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1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

姓名:吉田泰谦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现代汉语

指导教师:吕文华

20000501

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

者:吉田泰谦

指导教师:吕文华

专业:现代汉语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作

提要本文以现代汉语基本句型为考察对象,主要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的现象。本文描写了肯定句与否定旬在形式上、意义上和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并分析了产生不对称的原因。

一、选题价值论

汉语中“对称”是语言结构的一种规律。但是,在实际语言中存在着对称的句子结构的同时,又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吕叔湘、文炼、赵元任等①都揭示过这种现象,而九十年代以来有更多的学者也关注这个问题.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是句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句。其中,肯定旬与否定句一般是对应韵,它们之间往往是对称关系,即肯定句的谓词前加“不”或“没(有)”即是否定旬。因此,外国留学生在从肯定式转换为否定式时,也是按照这个规律进行变换的。如:

肯定式否定式

我是日本人。—_我不是丑本人。

他去过长城。——+他没去过长城.

这两个例句是典型的对称旬,从肯定式到否定式转换时.在动词之前加否定副词“不”或“没(有)”就可以了。但语言事实并不这么理想,总会有特殊情况。我们也可以从外国留学生的病句中看出这个问题.如:

原旬(肯定式)

・今天不十二月二十七号.

・他不东京人.

・我不能拿动这个东西。

・不要刮风了。(今天十二月二十七号)(他东京人)(我能拿动这个东西)(要刮风了)

这四个否定句是外国留学生从肯定式按照对称规律类推而造出的病句。

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词为考察单位的文章较多。比如,在早期,吕叔湘先生在《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里谈到了。这’与。那”和“前”与。后”的不对称现象。文炼先生在《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的第二部分里讨论了一些对立的形容词、成对的动词在某种格式或句式中的不对称现象。他还谈到了一种正负对称的情况,也就是原有语言单位前边加上表示否定意义的语素而构成对立韵形式。它举了三个例子:错。“简单一不简单”

义上却是不对称。如:。错一不“怎么样一不怎么样”。这些词语在形式上形成正负对立,但在意。错”的反义词是“对”,可是“不错。是“好”的意思等.另外,有~部专著是石毓智先生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学生书局,1992;以下略为《石文》).《石文》共有十一章,也还是以讨论词类为主,仅在第七章谈到了肯定结构与否定结构的闻遥。其中,肯定结构为四个结构和六个句型;否定结构为六个句型。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发现虽然研究词类的不对称现象的文章较多,但是以句型为对象研究肯定式与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的文章并不多,并且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人对汉语的句型中肯定式与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全面地考察。因此,我们认为全面地考察这个问题是有价值的。而且,以句型这个框架进行研究,有利于外国留学生掌握比较特殊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能对句型教学有参考价值,对外国留学生减少病句有一定的作用。

二、相关的研究

与本文考察最密切的相关研究成果是《石文》.该书共有十一章,大致的内容为:第一一三章是总论及有关概念和理论;第四一六章是讨论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其他词类的肯定否定问题;第八~十章是讨论语义变异、有标记无标记等问题:第十一章是结语。只有在第七章里讨论了肯定结构与否定结构。其所谈到的肯定结构和否定结构,分别为“形+程度补语’“动/形+得+形”“受一些特殊副词或语气词限制的谓语中心动词”“别提+多+形/动+了”“才+形+呢”“动+着+都+形”“直接受数字‘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7“有+的+是+名”“(动+数)+(动+数)”。有+代+的+名+动”:“才+不+动+呢”“没+个+动/形”“没/不+疑问代词+其它”“凡是+名,没+代+不+动+的”“有+名+没+处+动”“没+动+极小量性成分”。这些结构都是举例性的,作者并没有也无意对句型作全面考察.僵《石文》从“量”的范畴出发,以认知理论来解释语言的肯定和否定以及对称和不对称,是很有价值和影响的。

另外,有一部专著是沈家煌先生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以下略为《沈文》),《沈文》用“标记理论”来描写和解释语法中的种种不对称现象.与本文考察有关的部分是:第三章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第四章无标记否定和有标记否定和第十二章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称和不对称.《沈文》主要侧重于从理论上解释现代汉语中的种种不对称现象,没有对基本句型作全面考察。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以现代汉语基本句型(典型句)为对象全面地考察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不对称现象,前人尚未做过.我们希望全面她描写肯定旬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能够为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参考。

三、研究范围

本文的研究范围如下:

(一)否定句的范围

肯定与否定是判断的两种基本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表示肯定和否定最大量的是使用陈述句,因此本文以陈述句作为考察对象。疑问句、祈使句,感叹旬不在本文考察之列。在陈述句中表否定的副词主要是“不”和“没《有)”,“别”主要用于祈使句中。。甭”是口头语,我们不加讨论。另外,文言色彩较强的否定词“未、无、非、否、莫”,这些词在构词方面还保留一定的组合熊力,但是在和句法成分的组合能力上有很大曲限制。比如说,。不”和“没(有)”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自由地放在谓语前面构成否定句。可是“未、无,非、否.莫”则不行。如:

我是中国人。——・我不是中国人。

lit我非(是)/否中国人.

他有英汉词典。—一他没有英汉词典。

・他无(有)/奠英汉词典.

他们吃过法国菜。—一他们没吃过法国菜。

・他们未吃过法国菜.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词出现在谓语前,也就是说修饰谓语的情况并不自由。因此这些词我们不加讨论。

反问句可表示否定,如:“你懂个屁!。(什么也不懂);

不会认识他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难道你认识他?”(你

否定词“不”在句中有两类.一类是有语意停顿的,如“他不去参观吗?。。不,他去”。一类没有语意停顿,是修饰句中的谓语成分。由于前一类中的“不”字是单独表示判断,不是在谓语前出现的。所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2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把本文所讨论的否定句的范围确定为:陈述句中谓词前有“不”或“没(有)”的句子。

(二)不对称的范围

我们的考察主要从形式上探讨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不对称现象。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学生最容易注意的是形式上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对意义上、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现象迸行考察和盛写。我们力图从多角度多方面研究不对称现象。

1.形式上的不对称

形式上的不对称有三种:一是有无的不对称;二是~对多的不对称;三是成分的不对称,

有无的不对称指的是,有肯定句但没有否定句(有肯无否)或者有否定句但没有其肯定句(有否无肯)的现象。如:

雨下着。

他已经三年没回国。_・雨没下着。…..,・他已经三年回国了.(有肯无否)(有否无肯)

一对多的不对称指的是,一个肯定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否定句或者与其相反的现象。如:

我们听音乐了.——,我们没有听音乐。

我们不昕音乐了,f一个肯定句有两个否定旬)

老李没有张师傅经验(那么)丰富。…..’老李有张师傅经验那么丰富。

老李比张师傅经验丰富。

(~个否定句有两个肯定句)

成分的不对称指的是,肯定句转换为否定句时只加上”不/没(有)”,否定句就不能成立的现象。在形式上否定句与肯定句之间存在着某些成分的变动。成分的变动有增添、减少和替换这三类情况。如:

鲁迅浙江绍兴入。——+鲁迅不是浙江绍兴人。(增添“是”)

他精神了。——,他没精神。(减少“了”)

这件事可以做,——+这件事不值得做。(把“可以”替换为“值得”J

2.意义上的不对称

在形式上肯定句与否定句对称,也就是说,从肯定句转换为否定句时在肯定句的谓语前加上否定副词其否定甸可成立,但否定句在意义上与肯定句并不对称,如:

这个同志来过两次。—+这个同志没来过两次。(“量”的不对称)

阿敏站起来发言。—+阿敏没站起来发言。(肯定句意义单一否定句意义复杂)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差。—・今年的收成不比去年差,(否定句意义有变化)

3.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这指的是否定句与肯定句在使用频率上有较大的悬殊。3

(三)其他

所考察的句子以单句为主。

因否定词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语义变化不讨论。

关于否定词“不”和“投(有)”的分工问题,本文不加讨论。

转换成否定句的时候,用“不到”的否定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关于“极性词”(只能用在肯定句或只能用在否定句的词)的问题,《石文》中已经详细地统计并解释过,本文不加讨论。

本文以Ⅸ现代汉语基本句型》(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世界汉语教学》1989,3;以下略为《基本句型》)作为考察对象。其中的疑问句、非主谓句以及表示感叹的句型,不在考察之列。《基本句型》中的212个陈述句是本文考察对象。4

对《基本句型》的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

2个句型进行考察的结果:有75个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的句型。我们对21

以下我们将分别从形式上、意义上和使用频率上对75个不对称的句型进行分析和描写。因篇幅的关系,每个句型只列出一个典型句。

一、形式上的不对称

(一)有无的不对称

1.有肯无否

有肯定句但没有否定句的情况。如:

(1今天热得很。_・今天不热得很。

・今天热得不很。5)主||形容词+程度补语

(2雨下着。_・雨没下着。3)主9动十“着”(+宾)

2.有否无肯

有否定句但没有肯定句的情况。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副词进入具体的句子之后,只能出现在否定句里。本文从Ⅸ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2;以下略为《等级大纲》)里,找出52个副词(甲级词)②来进行考察。并且基本上在“主0状+形容词”“主¨状+动”这两个句型的否定旬中进行考察。

(9)主0状+形容词

他一直不舒服。

他已经三天没醒过来了。

(2-・他一直舒服。-+他已经三天醒过来了。0)主lI状+动

一个人都不见。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

我才不想他呢。…..・・一个人都见。…..,・这个问题还解决。….一・・我才想他呢。

“‘才+我们三年一直没见面。…..}・我们三年一直见面。这些例旬是举例性的。《石文》在7.2否定结构里谈到了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如:

为肯定式”“这个‘不’的语气相近于‘懒得’”。

(二)一对多的不对称

1.一个肯定句对两个否定句不+动+呢’的表达功能是加强对动词所表行为的否定语气,该结构不能去掉‘不’转化

一个肯定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否定句。这种情况常出现在表示比较的句型里。(7)主II形容词+“了”

小伙子的脸红了。——,小伙子的脸没红。小伙子的脸不红了。

(21)主8能愿动词+宾

我能写完这些生词。——,我不能写完这些生词。

我写不完这些生词。

(24)主II动+“了”

他去了。——-他没去.

他不去了。

(28)主H动+宾+“了”

我们去语言学院了。——,我们没去语言学院。

我们不去语言学院了。

(62)主《(“不”)“比”宾+形

北京的冬天比我们老家冷,——+北京的冬天不比我们老家冷。

北京的冬天没有我们老家冷。

(63)主““比”宾+状f“还/更/都“J+形

王老师的教龄比我的年龄都大。——・壬老师的教龄不比我的年龄大。

王老师的教龄没有我的年龄大。

(64)主I“比”宾+形+补

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差很多。—_那时候的条件不比现在差很多。

那时候的条件没有现在差。

(65)主l“比”宾+主谓词组

他比我身体好.——・他不比我身体好。

他没有我身体好.

(66)主H“比”宾+动+宾

我比你了解她.——+我不比你了解她.

我没有你了解她。

(67)主l“比”宾+动+“得”+形

我们村的西瓜比去年种得多。—_我们村的西瓜不比去年种褥多。

我们村的西瓜没有去年种得多。

我们村的西瓜不如去年种得多。

(68)主目动+宾+。比”宾+重复的动词+。得”+形

夏西说汉语比我说得流利。——+夏西说汉语不比我说得流利。

夏西说汉语没有我说得流利。

夏西说汉语不如我说得流利。

(6小李解释得比我清楚。—・小李解释得不比我清楚,

小李解释得没有我清楚。

小李解释得不如藏清楚。9)主"动+(+宾+重复的动词)+“得”+“比”宾+形

含有“了”的句型(7)(21)(24)(28),根据“了”的不同理勰,我们可以从一个肯定句变换为两个否定甸.如果句子中的。了8理解为表示完成的。了”。那么其否定形式是用“没(有)”,如,。他去了—一他没(有)去”;如果把它理饵为表示变化的“了”那么其否定形式是用“不”,如,4他去了——他不去了”

表示比较的句型(6.2)一(69),从意义上考虑,其肯定句相对应的否定句应该是用“没有”或“不如”的否定旬。但只从形式上考虑,肯定句里的“比”字前加上“不”也可成立,句子是站得住的。6

2.一个否定句对两个肯定句

一个否定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肯定句。

(3“用‘有’表示比较”的句型属于这种情况。0)主ll动+“不……”(+宾)【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我们看不懂。…..,我们看得懂.

我们能看懂。

(71)主』“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形

新建的厂没有老厂的规模(那么)大。…..'新建的厂有老厂的规模(那么)太。

新建的厂比老厂的规模大。

(72)主"“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动+宾

我没有他(那么)会下棋。…..’我有他(那么)会下棋。

我比他会下棋。

(73)主II动(+宾+重复的动词)+“得”+“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形

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没有小李(那么)好.

