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论文编号____________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基于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学号 姓名

学习形式 夜大学 指导教师

专业 金融学 论文成绩 (不填)

完成时间: 2014 年 2 月 23 日

论文审题表(此表中标为蓝色的项目请同学们按照自己论文的实际内容填写,其余不填)

论文评定表(此页为评阅教师填写)

目 录

一、前言 ........................................................ 6

二、金融创新的概念发展动因及特点 ................................ 6

1、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的涵义.................................. 6

2、金融创新发展的动因........................................ 7

3、金融创新发展的特点........................................ 7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 7

1、减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力............................ 8

2、金融创新削弱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8

3、金融创新对公开市场的影响.................................. 9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 9

1、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10

2、金融创新破坏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10

3、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 10

4、金融创新削弱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11

1、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 11

2、金融创新使货币创造的主体形成多元化,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能力减

弱.......................................................... 11

3、金融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11

4、金融创新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12

六、基于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 12

1、寻求更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2

2、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13

3、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3

七、结论 ....................................................... 13

参考文献 ....................................................... 15

摘 要

金融创新从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历经了50 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性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为了满足金融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逐步开展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金融创新体系。金融创新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新金融工具,新金融系统和新金融市场的开发,可提供强大的动力,世界金融的发展,同时也让每个国家的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运行相关性减弱的影响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力量,使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创新降低了中间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并与最终目标是受影响的。本文的动机产生金融创新和特点,系统的分析了对货币的结构和内涵、影响和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的结构和内容,产生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实现最终目标。因此,作为货币调控当局(中央银行)应准确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今后能在创新浪潮推动下的金融升级型发展,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影响 中介目标 传导机制

一、前言

金融创新是当代金融业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它是指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金融市场交易机制,货物按方式供应的财务和组织结构领域的创新革命。受金融因素(如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等)对货币政策的相应影响,货币供求机制和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重新组合。加强金融结构的变革和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依靠金融创新。正是因为金融创新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各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金融创新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其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深入剖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才能建立起与创新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使央行加快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让各国经济适应金融创新环境,才能有效的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金融创新的概念发展动因及特点

1、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的涵义

什么是创新?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1912) 首先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来自内部本身的一种创造性的改革,而且创新的实现过程就是经济的发展过程。对于金融创新的定义,我们引用熊彼特这一思想,结合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历史进程,概括参考文献的观点,本文将金融创新概括为:在一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技术条件下,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对现有的金融体制,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进行持续创造性的变革和研发活动。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的通过货币手段,对信贷和银行系统的管理,货币政策必须通过实现中间目标,即调节和控制某些中间或金融变量的传导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如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利率股票来完成价格。

2、金融创新发展的动因

从金融创新发展历程中分析其创新原因, 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评析借鉴是十分有必要的。事实上, 绝大部分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逃避管制、制度改革、追逐利润和科技发展需要。第一,金融创新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某些获利机会而回避政府的管制所引起的。首先利益最大化加大了金融当局的监管压力, 一些限制性规定不得不取消, 另一方面则是要千方百计的逃避金融监管的限制。因此,金融机构就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摆脱政府的管制。第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为了适应经济改革的要求,就需要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进行创新。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就采取了相关的制度改革,从而制度改革成为了金融创新发展的动因之一。不仅如此,我国还以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构建起了国家金融专业通讯网络,在股票交易、资金清算等金融业务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相关的技术保证。

3、金融创新发展的特点

金融创新在20世纪60年代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70—80年代金融管制的放松为契机,一直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目前金融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创新多样化。表现在以下三种类型:(1) 流动性创新的增加。包括长期贷款证券化,CD 存款。(2)信用创造和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提高资金的借款人的来源,使人们有充足的信贷资金开展经济活动。(3)股权创造性的革新。包括股权融资机构的经济来源更广泛的创新,如可换股债券,股权认购书等,以及使债务转为股本的金融工具,其实金融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的金融创新还是保守,是经济增长或衰退的重要指标。第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业务整合。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法定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工具更现代的影响力各不相同,有强有弱。

