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的试题

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中考走向灵活、开放

------------2006年的中考回顾和2007年的中考复习策略

一.2006年安徽省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1.2006年中考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初中阶段作为义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习兴趣,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卷面问题设置前后较为连贯、流畅,没有人为编造的痕迹。如第1、6题是上科版原题,第19题是沪科版教材的深化,第7题在沪科版和沪粤版中都有,第21题的图形情景是取自沪科版等等,这充分体现了物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纲为依据,从而使用不同版本的学生都能考出好成绩。

2.体现了课改理念难度适中,重点突出,特别是基础题比较到位,从整体上紧扣“双基”,学生容易上手,但为了达到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的目的,有些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题目,因此一般考生拿满分不容易。不过只要基础扎实的考生,还是能 考出理想的成绩。

3.强调过程方法为了体现“探究性的试题”的特点,今年的物理实验较为灵活,例如第18、20题,一改以往死记硬背实验步骤的特点,注意研究过程和方法。这些问题设置体现了我们中考的选拔性。

4.考察全面,2006年中考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有:压强、流体压强、压力密度、速度、光学和力学作图、沉浮条件、电功率、热值、物态变化、效率、能量转化等等,这使对于某些知识较弱的学生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提高平均成绩。

二.2007年的中考展望。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近两年的中考从卷面上考察基础知识占70%~75%,难、怪、偏的试题已经看不到了,但目前我们的物理知识都是以生活常见事例为载体,题目非常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常识和社会问题的了解,而且要学会如何从题目所给出的信息中提取物理模型和知识点,这就对学生的解题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试题具有教育性和时代性。结合今年来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问题、开发新能源,保护水资源。今年我国的石油和燃气价格随国际价格波动,而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以能源为背景将成为热点。

3.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以及材料信息题将会在中考物理中有所作为。近年来无论从中考中还是安徽省的各种资料中都出现了大量的综合性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它不仅紧扣物理基本知识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因此这将是未来中考物理学科的大趋势。

4.2006年的中考作图题和实验探究是一大亮点。所以今年的中考试题将会加以深化,尤其是电学实验和杠杆的作图值得关注。而实验探究我们的素材已经不仅仅取于一些常规实验,更多的是取之知识与技能领域里某些知识点,使考生真正体验到一些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这种试题形式多样、新颖,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重心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三.复习的策略

1.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提高做题速度。由于平时考试我们都是采取理化分开进行,因此很多学生一时很难适应理化合卷,在时间分配上没有任何概念,导致时间不够或某一门考的不好。理化合卷后共1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所以无论从分值还是从题量上看物理所占比例较高,因此时间上应在一个小时左右,化学在四十分钟左右,一定要有二十分钟的检查时间。另外就物理来看这两年试卷上某些开放性试题,在与物理知识结合时有些生硬

和粗糙,所以在针对某些题目信息要抓住重要和最后的几句关键话语进行解题,这样将大大提高做题速度。

2.切莫搞“题海战术”。其实大量接触题型是考出优异成绩的基础,但盲目的做题只会使自己的效率下降和负担过重。现在各种出版社的资料非常多,可是大多资料中的题目都有太多的重复,到最后做了十题,其实只做了一题。因此在做题中要紧抓住“母题”,并把出题老师出这道题的意图揣测出来,锻炼自己如何从题目中找到物理考点。

3.物理复习要有重点和针对性。在我们的初中物理中力学和电学为主要内容,而测量、光学、热机、运动、热现象、电和磁只会在填空和选择题中进行考察。作图主要在力、光学、电学的电路连接和实物连接这其中进行强化,实验题除了课本常规实验还要对探究性实验进行了解,笔者提醒各位考生对近几年没有考到的常规实验要引起注意。计算题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电学,可以对热学的比热容和热值的内容加以防守。当然全面而又稳固的掌握物理知识才是我们课改的精神所在。

4.物理开卷后许多家长和考生认为考试容易了,其实恰恰相反,灵活多变的题目往往在书上或资料中无法找到,而时间却在一点一点的流失,最后导致成绩令人不满意。所以每位考生应该学会如何从题目中找到出题者的用意和物理模型,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好的答案。

最后祝2007年的广大考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中考走向灵活、开放

------------2006年的中考回顾和2007年的中考复习策略

一.2006年安徽省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1.2006年中考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初中阶段作为义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习兴趣,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卷面问题设置前后较为连贯、流畅,没有人为编造的痕迹。如第1、6题是上科版原题,第19题是沪科版教材的深化,第7题在沪科版和沪粤版中都有,第21题的图形情景是取自沪科版等等,这充分体现了物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纲为依据,从而使用不同版本的学生都能考出好成绩。

2.体现了课改理念难度适中,重点突出,特别是基础题比较到位,从整体上紧扣“双基”,学生容易上手,但为了达到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的目的,有些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题目,因此一般考生拿满分不容易。不过只要基础扎实的考生,还是能 考出理想的成绩。

3.强调过程方法为了体现“探究性的试题”的特点,今年的物理实验较为灵活,例如第18、20题,一改以往死记硬背实验步骤的特点,注意研究过程和方法。这些问题设置体现了我们中考的选拔性。

4.考察全面,2006年中考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有:压强、流体压强、压力密度、速度、光学和力学作图、沉浮条件、电功率、热值、物态变化、效率、能量转化等等,这使对于某些知识较弱的学生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提高平均成绩。