…一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有小李(那么)好。

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比小李好。

(74)主#“有/没有”宾+动(+宾+重复的动词)+“得”(+“那么/这么”)+形

老张没有他干活儿干得(那么)认真.…_老张有他于活几千得(那么)认真。

老张比他干活儿干得认真。

(75)主H“有/没有”宾+主谓词组

他没有你脑子(那么)好用.…..’他有你脑子(那么)好用.

他比你脑子好用。

句型(71)~(75)与上述表示比较的句型一样,肯定句用“比”字的比较句和用“有”的比较旬都可成立。

(三)成分的不对称

1.增添成分

在肯定否定转换时,要增添某些词语。

(1)主6名词/名词词组

昨天晴天。——,昨天不是晴天.

(2)主H数量词组

井冈山竹子头一名。——+井冈山竹子不是头一名。

(3)主1f4的”字词组

他上海的,我天津的。——・他不是上海的,我不是天津的。

(4)主Il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我北大的,他也北大的。——+我不是北大的,他也不是北太的.

(5)状+主R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去年我一米六一。——+去年我不是~米六一。

(I1)主0形容词重叠式+“的”

街上空空荡荡的。——街上不是空空荡荡的。

(12)主}|带辅助成分的形容词+。的”

他的头发短短的.——+他的头发不是短短的。7

(19)主l主+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

成昆铁路全长一千零八十五公里。—_成昆铁路全长不是一千零八十五公里。

以上太部分都是名词谓语甸,这些句子都不能在谓语前宣接加上“不”来否定,是用“不是。来否定。

2.减少成分

在肯定否定转换时,要减少某些词语或句子成分.属于这种类型的句型共有30个,其中减少“了”韵有11个句型(句型(7)<24)(25)(26)(27)(28)(37)(38)(39)(46)(60),这里只列出其中的几个).关于“了”的闯题前面已谈到过,在此不再赘述。

(6)主Il。很”+形容词

售货员同志很热情。——+售货员同志不热情。

(7)主H形容词+“了”

爸爸的头秃了。——+爸爸的头没秃。

(8)主l数量词组+形容词

草原上一片寂静.——+草原上不寂静.

(16)主0形容词+动量补语

那个房阋的灯亮了一下。——・那个房间的灯没亮。

(17)主#形容词+时量补语

父亲苦闷了半天。——父亲没有苦闷。

(23)主Ⅱ动+。着“《+宾)

他戴着一顶新帽子。——,他没戴着新帽子。

(2他回国了。叫他投回国。

0)主*动+宾+时量补语8)主*动+宾+“了”(4

我认识他三年了。——+我认识他没有三年。

(41)主n有【存在】+宾

前面有一辆卡车。——+前面没有卡车。

(52)主f处所递Jl动+4着/了”+宾f存在的事物1

墙上挂着一幅油画。——+墙上没挂着油画。

(53)主【处所词】I动+“了/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宾I出现、消失的事物】

树上飞过来~只喜鹊。—一树上没飞过来喜鹊。

(60)主H动1+宾1+动2+“了”(+宾2)

同学们用汉语表演了节目。——+同学们没有用汉语表演节目。

(62)主II(。不”)。比。宾+形

他们的研究比中国早。——+他们的研究没有中国早。

(63)主“。比”宾+状【。还/更/都”l+形

梁生宝的劲头比以前更大。——◆梁生宝的劲头没有以前大。

《64)主§“比”宾+形+补

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得多。——我们的生活条件没有过去好。

关于旬蛩(6)“很”的减少,汉语形容词做谓语时,其前加程度副词“很”。但是这个“很”已失去了表示程度的语法功能,是使形容词谓语句自足的条件,丽在否定句中如果保留“很”就有表示程度的作用,所以要删掉。

句型(62)~(64)是“比”字句。“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一般在“比”字前加否8

定词,或者是用“没有”的比较句。如果用“没有”的比较句,就把“比”字减掉而在原来有“比”字的位置.j==加上“没有”。句型(64)一(69)也属于同样类型。

另外,固定的数量词语,比如“一下”

时一般都要删掉。

3.替换成分。一点儿”“半天”“一会几~阵子”等,这些词语承担句型中的时量、动量补语的时候,如:句型(16)的例句,在肯定否定转换

替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词语之间的替换。这主要出现在能愿动词上.另一种是句型中有成分的替换。

《基本句型》中列出三个含有能愿动词的句型:

(2

(4

(41)主8能愿动词+宾4)主H(“是。)+能愿动词(+“的”)5)主ff(“是”)+能愿动词+动/动词词组/形/形容词词组(“的”)

我们从Ⅸ等级大纲》里找出甲级词到丁级词所有的能愿动词(共有22个@),根据以上三个句型进行考察。

通过考察,有5个能愿动词就属于替换的不对称。下面分;Ⅱ描写不对称的情况。

必须:

我必须办这个手续。——,我不必办这个手续。

办这件事是必须的。——◆办这件事是不必的。

我n1是必须办这个手续的。——◆我们是不必办这个手续的。

得【deiJ:

这个工作得三个人。——◆这个工作不用/不必/用不着三个人。

我们是得跟大家商量的。——..我们是不用跟大家商量的。

可以:

(可能)——,这间屋子不能住四个人。

这是可以吃的。(可能)——+这是不能吃的。

这个地方可以参观。(值得)——◆这个地方不值得参艰。这间屋子可以住四个人。

能:

他能用汉语写日记。(有能力或条件傲某事)——,他不会用汉语写日记。

要:

他要学游泳。(意志)——+他不想/不愿意学游泳。

他是要学游泳的。(意志)——◆他是不想/不愿意学游泳的。

其他替换成分的句型有:

(10】主11形容词重叠式

他老老实实。——,他不很老实。

(15)主Ij形容诃+程度补语

荷花可爱极了。——+荷花一点儿都不可爱。

(21)主U能愿动词+宾

我能进去房问。——+我进不去房间。

?我不能进去房间。

(22)主II动(+“一/了”)+重复的动词(+宾)

我看看。——+我不看。9

(31)主1I动+程度补语

他后悔极了。——+他一点儿都不/没后悔。

(47)主II“把”宾+动+“一/了”+重复的动词

我把我的意见说一说。——+我不说我的意见。

(67)主"。比”宾+动+“得”+形

阿里比我回答得详细。——,阿里不如我回答得详细。

(阿里没有我回答得详细。)

句型(10)(22)是动词/形容词重叠式。它一般不受否定副词的修饰。如果要否定,就只能在原形动词/形容词前加否定词。由于形容词重叠式有加重程度的作用,所以否定时还常加表示程度的“很”。

句型(15)(31),句中有程度补语。“极了”“透了”“死了”“得很”“得要命”。得多”等都是程度补语。这些程度补语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一般不能说“荷花不可爱极了”“荷花可爱不极了”。如果要否定,就要根据程度补语所表示的程度来替换成分。比如说,“极了”表示极端的程度,与它相应的需用极端的否定词“一点儿都/也不”,如:

句型(67)中否定式可以用“没有”也可以用“不如”。用“不如”否定是替换了“比”,当然用“不如”时需要其他条件,表义也与用“没有”有差别。句型(68)(69)也属于这种类型。

句型(21)是“能”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对应。“我能进去房间”句中的“能”表示可能,其否定句就要替换成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虽然还存在与肯定句对应的否定形式“我不能进去房间”,但改变了句义。这是我们考察中发现的意义对应形式不对立的典型例句。“这篇文章好极了”一“这篇文章一点儿都不好”。

二、意义上的不对称

(一)“量”的不对称

“量”的不对称是指数量的确指不确指的问题,这里歹唾出来的所有的例句,在肯定句中数量是确指的。但转换为否定句之后,所有的数量都变成不确指的了。如,“我写了二十分钟汉字”句中的。二十分钟”是确实的,也就是说不多于也不少于“二十分钟’。但是到了否定句,这个数量就变成不确指了,句义只是表示少于。二十分钟”,有写了“十分钟”或“十五分钟”汉字的可能性。含有“数量”成分的否定句所表达的是“不及”、“不到”该数量的意思。

“数量”包括“名量、动量和时量”。在75个不对称句型中,属于这种不对称的句型有22个。下面列出其中的一部分句型及其倒句。

(17)主If形容词+时量补语

他累了一星期。——,他没有累一星期,只累了两天。

(33)主ll动+“了/过”+动量补语

找吃过两次。——+我没吃过两次。

(37)主n动+“了/过”+时量补语

他呆了五天。——-他没呆五天。

(4

那个石头有两千多斤重。—+那个石头没有两千多斤重。

(42)主0“有”+数量词组(+形)8)主H“把”宾+动+动量补语

我把这张照片洗了三次。——'我没把这张照片洗三次。10

(50)主n“被”宾+动+动量补语

我被妈妈打了三次。——,我没被妈妈打三次。

(64)主n“比”宾+形+补

他比我小三岁。——・他不比我小三岁,只小两岁。

其他还有:句型(2)(5)(18)(19)(32)(34)(35)(36)(38)(39)(40)(43)(49)(51)(70)。

(二)单一与复杂

1.连动句的语义多项

连动甸的肯定与否定情况特殊。在一般情况下,把肯定结构的连动句转换为否定结构,就在第一个谓语前加上否定副词可成立。但是其否定句在语义方面产生歧义,如:

阿里到医院看生病的朋友。——'阿里没到医院看生病的朋友.

这个否定句可以有两个意思。一是,阿里根本没去医院,当然没看生病的职友;二是,阿里虽然看了生病的朋友,但不是到医院看朋友的,而是到朋友的房间或其他地方看朋友的。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也是一种不对称现象。句型(54)~(61)都是连动句,就属于这种情况。如:

(56)主H动1/动词词组1【表示工具、手段、材料等】+动2/动词词组2

弟弟拿废木料做了工具箱。——,弟弟没拿废木料做工具箱。

(58)主口“来/去”+宾+动2/动词词组2【表示目的】

我们去北京大学听课。——我们没去北京大学听课。

(59)主E动1+“着”(+宾1)f方式,姿态】+动2/动词词组2

老师站着讲课。——◆老师没站着讲课。

(61)主H动1/动词词组1+动2+兼语+动3/动词词维3

老师傅提出新的式样叫他做。——老师傅没提出新的式样叫他傲。

2.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也有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些能愿动词本身就有几个义项,所以在肯定否定转换时,有时候就产生歧义现象。如:

(21)主E能怒动词+宾

他会说话.——,他不会说话。

肯定句只有一个意思:他善于说话。到了否定句就有歧义了:一是他不善于说话;二是因生理原因他不会说话,比如说他是个哑巴。

(三)意义有变化

这方面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用副词作修饰语的句型中.有些副词因多义而偶尔产生不对称。在这里也对52个甲级副词进行考察,并且基本上在“主0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主*状+形容词”和。主Ⅱ状+动”这三个句型中进行考察。在肯定否定转换过程中产生意义变化的副词有以下几个:

(4)主I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这孩子才六岁。(才:数量少)——・这孩子才不是六岁,他才五岁。

(强调确定语气)

(9)主4状+形容词这篇文章还行.(还:勉强过得去)——・这篇文章还不行。(状态持续不

变)

人还太少。(还:数量少)——◆人还不太少.(出乎意料)

文章太长了.

不如意的意思)

(2(太:程度过头;不如意)——-文章不太长。(没有程度过头、0)主H状+动

他还学习法语。(还:范围扩大)—一他还没学习法语.(状态持续不变)

(还:同上)——+新的矛盾还不会产生。(同上)

我就去。(就:银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我就不去。(加强语气)新的矛盾还会产生。

他太坚持已见了。

头的意思)(太:程度过头)——+他不太坚持已见.(没有程度过

三、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这指的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使用频率上有不平衡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可B髀}语上.吕文华先生指出:“在实际语言中使用可能补语的否定式占绝对多数,它与可能补语

“虽然A类(由‘得/的肯定式的出现比例差不多是30:1”固。刘月华等先生认为:

要用否定形式,除了疑问句以外,肯定形式用得较少”,不+结果补语/趋向孙语’构成的)可能补语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但在实际语言中主“肯定形式的A类可能补语的典型用法,可以归结到嘟与否定意义有某种联系’”⑤。

在《基本旬型》该句蚕的例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上述的语言事实.如:

(14)主f|形容词+。不……”【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

会场里乱哄哄的,总是静不下来。

(30)主Ⅱ动+。不……”(+宾)【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事情比较复杂,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我回不去了.

这个门太小,汽车开不进去。

短时间里恐怕记不住这么多学生的名字。

他没有钥匙,进不去屋了。

柜子太大,抬不进屋去。

大娘接过药,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七十元钱可买不来这样好的面料.

这些例旬都是陈述句。相反,肯定形式主要用在疑问句、反问句、对问话的回答等。如:

(13)主l形容词+“得……”【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

一个人心偏了,看问题还正得了哇!