1、减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力

金融创新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个两个方面:第一,在金融创新下,融资证券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向了金融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而资金不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而金融创新负债的比例使金融机构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商业银行,在银行的存款债务比例下降。而这些贷款,回购协议,欧洲美元借款及其他短期借款,长期负债,如发行金融债券,但受到国内外货币市场的逐步提高比例。这两部分的变化影响了银行系统的存款,使银行的存款量减少,随之也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第二,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降低。这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提缴率下降所致。由于各国货币当局出于鼓励金融创新、争取金融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的考虑, 不断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 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其他形式的货币税率来逃避存款准备金率的提缴。比如当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然而银行不愿意紧缩信贷规模时,他们为了保持其贷款规模就可以采取减少超额储备这一措施,通过货币市场来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其结果是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2、金融创新削弱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项内容即调整再贴现率和规定再贴现条件, 金融创新对两方面都有影响。

第一,金融创新规定再贴现的条件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当今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调控当局放松了对再贴现条件的规定。随着“真实票据论”在金融创新下的理论影响日趋下降,活跃的金融工具创新让新型票据更能符合央行的规定。其次,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入准备金的方式更多的采取以政府债券作抵押,这种方式不会受再贴现条件的束缚。以上两个原因迫使再贴现条件的规定向自由化方向发展。第二,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力逐渐被金融创新减弱。在操作过程中,中央银行的贴现率调整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金融创新,就越来越明显,央行的被动的环境,因为央行再贴现率的调整,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只再贴现利率的发挥。

在国家金融创新活跃,贴现只是作为许多方法来弥补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之一,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贷款证券化,出售证券,存款发放短期证书,这些贷款方式,包括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渠道以满足流动性的金融机构的借款需求。除了扩大各种方式借款,金融创新也可以降低借贷成本,并增加借贷,以使金融机构能够有利于减少对再贴现依存度。这削弱了中央银行再贴现的重要性,调整贴现率的影响也减少了。

3、金融创新对公开市场的影响

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资产证券化趋势以及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具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金融创新使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范围扩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金融创新条件下,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在银行间本币市场和外币市场上都能够发挥充分作用。在银行间货币市场,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债券等方式来交换远期交易货币基础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可以依靠远期、互换、掉期及其他创新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来调节市场机制的运作。从全球经济发展来讲,金融创新加快了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使得瑞典、日本、法国等以前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的国家也能凭借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其次,金融创新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要大量的可供交易的工具,这意味着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更丰富准确的。这就需要创新金融工具。

总之,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有时加强,有时减弱。首先是金融创新来降低储备机制的作用。降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范围,减少了多余的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弹性。商业银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金融创新,因而不受再贴现条件影响,其结果是减少对金融机构的依赖,削弱了货币的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调控运行。最后,金融创新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手段。因此,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不能有效地调节货币供应量,培养和提高货币市场的有效性和资本市场。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1、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首先,金融创新大大提高了银行资产之间的替代弹性。例如,当货币当局要规范政策工具来降低储备的供应,以减少货币供应量,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基金,而无需降低贷款以满足准备金要求。于是,为了达到增减某一货币量的目的,就必须让利率处于经常波动的状态,宏观经济变量受利率调控的作用相对减小;其次,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银行逐步把资金转向纯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非利息收入就不断的增加,利润总额对利差的变化反应灵敏性降低;再者,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国银行国外利润也在不断上升,它对国内利率的变化反应也逐渐迟缓。

2、金融创新破坏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金融创新过程中的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问题日益凸显,货币供应量统计的难度逐渐增加。金融创新模糊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定义或中央银行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观察,测量和分析。最突出的例子是金融创新的定义和测量赚钱出现混乱。学术界对货币进行定义通常被西方国家货币管理机构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采用,按照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同的特点将货币划分为M1,M2,M3。金融创新发展之前,货币的定义还未被模糊,因为只有活期存款和通货在经济活动中能够充当交易媒介,作为交易的货币和作为投资的金融资产界限分明。金融创新兴起之后,在新金融工具的涌现以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逐渐模糊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交易账户与投资账户,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界限。因此,货币的定义与计量日趋复杂化。

3、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

在中介目标利率,例如,央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短期名义利率受市场创新,积极,创新和贸易却使创新的金融工具利率下降的重要性,而其他更改在央行加息,利率市场的反应也慢的响应变化的内在因素,这削弱了央行的影响在金融市场自由化所造成的形势和国际市场利率的能力金融创新,中央银行控制利率,在这个国家中间增加难度的目标。因此,利率在央行也有所下降可控性。

