的、你所“行”的是正确的,与法相应。法就是自性,与性德相应。“法”也是现在人所说的大自然的规律,你是顺着大自然的规律,没有违背。

那我们今天念佛,我们有没有“信”、有没有“愿”?大家都说有。那有没有“行”?“行”出了问题,时有时无。这佛号常常忘记,佛号不能相续,杂念还是很多,妄想还是很多,用这个来一检点,我们念佛问题很严重,不是真的,是假的。有真干的、真念佛的人,真正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们看过去历史上所记载的,净宗有《净土圣贤录》,那是过去历代念佛往生人的传记,有《往生传》,这是过去的;现代也有人编辑《现代往生传》,是跟我们同一个时代念佛往生的人,大概时间三年左右。这个法门真简单、真容易,三年成功;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三年能成功?禅宗像六祖惠能,那是天才,那是佛法讲的上上根人,不是普通人,他那个方法不能学,学不到!像惠能这种顿悟、顿断(断烦恼)、顿超、顿证,在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没有看到第二个。他一生确确实实有四十多个人在他会下开悟了的,明心见性,达到跟他相等的地位,但是没有像他那么快。

……

量子力学家揭穿了“物质”的秘密:物质是念头产生的

身体我都没有办法控制它,都不能占有,你能占有什么?不可得!身不可得,心不可得。《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生物,所有物质现象是心生的,能生的心不可得,所生的物怎么会可得?哪有这个道理?!这是佛在大乘经上给我们讲真话,这不是假的。

非常难得,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对佛这些经文,我们是半信半疑。为什么半信半疑?放不下!你说是假的,我现在真得其用,我这个身体要穿衣、要吃饭,怎么是假的?现在量子力学家把这个秘密揭穿了。德国的普朗克,爱因斯坦的老师,一生研究物质,叫一门深入。物质到底是是什么?他把它揭穿了。揭穿之后跟佛经上讲的一模一样,这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佛经上说的“色由心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讲“色”、讲“相”、讲“境”,统统都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念头来的,这个被科学家看到了。把物质去分细,越分越小、越分越小,分到最后物质没有了,没有,看见什么东西?看见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个谜底揭穿了,物质的谜底是念头。所以提出“以心控物”,因为物质是心生的,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科学能够提到“以心控物”,这就入佛的境界了。佛不叫“以心控物”,佛是另外一个名词,跟它的意思完全相同,佛是讲“境随心转”。外面物质境界是随着念头在变化;科学的名词是心能控制物质,意思上相同。但是佛的言语柔和,科学家言语刚强,味道不一样,佛的言语温柔。“境随心转”,随着谁的心?随着自己的心转,与别人不相干,别人统统是围绕着我的心在转变。

……

把转基因说正面的隐藏负面的是欺骗、是绮语

“其大意为:杜众恶源之意,即是令离恶业。”

恶业的标准,佛讲了十个就够了:身,“杀、盗、淫”,是恶业,身造的;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是恶业;起心动念是“贪、嗔、痴”,是恶业。你看佛讲十个恶,这十个都要远离,都不能造。所以这个十个恶业翻过来就是十善,“不杀、不盗、不淫”,身的三善业。“不妄语、不恶口”,“妄语”是骗人、说假话、不诚实;“两舌”是挑拨是非,让这两个人斗争,他在当中得利益;“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很好听,骗人的!

转基因的农作物,长得又肥又大又好看,这是属于绮语,只把这一面给你看,负面没去给你讲清楚。你买他的种子,无形当中受他的控制,要用他的肥料,不用他的肥料长不出来,他控制你了。你被控制了,得听话;不听话你活不成。花言巧语,是为他自己的利益。但是欺骗人的事情不能长久,现在问题爆发了,全世界提到转基因都害怕了、都不敢碰它了。“恶口”说话粗鲁、很难听,叫别人听到很不舒服。口,四种过失,一定要免除。起心动念“不贪、不嗔、不痴”,断十恶,修十善!

……

对于宇宙之间现象完全通达、明了,就是一个明白人,这叫“神”

“《会疏》就佛边说。《净影疏》等,则指行人下手处也。”

以“十恶”为因、为源,两个都说得好。这是解释“拔诸爱欲,杜众恶源”。自己成就了,放下就是。下面这一段:

“游化示教。”

请看经文:

“[经] 游步三界。无所挂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

这就行菩萨道了!成了佛,成佛为什么?成佛就是为这个,要不然成佛没事干了。成佛之后,他的事就是教化众生。那教化众生累不累?不累!证得法身之后就不累了;没有证得法身还累。没证得法身,是你放下不干净。彻底放下了、丝毫无留了,那是法身菩萨。把这个三大类的烦恼放下。