乒乓球儿上瘪了的那块还鼓得起来玛?——鼓得起来。

9)主H动+“得……”【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

我从来没见过你照相,你照得好吗?(2

那个门大不大?卡车进得去吗?一进得去.这些问题,我虽然这次答不上来,下次一定答得上来。

此外,在时量补语句、动量补语句和数量{}语句中,则基本上使用肯定旬,较少使用否定句.除非表达反驳语气时,如:“我去过两次长城”其否定句一般为“我没去过长城”;在反驳“两次”时,则说“我没去过两次长城,只去过~次”。

小结

我们对《基本句型》考察的结果,212句型中有75个句型存在着肯定句和否定句不对称的现象,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不对称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意义上和使用频率上,汉语中这一语言事实很值得深人地分析研究。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外国留学生学习基本句型时,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的句型、句式可以列举出来的主要是:名词谓语句;可能补语句;带数量词语的句型:存现句;连动句;比较句等。而影响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的词语有:

语句中的“很”;某些能愿动词以及副词等。

我们认为影响不对称的因素主要是:“了”;形容词谓

1.逻辑事理

语言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一种工具。如果语言表达的内容不符合自然现象,也就是说,不符合我们的思维逻辑的话,就变为不规范的语言了。逻辑事理也可以包括人类所希望的倾向。所以在肯定否定转换过程中,只要不符合逻辑事理,就产生不对称。如:四大于三。

一年有十二个月。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_・四不大于三。__・一年没有十二个月。+秋天不是收获的季节。

她喜欢他老实、纯朴,——+?她不喜欢他老实、纯朴.

你应该清醒。——'?你不应该清醒。

其实,这些句子把旬中的一些词语换一下,就显得很自然了。

・四不大于三。

・一年没有十二个月。

・秋天不是收获的季节。

?她不喜欢他老实、纯朴。

?你不应该清醒。三不大于四。一年没有十三个月。冬天不是收获的季节。她不喜欢他马虎、狡猾.你不应该糊涂。

显然,这些都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事理的问题。

2.有数、无数

“数量”是影响肯定否定不对称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含数量的肯定旬转换为否定句时,一般是对称的。如:

他去过美国。——,他没去过美国。

如果“美国”前有动量补语,就不是对称的了。如:

他去过三次美国。——◆他没去过三次美国。

否定句中的“数量”变成不确指了。而否定词“没”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及”“不到”某些数量。含有“数量”的句型包括时量词组、动量词组、数量词组以及含有“少量短时”义的重叠式时,部是影响不对称的因素。

3.有定、无定

当主语或宾语无定时,一般转换为否定旬时会出现不对称。我们可以从存现句中明显地看出这个问题。如:13

太树下坐着一位老人。——+大树下没坐着老人。

前面过来一个人。——+前面没过来人。

而有定的句型中,一般是对称的.

4.语义影响

某些副词由于词义复杂,常常一词多义,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词义就发生了变化。能愿动词之间存在着语义交叉,所以造成了肯定句与否定句形式上需要成分的替换。带动态助词“着”的甸子,当表示动作持续的语法意义时就没有否定句.而表示静态持续对就有否定句。如:

a.门开着。——+门没开着。

b.他跑着。——++他没跑着。

这两个例旬都是一个句型“主8动+着”,但语义不同.例(a)表示静态,肯定否定对称;例(b)表示动态,只有肯定句没有否定句,如果根据意义来否定,只能说“他没跑”。注释:

本文所使用的例句来源主要是从《基本句型》.《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和《实用汉语语法》等中找出来的,有的例句直接利用,有的例旬加工后再利用。

@各参看Ⅸ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

(第1l页)

②5《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汉语口语语法》2个副词是:比较、必须.才、常、常常、都、多、多么,非常、刚、更、还、还是、好、很、忽然、互相、接着、就、立刻、马上、然后、十分、太、挺、先.也、也许、一共、一会儿、一块儿、一起、一直、已经,永远、尤其、又、再、在、真,正、正在、只、只好、总(是)、最

@22个能骡动词是:必须t得、该,敢,会、可能、可以.能.能够.想、要、应该、愿意(甲级词);肯、应、应当(乙级词);必需、当、须、愿、总得(丙级词);乐意(丁级词)

④参看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第171页,语文出版社,1994

(参参看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第353—355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14

参考文献:

工具书和语法著作

房玉清,1992,《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侯学超,1998,《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杜

刘月华,1983,《实用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卢福渡,1996,《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吕叔湘主编,1980,

吕叔湘,1993,《吕叔湘文集》第五卷,《语文杂谈》,商务印书馆

吕文华,1994,Ⅸ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语文出版社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技

石毓智,1992,《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学生书局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99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论文

陈月明,1992,《肯定性形容词与非肯定性形容词的区别》,《中国语文》第一期戴耀晶,来发表,《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踌》

甘于恩,1985,

黄盛璋,1954,

贾甫田,1985,

李英哲【美】

究》第一期

李宇明,1998,《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汉语学习》第三期

李宇明,1999,《程度与否定》,“世界汉语教学》第一期

吕叔湘,1985,《疑问一否定・肯定》,《中国语文》第四期

马清华,1986,《现代汉语的委婉否定格式》,《中国语文》第六期

缪小春,1992,《量词肯定旬和否定句的理解》,《心理学报》第三期

钱敏汝,1990,Ⅸ否定载体“不”的语义一语法考察》,《中国语文*第一期《否定与逻辑——否定词的习惯用法》,《语文学习》一月《现代汉语中形式上的否定和意义上的否定不一致的几种情况》,《第一贾梅露译,1982,《汉语数量词和否定词关系的探讨》,《语言教学与研《试沦现代汉语的肯定式与否定式》,《暨南学报*第三期甘于思,1989,《再试论现代汉语的肯定式、否定式及其有关问题》,Ⅸ暨南学报》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8月

饶长溶,1984,《“把”字句否定式》,语法研究和探索(2),北京大学出版社沈家煊,1993,《“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第五期

沈开本,1984,

石毓智,1991,《“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Ⅸ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六期《中国语文》第三期

史锡尧,1995,Ⅸ“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一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Ⅸ汉语学习》第一期

史有为、1994,《说说“没有我水平低”》,《汉语学习》第四期

文炼,t990,《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四期

吴明华,1995,《和谐与严谨——评<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Ⅸ语言研究*第二期

相原茂【日本】,1992,《汉语比较旬的两种否定形式——4不比”型和“没有”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三期

相原茂【日本J,

月199a,《汉语助动词的否定式》,’98现代汉语语法国际学术会议,8

“否定”“疑问”》,《中国语文》徐杰李英哲,1993,《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

第二期

徐燕青,1996,《“不比”型比较句的语义类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二期

徐燕青,1997,《“没有”型比较句的初步考察——兼及“不像”型比较句》,Ⅸ世界汉语教学》第一期

杨惠芬,1998,《表比较的“没有”旬句型撵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一期袁嘉。]994,g现代汉语不对彝理象二题》,《山东师大学掇》(社科版)第一期裒毓林,2000,《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中国语文》第二期

张伯江,1996,Ⅸ否定的强化》,《汉语学习》第一期

张唏奕,1983,《谈否定句》,《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期

朱晓亚,1992,《否定句研究概观》,Ⅸ汉语学习》第五期

周殿龙,1990,《对称规律一解决语法难题的一把钥匙》,《山西师大学报》第一期】6

附录:

《基本句型》中的不对称句型列举

名词谓语句(1)~(5)

形容诃谓语句(6)一(18)

主谓谓语句(19)

动词谓语句(20)一(61)

“有”字句(41)、(42)

。是”字句(43)

“是…的”句(44)一(45)

。把。字句(46)一(49)

“被”字句(50)、(5i)

存现句(52)。(53)

连动句(54)一(61)

表示比较的句型‘62)一(75)

(1)主目名词/名词词组

昨天晴天.——・昨天不是晴天。

鲁迅浙江绍*人。——,鲁迅不是浙江绍兴人。

这个姑娘商彝子,大鼹睛。——,这个姑娘不是高彝子,太艰睛。

(2)主m数量词组

井冈山竹子头一名.——・井冈山竹子不是头一名.

我十九岁,—.・我不是十九岁。

(3)主n“的”字词组

他上海的,我天津的.——+他不是上海的,我不是天津的.

他学水利的.——・他不是学水利的。

(4)主H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我北大的,他也北大的.——・我不是北大的,他也不是北大的。

这孩子才六岁.—_这孩子才不是六岁,他才五岁.

(5)状+主9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去年我一米六一.——+去年我不是一米六一。

上个月他五十公斤。——}上个月他不是五十公斤.

f6)主#“银”+形容词

售货员同志很热情。——,售货员同志不热情。

他很用功.——,他不用功。

(7)主#形容词+“了”

小伙子的脸红了。——,小伙子的脸没红。

小伙子的脸不红了。

他精神了。一他没精神。他不精神了。

爸爸的头秃了。——◆爸爸的头没秃。

爸爸的头不秃了。】7

(8)主if数量词组+形容词

草原上一片寂静。——+草原上不寂静。

市场一派繁华。——+市场不繁华。

(9)主l|状+形容词

这篇文章还行。——-这篇文章还不行。

人还太少。——+人还不太少。

文章太长了。——+文章不太长。

他一直不舒服。

(1…..・・他一直舒服。他已经三天没醒过来了。…..-・他已经三天醒过来了。0)主{|形容词重叠式

他老老实实。——・他不很老实。

教室里安安静静。——'教室里不很安静。

园子里冷冷清清。——+园子里不很冷清。

(11)主0形容词重叠式+“的”

街上空空荡荡的。——..街上不是空空荡荡的。

(12)主0带辅助成分的形容词+“的”

他的头发短短的。——+他的头发不是短短的。

他傻里傻气的。——・他不是傻里傻气的。

(13)主l形容词+“得……”[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

一个人心绱了,看问题还正得了哇!

乒乓球儿上瘪了的那块还鼓得起来吗?——鼓得起来。把它按在热水里,就能鼓起来。(14)主8形容词+“不……”【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

会场里乱哄哄的,总是静不下来。

5)主4彤容词+程度补语(1

今天热得很。——・・今天不热得很。

+今天热得不很。

今天一点儿都不热。

荷花可爱极了。——,荷花一点儿部不可爱。

他们坏透了。——,他们一点儿都不坏,

(16)主Il形容词+动量补语

那个房间的灯亮了一下。——,那个房间的灯没亮。

(17)主II形容词十时量孙语

他累了一星期。——・他役有累一星期,只累了两天。

父亲苦闷了半天。——・父亲没有苦闷。

(18)主lI形容词+数量补语

这件衣服短了一寸。——'这件衣服没短一寸,只短半寸.

(19)主I『主+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

成昆铁路全长一千零八十五公里。——,成昆铁路全长不是一千零八十五公里。8

(20)主9状+动

他还学习法语。——,他还没学习法语。

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新的矛盾还不会产生。

我就去。——+我就不去。

他太坚持已见了。——◆他不太坚持已见。

一个人都不见。

他已经三年没回国。

这个问题还没解央。

我才不想他呢。…..}+一个人都见。…一;他已经三年回国了。…..,・这个问题还解决。…..,・我才想他呢。

我们三年一直没见面。…..,・我们三年一直见面。

(21)主lI能愿动词+宾

这件事必须你亲自去。

我能写完这些生词。

我必须办这个手续。

这个工作得三个人。

这间屋子可以住四个人。

这个地方可以参观。

这件事可以做。

他能用汉语写日{己.

他要学游泳。

我能进去房间。——,这件事不必你亲自去。——,我不能写完这些生词。我写不完这些生词。——,我不必办这个手续。——+.这个工作不用/不崮/甩不着三个入。——+这问屋子不能住四个人。——◆这个地方不值得参观。——,这件事不值得做。——+他不会用汉语写日记。——+他不想/不愿意学游泳。——-我们不能进去房间。

我们进不去房间。

他会说活。——,他不会说话。

(22)主Ⅱ动(+“一/了”)+重复的动词(+宾)

我看看。——+我不看。

我想一想。——・我不想。

他包了包。——+他没包。

(23)主l}动+。着”(+宾)

雨下着。——,・雨没/不下着。

他跑着。_・他没/不跑着。

他戴着一顶新帽子。——・他没戴着新帽子。

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人们没有穿节日的服装。人们穿着和服。—,人们没穿和服。

(24)主H动+“了”

他去了。——+他没去。

他不去了。

他们牺牲了。——・他们没有牺牲。

他们不牺牲了。

村里的鸡叫了。——+村里的鸡没有叫。

村里的鸡不叫了。19

(25)主”动+“了”+宾【定+中心】

肖老大吸了一口气。——,肖老大没吸气。

我们见到了他的孙子。——+我们没见到他的孙子。

他借了图书馆的书。——,他没借图书馆的书。

(26)主II状+动+“了”+宾

妈妈和同志们去年上了山。——+妈妈和同志们去年没有上山。

(27)主#动+“了”+宾+4了”

他们听了录音了。——+他们没有听录音。

我们参观了工厂了。——,我们没有参观工厂。

(28)主Il动+宾+“了”

我们去语言学院了。——+我们不去语言学院了。

我们没去语言学院。

我们听音乐了。——}我们不听音乐了。

他回国了。我们没有听音乐。

他没回国。

(2叫他不回国了。9)主Il动+“得……”【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

我从来没见过你照相,你照得好吗?