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指出,货币政策的传导是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改变了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然后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接着市场利率发生变动,继而引起投资发生变动,最终总收入和总产出通过乘数效应也发生相应的变动。金融创新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使传统的传导机制受阻。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金融创新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传导机制理论中,商业银行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传达商业银行对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三大法宝”在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在金融创新的环境,在金融部门商业银行传导的地位和作用已经降低,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为了生存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迫“脱媒”的方向,开展多种经营,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证券业务和服务业务的比重发展商业银行在经济活动及改变业务活动调整状态,降低了货币的导体政策的重要性和作用,特别是与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为导向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传导过程,非银行金融机构担当的中介角色越来越明显。

2、金融创新使货币创造的主体形成多元化,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能力减弱 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来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是中央银行来控制的传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在金融创新中越来越快的发展过程中,其经营范围有逐渐扩大,这些机构有很多活期存款,因此创造了大量派生存款,从而降低中央银行对货币调控的能力。

3、金融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非金融机构的兴起,部分资金去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减少资金来源,银行存款,特别是一个显著减少活期存款,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量

来改变信贷规模的大小,央行使传导部分失效机理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降低货币政策的力量。

4、金融创新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传导延迟指的是经济变量最终影响了发展,从货币政策经过时间的政策目标,金融机构要经过导体中间的货币政策实施后作出判断,以生产经济变量,其中有一个传导过程中有多个环节的影响,但也有很多的因素会不会在每个会议上确定的,因此传导停滞本身不确定的。金融创新,社会行为和公共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必须改变随着形势的变化,由于资产结构和货币需求具有复杂的状态,从而使传导延迟的不确定性增加,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难以把握,而且容易在传导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六、基于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金融创新的广泛开展,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既有有利于货币政策效果的积极因素,也有削弱货币政策效果的不利因素。积极探索金融广泛创新背景下的实施货币政策的新思路,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寻求更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从长远来看,通过高度发达的金融创新,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创新和财务流程的大规模恶化的发展,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意义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一定会找到其他比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更为合适。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我国以后可以选择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等等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能否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越来越受关注。如果金融创新的发展使货币供给量无法承担中介目标的任务时,恰逢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那么,利率将是较好的替代目标。当然,随着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谁最适合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也要看将来的宏观经济形势。

2、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为了减少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充分了解公众的反应变化的市场经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使更多的市场导向的货币政策操作。例如,由于弱化再贴现工具,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法定作用的有效性应加强这一政策工具,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的规定,决定应作出提高透明度,更应注意对公众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通过对公众的期望的调整,在与公众的行为,以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协调。

3、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货币渠道将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为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当前要在完善信贷渠道的同时,也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为货币渠道的建立创造条件。首先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利率传导效果。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利率传导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完善利率传导渠道十分必要。其次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将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加以完善。通过增加市场交易品种,扩大市场交易市场来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总规模、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为了完成市场资金结构的转变,就要打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形成多元的市场资金管道。最后,要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让汇率传导渠道顺畅。加快人民币汇率,更大的汇率浮动范围,提高汇率灵活性,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不仅减少对精神障碍的汇率市民有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增强改革外部经济失衡调节,进行了充分发挥作用,汇率货币政策的利率。

七、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货币政策受到金融创新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货币政策的工具、操作、传导及其效果发生了改变。从货币政策工具角度分析得出,金融创新削弱了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且将加强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 分析从中介目标而设定,金融创新可以在中间目标,可控性和相关性

来衡量都产生了影响; 在传导机制方面,金融创新在整体上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同时改变了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地位。广泛的金融创新,使组织模式和功能价值在金融市场发生了变化,资金运转依赖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央行明智的选择应该加强引导,金融创新,使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加强监管,将创新活动纳入法制和规范的轨道,扬长避短,保证金融业健康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伍戈. 信贷规模规避与货币政策调控[J].财经科学,2010,(9):10-16.

2. 高晓红, 王静.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上海金融,2002,(7):14-17.

3. 陈涤非, 石铮. 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及其货币政策效应[J].现代经济探讨,2005,(2):44-47.

4. 陈柳钦.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2):29-31.

5. 方显仓.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34(3):93-97.

6. 索彦峰. 金融创新、基本普尔分析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0):31-37.

7. 高晓红, 王静.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02,(8):25-29.