“[解] ‘游步三界,无所挂碍’。《会疏》曰:‘无谋神化,常体性空,故为游步。’”

这个地方的“无谋”就是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能教化众生,神话!中国这个“神”字,你仔细看这个字怎么个写法,你就能体会到了。这个字的左边,我们面对它,我们的左手,也就是它的右边,是一个“示”字。要用篆字写出来就很清楚,上面两划,上面短,下面长,古时候的“上”字,上下的“上”。“下”字是上面长,下面短,叫“下”。“上”指什么?上天。下面有三条,这三条代表什么?现象。三条代表现在人所说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条。这右边是个“申”字,“申”字从古时篆文写的时候,当中一直垂下来,下面好像三个拦住的,它全通达了、全破除了,它通了。所以“申”是有贯穿的意思、通达的意思,就是上天的垂象它完全通达了,没有障碍,这叫“申”。那么“神”的意思,就是一个明白人,他对于宇宙之间这些现象完全通达、完全明了,这叫“神”。通达之后才能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能应。

真学具备参学条件:真诚心、恭敬心、信心,就会遇到真善知识

佛住在哪里?住在常寂光里头。常寂光在什么地方?常寂光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所以众生有感马上就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以我们要想跟这些诸佛菩萨求感应,用什么?用清净心。心里面有杂念、心里头有妄想、有分别执着,感应就没有了;心清净,没有这些东西,感应很明显。佛跟佛有感应;佛跟菩萨有感应;佛跟六道众生有感应。佛清楚,众生不清楚;佛明白,众生不明白,都看缘分。缘分在自己,不在佛那边。缘分是什么?你能不能接受。你真能接受、真愿意接受,佛菩萨示现;你半信半疑,纵然听懂了,也没办法做到,佛菩萨跟你就没有感应了。由此可知,感应的因缘、果报还是在自己愿不愿意接受。诸佛菩萨如是,世间真正善知识亦如是。我们真想学,就会遇到;不是真学,遇不到。真学,要具备参学的条件——真诚心、恭敬心、信心,这个信心是对自己、对老师。对老师没有信心,什么也学不到,不是老师不教,你学不到东西。具备这些条件,你就会遇到真善知识。我遇到方东美先生,我们不敢想像让我在他家里上课,哪有这个道理的?!很多同学知道,都感到很惊讶。可是我们真想学,老师为我们特别开课,学生就一个人,每个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这叫什么?感应!我们一分钱学费都没交,感恩!

虽然应化在世间教化众生,“常体性空,故为游步”,“游步”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不着相。知道性体不可得,现象也不可得,“相”是假相,“体”是真空,他常与性德相应;着相就不相应了。不着相!这《会疏》说的。

“憬兴云:‘天上人间,唯佛独尊,故游步三界。化之纵任,故无所拘碍。’”

他教化众生没有丝毫障碍。“拘碍”就是障碍、拘束,他没有,得大自在。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

“‘挂’者,碍止之义。又‘挂碍’,高丽藏本作拘阂。流作‘拘碍’,故净影、憬兴、《会疏》诸本,皆本拘碍。憬兴所云‘无所拘碍’即‘无所挂碍’。”

高丽藏本作“拘阂”,“拘阂”也是“拘碍”的意思。

“以上《会疏》与憬兴,仍是专就佛边说。”

说的对象是佛,佛游步三界,无所挂碍。

“乃专就《魏译》而译。”

《魏译》流通得广,康僧铠翻译的。这个“魏”就是曹魏,三国的时候,曹操的儿子灭了汉,自己建国称之为魏。三国时代,康僧铠从现在的新疆,新疆有个小国叫康居,他是康居国人,所以到中国来的时候,名字上加上一个“康”,康僧铠。翻译《无量寿经》,翻得好!五种原译本里头,他的本子流通最广,中国人学它,日本、韩国全学这个本子。在我们想,可能在那个时候善导大师推崇这个本子。日本跟韩国的这些法师在中国留学,都是亲近善导的。亲近智者大师,这是学天台的;学净土的都是跟善导学,所以善导是我们净宗第二代的祖师。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与徐蔚如居士书五