这点儿活儿,一个钟头肯定干得完。

那个门大不太?卡车进得去吗?——“进得去。”

这些问题,我虽然这次答不上来,下次一定答得上来。

(30)主ll动+“不……”(+宾)【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事情比较复杂,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我回不去了。

这个门太小,汽车开不进去。

短时间里恐怕记不住这么多学生的名字。

他没有钥匙,进不去屋了。

柜子太大,抬不进屋去。

大娘接过药,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七十元钱可买不来这样好的面料。

我们看不懂。….一・我们看得懂。

我们能看懂。

我听不懂你的话。…..・我听得懂你的话。

我能听懂你的话。

(31)主0动+程度补语

他后悔极了。——+他一点儿都不/没后悔。

小明怕死了。——,小明一点儿都不怕。

(32)主¨动+动量补语

我念三遍。—一我不念三遍,只念一遍。

我看一下。——+我不看。

(33)主0动+“了/过”+动量补语

这个同志来过两次。——,这个同志没来过两次,

我吃过两次。——,我没吃过两次。他愣了一下。——,他没有愣。

(34)主II动(+“了/过”)+宾f代词1+动量补语

我去过那儿两趟。—_我没去过那儿两趟.

(35)主|I动(+“了/过”)+动量补语+宾f名词l人家批评了他一顿。—一人家没有批评他。

他去过两次上海。——他没去过两次上海.

阿华师傅交换了一下眼神。——,阿华师傅没交换眼神。

(36)主#动+时量补语

我等十分钟。——,我不等十分钟。

(37)主H动+。了/过”+时量{}语

我们打了十分钟。——+我们没打十分钟。

他呆了五天.——,他没呆五天.

(38)主0动(+“了/过1)+时量补语+宾

我写了二十分钟汉字。——+我没写二十分钟汉字。

他教了三年书。——,他没教三年书。

咱们等一会儿他.——,咱们不等他.

(39)主#动+宾+重复的动词(+“了/过”)+时量补语

我们坐车坐了四十分钟。——・我们坐车没坐四十分钟。

我学汉语学过一年。——,我学汉语没学一年。

我等他等了快俩钟头了。——'我等他没等俩钟头.

(40)主}|动+宾+时量丰}语

我认识他三年了。——,我认识他没有三年。

他们结婚三个月了。—一他们结婚没有三个月.

他吃完饭半小时了.——+他吃完饭没有半小时.

咱们等他一会儿。——,咱们不等他。

(41)主H有【存在】+宾

前面有一辆卡车。——,前面没有卡车。

(42)主“。有”+数量词组(+形)

那个石头有两千多斤重。—.+那个石头没有两千多斤重。

那棵树木有两抱多粗。——+那棵树木没有两抱多楹。

长城有~万二千多里。——+长城没有一万二千多里。

(43)主Ⅱ。是”+数量词组

这是第一步。——-这不是第一步。

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31摄氏度。——,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不是31摄氏度.这片水稻地是一百五十亩,——,这片水稻地不是一百五十亩。

(44)主II(“是”)+能愿动词(+。的”)

办这件褰是必须的。——+办这件事是不必的。

(45)主8(“是”)+能愿动词+动/动词词组/形/形容词词组(+“的。)

我们是必须办这个手续的。——我们是不盛办这个手续的。

我们是得跟大家商量的。—一我们是不用跟大家商量的。

这是可以吃的.——+这是不能吃的。

他是要学游泳的。——,他是不想/不愿意学游泳的.

<46)主¨“把。宾+动+“了/着”

他把那件事忘掉了.——,他没把那件事忘掉.

我把杯子打碎了.——我没把杯子打碎。21

(47)主q4把4宾+动+“一/了”+重复的动词

我把我的意见说一说。——◆我不说我的意见。

我们把这几个问题讨沦讨论.—一我们不讨论这几个问题。

他把帽子正了正。——・他没正帽子。

(48)主n“把”宾+动+动量补语

我把这张照片洗了三次。——'我没把这张照片洗三次。

(49)主”4把”宾+动+时量补语

爸爸把它保存了二十多年。——+爸爸没把它保存二十多年。

(50)主Il“被”宾+动+动量丰}语

阿Q被地保训斥了一番。——+阿Q没被地保训斥。

我被妈妈打了三次。——'我没被妈妈打三次.

(51)主U“被”宾+动+时量补语

我们被三座太山压迫了三十年。——・我们没被三座大山压迫三十年.

他让敌人关了五年。——・他没被敌人关五年。

(52)主【处所词】0动+“着/了”+宾【存在的事物】

外面下着雨。——◆外面没下雨.

墙上挂着一幅油画。——,墙上没挂着油画.

大树下坐着一位老人。——,大树下没坐着老人。

(53)主【处所词】0动+“了/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宾【出现、消失的事物】

树上飞过来一只喜鹊。—一树上没飞过来喜鹊。

前面过来一个人。——+前面没过来人。

(54)主目动1/动词词组1【先发生的动作】+动2/动词词组2I后发生的动作】

阿敏站起来发言.—一阿敏没/不站起来发言。

(55)主4动1/动词词组1+动2/动词词组2【表示目的】

阿里到医皖看生病的朋友。——-阿里没/不到医院看生病的礁友.

他回来探亲。——+他没/不回来探亲。

(56)主l动1/动词词组1【表示工具、手段、材料等】+动2/动词词组2

弟弟拿废木料做工具箱。——+弟弟没/不拿废木料做工具箱。

我们甩这种办法对待同志.——◆我们没/不用这静办法对待同志。

我乘船到外婆家去.——,我没/不乘船到外婆家去。

(57)主目“来/去”+动2/动词词组2【表示目的】

我们来摘社会调查。——+我们没/不来搞社会调查。

张老师去辅导学生.——,张老师没/不去辅导学生。

(58)主0。来/去”+宾+动2/动词词组2【表示且的】

我们去北京大学听课。——+我们没/不去北京大学听课.

那位语言学家来我校作学术报告。——,那位语言学家没/不来我校作学术报告。(59)主H动1+“着”(+宾1)【方式、姿态】+动2/动词词组2

老师站着讲课。—一老师没/不站着讲课。

学生坐着昕讲.——・学生没/不坐着听讲.

大家扛着锄头往外走。——,大家没/不扛着锄头往外走。

(60)主n动1+宾1+动2+。了”(+宾2)

他振起那人留下的钱追了出去。——・他没有抓超那人留下的钱追出去。

同学们用汉语表演了节目。——・同学们没有用汉语表演节目.我们去百货公司买了东西.——+我们没去百货公司买东西。

(61)主Il动1/动词词组1+动2+兼语+动3/动词词组3

老师傅提出新的式样叫他做。——+老师傅没/不提出新的式样叫他做。

他拿来外文杂志让我分类。——・他没/不拿来外文杂志让我分类。

(6北京的冬天比我们老家冷。—}北京的冬天不比我们老家冷。

北京的冬天没有我们老家冷。

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差。

他们的硼穹屯比中国早。

我们现在比过去强。2)主0(“不”)“比”宾+形——-今年的收成不比去年差。今年的收成没有去年差。——,他们的研究不比中国早。他们的研究没有中国早。——,我们现在不比过去强。

我们现在没有过去强。

(63)主0“比”宾+状【“还/更/都”】+形

这本字典的字比那本还小。—一这本字典的字不比那本小。

这本字典的字没有那本小。

王老师的教龄比我的年龄都大。——・

尼娜的发音比我们几个都好。——+王老师的教龄不比我的年龄大。王老师的教龄没有我的年龄大。尼娜的发音不比我们几个好。

尼娜的发音没有我们几个好.

梁生宝的劲头比以前更大。——’梁生宝的劲头不比以前大。

梁生宝的劲头没有以前大。

(64)主11“比”宾+形+补

他比我小三岁。——+

弟弟比我高十公分。——+

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羞很多。——’

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得多。——+

(6他不比我小三岁,只少两岁。弟弟不比我高十公分,只高五公分。那时候的条件不比现在差很多。那时候的条件没有现在差。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比过去好。我们的生活条件没有过去好。5)主ff“比”宾+主谓词组

他比我身体好。——・他不比我身体好,

他没有我身体好。

阿里比我汉语水平商.——,阿里不比我汉语水平高。

阿里没有我汉语水平高。

你比我群众关系好。——・你不比我群众关系好。

你没有我群众关系好。

(66)主0“比”宾+动+宾

我比你了解她。——,我不比你了解她。

我没有你了解她。

我的话比他的话有价值。——+我的话不比他的话有价值。

我的话没有他的话有价值。23

(67)主0“比”宾+动+“得”+形

我们村的西瓜比去年种得多。——+我们村的西瓜不比去年种得多。

我们村的西瓜没有去年种得多。

我们村的西瓜不如去年种得多。

阿里比我回答得详细。——’阿里不比我回答得详细。

阿里没有我回答得详细。

阿里不如我回答得详细。

(68)主l动+宾+“比”宾+重复的动词+“得”+彤

夏西说汉语比我说得流利。——'夏西说汉语不比我说得流利。

夏西说汉语没有我说得流利。

夏西说汉语不如我说得流利。

她考虑问题比你考虑得周到。——+她考虑问题不比你考虑得周到。

她考虑问题没有你考虑得周到。

她考虑问题不如你考虑得周到。

(69)主0动+(+宾+重复的动词)+“得”+。比”宾+形

小李解释得比我清楚。——◆小李解释得不比我清楚。

小李解释得没有我清楚。

小李解释得不如我清楚。

他练气功,练得比我认真.——・他练气功,练得不比我认真。

他练气功,练得没有我认真。

他练气功,练得不如我认真。

(7o)主II“比”宾+状【“多/少/早/晚/先/……”】+动(+宾/补)

王老师比大家先走了一会儿。——◆王老师没比大家先走。

我比他们少学三课。——,我没比他们少学三课。

他比我晚进厂三年。——'他没比我晚进厂三年。

(71)主0“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形

新建的厂没有老厂的规模(那么)大。…..'新建的厂有老厂的规模(那么)大。

新建的厂比老厂的规模太。

他的声调没有别的同学(那么)好。

2)主6“有/没有”宾(+

我没有他(那么)会下棋,.’他的声调有别的同学(那么)好。他的声调比别的同学好。(7“那么/这么”)+动+宾…..}我有他那么会下棋。

我比他会下棋。

王会计没有他(这么)能写会算。…..・王会计有他(这么)能写会算。

王会计比他能写会算。

(73)主11动(+宾+重复的动词)+“得”+“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形

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没有小李(那么)好。…..’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有小李(那么)好。

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比小李好。

我招待得没有小张(那么)周到。….一-我招待得有小张(那么)周到。我招待得比小张周到。

(74)主0“有/没有”宾+动(+宾+重复的动词)+“得”(+4那么/这么”)

老张没有他干活儿干得(那么)认真。

他没有你教课教得(那么)好。+形…’老张有他于活儿干得(那么)认真。老张比他干活几干得认真。…,他有你教课教得(那么)好。

他比你教课教得好。

(75)主8“有/没有”宾+主谓词组

老李没有张师傅经验(那么)丰富。.,老李有张师傅经验(那么)丰富。他没有你脑子(那么)好用。老李比张师傅经验丰富。.,他有你脑子(那么)好用,他比你脑子好用。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

姓名:吉田泰谦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现代汉语

指导教师:吕文华

20000501

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

者:吉田泰谦

指导教师:吕文华

专业:现代汉语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作

提要本文以现代汉语基本句型为考察对象,主要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的现象。本文描写了肯定句与否定旬在形式上、意义上和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并分析了产生不对称的原因。

一、选题价值论

汉语中“对称”是语言结构的一种规律。但是,在实际语言中存在着对称的句子结构的同时,又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吕叔湘、文炼、赵元任等①都揭示过这种现象,而九十年代以来有更多的学者也关注这个问题.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是句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句。其中,肯定旬与否定句一般是对应韵,它们之间往往是对称关系,即肯定句的谓词前加“不”或“没(有)”即是否定旬。因此,外国留学生在从肯定式转换为否定式时,也是按照这个规律进行变换的。如:

肯定式否定式

我是日本人。—_我不是丑本人。

他去过长城。——+他没去过长城.

这两个例句是典型的对称旬,从肯定式到否定式转换时.在动词之前加否定副词“不”或“没(有)”就可以了。但语言事实并不这么理想,总会有特殊情况。我们也可以从外国留学生的病句中看出这个问题.如:

原旬(肯定式)

・今天不十二月二十七号.

