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3课时)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4章 第3节 微生物(第3课时)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雪野中学 姚惠忠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为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中,首先介绍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再介绍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然后再介绍人类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这一安排就是要让学生对微生物建立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防止或纠正“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这一错误的观点。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密切,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可先让学生列举可以直接食用的微生物食品,然后列举应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方面的实例,如酵母菌与发酵、醋酸菌与酿醋、乳酸菌与制作酸奶等,初步理解应用微生物制作食品的一般原理。关于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或霉烂的知识,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则做相应的归纳和补充。

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可在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致病微生物与相关疾病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教师则启发学生从微生物代谢的角度,分析相关微生物的致病原因,区分传染性、非传染性和中毒性疾病,并组织学生讨论预防这些疾病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系。

最后通过疫苗、抗生素的使用等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引伸出人类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以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展现微生物应用领域的美好前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如有利、有害、共生等。 2. 知道人类在制药、生物防治、转基因工程、饲料开发等方面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

3. 知道腐生微生物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学做甜糕,初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的实例介绍,体会到我国在利用微生物方面不断创新的传统。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

1

教学难点: 辩证的理解微生物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四、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素材

3

4

第4章 第3节 微生物(第3课时)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雪野中学 姚惠忠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为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中,首先介绍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再介绍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然后再介绍人类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这一安排就是要让学生对微生物建立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防止或纠正“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这一错误的观点。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密切,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可先让学生列举可以直接食用的微生物食品,然后列举应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方面的实例,如酵母菌与发酵、醋酸菌与酿醋、乳酸菌与制作酸奶等,初步理解应用微生物制作食品的一般原理。关于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或霉烂的知识,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则做相应的归纳和补充。

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可在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致病微生物与相关疾病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教师则启发学生从微生物代谢的角度,分析相关微生物的致病原因,区分传染性、非传染性和中毒性疾病,并组织学生讨论预防这些疾病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系。

最后通过疫苗、抗生素的使用等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引伸出人类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以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展现微生物应用领域的美好前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如有利、有害、共生等。 2. 知道人类在制药、生物防治、转基因工程、饲料开发等方面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

3. 知道腐生微生物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学做甜糕,初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的实例介绍,体会到我国在利用微生物方面不断创新的传统。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

1

教学难点: 辩证的理解微生物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四、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素材

3

4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国标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是在六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 ...

  • 2015年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生物和生物圈
  •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 物 的 特 征 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情感价值观目 ...

  • 8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 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 为社会生 ...

  •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湘教版
  • 第1单元 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 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 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 1. ...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资源目录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2.3 4.1.2人的生殖 3.4 4.1.3青春期 5.6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6.7.8.9 4.2.2消化和吸收 10 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1.12.13.14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4.15.16 4 ...

  • 2011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 2011 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生物科学从 20 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倒如,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克隆获得完整个体的 成功.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等,这些都标志着本世纪人类已进入生物科学和生 物技术的新时代. 生物科学研究成果 ...

  •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
  •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 ...

  • 2013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 八 年级 上 册<生物>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第 一 周星期 二 累计 1 节 课 题: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 生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