8. 贺根庆.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变的货币政策体系建设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7(2):78-85.

9. 王航, 汪洋溢, 马亮等.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3,(8):18-21.

10. 梅向东, 陶晓峰. 试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4,(4):130-131.

11. 刘前进. 货币定义、金融创新与我国货币统计制度改革[J].经济问题 ,2013,(12):4-10,89.

12. 蒋放鸣.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2002,(3):19-20.

13. 杨炘, 张哲.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13):132-134.

14. 贾俊超, 程晓曦.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96-99.

15. 杨屹, 郑小迎, 林宣雄等.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关系及货币政策的影响[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2,18(1):98-101.

16. 杨向阳. 论金融创新形势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4,(6):66-68.

17. 黄正威. 论从紧货币政策下的金融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8,(3):61-63.

18. 朱春红. 论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创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22(2):16-19.

19. 周钟山, 陈志民, 包胜等.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开放导报,2009,(1):45-47.

20. 左晓杰. 我国央行应对金融创新的现实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0):69-72.

论文编号____________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基于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学号 姓名

学习形式 夜大学 指导教师

专业 金融学 论文成绩 (不填)

完成时间: 2014 年 2 月 23 日

论文审题表(此表中标为蓝色的项目请同学们按照自己论文的实际内容填写,其余不填)

论文评定表(此页为评阅教师填写)

目 录

一、前言 ........................................................ 6

二、金融创新的概念发展动因及特点 ................................ 6

1、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的涵义.................................. 6

2、金融创新发展的动因........................................ 7

3、金融创新发展的特点........................................ 7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 7

1、减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力............................ 8

2、金融创新削弱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8

3、金融创新对公开市场的影响.................................. 9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 9

1、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10

2、金融创新破坏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10

3、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 10

4、金融创新削弱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11

1、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 11

2、金融创新使货币创造的主体形成多元化,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能力减

弱.......................................................... 11

3、金融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11

4、金融创新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12

六、基于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 12

1、寻求更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2

2、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13

3、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3

七、结论 ....................................................... 13

参考文献 ....................................................... 15

摘 要

金融创新从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历经了50 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性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为了满足金融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逐步开展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金融创新体系。金融创新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新金融工具,新金融系统和新金融市场的开发,可提供强大的动力,世界金融的发展,同时也让每个国家的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运行相关性减弱的影响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力量,使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创新降低了中间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并与最终目标是受影响的。本文的动机产生金融创新和特点,系统的分析了对货币的结构和内涵、影响和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的结构和内容,产生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实现最终目标。因此,作为货币调控当局(中央银行)应准确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今后能在创新浪潮推动下的金融升级型发展,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影响 中介目标 传导机制

一、前言

金融创新是当代金融业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它是指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金融市场交易机制,货物按方式供应的财务和组织结构领域的创新革命。受金融因素(如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等)对货币政策的相应影响,货币供求机制和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重新组合。加强金融结构的变革和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依靠金融创新。正是因为金融创新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各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金融创新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其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深入剖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才能建立起与创新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使央行加快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让各国经济适应金融创新环境,才能有效的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金融创新的概念发展动因及特点

1、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的涵义

什么是创新?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1912) 首先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来自内部本身的一种创造性的改革,而且创新的实现过程就是经济的发展过程。对于金融创新的定义,我们引用熊彼特这一思想,结合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历史进程,概括参考文献的观点,本文将金融创新概括为:在一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技术条件下,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对现有的金融体制,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进行持续创造性的变革和研发活动。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的通过货币手段,对信贷和银行系统的管理,货币政策必须通过实现中间目标,即调节和控制某些中间或金融变量的传导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如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利率股票来完成价格。

2、金融创新发展的动因

从金融创新发展历程中分析其创新原因, 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评析借鉴是十分有必要的。事实上, 绝大部分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逃避管制、制度改革、追逐利润和科技发展需要。第一,金融创新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某些获利机会而回避政府的管制所引起的。首先利益最大化加大了金融当局的监管压力, 一些限制性规定不得不取消, 另一方面则是要千方百计的逃避金融监管的限制。因此,金融机构就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摆脱政府的管制。第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为了适应经济改革的要求,就需要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进行创新。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就采取了相关的制度改革,从而制度改革成为了金融创新发展的动因之一。不仅如此,我国还以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构建起了国家金融专业通讯网络,在股票交易、资金清算等金融业务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相关的技术保证。