・他不东京人.

・我不能拿动这个东西。

・不要刮风了。(今天十二月二十七号)(他东京人)(我能拿动这个东西)(要刮风了)

这四个否定句是外国留学生从肯定式按照对称规律类推而造出的病句。

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词为考察单位的文章较多。比如,在早期,吕叔湘先生在《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里谈到了。这’与。那”和“前”与。后”的不对称现象。文炼先生在《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的第二部分里讨论了一些对立的形容词、成对的动词在某种格式或句式中的不对称现象。他还谈到了一种正负对称的情况,也就是原有语言单位前边加上表示否定意义的语素而构成对立韵形式。它举了三个例子:错。“简单一不简单”

义上却是不对称。如:。错一不“怎么样一不怎么样”。这些词语在形式上形成正负对立,但在意。错”的反义词是“对”,可是“不错。是“好”的意思等.另外,有~部专著是石毓智先生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学生书局,1992;以下略为《石文》).《石文》共有十一章,也还是以讨论词类为主,仅在第七章谈到了肯定结构与否定结构的闻遥。其中,肯定结构为四个结构和六个句型;否定结构为六个句型。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发现虽然研究词类的不对称现象的文章较多,但是以句型为对象研究肯定式与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的文章并不多,并且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人对汉语的句型中肯定式与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全面地考察。因此,我们认为全面地考察这个问题是有价值的。而且,以句型这个框架进行研究,有利于外国留学生掌握比较特殊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能对句型教学有参考价值,对外国留学生减少病句有一定的作用。

二、相关的研究

与本文考察最密切的相关研究成果是《石文》.该书共有十一章,大致的内容为:第一一三章是总论及有关概念和理论;第四一六章是讨论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其他词类的肯定否定问题;第八~十章是讨论语义变异、有标记无标记等问题:第十一章是结语。只有在第七章里讨论了肯定结构与否定结构。其所谈到的肯定结构和否定结构,分别为“形+程度补语’“动/形+得+形”“受一些特殊副词或语气词限制的谓语中心动词”“别提+多+形/动+了”“才+形+呢”“动+着+都+形”“直接受数字‘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7“有+的+是+名”“(动+数)+(动+数)”。有+代+的+名+动”:“才+不+动+呢”“没+个+动/形”“没/不+疑问代词+其它”“凡是+名,没+代+不+动+的”“有+名+没+处+动”“没+动+极小量性成分”。这些结构都是举例性的,作者并没有也无意对句型作全面考察.僵《石文》从“量”的范畴出发,以认知理论来解释语言的肯定和否定以及对称和不对称,是很有价值和影响的。

另外,有一部专著是沈家煌先生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以下略为《沈文》),《沈文》用“标记理论”来描写和解释语法中的种种不对称现象.与本文考察有关的部分是:第三章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第四章无标记否定和有标记否定和第十二章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称和不对称.《沈文》主要侧重于从理论上解释现代汉语中的种种不对称现象,没有对基本句型作全面考察。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以现代汉语基本句型(典型句)为对象全面地考察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不对称现象,前人尚未做过.我们希望全面她描写肯定旬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能够为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参考。

三、研究范围

本文的研究范围如下:

(一)否定句的范围

肯定与否定是判断的两种基本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表示肯定和否定最大量的是使用陈述句,因此本文以陈述句作为考察对象。疑问句、祈使句,感叹旬不在本文考察之列。在陈述句中表否定的副词主要是“不”和“没《有)”,“别”主要用于祈使句中。。甭”是口头语,我们不加讨论。另外,文言色彩较强的否定词“未、无、非、否、莫”,这些词在构词方面还保留一定的组合熊力,但是在和句法成分的组合能力上有很大曲限制。比如说,。不”和“没(有)”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自由地放在谓语前面构成否定句。可是“未、无,非、否.莫”则不行。如:

我是中国人。——・我不是中国人。

lit我非(是)/否中国人.

他有英汉词典。—一他没有英汉词典。

・他无(有)/奠英汉词典.

他们吃过法国菜。—一他们没吃过法国菜。

・他们未吃过法国菜.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词出现在谓语前,也就是说修饰谓语的情况并不自由。因此这些词我们不加讨论。

反问句可表示否定,如:“你懂个屁!。(什么也不懂);

不会认识他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难道你认识他?”(你

否定词“不”在句中有两类.一类是有语意停顿的,如“他不去参观吗?。。不,他去”。一类没有语意停顿,是修饰句中的谓语成分。由于前一类中的“不”字是单独表示判断,不是在谓语前出现的。所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2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把本文所讨论的否定句的范围确定为:陈述句中谓词前有“不”或“没(有)”的句子。

(二)不对称的范围

我们的考察主要从形式上探讨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不对称现象。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学生最容易注意的是形式上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对意义上、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现象迸行考察和盛写。我们力图从多角度多方面研究不对称现象。

1.形式上的不对称

形式上的不对称有三种:一是有无的不对称;二是~对多的不对称;三是成分的不对称,

有无的不对称指的是,有肯定句但没有否定句(有肯无否)或者有否定句但没有其肯定句(有否无肯)的现象。如:

雨下着。

他已经三年没回国。_・雨没下着。…..,・他已经三年回国了.(有肯无否)(有否无肯)

一对多的不对称指的是,一个肯定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否定句或者与其相反的现象。如:

我们听音乐了.——,我们没有听音乐。

我们不昕音乐了,f一个肯定句有两个否定旬)

老李没有张师傅经验(那么)丰富。…..’老李有张师傅经验那么丰富。

老李比张师傅经验丰富。

(~个否定句有两个肯定句)

成分的不对称指的是,肯定句转换为否定句时只加上”不/没(有)”,否定句就不能成立的现象。在形式上否定句与肯定句之间存在着某些成分的变动。成分的变动有增添、减少和替换这三类情况。如:

鲁迅浙江绍兴入。——+鲁迅不是浙江绍兴人。(增添“是”)

他精神了。——,他没精神。(减少“了”)

这件事可以做,——+这件事不值得做。(把“可以”替换为“值得”J

2.意义上的不对称

在形式上肯定句与否定句对称,也就是说,从肯定句转换为否定句时在肯定句的谓语前加上否定副词其否定甸可成立,但否定句在意义上与肯定句并不对称,如:

这个同志来过两次。—+这个同志没来过两次。(“量”的不对称)

阿敏站起来发言。—+阿敏没站起来发言。(肯定句意义单一否定句意义复杂)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差。—・今年的收成不比去年差,(否定句意义有变化)

3.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这指的是否定句与肯定句在使用频率上有较大的悬殊。3

(三)其他

所考察的句子以单句为主。

因否定词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语义变化不讨论。

关于否定词“不”和“投(有)”的分工问题,本文不加讨论。

转换成否定句的时候,用“不到”的否定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关于“极性词”(只能用在肯定句或只能用在否定句的词)的问题,《石文》中已经详细地统计并解释过,本文不加讨论。

本文以Ⅸ现代汉语基本句型》(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世界汉语教学》1989,3;以下略为《基本句型》)作为考察对象。其中的疑问句、非主谓句以及表示感叹的句型,不在考察之列。《基本句型》中的212个陈述句是本文考察对象。4

对《基本句型》的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

2个句型进行考察的结果:有75个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的句型。我们对21

以下我们将分别从形式上、意义上和使用频率上对75个不对称的句型进行分析和描写。因篇幅的关系,每个句型只列出一个典型句。

一、形式上的不对称

(一)有无的不对称

1.有肯无否

有肯定句但没有否定句的情况。如:

(1今天热得很。_・今天不热得很。

・今天热得不很。5)主||形容词+程度补语

(2雨下着。_・雨没下着。3)主9动十“着”(+宾)

2.有否无肯

有否定句但没有肯定句的情况。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副词进入具体的句子之后,只能出现在否定句里。本文从Ⅸ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2;以下略为《等级大纲》)里,找出52个副词(甲级词)②来进行考察。并且基本上在“主0状+形容词”“主¨状+动”这两个句型的否定旬中进行考察。

(9)主0状+形容词

他一直不舒服。

他已经三天没醒过来了。

(2-・他一直舒服。-+他已经三天醒过来了。0)主lI状+动

一个人都不见。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

我才不想他呢。…..・・一个人都见。…..,・这个问题还解决。….一・・我才想他呢。

“‘才+我们三年一直没见面。…..}・我们三年一直见面。这些例旬是举例性的。《石文》在7.2否定结构里谈到了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如:

为肯定式”“这个‘不’的语气相近于‘懒得’”。

(二)一对多的不对称

1.一个肯定句对两个否定句不+动+呢’的表达功能是加强对动词所表行为的否定语气,该结构不能去掉‘不’转化

一个肯定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否定句。这种情况常出现在表示比较的句型里。(7)主II形容词+“了”

小伙子的脸红了。——,小伙子的脸没红。小伙子的脸不红了。

(21)主8能愿动词+宾

我能写完这些生词。——,我不能写完这些生词。

我写不完这些生词。

(24)主II动+“了”

他去了。——-他没去.

他不去了。

(28)主H动+宾+“了”

我们去语言学院了。——,我们没去语言学院。

我们不去语言学院了。

(62)主《(“不”)“比”宾+形

北京的冬天比我们老家冷,——+北京的冬天不比我们老家冷。

北京的冬天没有我们老家冷。

(63)主““比”宾+状f“还/更/都“J+形

王老师的教龄比我的年龄都大。——・壬老师的教龄不比我的年龄大。

王老师的教龄没有我的年龄大。

(64)主I“比”宾+形+补

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差很多。—_那时候的条件不比现在差很多。

那时候的条件没有现在差。

(65)主l“比”宾+主谓词组

他比我身体好.——・他不比我身体好。

他没有我身体好.

(66)主H“比”宾+动+宾

我比你了解她.——+我不比你了解她.

我没有你了解她。

(67)主l“比”宾+动+“得”+形

我们村的西瓜比去年种得多。—_我们村的西瓜不比去年种褥多。

我们村的西瓜没有去年种得多。

我们村的西瓜不如去年种得多。

(68)主目动+宾+。比”宾+重复的动词+。得”+形

夏西说汉语比我说得流利。——+夏西说汉语不比我说得流利。

夏西说汉语没有我说得流利。

夏西说汉语不如我说得流利。

(6小李解释得比我清楚。—・小李解释得不比我清楚,

小李解释得没有我清楚。

小李解释得不如藏清楚。9)主"动+(+宾+重复的动词)+“得”+“比”宾+形

含有“了”的句型(7)(21)(24)(28),根据“了”的不同理勰,我们可以从一个肯定句变换为两个否定甸.如果句子中的。了8理解为表示完成的。了”。那么其否定形式是用“没(有)”,如,。他去了—一他没(有)去”;如果把它理饵为表示变化的“了”那么其否定形式是用“不”,如,4他去了——他不去了”

表示比较的句型(6.2)一(69),从意义上考虑,其肯定句相对应的否定句应该是用“没有”或“不如”的否定旬。但只从形式上考虑,肯定句里的“比”字前加上“不”也可成立,句子是站得住的。6

2.一个否定句对两个肯定句

一个否定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肯定句。

(3“用‘有’表示比较”的句型属于这种情况。0)主ll动+“不……”(+宾)【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我们看不懂。…..,我们看得懂.

我们能看懂。

(71)主』“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形

新建的厂没有老厂的规模(那么)大。…..'新建的厂有老厂的规模(那么)太。

新建的厂比老厂的规模大。

(72)主"“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动+宾

我没有他(那么)会下棋。…..’我有他(那么)会下棋。

我比他会下棋。

(73)主II动(+宾+重复的动词)+“得”+“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形

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没有小李(那么)好.

…一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有小李(那么)好。

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比小李好。

(74)主#“有/没有”宾+动(+宾+重复的动词)+“得”(+“那么/这么”)+形

老张没有他干活儿干得(那么)认真.…_老张有他于活几千得(那么)认真。

老张比他干活儿干得认真。

(75)主H“有/没有”宾+主谓词组

他没有你脑子(那么)好用.…..’他有你脑子(那么)好用.

他比你脑子好用。

句型(71)~(75)与上述表示比较的句型一样,肯定句用“比”字的比较句和用“有”的比较旬都可成立。

(三)成分的不对称

1.增添成分

在肯定否定转换时,要增添某些词语。

(1)主6名词/名词词组

昨天晴天。——,昨天不是晴天.

(2)主H数量词组

井冈山竹子头一名。——+井冈山竹子不是头一名。

(3)主1f4的”字词组

他上海的,我天津的。——・他不是上海的,我不是天津的。

(4)主Il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我北大的,他也北大的。——+我不是北大的,他也不是北太的.

