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理解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
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
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
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
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发展快;水平低(平均33%);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第一次产业革命后);水平高(平均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2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劳动力丰富 ○
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地广人稀 ○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
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
利润。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
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
世纪初我国
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
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
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
(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页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1.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国内条件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3(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11页 共11
页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
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
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
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
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
(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
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
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
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
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
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1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理解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
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
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
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
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发展快;水平低(平均33%);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第一次产业革命后);水平高(平均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2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劳动力丰富 ○
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地广人稀 ○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
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
利润。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
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
世纪初我国
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
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
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
(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页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1.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国内条件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3(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11页 共11
页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
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
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
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
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
(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
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
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
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
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
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