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应用论文景观园林设计论文
摘要:对景观园林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对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提升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特性,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功能、布局,优化植物配置,利用植物促进生态平衡,让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发挥出最大作用。只有不断提升景观园林在植物搭配方面的科学性,才可以使园林的设计实现观赏效益和经济效益。
前言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追求以环保和美观为主题的园林设计,植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以追求美观与环保并重为目的的园林设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结合景观功能布局和审美价值,创新植物配置艺术,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
1植物配置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1.1生态效益
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带来最为重要的就是生态效益。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净化园内空气,调节当地气候,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它所带来的除了观赏性价值,装饰园内建筑,更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将会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1.2观赏效益
在整个园林的建设中,通过合理设置植物可以带来极大的观赏效益。在进行合理配置之后,不同的植物的组合比单一的植物更具有吸
引力。人们在这种环境之下,更容易放松心情,得到身心上的满足。
1.3经济效益
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植物进行合理地规划和配置,可以有效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这对于政府而言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符合一定的生态标准,这就导致许多植物可以循环利用。
1.4社会效益
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在促进园林建设的完成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古有诗人以物咏志,这足见植物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环境可能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思考,人们有不同的感悟。
2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2.1统一原则
在选择植物的搭配时,要争取在外观、颜色等方面产生合理的落差变化,从而在多样化中体现出统一的主题。其次要注意植物的协调性。要在选择植物的搭配时注重它们彼此间的联系,这样能够使植物的组合更加协调一致,对于表现景观的主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植物配置中各要素的差异和变化要控制在一定的度内,不影响整体的统一效果。
2.2平衡原则
根据园林设计的具体环境,要做到植物配置的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和规则式均衡(对称式)。不同的植物给人的感觉是有差异的,
比如说,体积小、色彩淡、质地柔、枝叶疏、数量少的植物种类,是一种轻盈简便的感觉,相反,体积大、色彩重、质地硬、枝叶茂、数量多的植物种类,是一种厚重深沉的感觉。这些植物要合理搭配在一起,在植物的数量、体积等方面都要进行精密地规划,以防喧宾夺主情况的出现,因此一定要根据景观公园的主题和植物周边的景观来进行合理地计划和种植。
2.3节奏和韵律原则
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变化,并在变化中体现出一定的节奏,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种植可以极大地提升景观园林的空间感,开阔了人的心境,使游客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2.4调和性原则
植物在景观园林中的配置要具备一定的协调感,不同的植物之间的搭配要主次分明,要注重柔和,要给人以柔和愉快的美感。不能过于唐突,或者跳跃性过大,让人找不出近似性和一致性。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变化和差异,给人视觉的冲击,形成奔放活泼的感受。
3现阶段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3.1设计单凭主观想象,没有经过科学地调研
在一些城市的景观园林建设中忽视自然规律。使得在选择植物的品种和搭配时罔顾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其他功能,单纯强调奢华与美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缺乏合理的调研,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往往根据它们的形状等外观来进行搭配,没有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论证。造成花费巨资引进的品种在短短
一两年之内就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其次表现在盲目追求外地的名贵品种,而对具有当地代表意义的却选择忽视,一些地方的景观园林设计虽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设计中加大了乡土树种搭配的比例。但是由于研究的力度不够,使具有本地色彩的植物难以达到设计的条件,只能使设计方案被迫更改。
3.2过于重视观赏效益,忽视生态效益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有些地方过于追求美观,有时一株树木的引进往往要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这样做虽然提升了园林的观赏价值,但是却使得园林的建设成本急剧增加,后期的养护资金也常常难以为继,违背了生态效益的目的。
4植物配置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4.1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科学设计
在对景观植物进行配置之前,要对景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等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结合当地的景观环境和土壤、气候,充分考虑各种植物在景观地的生存环境,从而保证引进的植物能良好生长。有些单位盲目引进稀有物种,总觉得“物以稀为贵”,但是这就有可能带来成本过高、植物成活率较低等问题。相比之下,使用本土树种能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本土树种能适应本土生存环境,成活率更高,对于绿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进外来植物和使用本土植物是景观设计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如北方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常绿植物较少,特别是冬季绿色植物更少,在景观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地方特点。只有知道植物的习性和景观地的地理环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才能让植物促进空气净化和形成人文环境。