(5)状+主R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去年我一米六一。——+去年我不是~米六一。

(I1)主0形容词重叠式+“的”

街上空空荡荡的。——街上不是空空荡荡的。

(12)主}|带辅助成分的形容词+。的”

他的头发短短的.——+他的头发不是短短的。7

(19)主l主+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

成昆铁路全长一千零八十五公里。—_成昆铁路全长不是一千零八十五公里。

以上太部分都是名词谓语甸,这些句子都不能在谓语前宣接加上“不”来否定,是用“不是。来否定。

2.减少成分

在肯定否定转换时,要减少某些词语或句子成分.属于这种类型的句型共有30个,其中减少“了”韵有11个句型(句型(7)<24)(25)(26)(27)(28)(37)(38)(39)(46)(60),这里只列出其中的几个).关于“了”的闯题前面已谈到过,在此不再赘述。

(6)主Il。很”+形容词

售货员同志很热情。——+售货员同志不热情。

(7)主H形容词+“了”

爸爸的头秃了。——+爸爸的头没秃。

(8)主l数量词组+形容词

草原上一片寂静.——+草原上不寂静.

(16)主0形容词+动量补语

那个房阋的灯亮了一下。——・那个房间的灯没亮。

(17)主#形容词+时量补语

父亲苦闷了半天。——父亲没有苦闷。

(23)主Ⅱ动+。着“《+宾)

他戴着一顶新帽子。——,他没戴着新帽子。

(2他回国了。叫他投回国。

0)主*动+宾+时量补语8)主*动+宾+“了”(4

我认识他三年了。——+我认识他没有三年。

(41)主n有【存在】+宾

前面有一辆卡车。——+前面没有卡车。

(52)主f处所递Jl动+4着/了”+宾f存在的事物1

墙上挂着一幅油画。——+墙上没挂着油画。

(53)主【处所词】I动+“了/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宾I出现、消失的事物】

树上飞过来~只喜鹊。—一树上没飞过来喜鹊。

(60)主H动1+宾1+动2+“了”(+宾2)

同学们用汉语表演了节目。——+同学们没有用汉语表演节目。

(62)主II(。不”)。比。宾+形

他们的研究比中国早。——+他们的研究没有中国早。

(63)主“。比”宾+状【。还/更/都”l+形

梁生宝的劲头比以前更大。——◆梁生宝的劲头没有以前大。

《64)主§“比”宾+形+补

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得多。——我们的生活条件没有过去好。

关于旬蛩(6)“很”的减少,汉语形容词做谓语时,其前加程度副词“很”。但是这个“很”已失去了表示程度的语法功能,是使形容词谓语句自足的条件,丽在否定句中如果保留“很”就有表示程度的作用,所以要删掉。

句型(62)~(64)是“比”字句。“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一般在“比”字前加否8

定词,或者是用“没有”的比较句。如果用“没有”的比较句,就把“比”字减掉而在原来有“比”字的位置.j==加上“没有”。句型(64)一(69)也属于同样类型。

另外,固定的数量词语,比如“一下”

时一般都要删掉。

3.替换成分。一点儿”“半天”“一会几~阵子”等,这些词语承担句型中的时量、动量补语的时候,如:句型(16)的例句,在肯定否定转换

替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词语之间的替换。这主要出现在能愿动词上.另一种是句型中有成分的替换。

《基本句型》中列出三个含有能愿动词的句型:

(2

(4

(41)主8能愿动词+宾4)主H(“是。)+能愿动词(+“的”)5)主ff(“是”)+能愿动词+动/动词词组/形/形容词词组(“的”)

我们从Ⅸ等级大纲》里找出甲级词到丁级词所有的能愿动词(共有22个@),根据以上三个句型进行考察。

通过考察,有5个能愿动词就属于替换的不对称。下面分;Ⅱ描写不对称的情况。

必须:

我必须办这个手续。——,我不必办这个手续。

办这件事是必须的。——◆办这件事是不必的。

我n1是必须办这个手续的。——◆我们是不必办这个手续的。

得【deiJ:

这个工作得三个人。——◆这个工作不用/不必/用不着三个人。

我们是得跟大家商量的。——..我们是不用跟大家商量的。

可以:

(可能)——,这间屋子不能住四个人。

这是可以吃的。(可能)——+这是不能吃的。

这个地方可以参观。(值得)——◆这个地方不值得参艰。这间屋子可以住四个人。

能:

他能用汉语写日记。(有能力或条件傲某事)——,他不会用汉语写日记。

要:

他要学游泳。(意志)——+他不想/不愿意学游泳。

他是要学游泳的。(意志)——◆他是不想/不愿意学游泳的。

其他替换成分的句型有:

(10】主11形容词重叠式

他老老实实。——,他不很老实。

(15)主Ij形容诃+程度补语

荷花可爱极了。——+荷花一点儿都不可爱。

(21)主U能愿动词+宾

我能进去房问。——+我进不去房间。

?我不能进去房间。

(22)主II动(+“一/了”)+重复的动词(+宾)

我看看。——+我不看。9

(31)主1I动+程度补语

他后悔极了。——+他一点儿都不/没后悔。

(47)主II“把”宾+动+“一/了”+重复的动词

我把我的意见说一说。——+我不说我的意见。

(67)主"。比”宾+动+“得”+形

阿里比我回答得详细。——,阿里不如我回答得详细。

(阿里没有我回答得详细。)

句型(10)(22)是动词/形容词重叠式。它一般不受否定副词的修饰。如果要否定,就只能在原形动词/形容词前加否定词。由于形容词重叠式有加重程度的作用,所以否定时还常加表示程度的“很”。

句型(15)(31),句中有程度补语。“极了”“透了”“死了”“得很”“得要命”。得多”等都是程度补语。这些程度补语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一般不能说“荷花不可爱极了”“荷花可爱不极了”。如果要否定,就要根据程度补语所表示的程度来替换成分。比如说,“极了”表示极端的程度,与它相应的需用极端的否定词“一点儿都/也不”,如:

句型(67)中否定式可以用“没有”也可以用“不如”。用“不如”否定是替换了“比”,当然用“不如”时需要其他条件,表义也与用“没有”有差别。句型(68)(69)也属于这种类型。

句型(21)是“能”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对应。“我能进去房间”句中的“能”表示可能,其否定句就要替换成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虽然还存在与肯定句对应的否定形式“我不能进去房间”,但改变了句义。这是我们考察中发现的意义对应形式不对立的典型例句。“这篇文章好极了”一“这篇文章一点儿都不好”。

二、意义上的不对称

(一)“量”的不对称

“量”的不对称是指数量的确指不确指的问题,这里歹唾出来的所有的例句,在肯定句中数量是确指的。但转换为否定句之后,所有的数量都变成不确指的了。如,“我写了二十分钟汉字”句中的。二十分钟”是确实的,也就是说不多于也不少于“二十分钟’。但是到了否定句,这个数量就变成不确指了,句义只是表示少于。二十分钟”,有写了“十分钟”或“十五分钟”汉字的可能性。含有“数量”成分的否定句所表达的是“不及”、“不到”该数量的意思。

“数量”包括“名量、动量和时量”。在75个不对称句型中,属于这种不对称的句型有22个。下面列出其中的一部分句型及其倒句。

(17)主If形容词+时量补语

他累了一星期。——,他没有累一星期,只累了两天。

(33)主ll动+“了/过”+动量补语

找吃过两次。——+我没吃过两次。

(37)主n动+“了/过”+时量补语

他呆了五天。——-他没呆五天。

(4

那个石头有两千多斤重。—+那个石头没有两千多斤重。

(42)主0“有”+数量词组(+形)8)主H“把”宾+动+动量补语

我把这张照片洗了三次。——'我没把这张照片洗三次。10

(50)主n“被”宾+动+动量补语

我被妈妈打了三次。——,我没被妈妈打三次。

(64)主n“比”宾+形+补

他比我小三岁。——・他不比我小三岁,只小两岁。

其他还有:句型(2)(5)(18)(19)(32)(34)(35)(36)(38)(39)(40)(43)(49)(51)(70)。

(二)单一与复杂

1.连动句的语义多项

连动甸的肯定与否定情况特殊。在一般情况下,把肯定结构的连动句转换为否定结构,就在第一个谓语前加上否定副词可成立。但是其否定句在语义方面产生歧义,如:

阿里到医院看生病的朋友。——'阿里没到医院看生病的朋友.

这个否定句可以有两个意思。一是,阿里根本没去医院,当然没看生病的职友;二是,阿里虽然看了生病的朋友,但不是到医院看朋友的,而是到朋友的房间或其他地方看朋友的。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也是一种不对称现象。句型(54)~(61)都是连动句,就属于这种情况。如:

(56)主H动1/动词词组1【表示工具、手段、材料等】+动2/动词词组2

弟弟拿废木料做了工具箱。——,弟弟没拿废木料做工具箱。

(58)主口“来/去”+宾+动2/动词词组2【表示目的】

我们去北京大学听课。——我们没去北京大学听课。

(59)主E动1+“着”(+宾1)f方式,姿态】+动2/动词词组2

老师站着讲课。——◆老师没站着讲课。

(61)主H动1/动词词组1+动2+兼语+动3/动词词维3

老师傅提出新的式样叫他做。——老师傅没提出新的式样叫他傲。

2.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也有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些能愿动词本身就有几个义项,所以在肯定否定转换时,有时候就产生歧义现象。如:

(21)主E能怒动词+宾

他会说话.——,他不会说话。

肯定句只有一个意思:他善于说话。到了否定句就有歧义了:一是他不善于说话;二是因生理原因他不会说话,比如说他是个哑巴。

(三)意义有变化

这方面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用副词作修饰语的句型中.有些副词因多义而偶尔产生不对称。在这里也对52个甲级副词进行考察,并且基本上在“主0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主*状+形容词”和。主Ⅱ状+动”这三个句型中进行考察。在肯定否定转换过程中产生意义变化的副词有以下几个:

(4)主I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这孩子才六岁。(才:数量少)——・这孩子才不是六岁,他才五岁。

(强调确定语气)

(9)主4状+形容词这篇文章还行.(还:勉强过得去)——・这篇文章还不行。(状态持续不

变)

人还太少。(还:数量少)——◆人还不太少.(出乎意料)

文章太长了.

不如意的意思)

(2(太:程度过头;不如意)——-文章不太长。(没有程度过头、0)主H状+动

他还学习法语。(还:范围扩大)—一他还没学习法语.(状态持续不变)

(还:同上)——+新的矛盾还不会产生。(同上)

我就去。(就:银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我就不去。(加强语气)新的矛盾还会产生。

他太坚持已见了。

头的意思)(太:程度过头)——+他不太坚持已见.(没有程度过

三、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这指的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使用频率上有不平衡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可B髀}语上.吕文华先生指出:“在实际语言中使用可能补语的否定式占绝对多数,它与可能补语

“虽然A类(由‘得/的肯定式的出现比例差不多是30:1”固。刘月华等先生认为:

要用否定形式,除了疑问句以外,肯定形式用得较少”,不+结果补语/趋向孙语’构成的)可能补语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但在实际语言中主“肯定形式的A类可能补语的典型用法,可以归结到嘟与否定意义有某种联系’”⑤。

在《基本旬型》该句蚕的例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上述的语言事实.如:

(14)主f|形容词+。不……”【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

会场里乱哄哄的,总是静不下来。

(30)主Ⅱ动+。不……”(+宾)【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事情比较复杂,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我回不去了.

这个门太小,汽车开不进去。

短时间里恐怕记不住这么多学生的名字。

他没有钥匙,进不去屋了。

柜子太大,抬不进屋去。

大娘接过药,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七十元钱可买不来这样好的面料.

这些例旬都是陈述句。相反,肯定形式主要用在疑问句、反问句、对问话的回答等。如:

(13)主l形容词+“得……”【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

一个人心偏了,看问题还正得了哇!

乒乓球儿上瘪了的那块还鼓得起来玛?——鼓得起来。

9)主H动+“得……”【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

我从来没见过你照相,你照得好吗?(2

那个门大不大?卡车进得去吗?一进得去.这些问题,我虽然这次答不上来,下次一定答得上来。

此外,在时量补语句、动量补语句和数量{}语句中,则基本上使用肯定旬,较少使用否定句.除非表达反驳语气时,如:“我去过两次长城”其否定句一般为“我没去过长城”;在反驳“两次”时,则说“我没去过两次长城,只去过~次”。

小结

我们对《基本句型》考察的结果,212句型中有75个句型存在着肯定句和否定句不对称的现象,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不对称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意义上和使用频率上,汉语中这一语言事实很值得深人地分析研究。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外国留学生学习基本句型时,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的句型、句式可以列举出来的主要是:名词谓语句;可能补语句;带数量词语的句型:存现句;连动句;比较句等。而影响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的词语有:

语句中的“很”;某些能愿动词以及副词等。

我们认为影响不对称的因素主要是:“了”;形容词谓

1.逻辑事理

语言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一种工具。如果语言表达的内容不符合自然现象,也就是说,不符合我们的思维逻辑的话,就变为不规范的语言了。逻辑事理也可以包括人类所希望的倾向。所以在肯定否定转换过程中,只要不符合逻辑事理,就产生不对称。如:四大于三。

一年有十二个月。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_・四不大于三。__・一年没有十二个月。+秋天不是收获的季节。

她喜欢他老实、纯朴,——+?她不喜欢他老实、纯朴.