王弘愿居士,虽则崇信密宗,颇有效验。然始则错认消息,将有未得谓得之失。继由多阅教典,方知错认。次则现虽工夫得力,而虚火上炎,无法自治。光以此二事,断其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净土法门之千稳万当。谓君宿具灵根,见地高超。尚有错认,及受病不知对治之失,则世之不及君者可知矣。彼谓密宗高出显教之上,引种种言论以辨。然佛无二心,亦无两法,欲抬高密宗,但当论密宗所以高处。既以密宗之妙处,与显教之妙处证同。是欲推尊而实持平也。彼之所论,乃约教而遗机。光乃约机而论教之利益。盖契理而不契机,则不能感应道交。所谓说法不投机,便是闲言语矣。大意如此。光所说多络索,兼以目力不给①,凡属信札,概无存稿。一位摄一切位,而从浅至深,行相仍复历然。圆融不碍行布二语②,最为恰当。盖以圆融,正圆融其行布。若无行布,说甚圆融。行布,正行布其圆融。若无圆融,则其行布,便成生灭,便属小乘谛理,便非因该果彻之道矣。(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 书二)

注解:

①不给(bù jǐ):不富裕;不充足

②圆融不碍行布二语:即《华严经》语:“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净空法师解释:“学习是行布,运用的时候是圆融。”

-----------------------------------------------------------------------------------------

净土释疑网微信平台已开通微信弘法,敬请大家关注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amtbedu。添加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点击“查找”,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我们每天会把净空老法师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每天选取一篇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净土释疑网:www.foxdw.com;邮箱:foxdw_01@163.com. 手机应用: 安卓版


相关内容

  • 恣情纵欲的代价
  • 恣情纵欲的代价--陈大惠先生访问净空老法师(第六集) 恣情纵欲的代价 陈大惠先生访问净空老法师 2008/11/1 香港理工大学 主持人:好,我们非常感谢您.我们继续下面的采访,这集节目是第六集,叫「恣情纵欲的代价」.我们继续开始,中国有句老话叫「万恶淫为首」,很多人不理解老祖宗为什么会说这种话,这 ...

  • 净空法师答疑
  • 4351 问:怎样判定念佛是否得力?如果念佛念得气色不好,不愿意见任何人,见到人(包括亲属.朋友.老师.同事等)他都不打招呼,不抬头,没有礼貌,连起码的<弟子规>做人的要求,都没有达到,这样念佛对吗? 答:念佛功夫得力是烦恼轻智慧长,不怀疑,信愿的力量增上了,这都是功夫得力的现象,再向上 ...

  • 净空法师昨天英国祭祖大典开示: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视频 图文)
  • 净老和尚莅临英国伦敦祭祖法会上香并开示(2016.6.24) (本文来源于网络和朋友圈,再随喜综合整理并转发) 净空法师: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2016.6.24 视频(建议WIFI下恭看)57分钟 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净空老法师「二零一六年英国护世息灾祭祖大典暨三时 ...

  • 太上感应篇 (第六十六集)净空法师讲解
  • 太上感应篇 (第六十六集) 1999/7/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66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第二十三句: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昆虫』是动物,『草木』是植物,昨天我们讲到这些小昆虫,蚊虫.蚂蚁之类的.世出世间的圣人让我们养慈悲心,不仅是小动物要爱护它,「草木」,植物 ...

  • 新年给自己的话
  • 1.看了朋友送给我的碟子,一个是《和-谐拯救危机》,一个是《秘密》,有很深的感受, 净空法师告诉我们关于缘分的事情,许多事情都是有缘分的,如果被人欺骗或受到不好的对待了,就是前世欠下的孽缘,如果现在被人欺骗或正在遭受不幸,那么这个前世的缘就尽了,债就清了,值得高兴! 《秘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老是 ...

  • 人生道路如何选择才过的幸福平安
  • 印光大师开示 世人终日说东道西,闲话是非,虚度光阴,真实可怜,须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话.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净空法师法语 一.存好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 慈悲. 说好话:不妄语. ...

  • 净空法师:什么是明心见性的境界?(视频+文字)(高层修行指南)
  • http://hi.baidu.com/%D1%F4%B9%E2%CA%A6%BD%E3/blog/item/c0034602399eb985d53f7c8c.html 主讲:净空法师 (师姐编注:下面27分钟视频的前半部分讲明心见性的境界,后半部分主要讲佛菩萨内的分类和修行等级等内容,因后半部分也 ...

  • 佛教电影大全--转载功德无量!
  • 百年虚云(综合系列)[全集] 学佛人的好榜样-刘素 江浙佛教电影网http://www.jzfjw.cn/move/ 佛教电影 更多>> 现世报应 华语版..出家..冤魂索命..一轮明月..逆缘..达摩祖师传(高清DV..栖霞寺1937..了凡四训..地藏王..解怨..念佛灭罪..观世音 ...

  • 人世间最重要的,是你正在拥有的
  • 发布:欣求极乐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1-5-1 14:57:00    阅读:466    繁體    我要收藏 分享: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谷歌腾讯微博人人网 人世间最重要的,是你正在拥有的 有一个樵夫,每天上山砍柴,日复一日,过着平凡的日子. 有一天,樵夫跟往常一样上山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