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及其应用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及其应用

以N 2(g)+3H 2(g)

1.速率-浓度(c ) 图像

2NH 3(g) ΔH =-92.4 kJ/mol为例。

2.速率-温度(T ) 图像

3.速率-压强(p ) 图像

4.速率-催化剂图像

使用催化剂,v 正、v 逆同等倍数增大,图像为

说明:(1)条件增强,曲线在原图像的上方;条件减弱,曲线

在原图像的下方。

(2)浓度改变时,图像曲线一条连续,一条不连续;其他条件改变,图像曲线不连续。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

改变压强时,v 正、v 逆同等倍数增大或减小。

[练习]

1.对于反应2SO 2(g)+O 2(g) 2SO 3(g) ΔH

2.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1,在反应过程中,正-

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升高了温度 B .t 2时使用了催化剂

C .t 3时增大了压强 D .t 4时降低了温度

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

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C(g),

A .30~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 .化学方程式中的x =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D .8 min前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min)

4.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 对反应:2A(s)+2B(g)

2C(g)+D(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

5.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 +Y 2Z 影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

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Y 、Z 均为气态

B .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的判断依据

C .升高温度时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 .使用催化剂Z 的产率提高

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 和NO 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 2(g)+NO 2(g)

SO 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

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Δt 1=Δt 2 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

(

) 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依据图a 可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在图b 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C .若正反应的ΔH

D .由图d 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 >0

8.(2015·成都模拟) 可逆反应N 2+

3H

2

反应。

(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

方程式

_ (热量用E 1、E 2或E 3表示) 。

(2)图1中虚线部分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条件,该条件的改变与图2中哪一时刻条件的改变相同________(用“t 1„„t 6”表示) 。

(3)图2中t 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t 5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9.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量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Y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 s后的某一时刻(t 1) 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_______。

A .t 1时刻,增大了X 的浓度 B .t 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2NH 3是工业上合成氨的重要

C .t 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 .t 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及其应用

以N 2(g)+3H 2(g)

1.速率-浓度(c ) 图像

2NH 3(g) ΔH =-92.4 kJ/mol为例。

2.速率-温度(T ) 图像

3.速率-压强(p ) 图像

4.速率-催化剂图像

使用催化剂,v 正、v 逆同等倍数增大,图像为

说明:(1)条件增强,曲线在原图像的上方;条件减弱,曲线

在原图像的下方。

(2)浓度改变时,图像曲线一条连续,一条不连续;其他条件改变,图像曲线不连续。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

改变压强时,v 正、v 逆同等倍数增大或减小。

[练习]

1.对于反应2SO 2(g)+O 2(g) 2SO 3(g) ΔH

2.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1,在反应过程中,正-

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升高了温度 B .t 2时使用了催化剂

C .t 3时增大了压强 D .t 4时降低了温度

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

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C(g),

A .30~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 .化学方程式中的x =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D .8 min前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min)

4.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 对反应:2A(s)+2B(g)

2C(g)+D(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

5.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 +Y 2Z 影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

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Y 、Z 均为气态

B .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的判断依据

C .升高温度时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 .使用催化剂Z 的产率提高

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 和NO 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 2(g)+NO 2(g)

SO 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

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Δt 1=Δt 2 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

(

) 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依据图a 可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在图b 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C .若正反应的ΔH

D .由图d 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 >0

8.(2015·成都模拟) 可逆反应N 2+

3H

2

反应。

(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

方程式

_ (热量用E 1、E 2或E 3表示) 。

(2)图1中虚线部分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条件,该条件的改变与图2中哪一时刻条件的改变相同________(用“t 1„„t 6”表示) 。

(3)图2中t 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t 5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9.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量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Y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 s后的某一时刻(t 1) 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_______。

A .t 1时刻,增大了X 的浓度 B .t 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2NH 3是工业上合成氨的重要

C .t 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 .t 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相关内容

  •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_刘莹
  • 第24卷 第2期2006年4月 江 西 科 学 Vol . 24No . 2 Ap r . 2006 文章编号:1001-3679(2006) 02-0205-05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 刘 莹, 胡 敏, 余桂英, 李小兵, 刘晓林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9) 摘要:分形理论是 ...

  • 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高三化学
  • 高三化学: 一.课时安排 建议每周化学复习课时为5课时,一轮复习的时间为:2010年9月初--2011年3月初.具体可分为:10年9月初--10年10月下旬,复习必修1及其与必修2部分的整合:10年11月初--10年11月中旬,复习选修3及其与必修2部分的整合:10年11月下旬--2011年元月中旬 ...

  • 化学平衡单元综合能力训练 人教版
  • 化学平衡单元综合能力训练 单元知识体系 ⎧化 ⎪⎧计算公式:V =∆V /∆t 单位:m ol /(L ⋅s ) 或m ol /(L ⋅min) ⎪学⎪V 越大⎧浓度:浓度越大,⎪反⎪⎪⎪ 时,压强越大,V 越大⎪⎨影响化学反应⎪压强:反应有气体参与 应⎪⎪速率的条件⎨ V 越大⎪温度:温度越高,⎪ ...

  • 电化学STM及对固液界面的研究
  • 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 " " " " " " " " " " " " " " " ...

  • 地震前兆资料
  • 前兆资料 地震前兆观测资料包括大地形变.地下流体和重力.地磁.地电.电磁波观测资料.前兆资料处理主要有三方面工作:资料的预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检查验收.归档.建立数据库:资料的预报分析处理,采用数理统计.滤波分析等各种计算方法对干扰进行排除:根据各手段需要和要求绘制有关图件. (一)大地形变测 ...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课教学反思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复习,我采用的授课方式是:以题带知识点的形式.即利用刚做过的"单元过关题"中所出现的问题,把相关题型的解题方法再明确,把所涉及的知识点加以总结和巩固形式.之所以对这节复习课进行这样的 ...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平衡
  • 2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复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吸热和放热反应. 2.掌握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3.了解中和热和燃烧热.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实验). 4.掌握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能灵活运用盖斯定律. 基础知识回顾: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 讲座:磁共振脉冲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二)
  • 来源:磁共振成像杂志 作者:戴建平,沈慧聪,李少武 原文链接:戴建平,沈慧聪,李少武. 磁共振脉冲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二). 磁共振成像, 2010, 1(4): 305-310 点击此处阅读<磁共振脉冲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一)> 6 扩散加权成像(DWI) 扩散加权成像 ...

  • 360教育网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等效平衡
  •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等效平衡 二.教学目标: 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 掌握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了解等效平衡原理: 掌握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效平衡原理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