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新理想高复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浙江省杭州新理想高复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注意事项: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 共 50 分 09-11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各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

2.

ABC.甲月份P受到强烈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成片的森林一片葱绿D.乙月份P地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风力小于夏季

3.下图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A.甲B.乙C.丙D.丁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两地理兴趣小组在图示地区宿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80米 B.250米 C.390米 D.420米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列甲、乙两图。读图完成

选取了A—F6-7题。

6.某地水热状况与AA.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位于东非高原7.乙图中⑥地可能位于 A.宁夏平原 BC.吐鲁番盆地 谷

D.伊犁河

8.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

A.甲、丁、丙、乙B.甲、乙、丙、丁

图。根据图中信曲线分别是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某学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从南麓开始攀登山峰,进行生态考察。右图为秦岭地区地形剖面图与年降水量曲线图,据此回答

9—11题。

9.秦岭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海拔位于

A.1500—2000米之间 B.2000—2500米之间C.2500—3000米之间 D.3000米以上10.秦岭南麓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1.关中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A.水平挤压形成褶皱,背斜被侵蚀而成 B.流水侵蚀而成C.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向斜向下弯曲而成 D.断层附近岩体下降而成右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 答12~13题。

1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13.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14.右图中,正确表示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情况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较旺盛的上升流,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读图,完成15-17题:15.若E处的高度为1000米,

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F

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

.16℃ B.-6℃ C.4℃ D.-4℃

16.右图右侧是F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①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17.若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则尤以初春最多,原因主要

①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土质更加松软干燥②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大风天气显著增多

③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 ④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图甲是“风向标示意图”,图乙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图乙

图甲

18.此时,Q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19.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右图中的大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20~21题。

20.若图中大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则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B.该天气系统只在冬季出现,称为台风 C.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一定寒冷干燥 D.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21.若大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 A.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B.由P到N走最近路线,方向应是先东北再东南 C.图中M、N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D.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

24题。 22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

23.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C.洋流 D.地形 24.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25.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 共 50 分

26.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9分)

(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2分)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高原

(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3

(3)图中B、C两处线上,实际存在锋面的是

4分) 27.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2分)

(2) 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_____________是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 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

A、大于14小时 B、等于14 14小时 D、无法确定 28.(图中:P代表大气降水量,E代表地表蒸发量),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两地气温与降水分析,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4分)

(2)甲地气候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与乙地类似的气候类型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4分)

(3)从两地水分收支来看,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的是__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9.下图(图图,回答

(( ((该地气候形成中 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Ⅰ)”,图中中心点为A。读下列问题。(17分)

浙江省杭州新理想高复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参考答案

26. (9分) (1)A(2分)

(2)风向: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1分)风速:甲地风速慢,乙地风速快;(1分)性质: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1分)

(3)B(1分) B成锋面;(1分)而C锋面位于高压脊上,在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2分) 27.(12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

(2)南半球 自东南流向西北 太平洋(6分) (3)大于武汉 (2分) C (2分) 28.(12分)

(1)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4(2)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30°~40°左右的大陆西岸(4分)

(3)甲 用(4分) 29.(17分)

(1)135 °W 180°(2)夏至 (4分) (3)0° 46°52(4分) (4)伦敦 (2分)

(5)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北大西洋暖流(3分)

浙江省杭州新理想高复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注意事项: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 共 50 分 09-11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各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

2.

ABC.甲月份P受到强烈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成片的森林一片葱绿D.乙月份P地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风力小于夏季

3.下图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A.甲B.乙C.丙D.丁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两地理兴趣小组在图示地区宿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80米 B.250米 C.390米 D.420米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列甲、乙两图。读图完成

选取了A—F6-7题。

6.某地水热状况与AA.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位于东非高原7.乙图中⑥地可能位于 A.宁夏平原 BC.吐鲁番盆地 谷

D.伊犁河

8.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

A.甲、丁、丙、乙B.甲、乙、丙、丁

图。根据图中信曲线分别是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某学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从南麓开始攀登山峰,进行生态考察。右图为秦岭地区地形剖面图与年降水量曲线图,据此回答

9—11题。

9.秦岭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海拔位于

A.1500—2000米之间 B.2000—2500米之间C.2500—3000米之间 D.3000米以上10.秦岭南麓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1.关中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A.水平挤压形成褶皱,背斜被侵蚀而成 B.流水侵蚀而成C.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向斜向下弯曲而成 D.断层附近岩体下降而成右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 答12~13题。