4.2综合结构功能,优化布局
如今景观园林的设计越来越体现多元化,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充分发挥植物的造景作用,形成不同的景观。从植物特性角度看,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置,占据不同的空间。比如爬山虎、金银花、葡萄、紫藤等可以用来作为墙体绿化和走廊绿化;而蔓长春藤、红花醉浆草、迎春花等可以被用来进行坡面绿化。另外,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建立整体思考的方式,从整体景观结构布局入手,根据景观设计的区域整体框架选择合适的植物,利用植物景观类型造景;同时考虑景观的功能性需要。比如景观需要利用植物遮阴,就要配置比较茂盛的绿色植物;某个景观需要利用植物进行隔离,就要配置生命力比较旺盛且树干比较坚硬的植物。
4.3重视植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不理想,而景观园林在城市化建设中起到了绿化作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在园林景观中,植物可以很好地维护生态平衡,但由于城市园林景观是人工设计,而且面积比较小,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相对简单,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在植物配置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相互平衡与克制作用,促进园林中植物的正常生长。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但有些设计者却热衷引进国外植物品种,而忽视对国内植物品种的使用,这样对于生态平衡极为不利。因为国外品种长期以来适应了异国他乡的水土环境,如果没有进行充分地试
验就大面积地引进,有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失衡。在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有些树木固然名贵,但是如果单一地栽种这类植物,将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牵制、相互作用的系统,缺少其中几个环节,将会导致植被系统的不平衡,从而加速植物灭亡和其他生态链的不平衡。
5结语
总之,对景观园林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对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提升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特性,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功能、布局,优化植物配置,利用植物促进生态平衡,让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发挥出最大作用。只有不断提升景观园林在植物搭配方面的科学性,才可以使园林的设计实现观赏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茂才.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9)
[2]陈丹,张延涛.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5)
植物配置应用论文景观园林设计论文
摘要:对景观园林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对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提升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特性,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功能、布局,优化植物配置,利用植物促进生态平衡,让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发挥出最大作用。只有不断提升景观园林在植物搭配方面的科学性,才可以使园林的设计实现观赏效益和经济效益。
前言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追求以环保和美观为主题的园林设计,植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以追求美观与环保并重为目的的园林设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结合景观功能布局和审美价值,创新植物配置艺术,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
1植物配置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1.1生态效益
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带来最为重要的就是生态效益。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净化园内空气,调节当地气候,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它所带来的除了观赏性价值,装饰园内建筑,更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将会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1.2观赏效益
在整个园林的建设中,通过合理设置植物可以带来极大的观赏效益。在进行合理配置之后,不同的植物的组合比单一的植物更具有吸
引力。人们在这种环境之下,更容易放松心情,得到身心上的满足。
1.3经济效益
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植物进行合理地规划和配置,可以有效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这对于政府而言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符合一定的生态标准,这就导致许多植物可以循环利用。
1.4社会效益
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在促进园林建设的完成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古有诗人以物咏志,这足见植物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环境可能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思考,人们有不同的感悟。
2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2.1统一原则
在选择植物的搭配时,要争取在外观、颜色等方面产生合理的落差变化,从而在多样化中体现出统一的主题。其次要注意植物的协调性。要在选择植物的搭配时注重它们彼此间的联系,这样能够使植物的组合更加协调一致,对于表现景观的主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植物配置中各要素的差异和变化要控制在一定的度内,不影响整体的统一效果。
2.2平衡原则