你应该清醒。——'?你不应该清醒。

其实,这些句子把旬中的一些词语换一下,就显得很自然了。

・四不大于三。

・一年没有十二个月。

・秋天不是收获的季节。

?她不喜欢他老实、纯朴。

?你不应该清醒。三不大于四。一年没有十三个月。冬天不是收获的季节。她不喜欢他马虎、狡猾.你不应该糊涂。

显然,这些都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事理的问题。

2.有数、无数

“数量”是影响肯定否定不对称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含数量的肯定旬转换为否定句时,一般是对称的。如:

他去过美国。——,他没去过美国。

如果“美国”前有动量补语,就不是对称的了。如:

他去过三次美国。——◆他没去过三次美国。

否定句中的“数量”变成不确指了。而否定词“没”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及”“不到”某些数量。含有“数量”的句型包括时量词组、动量词组、数量词组以及含有“少量短时”义的重叠式时,部是影响不对称的因素。

3.有定、无定

当主语或宾语无定时,一般转换为否定旬时会出现不对称。我们可以从存现句中明显地看出这个问题。如:13

太树下坐着一位老人。——+大树下没坐着老人。

前面过来一个人。——+前面没过来人。

而有定的句型中,一般是对称的.

4.语义影响

某些副词由于词义复杂,常常一词多义,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词义就发生了变化。能愿动词之间存在着语义交叉,所以造成了肯定句与否定句形式上需要成分的替换。带动态助词“着”的甸子,当表示动作持续的语法意义时就没有否定句.而表示静态持续对就有否定句。如:

a.门开着。——+门没开着。

b.他跑着。——++他没跑着。

这两个例旬都是一个句型“主8动+着”,但语义不同.例(a)表示静态,肯定否定对称;例(b)表示动态,只有肯定句没有否定句,如果根据意义来否定,只能说“他没跑”。注释:

本文所使用的例句来源主要是从《基本句型》.《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和《实用汉语语法》等中找出来的,有的例句直接利用,有的例旬加工后再利用。

@各参看Ⅸ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

(第1l页)

②5《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汉语口语语法》2个副词是:比较、必须.才、常、常常、都、多、多么,非常、刚、更、还、还是、好、很、忽然、互相、接着、就、立刻、马上、然后、十分、太、挺、先.也、也许、一共、一会儿、一块儿、一起、一直、已经,永远、尤其、又、再、在、真,正、正在、只、只好、总(是)、最

@22个能骡动词是:必须t得、该,敢,会、可能、可以.能.能够.想、要、应该、愿意(甲级词);肯、应、应当(乙级词);必需、当、须、愿、总得(丙级词);乐意(丁级词)

④参看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第171页,语文出版社,1994

(参参看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第353—355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14

参考文献:

工具书和语法著作

房玉清,1992,《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侯学超,1998,《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杜

刘月华,1983,《实用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卢福渡,1996,《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吕叔湘主编,1980,

吕叔湘,1993,《吕叔湘文集》第五卷,《语文杂谈》,商务印书馆

吕文华,1994,Ⅸ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语文出版社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技

石毓智,1992,《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学生书局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99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论文

陈月明,1992,《肯定性形容词与非肯定性形容词的区别》,《中国语文》第一期戴耀晶,来发表,《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踌》

甘于恩,1985,

黄盛璋,1954,

贾甫田,1985,

李英哲【美】

究》第一期

李宇明,1998,《形容词否定的不平行性》,《汉语学习》第三期

李宇明,1999,《程度与否定》,“世界汉语教学》第一期

吕叔湘,1985,《疑问一否定・肯定》,《中国语文》第四期

马清华,1986,《现代汉语的委婉否定格式》,《中国语文》第六期

缪小春,1992,《量词肯定旬和否定句的理解》,《心理学报》第三期

钱敏汝,1990,Ⅸ否定载体“不”的语义一语法考察》,《中国语文*第一期《否定与逻辑——否定词的习惯用法》,《语文学习》一月《现代汉语中形式上的否定和意义上的否定不一致的几种情况》,《第一贾梅露译,1982,《汉语数量词和否定词关系的探讨》,《语言教学与研《试沦现代汉语的肯定式与否定式》,《暨南学报*第三期甘于思,1989,《再试论现代汉语的肯定式、否定式及其有关问题》,Ⅸ暨南学报》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8月

饶长溶,1984,《“把”字句否定式》,语法研究和探索(2),北京大学出版社沈家煊,1993,《“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第五期

沈开本,1984,

石毓智,1991,《“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Ⅸ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六期《中国语文》第三期

史锡尧,1995,Ⅸ“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一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Ⅸ汉语学习》第一期

史有为、1994,《说说“没有我水平低”》,《汉语学习》第四期

文炼,t990,《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四期

吴明华,1995,《和谐与严谨——评<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Ⅸ语言研究*第二期

相原茂【日本】,1992,《汉语比较旬的两种否定形式——4不比”型和“没有”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三期

相原茂【日本J,

月199a,《汉语助动词的否定式》,’98现代汉语语法国际学术会议,8

“否定”“疑问”》,《中国语文》徐杰李英哲,1993,《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

第二期

徐燕青,1996,《“不比”型比较句的语义类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二期

徐燕青,1997,《“没有”型比较句的初步考察——兼及“不像”型比较句》,Ⅸ世界汉语教学》第一期

杨惠芬,1998,《表比较的“没有”旬句型撵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一期袁嘉。]994,g现代汉语不对彝理象二题》,《山东师大学掇》(社科版)第一期裒毓林,2000,《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中国语文》第二期

张伯江,1996,Ⅸ否定的强化》,《汉语学习》第一期

张唏奕,1983,《谈否定句》,《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期

朱晓亚,1992,《否定句研究概观》,Ⅸ汉语学习》第五期

周殿龙,1990,《对称规律一解决语法难题的一把钥匙》,《山西师大学报》第一期】6

附录:

《基本句型》中的不对称句型列举

名词谓语句(1)~(5)

形容诃谓语句(6)一(18)

主谓谓语句(19)

动词谓语句(20)一(61)

“有”字句(41)、(42)

。是”字句(43)

“是…的”句(44)一(45)

。把。字句(46)一(49)

“被”字句(50)、(5i)

存现句(52)。(53)

连动句(54)一(61)

表示比较的句型‘62)一(75)

(1)主目名词/名词词组

昨天晴天.——・昨天不是晴天。

鲁迅浙江绍*人。——,鲁迅不是浙江绍兴人。

这个姑娘商彝子,大鼹睛。——,这个姑娘不是高彝子,太艰睛。

(2)主m数量词组

井冈山竹子头一名.——・井冈山竹子不是头一名.

我十九岁,—.・我不是十九岁。

(3)主n“的”字词组

他上海的,我天津的.——+他不是上海的,我不是天津的.

他学水利的.——・他不是学水利的。

(4)主H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我北大的,他也北大的.——・我不是北大的,他也不是北大的。

这孩子才六岁.—_这孩子才不是六岁,他才五岁.

(5)状+主9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去年我一米六一.——+去年我不是一米六一。

上个月他五十公斤。——}上个月他不是五十公斤.

f6)主#“银”+形容词

售货员同志很热情。——,售货员同志不热情。

他很用功.——,他不用功。

(7)主#形容词+“了”

小伙子的脸红了。——,小伙子的脸没红。

小伙子的脸不红了。

他精神了。一他没精神。他不精神了。

爸爸的头秃了。——◆爸爸的头没秃。

爸爸的头不秃了。】7

(8)主if数量词组+形容词

草原上一片寂静。——+草原上不寂静。

市场一派繁华。——+市场不繁华。

(9)主l|状+形容词

这篇文章还行。——-这篇文章还不行。

人还太少。——+人还不太少。

文章太长了。——+文章不太长。

他一直不舒服。

(1…..・・他一直舒服。他已经三天没醒过来了。…..-・他已经三天醒过来了。0)主{|形容词重叠式

他老老实实。——・他不很老实。

教室里安安静静。——'教室里不很安静。

园子里冷冷清清。——+园子里不很冷清。

(11)主0形容词重叠式+“的”

街上空空荡荡的。——..街上不是空空荡荡的。

(12)主0带辅助成分的形容词+“的”

他的头发短短的。——+他的头发不是短短的。

他傻里傻气的。——・他不是傻里傻气的。

(13)主l形容词+“得……”[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

一个人心绱了,看问题还正得了哇!

乒乓球儿上瘪了的那块还鼓得起来吗?——鼓得起来。把它按在热水里,就能鼓起来。(14)主8形容词+“不……”【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

会场里乱哄哄的,总是静不下来。

5)主4彤容词+程度补语(1

今天热得很。——・・今天不热得很。

+今天热得不很。

今天一点儿都不热。

荷花可爱极了。——,荷花一点儿部不可爱。

他们坏透了。——,他们一点儿都不坏,

(16)主Il形容词+动量补语

那个房间的灯亮了一下。——,那个房间的灯没亮。

(17)主II形容词十时量孙语

他累了一星期。——・他役有累一星期,只累了两天。

父亲苦闷了半天。——・父亲没有苦闷。

(18)主lI形容词+数量补语

这件衣服短了一寸。——'这件衣服没短一寸,只短半寸.

(19)主I『主+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

成昆铁路全长一千零八十五公里。——,成昆铁路全长不是一千零八十五公里。8

(20)主9状+动

他还学习法语。——,他还没学习法语。

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新的矛盾还不会产生。

我就去。——+我就不去。

他太坚持已见了。——◆他不太坚持已见。

一个人都不见。

他已经三年没回国。

这个问题还没解央。

我才不想他呢。…..}+一个人都见。…一;他已经三年回国了。…..,・这个问题还解决。…..,・我才想他呢。

我们三年一直没见面。…..,・我们三年一直见面。

(21)主lI能愿动词+宾

这件事必须你亲自去。

我能写完这些生词。

我必须办这个手续。

这个工作得三个人。

这间屋子可以住四个人。

这个地方可以参观。

这件事可以做。

他能用汉语写日{己.

他要学游泳。

我能进去房间。——,这件事不必你亲自去。——,我不能写完这些生词。我写不完这些生词。——,我不必办这个手续。——+.这个工作不用/不崮/甩不着三个入。——+这问屋子不能住四个人。——◆这个地方不值得参观。——,这件事不值得做。——+他不会用汉语写日记。——+他不想/不愿意学游泳。——-我们不能进去房间。

我们进不去房间。

他会说活。——,他不会说话。

(22)主Ⅱ动(+“一/了”)+重复的动词(+宾)

我看看。——+我不看。

我想一想。——・我不想。

他包了包。——+他没包。

(23)主l}动+。着”(+宾)

雨下着。——,・雨没/不下着。

他跑着。_・他没/不跑着。

他戴着一顶新帽子。——・他没戴着新帽子。

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人们没有穿节日的服装。人们穿着和服。—,人们没穿和服。

(24)主H动+“了”

他去了。——+他没去。

他不去了。

他们牺牲了。——・他们没有牺牲。

他们不牺牲了。

村里的鸡叫了。——+村里的鸡没有叫。

村里的鸡不叫了。19

(25)主”动+“了”+宾【定+中心】

肖老大吸了一口气。——,肖老大没吸气。

我们见到了他的孙子。——+我们没见到他的孙子。

他借了图书馆的书。——,他没借图书馆的书。

(26)主II状+动+“了”+宾

妈妈和同志们去年上了山。——+妈妈和同志们去年没有上山。

(27)主#动+“了”+宾+4了”

他们听了录音了。——+他们没有听录音。

我们参观了工厂了。——,我们没有参观工厂。

(28)主Il动+宾+“了”

我们去语言学院了。——+我们不去语言学院了。

我们没去语言学院。

我们听音乐了。——}我们不听音乐了。

他回国了。我们没有听音乐。

他没回国。

(2叫他不回国了。9)主Il动+“得……”【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

我从来没见过你照相,你照得好吗?

这点儿活儿,一个钟头肯定干得完。

那个门大不太?卡车进得去吗?——“进得去。”

这些问题,我虽然这次答不上来,下次一定答得上来。

(30)主ll动+“不……”(+宾)【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

事情比较复杂,我一时也说不清楚。

我回不去了。

这个门太小,汽车开不进去。

短时间里恐怕记不住这么多学生的名字。

他没有钥匙,进不去屋了。

柜子太大,抬不进屋去。

大娘接过药,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七十元钱可买不来这样好的面料。

我们看不懂。….一・我们看得懂。

我们能看懂。

我听不懂你的话。…..・我听得懂你的话。

我能听懂你的话。

(31)主0动+程度补语

他后悔极了。——+他一点儿都不/没后悔。

小明怕死了。——,小明一点儿都不怕。

(32)主¨动+动量补语

我念三遍。—一我不念三遍,只念一遍。

我看一下。——+我不看。

(33)主0动+“了/过”+动量补语

这个同志来过两次。——,这个同志没来过两次,

我吃过两次。——,我没吃过两次。他愣了一下。——,他没有愣。

(34)主II动(+“了/过”)+宾f代词1+动量补语

我去过那儿两趟。—_我没去过那儿两趟.