二.2007年的中考展望。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近两年的中考从卷面上考察基础知识占70%~75%,难、怪、偏的试题已经看不到了,但目前我们的物理知识都是以生活常见事例为载体,题目非常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常识和社会问题的了解,而且要学会如何从题目所给出的信息中提取物理模型和知识点,这就对学生的解题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试题具有教育性和时代性。结合今年来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问题、开发新能源,保护水资源。今年我国的石油和燃气价格随国际价格波动,而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以能源为背景将成为热点。

3.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以及材料信息题将会在中考物理中有所作为。近年来无论从中考中还是安徽省的各种资料中都出现了大量的综合性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它不仅紧扣物理基本知识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因此这将是未来中考物理学科的大趋势。

4.2006年的中考作图题和实验探究是一大亮点。所以今年的中考试题将会加以深化,尤其是电学实验和杠杆的作图值得关注。而实验探究我们的素材已经不仅仅取于一些常规实验,更多的是取之知识与技能领域里某些知识点,使考生真正体验到一些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这种试题形式多样、新颖,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重心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三.复习的策略

1.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提高做题速度。由于平时考试我们都是采取理化分开进行,因此很多学生一时很难适应理化合卷,在时间分配上没有任何概念,导致时间不够或某一门考的不好。理化合卷后共1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所以无论从分值还是从题量上看物理所占比例较高,因此时间上应在一个小时左右,化学在四十分钟左右,一定要有二十分钟的检查时间。另外就物理来看这两年试卷上某些开放性试题,在与物理知识结合时有些生硬

和粗糙,所以在针对某些题目信息要抓住重要和最后的几句关键话语进行解题,这样将大大提高做题速度。

2.切莫搞“题海战术”。其实大量接触题型是考出优异成绩的基础,但盲目的做题只会使自己的效率下降和负担过重。现在各种出版社的资料非常多,可是大多资料中的题目都有太多的重复,到最后做了十题,其实只做了一题。因此在做题中要紧抓住“母题”,并把出题老师出这道题的意图揣测出来,锻炼自己如何从题目中找到物理考点。

3.物理复习要有重点和针对性。在我们的初中物理中力学和电学为主要内容,而测量、光学、热机、运动、热现象、电和磁只会在填空和选择题中进行考察。作图主要在力、光学、电学的电路连接和实物连接这其中进行强化,实验题除了课本常规实验还要对探究性实验进行了解,笔者提醒各位考生对近几年没有考到的常规实验要引起注意。计算题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电学,可以对热学的比热容和热值的内容加以防守。当然全面而又稳固的掌握物理知识才是我们课改的精神所在。

4.物理开卷后许多家长和考生认为考试容易了,其实恰恰相反,灵活多变的题目往往在书上或资料中无法找到,而时间却在一点一点的流失,最后导致成绩令人不满意。所以每位考生应该学会如何从题目中找到出题者的用意和物理模型,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好的答案。

最后祝2007年的广大考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内容

  •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5年"三位一体"综合测试说明
  •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5年"三位一体"综合测试说明 发布时间:2015-01-29 一.笔试说明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考试范围: 本专业"三位一体"考试的范围主要是:(1)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2)专业潜质 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范围:社会时事热点.科学 ...

  •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质量分析
  •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质量分析 --省普教室理科组 陈启新 一.试卷评析 ⒈试卷命题遵循考试大纲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采用全国试卷(Ⅰ),这份试卷仍坚持高考改革方向,保持高考改革特点,依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命题.题量.题序.题型.分值比例与«考试大纲»中提 ...

  • 化学纸笔测试评价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 一.问题的提出 纸笔测试是学校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它是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好的试题对学生进行练习或测验,然后对测试结果加以分析,从而衡量.评定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纸笔测试作为传统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一直以来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但由于传统纸笔测试受& ...

  • 开放性试题
  • 小 议 开 放 性 试 题 九江市第十一中学 罗向新 一.总论 "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的,传统的物理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解题策略单一,这类习题常称为封闭题,它的要求一般就是要找出其确定的答案.与此相反,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唯一,答案 ...

  • 护理模拟题74
  • 护理模拟题74 1.下列神志障碍表现中,哪项与颅内血肿关系最为密切1分 A. 嗜睡 B. 浅昏迷 C. 深昏迷 D. 中间清醒期 E. 反应迟钝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分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最危险的继发性脑损害.血肿可发生在硬脑膜外.硬脑膜下和脑内 ...

  • 近三年河南中招物理试题分析
  • 近三年河南中招物理试题分析 近三年的中招考试物理试卷,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尤其注重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注重体现学生活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整卷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创新题多,知识应用题多,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符合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 ...

  • 课程理念.开放综合.身边实际
  • 2010年绍兴市初中生毕业考试社会政治试卷结合我市社会政治教学的实际,试题注重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通过创设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联系的问题情景,全面检测学生社会 ...

  • 初中现代文阅读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
  • 初 中现代文阅读开放性试题 答题 技巧 中国教 育学会 秘书 处 张在 军 山东沂水 职 业教 中心李 建龙 这种 题 不仅 考查 考 生 的 阅读 理 解 能力 , 同 时也 开 放性 试 题是 指 试题 允 许 .提倡 并 鼓励 答 案 题 ,多元化的一种主观性试题 .从语文知识角度讲 , 是 ...

  • 七年级思想品德月考试卷分析
  • 七年级思想品德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调研测试考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共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共39分.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包含漫画.材料分析题和实践探究题两种类型. 本次调研测试考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主观题仍以材料分析题为主.具体来说,本次考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的结构有以下特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