3、金融创新发展的特点

金融创新在20世纪60年代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70—80年代金融管制的放松为契机,一直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目前金融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创新多样化。表现在以下三种类型:(1) 流动性创新的增加。包括长期贷款证券化,CD 存款。(2)信用创造和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提高资金的借款人的来源,使人们有充足的信贷资金开展经济活动。(3)股权创造性的革新。包括股权融资机构的经济来源更广泛的创新,如可换股债券,股权认购书等,以及使债务转为股本的金融工具,其实金融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的金融创新还是保守,是经济增长或衰退的重要指标。第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业务整合。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法定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工具更现代的影响力各不相同,有强有弱。

1、减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力

金融创新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个两个方面:第一,在金融创新下,融资证券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向了金融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而资金不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而金融创新负债的比例使金融机构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商业银行,在银行的存款债务比例下降。而这些贷款,回购协议,欧洲美元借款及其他短期借款,长期负债,如发行金融债券,但受到国内外货币市场的逐步提高比例。这两部分的变化影响了银行系统的存款,使银行的存款量减少,随之也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第二,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降低。这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提缴率下降所致。由于各国货币当局出于鼓励金融创新、争取金融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的考虑, 不断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 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其他形式的货币税率来逃避存款准备金率的提缴。比如当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然而银行不愿意紧缩信贷规模时,他们为了保持其贷款规模就可以采取减少超额储备这一措施,通过货币市场来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其结果是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2、金融创新削弱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项内容即调整再贴现率和规定再贴现条件, 金融创新对两方面都有影响。

第一,金融创新规定再贴现的条件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当今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调控当局放松了对再贴现条件的规定。随着“真实票据论”在金融创新下的理论影响日趋下降,活跃的金融工具创新让新型票据更能符合央行的规定。其次,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入准备金的方式更多的采取以政府债券作抵押,这种方式不会受再贴现条件的束缚。以上两个原因迫使再贴现条件的规定向自由化方向发展。第二,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力逐渐被金融创新减弱。在操作过程中,中央银行的贴现率调整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金融创新,就越来越明显,央行的被动的环境,因为央行再贴现率的调整,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只再贴现利率的发挥。

在国家金融创新活跃,贴现只是作为许多方法来弥补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之一,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贷款证券化,出售证券,存款发放短期证书,这些贷款方式,包括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渠道以满足流动性的金融机构的借款需求。除了扩大各种方式借款,金融创新也可以降低借贷成本,并增加借贷,以使金融机构能够有利于减少对再贴现依存度。这削弱了中央银行再贴现的重要性,调整贴现率的影响也减少了。

3、金融创新对公开市场的影响

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资产证券化趋势以及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具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金融创新使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范围扩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金融创新条件下,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在银行间本币市场和外币市场上都能够发挥充分作用。在银行间货币市场,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债券等方式来交换远期交易货币基础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可以依靠远期、互换、掉期及其他创新通过公开市场交易来调节市场机制的运作。从全球经济发展来讲,金融创新加快了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使得瑞典、日本、法国等以前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的国家也能凭借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其次,金融创新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要大量的可供交易的工具,这意味着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更丰富准确的。这就需要创新金融工具。

总之,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有时加强,有时减弱。首先是金融创新来降低储备机制的作用。降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范围,减少了多余的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弹性。商业银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金融创新,因而不受再贴现条件影响,其结果是减少对金融机构的依赖,削弱了货币的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调控运行。最后,金融创新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手段。因此,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不能有效地调节货币供应量,培养和提高货币市场的有效性和资本市场。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1、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首先,金融创新大大提高了银行资产之间的替代弹性。例如,当货币当局要规范政策工具来降低储备的供应,以减少货币供应量,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基金,而无需降低贷款以满足准备金要求。于是,为了达到增减某一货币量的目的,就必须让利率处于经常波动的状态,宏观经济变量受利率调控的作用相对减小;其次,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银行逐步把资金转向纯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非利息收入就不断的增加,利润总额对利差的变化反应灵敏性降低;再者,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国银行国外利润也在不断上升,它对国内利率的变化反应也逐渐迟缓。