(35)主|I动(+“了/过”)+动量补语+宾f名词l人家批评了他一顿。—一人家没有批评他。

他去过两次上海。——他没去过两次上海.

阿华师傅交换了一下眼神。——,阿华师傅没交换眼神。

(36)主#动+时量补语

我等十分钟。——,我不等十分钟。

(37)主H动+。了/过”+时量{}语

我们打了十分钟。——+我们没打十分钟。

他呆了五天.——,他没呆五天.

(38)主0动(+“了/过1)+时量补语+宾

我写了二十分钟汉字。——+我没写二十分钟汉字。

他教了三年书。——,他没教三年书。

咱们等一会儿他.——,咱们不等他.

(39)主#动+宾+重复的动词(+“了/过”)+时量补语

我们坐车坐了四十分钟。——・我们坐车没坐四十分钟。

我学汉语学过一年。——,我学汉语没学一年。

我等他等了快俩钟头了。——'我等他没等俩钟头.

(40)主}|动+宾+时量丰}语

我认识他三年了。——,我认识他没有三年。

他们结婚三个月了。—一他们结婚没有三个月.

他吃完饭半小时了.——+他吃完饭没有半小时.

咱们等他一会儿。——,咱们不等他。

(41)主H有【存在】+宾

前面有一辆卡车。——,前面没有卡车。

(42)主“。有”+数量词组(+形)

那个石头有两千多斤重。—.+那个石头没有两千多斤重。

那棵树木有两抱多粗。——+那棵树木没有两抱多楹。

长城有~万二千多里。——+长城没有一万二千多里。

(43)主Ⅱ。是”+数量词组

这是第一步。——-这不是第一步。

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31摄氏度。——,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不是31摄氏度.这片水稻地是一百五十亩,——,这片水稻地不是一百五十亩。

(44)主II(“是”)+能愿动词(+。的”)

办这件褰是必须的。——+办这件事是不必的。

(45)主8(“是”)+能愿动词+动/动词词组/形/形容词词组(+“的。)

我们是必须办这个手续的。——我们是不盛办这个手续的。

我们是得跟大家商量的。—一我们是不用跟大家商量的。

这是可以吃的.——+这是不能吃的。

他是要学游泳的。——,他是不想/不愿意学游泳的.

<46)主¨“把。宾+动+“了/着”

他把那件事忘掉了.——,他没把那件事忘掉.

我把杯子打碎了.——我没把杯子打碎。21

(47)主q4把4宾+动+“一/了”+重复的动词

我把我的意见说一说。——◆我不说我的意见。

我们把这几个问题讨沦讨论.—一我们不讨论这几个问题。

他把帽子正了正。——・他没正帽子。

(48)主n“把”宾+动+动量补语

我把这张照片洗了三次。——'我没把这张照片洗三次。

(49)主”4把”宾+动+时量补语

爸爸把它保存了二十多年。——+爸爸没把它保存二十多年。

(50)主Il“被”宾+动+动量丰}语

阿Q被地保训斥了一番。——+阿Q没被地保训斥。

我被妈妈打了三次。——'我没被妈妈打三次.

(51)主U“被”宾+动+时量补语

我们被三座太山压迫了三十年。——・我们没被三座大山压迫三十年.

他让敌人关了五年。——・他没被敌人关五年。

(52)主【处所词】0动+“着/了”+宾【存在的事物】

外面下着雨。——◆外面没下雨.

墙上挂着一幅油画。——,墙上没挂着油画.

大树下坐着一位老人。——,大树下没坐着老人。

(53)主【处所词】0动+“了/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宾【出现、消失的事物】

树上飞过来一只喜鹊。—一树上没飞过来喜鹊。

前面过来一个人。——+前面没过来人。

(54)主目动1/动词词组1【先发生的动作】+动2/动词词组2I后发生的动作】

阿敏站起来发言.—一阿敏没/不站起来发言。

(55)主4动1/动词词组1+动2/动词词组2【表示目的】

阿里到医皖看生病的朋友。——-阿里没/不到医院看生病的礁友.

他回来探亲。——+他没/不回来探亲。

(56)主l动1/动词词组1【表示工具、手段、材料等】+动2/动词词组2

弟弟拿废木料做工具箱。——+弟弟没/不拿废木料做工具箱。

我们甩这种办法对待同志.——◆我们没/不用这静办法对待同志。

我乘船到外婆家去.——,我没/不乘船到外婆家去。

(57)主目“来/去”+动2/动词词组2【表示目的】

我们来摘社会调查。——+我们没/不来搞社会调查。

张老师去辅导学生.——,张老师没/不去辅导学生。

(58)主0。来/去”+宾+动2/动词词组2【表示且的】

我们去北京大学听课。——+我们没/不去北京大学听课.

那位语言学家来我校作学术报告。——,那位语言学家没/不来我校作学术报告。(59)主H动1+“着”(+宾1)【方式、姿态】+动2/动词词组2

老师站着讲课。—一老师没/不站着讲课。

学生坐着昕讲.——・学生没/不坐着听讲.

大家扛着锄头往外走。——,大家没/不扛着锄头往外走。

(60)主n动1+宾1+动2+。了”(+宾2)

他振起那人留下的钱追了出去。——・他没有抓超那人留下的钱追出去。

同学们用汉语表演了节目。——・同学们没有用汉语表演节目.我们去百货公司买了东西.——+我们没去百货公司买东西。

(61)主Il动1/动词词组1+动2+兼语+动3/动词词组3

老师傅提出新的式样叫他做。——+老师傅没/不提出新的式样叫他做。

他拿来外文杂志让我分类。——・他没/不拿来外文杂志让我分类。

(6北京的冬天比我们老家冷。—}北京的冬天不比我们老家冷。

北京的冬天没有我们老家冷。

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差。

他们的硼穹屯比中国早。

我们现在比过去强。2)主0(“不”)“比”宾+形——-今年的收成不比去年差。今年的收成没有去年差。——,他们的研究不比中国早。他们的研究没有中国早。——,我们现在不比过去强。

我们现在没有过去强。

(63)主0“比”宾+状【“还/更/都”】+形

这本字典的字比那本还小。—一这本字典的字不比那本小。

这本字典的字没有那本小。

王老师的教龄比我的年龄都大。——・

尼娜的发音比我们几个都好。——+王老师的教龄不比我的年龄大。王老师的教龄没有我的年龄大。尼娜的发音不比我们几个好。

尼娜的发音没有我们几个好.

梁生宝的劲头比以前更大。——’梁生宝的劲头不比以前大。

梁生宝的劲头没有以前大。

(64)主11“比”宾+形+补

他比我小三岁。——+

弟弟比我高十公分。——+

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羞很多。——’

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得多。——+

(6他不比我小三岁,只少两岁。弟弟不比我高十公分,只高五公分。那时候的条件不比现在差很多。那时候的条件没有现在差。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比过去好。我们的生活条件没有过去好。5)主ff“比”宾+主谓词组

他比我身体好。——・他不比我身体好,

他没有我身体好。

阿里比我汉语水平商.——,阿里不比我汉语水平高。

阿里没有我汉语水平高。

你比我群众关系好。——・你不比我群众关系好。

你没有我群众关系好。

(66)主0“比”宾+动+宾

我比你了解她。——,我不比你了解她。

我没有你了解她。

我的话比他的话有价值。——+我的话不比他的话有价值。

我的话没有他的话有价值。23

(67)主0“比”宾+动+“得”+形

我们村的西瓜比去年种得多。——+我们村的西瓜不比去年种得多。

我们村的西瓜没有去年种得多。

我们村的西瓜不如去年种得多。

阿里比我回答得详细。——’阿里不比我回答得详细。

阿里没有我回答得详细。

阿里不如我回答得详细。

(68)主l动+宾+“比”宾+重复的动词+“得”+彤

夏西说汉语比我说得流利。——'夏西说汉语不比我说得流利。

夏西说汉语没有我说得流利。

夏西说汉语不如我说得流利。

她考虑问题比你考虑得周到。——+她考虑问题不比你考虑得周到。

她考虑问题没有你考虑得周到。

她考虑问题不如你考虑得周到。

(69)主0动+(+宾+重复的动词)+“得”+。比”宾+形

小李解释得比我清楚。——◆小李解释得不比我清楚。

小李解释得没有我清楚。

小李解释得不如我清楚。

他练气功,练得比我认真.——・他练气功,练得不比我认真。

他练气功,练得没有我认真。

他练气功,练得不如我认真。

(7o)主II“比”宾+状【“多/少/早/晚/先/……”】+动(+宾/补)

王老师比大家先走了一会儿。——◆王老师没比大家先走。

我比他们少学三课。——,我没比他们少学三课。

他比我晚进厂三年。——'他没比我晚进厂三年。

(71)主0“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形

新建的厂没有老厂的规模(那么)大。…..'新建的厂有老厂的规模(那么)大。

新建的厂比老厂的规模太。

他的声调没有别的同学(那么)好。

2)主6“有/没有”宾(+

我没有他(那么)会下棋,.’他的声调有别的同学(那么)好。他的声调比别的同学好。(7“那么/这么”)+动+宾…..}我有他那么会下棋。

我比他会下棋。

王会计没有他(这么)能写会算。…..・王会计有他(这么)能写会算。

王会计比他能写会算。

(73)主11动(+宾+重复的动词)+“得”+“有/没有”宾(+“那么/这么”)+形

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没有小李(那么)好。…..’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有小李(那么)好。

他翻译小说翻译得比小李好。

我招待得没有小张(那么)周到。….一-我招待得有小张(那么)周到。我招待得比小张周到。

(74)主0“有/没有”宾+动(+宾+重复的动词)+“得”(+4那么/这么”)

老张没有他干活儿干得(那么)认真。

他没有你教课教得(那么)好。+形…’老张有他于活儿干得(那么)认真。老张比他干活几干得认真。…,他有你教课教得(那么)好。

他比你教课教得好。

(75)主8“有/没有”宾+主谓词组

老李没有张师傅经验(那么)丰富。.,老李有张师傅经验(那么)丰富。他没有你脑子(那么)好用。老李比张师傅经验丰富。.,他有你脑子(那么)好用,他比你脑子好用。


相关内容

  • _不_性质形容词_的语义分析_祝东平
  • 第35卷第1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5No.1 2013年3月Jounal of Ningxia Unive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r.2013 "不+性质形容词"的语义分析 祝东平,王 ...

  • 准确判断方法
  • 准确判断方法 质量分析法 对思维对象属性的断定及其各种成分的质和量分析方法.质的分析是为了确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是对事物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分析.量的分析是为了确定客观对象各种成分的数量分析.客观对象的成分不仅具有质的区别,而且具有量的区别. 分析一个判断,首先看这个判断对对象的断定,是肯定还是否定 ...

  • 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 [原文出处]中国语文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501 [原刊页号]001-010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作 者]石毓智 [复印期号]199505 [标 题]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正 文] 提要 汉语的介词与动词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一)几乎所有的介 ...

  • 自考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 普通 逻辑 第一章 引论 1.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 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 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 ...

  • 从_V+什么+V_看汉语表达的礼貌级别
  • 20?篡留月第5期 从"v+什么+v,,看汉语表达的礼貌级别从-十'丌么十-召Ⅸ坩衣延删个L祝玻牙" 0ct..2004 No.5 从"V+什么+V"看汉语表达的礼貌级别① 晏宗杰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关键词]反问句:V+什么+V: ...

  • 高中文言文句式
  •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 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2.1判断句 1."--者,--也" "--,--也 ...

  •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许慎,说文解字,14篇,30卷,540部首,9353单字,1163重文. 2. 尔雅,释诂,释言,释训. 3.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 4.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5. 部首,笔画. 6.读若(读如),直音, ...

  • 论能愿动词的语义类别
  • 第4卷第1期 2002年2月 辽宁工学院学报 JOU RNAL O F L I AON I N G I N ST ITU T E O F T ECHNOLO GY . 4 N o . 1V o l Feb . 2002 语言・文化 论能愿动词的语义类别 王振来 (大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辽宁大连 ...

  • 汉语语句中的肯定否定同义现象
  • 汉语语句中的肯定否定同义现象 张维耿 在一般情况下, 汉语的肯定语句和否定语句, 其语义总是相背或相反的.如/我想去成都0, /我不想去成都0; /这两双袜子一样0, /这两双袜子不一样0; /屋子里有人0, /屋子里没有人0; /这本书他看过0, /这本书他没看过0; 等等. 汉语语句里, 也有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