根据园林设计的具体环境,要做到植物配置的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和规则式均衡(对称式)。不同的植物给人的感觉是有差异的,
比如说,体积小、色彩淡、质地柔、枝叶疏、数量少的植物种类,是一种轻盈简便的感觉,相反,体积大、色彩重、质地硬、枝叶茂、数量多的植物种类,是一种厚重深沉的感觉。这些植物要合理搭配在一起,在植物的数量、体积等方面都要进行精密地规划,以防喧宾夺主情况的出现,因此一定要根据景观公园的主题和植物周边的景观来进行合理地计划和种植。
2.3节奏和韵律原则
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变化,并在变化中体现出一定的节奏,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种植可以极大地提升景观园林的空间感,开阔了人的心境,使游客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2.4调和性原则
植物在景观园林中的配置要具备一定的协调感,不同的植物之间的搭配要主次分明,要注重柔和,要给人以柔和愉快的美感。不能过于唐突,或者跳跃性过大,让人找不出近似性和一致性。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变化和差异,给人视觉的冲击,形成奔放活泼的感受。
3现阶段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3.1设计单凭主观想象,没有经过科学地调研
在一些城市的景观园林建设中忽视自然规律。使得在选择植物的品种和搭配时罔顾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其他功能,单纯强调奢华与美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缺乏合理的调研,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往往根据它们的形状等外观来进行搭配,没有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论证。造成花费巨资引进的品种在短短
一两年之内就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其次表现在盲目追求外地的名贵品种,而对具有当地代表意义的却选择忽视,一些地方的景观园林设计虽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设计中加大了乡土树种搭配的比例。但是由于研究的力度不够,使具有本地色彩的植物难以达到设计的条件,只能使设计方案被迫更改。
3.2过于重视观赏效益,忽视生态效益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有些地方过于追求美观,有时一株树木的引进往往要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这样做虽然提升了园林的观赏价值,但是却使得园林的建设成本急剧增加,后期的养护资金也常常难以为继,违背了生态效益的目的。
4植物配置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4.1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科学设计
在对景观植物进行配置之前,要对景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等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结合当地的景观环境和土壤、气候,充分考虑各种植物在景观地的生存环境,从而保证引进的植物能良好生长。有些单位盲目引进稀有物种,总觉得“物以稀为贵”,但是这就有可能带来成本过高、植物成活率较低等问题。相比之下,使用本土树种能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本土树种能适应本土生存环境,成活率更高,对于绿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进外来植物和使用本土植物是景观设计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如北方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常绿植物较少,特别是冬季绿色植物更少,在景观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地方特点。只有知道植物的习性和景观地的地理环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才能让植物促进空气净化和形成人文环境。
4.2综合结构功能,优化布局
如今景观园林的设计越来越体现多元化,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充分发挥植物的造景作用,形成不同的景观。从植物特性角度看,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置,占据不同的空间。比如爬山虎、金银花、葡萄、紫藤等可以用来作为墙体绿化和走廊绿化;而蔓长春藤、红花醉浆草、迎春花等可以被用来进行坡面绿化。另外,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建立整体思考的方式,从整体景观结构布局入手,根据景观设计的区域整体框架选择合适的植物,利用植物景观类型造景;同时考虑景观的功能性需要。比如景观需要利用植物遮阴,就要配置比较茂盛的绿色植物;某个景观需要利用植物进行隔离,就要配置生命力比较旺盛且树干比较坚硬的植物。
4.3重视植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不理想,而景观园林在城市化建设中起到了绿化作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在园林景观中,植物可以很好地维护生态平衡,但由于城市园林景观是人工设计,而且面积比较小,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相对简单,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在植物配置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相互平衡与克制作用,促进园林中植物的正常生长。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但有些设计者却热衷引进国外植物品种,而忽视对国内植物品种的使用,这样对于生态平衡极为不利。因为国外品种长期以来适应了异国他乡的水土环境,如果没有进行充分地试
验就大面积地引进,有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失衡。在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有些树木固然名贵,但是如果单一地栽种这类植物,将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牵制、相互作用的系统,缺少其中几个环节,将会导致植被系统的不平衡,从而加速植物灭亡和其他生态链的不平衡。
5结语
总之,对景观园林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对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提升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特性,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功能、布局,优化植物配置,利用植物促进生态平衡,让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发挥出最大作用。只有不断提升景观园林在植物搭配方面的科学性,才可以使园林的设计实现观赏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茂才.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9)
[2]陈丹,张延涛.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