2、金融创新破坏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金融创新过程中的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问题日益凸显,货币供应量统计的难度逐渐增加。金融创新模糊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定义或中央银行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观察,测量和分析。最突出的例子是金融创新的定义和测量赚钱出现混乱。学术界对货币进行定义通常被西方国家货币管理机构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采用,按照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同的特点将货币划分为M1,M2,M3。金融创新发展之前,货币的定义还未被模糊,因为只有活期存款和通货在经济活动中能够充当交易媒介,作为交易的货币和作为投资的金融资产界限分明。金融创新兴起之后,在新金融工具的涌现以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逐渐模糊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交易账户与投资账户,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界限。因此,货币的定义与计量日趋复杂化。

3、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

在中介目标利率,例如,央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短期名义利率受市场创新,积极,创新和贸易却使创新的金融工具利率下降的重要性,而其他更改在央行加息,利率市场的反应也慢的响应变化的内在因素,这削弱了央行的影响在金融市场自由化所造成的形势和国际市场利率的能力金融创新,中央银行控制利率,在这个国家中间增加难度的目标。因此,利率在央行也有所下降可控性。

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指出,货币政策的传导是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改变了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然后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接着市场利率发生变动,继而引起投资发生变动,最终总收入和总产出通过乘数效应也发生相应的变动。金融创新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使传统的传导机制受阻。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金融创新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传导机制理论中,商业银行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传达商业银行对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三大法宝”在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在金融创新的环境,在金融部门商业银行传导的地位和作用已经降低,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为了生存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迫“脱媒”的方向,开展多种经营,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证券业务和服务业务的比重发展商业银行在经济活动及改变业务活动调整状态,降低了货币的导体政策的重要性和作用,特别是与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为导向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传导过程,非银行金融机构担当的中介角色越来越明显。

2、金融创新使货币创造的主体形成多元化,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能力减弱 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来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是中央银行来控制的传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在金融创新中越来越快的发展过程中,其经营范围有逐渐扩大,这些机构有很多活期存款,因此创造了大量派生存款,从而降低中央银行对货币调控的能力。

3、金融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非金融机构的兴起,部分资金去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减少资金来源,银行存款,特别是一个显著减少活期存款,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量

来改变信贷规模的大小,央行使传导部分失效机理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降低货币政策的力量。

4、金融创新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传导延迟指的是经济变量最终影响了发展,从货币政策经过时间的政策目标,金融机构要经过导体中间的货币政策实施后作出判断,以生产经济变量,其中有一个传导过程中有多个环节的影响,但也有很多的因素会不会在每个会议上确定的,因此传导停滞本身不确定的。金融创新,社会行为和公共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必须改变随着形势的变化,由于资产结构和货币需求具有复杂的状态,从而使传导延迟的不确定性增加,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难以把握,而且容易在传导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六、基于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金融创新的广泛开展,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既有有利于货币政策效果的积极因素,也有削弱货币政策效果的不利因素。积极探索金融广泛创新背景下的实施货币政策的新思路,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寻求更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从长远来看,通过高度发达的金融创新,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创新和财务流程的大规模恶化的发展,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意义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一定会找到其他比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更为合适。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我国以后可以选择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等等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能否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越来越受关注。如果金融创新的发展使货币供给量无法承担中介目标的任务时,恰逢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那么,利率将是较好的替代目标。当然,随着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谁最适合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也要看将来的宏观经济形势。

2、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为了减少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充分了解公众的反应变化的市场经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使更多的市场导向的货币政策操作。例如,由于弱化再贴现工具,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法定作用的有效性应加强这一政策工具,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的规定,决定应作出提高透明度,更应注意对公众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通过对公众的期望的调整,在与公众的行为,以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协调。

3、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货币渠道将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为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当前要在完善信贷渠道的同时,也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为货币渠道的建立创造条件。首先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利率传导效果。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利率传导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完善利率传导渠道十分必要。其次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将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加以完善。通过增加市场交易品种,扩大市场交易市场来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总规模、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为了完成市场资金结构的转变,就要打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形成多元的市场资金管道。最后,要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让汇率传导渠道顺畅。加快人民币汇率,更大的汇率浮动范围,提高汇率灵活性,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不仅减少对精神障碍的汇率市民有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增强改革外部经济失衡调节,进行了充分发挥作用,汇率货币政策的利率。

七、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货币政策受到金融创新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货币政策的工具、操作、传导及其效果发生了改变。从货币政策工具角度分析得出,金融创新削弱了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且将加强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 分析从中介目标而设定,金融创新可以在中间目标,可控性和相关性

来衡量都产生了影响; 在传导机制方面,金融创新在整体上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同时改变了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地位。广泛的金融创新,使组织模式和功能价值在金融市场发生了变化,资金运转依赖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央行明智的选择应该加强引导,金融创新,使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加强监管,将创新活动纳入法制和规范的轨道,扬长避短,保证金融业健康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伍戈. 信贷规模规避与货币政策调控[J].财经科学,2010,(9):10-16.