1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13.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14.右图中,正确表示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情况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较旺盛的上升流,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读图,完成15-17题:15.若E处的高度为1000米,

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F

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

.16℃ B.-6℃ C.4℃ D.-4℃

16.右图右侧是F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①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17.若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则尤以初春最多,原因主要

①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土质更加松软干燥②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大风天气显著增多

③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 ④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图甲是“风向标示意图”,图乙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图乙

图甲

18.此时,Q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19.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右图中的大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20~21题。

20.若图中大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则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B.该天气系统只在冬季出现,称为台风 C.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一定寒冷干燥 D.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21.若大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 A.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B.由P到N走最近路线,方向应是先东北再东南 C.图中M、N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D.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

24题。 22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

23.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C.洋流 D.地形 24.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25.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 共 50 分

26.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9分)

(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2分)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高原

(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3

(3)图中B、C两处线上,实际存在锋面的是

4分) 27.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2分)

(2) 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_____________是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 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

A、大于14小时 B、等于14 14小时 D、无法确定 28.(图中:P代表大气降水量,E代表地表蒸发量),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两地气温与降水分析,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4分)

(2)甲地气候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与乙地类似的气候类型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4分)

(3)从两地水分收支来看,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的是__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9.下图(图图,回答

(( ((该地气候形成中 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Ⅰ)”,图中中心点为A。读下列问题。(17分)

浙江省杭州新理想高复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参考答案

26. (9分) (1)A(2分)

(2)风向: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1分)风速:甲地风速慢,乙地风速快;(1分)性质: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1分)

(3)B(1分) B成锋面;(1分)而C锋面位于高压脊上,在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2分) 27.(12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

(2)南半球 自东南流向西北 太平洋(6分) (3)大于武汉 (2分) C (2分) 28.(12分)

(1)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4(2)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30°~40°左右的大陆西岸(4分)

(3)甲 用(4分) 29.(17分)

(1)135 °W 180°(2)夏至 (4分) (3)0° 46°52(4分) (4)伦敦 (2分)

(5)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北大西洋暖流(3分)


相关内容

  • 正保杭州新理想高复学校
  • 网易报道:正保新理想高复生9个月见证奇迹 9个月,是历史中的沧海一粟:9个月,也可以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对于今年高考考了575分的湖州安吉理科生王雪洲来说,在正保新理想高复的这9个月,无疑是他人生中的华丽转身. 从去年总分2的321分,到今年总分1的575分,且超过浙江省理科重点分数线25分,王雪洲 ...

  • 学长交流会总结
  • 浙江师范大学 2011年"感恩母校行"寒假志愿者专项行动 三梅中学学长交流会总结 一. 活动概况 三年的高中生活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母校给我们的是别样的感受,是她告诉我们,要奋斗.要勇敢.要改变,她引领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做人.给我们创造机会.为我们提供舞台,感谢母校. 随着又一 ...

  •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恐促高中开展
  •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恐促高中开展"填鸭式"教学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恐促高中开展"填鸭式"教学 中新网杭州9月25日电(见习记者 施佳秀 实习生 董佳丽 邵晓鹏)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公布.从改革的初衷来看,增加学校和学生的选择权,开展扬长教育,从根 ...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地球运动(2) 2011届模拟题 题组一 (安徽巢湖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量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3题. 1.太阳在a位置时,测量出 ...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2010年-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下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行了英语学情分析. 本届高复班学生xx年年高考分数不太理想,没有一个学生能达到优秀(120分)档次,而且过百分的学生比例仅有20%,大多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在及数线上下.不少学生感到英语特别难学,对英语学习比较头 ...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xx年—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下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行了英语学情分析。   本届高复班学生xx年年高考分数不太理想,没有一个学生能达到优秀(120分)档次,而且过百分的学生比例仅有20%,大多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在及数线上下。不少学生感到英语特别难学,对英语学 ...

  • 高中出题试卷模板
  • 东川明月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浙江省某地的等高线图,完成1- ...

  • 第六讲地壳物质的运动
  • 第六讲 地壳物质的运动(一) [知识梳理] 一.岩石的分类及其转化 侵入岩:花岗岩 1)岩浆岩 喷出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 1.岩石的分类 (2)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3)变质岩: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 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 2. ...

  • 同位语从句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 同位语从句模拟试题汇编 1. (2010吉林市高三第二次市统考) _______was known to us all that Johnson had broken his promise _______ he would give each of us a small gift. A. A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