2. 高晓红, 王静.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上海金融,2002,(7):14-17.

3. 陈涤非, 石铮. 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及其货币政策效应[J].现代经济探讨,2005,(2):44-47.

4. 陈柳钦.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2):29-31.

5. 方显仓.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34(3):93-97.

6. 索彦峰. 金融创新、基本普尔分析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0):31-37.

7. 高晓红, 王静.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02,(8):25-29.

8. 贺根庆.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变的货币政策体系建设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7(2):78-85.

9. 王航, 汪洋溢, 马亮等.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3,(8):18-21.

10. 梅向东, 陶晓峰. 试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4,(4):130-131.

11. 刘前进. 货币定义、金融创新与我国货币统计制度改革[J].经济问题 ,2013,(12):4-10,89.

12. 蒋放鸣.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2002,(3):19-20.

13. 杨炘, 张哲.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13):132-134.

14. 贾俊超, 程晓曦.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96-99.

15. 杨屹, 郑小迎, 林宣雄等.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关系及货币政策的影响[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2,18(1):98-101.

16. 杨向阳. 论金融创新形势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4,(6):66-68.

17. 黄正威. 论从紧货币政策下的金融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8,(3):61-63.

18. 朱春红. 论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创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22(2):16-19.

19. 周钟山, 陈志民, 包胜等.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开放导报,2009,(1):45-47.

20. 左晓杰. 我国央行应对金融创新的现实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0):69-72.


相关内容

  • 关于汽车的毕业论文
  • 关于汽车的毕业论文 危机下的美国汽车业 汽车节能及我国近期发展重点 浅议国外汽车品牌的命名及汉译 对我国汽车服务业现状及发展建议的探讨 欧洲与我国"汽车及其挂车转向装置的要求"标准差异解析 汽车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中的关键点 汽车性价比解析 我 ...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发展论文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发展论文 摘要:基于服务创新理论,以山西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形式和创新战略.创新障碍.创新资源等方面来分析山西KIBS创新发展现状.从创新的三方主体:政府.KIBS企业.行业协会出发,分别给出促进山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相关策略建议.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 ...

  • 经济类论文选题
  • 经济类论文选题 1.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研究 2.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 3.房地产抵押相关问题的思考 4.房地产投资基金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探析 5.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6.房地产开发风险分析与规避 7.论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及防范 8.论投机性炒房对国民经济的危害 9.住房抵 ...

  • 商业银行论文
  • 摘要:为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研究情况,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2012年与商业银行相关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结果显示: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并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有了可观的发展. 关键字:商业银行 ...

  • 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 摘要:第十二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讨论了"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危机的成因研究.经济危机的影响研究.经济危机与宏观调控.经济危机的治理思路.应对危机的经验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经济危机;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研究
  • 我国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的成效.问题及建议 李明贤 刘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的需求增多,农户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资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了解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中取得的主要 ...

  • 我国股权众筹融资模式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J 金融与经济2015.02 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 我国股权众筹融资模式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蓝俊杰 本文从我国股权众筹的总体特征和典型模式出发,通过分析其发展的现状,提出股权众筹存在信息不对称.法律.知识产权保护.信用环境.监管等问题,并为促进国内股权众筹良性发展, ...

  •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问题分析及建议
  • 2011年第8期中旬刊(总第453期) 时代金融 TimesFinance NO.8,2011 (CumulativetyNO.453)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问题分析及建议 程雨和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00)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渐开放,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我国国际收支平 ...

  • 十三五规划建议学习心得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引发各方解读.炒股的从中看到智能装备,环保板块.健康中国等热点题材,理财的从中看到开源节流的相关政策. 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下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互联网金融政策.虽然25000字的全文中,对互联网金融提到只是寥寥数语,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