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基础测试题

《鸿门宴》基础知识检测

一、为加点词语注音

1.旦日飨.士卒 2.鲰.生说.我曰 3.奉卮.酒为寿

4.戮.力而攻秦 5.瞋.目视项王 6.目眦.尽裂 二、指出语句中的通假字

1.皆为龙虎,成五采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4.臣之不敢倍德也

5.不可不蚤自来谢 三、解释语句中加点词语

1.沛公欲王.关中 2.旦.日飨..士卒 3.财物无所..取 4.此其志不在小. 5.素善.留侯张良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8.为之奈何.. 9.谁为.大王为.此计 10.足以..当项王乎 11.君安.与项伯有故. 12.故幸.来告良 13.沛公奉.卮酒为寿.. 14.秋毫..不敢有所..近 15.封府库,而.待将军 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7.于是项伯复夜..去 18.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20.不如因善遇...之 21.沛公„至鸿门,谢.曰 22.将军战河北...

23.然不自意.能先破关入秦24.今者.

有小人之言

7.按剑而跽. 8.则与一生彘.肩 9.人为刀俎. 10.不胜.杯杓. 11.沛公欲王.关中

6.令将军与臣有郤 7.因击沛公于坐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沛公奉卮酒为寿

25.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26.项王、项伯东向..坐 27.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8.若.入前为寿.. 29.因.击沛公于坐. 30.请.

以剑舞 31.臣请入,与之.同命 32.卫士欲止.不内. 33.樊哙覆.

其盾于地 3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5.杀人如不能举. 36.刑.人如恐不胜.

3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38.此亡.秦之续.耳 39.窃为..

大王不取也 40.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41.何辞为. 42.乃令张良留谢. 43.会.其怒,不敢献 44.张良曰:“谨.诺” 45.相去.四十里 46.置.车骑,脱身独骑. 47.再.拜.献大王足下.. 48.立.

诛杀曹无伤1

四、指出词类活用,并准确翻译之

1.沛公军霸上 2.籍吏民

3.吾得兄事之 4.范增数目项王 5.若入前为寿 6.刑人如恐不胜 7.道芷阳间行 8.沛公欲王关中 9.于是项伯复夜去 10.吾得兄事之 11.日夜望将军至 12.常以身翼蔽沛公 13.头发上指

14.道芷阳间行

15.项伯杀人,臣活之 16.旦日从百余骑

1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8.拔剑撞而破之

19.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20.樊哙侧其盾以撞

2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2.素善留侯张良 23.秋毫不敢有所近

24.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5.君安与项伯有故

五、找出古今异义词,并指明其古今意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约为婚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15.籍何以至此

1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17.贪于财货 18.具告以事 19.长于臣

20.因击沛公于坐

21.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22.得复见将军于此 23.若属皆且为所虏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25.为击破沛公军 26.加彘肩上 27.孰与君少长 28.何辞为

六、指出下列语句中的特殊句式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亚父者,范增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8.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0.此亡秦之续耳 11.今日之事何如 12.大王来何操 13.沛公安在 14.客何为者

七、翻译下列语句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

《鸿门宴》基础知识检测

一、为加点词语注音

1.旦日飨.士卒 2.鲰.生说.我曰 3.奉卮.酒为寿

4.戮.力而攻秦 5.瞋.目视项王 6.目眦.尽裂 二、指出语句中的通假字

1.皆为龙虎,成五采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4.臣之不敢倍德也

5.不可不蚤自来谢 三、解释语句中加点词语

1.沛公欲王.关中 2.旦.日飨..士卒 3.财物无所..取 4.此其志不在小. 5.素善.留侯张良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8.为之奈何.. 9.谁为.大王为.此计 10.足以..当项王乎 11.君安.与项伯有故. 12.故幸.来告良 13.沛公奉.卮酒为寿.. 14.秋毫..不敢有所..近 15.封府库,而.待将军 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7.于是项伯复夜..去 18.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20.不如因善遇...之 21.沛公„至鸿门,谢.曰 22.将军战河北...

23.然不自意.能先破关入秦24.今者.

有小人之言

7.按剑而跽. 8.则与一生彘.肩 9.人为刀俎. 10.不胜.杯杓. 11.沛公欲王.关中

6.令将军与臣有郤 7.因击沛公于坐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沛公奉卮酒为寿

25.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26.项王、项伯东向..坐 27.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8.若.入前为寿.. 29.因.击沛公于坐. 30.请.

以剑舞 31.臣请入,与之.同命 32.卫士欲止.不内. 33.樊哙覆.

其盾于地 3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5.杀人如不能举. 36.刑.人如恐不胜.

3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38.此亡.秦之续.耳 39.窃为..

大王不取也 40.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41.何辞为. 42.乃令张良留谢. 43.会.其怒,不敢献 44.张良曰:“谨.诺” 45.相去.四十里 46.置.车骑,脱身独骑. 47.再.拜.献大王足下.. 48.立.

诛杀曹无伤1

四、指出词类活用,并准确翻译之

1.沛公军霸上 2.籍吏民

3.吾得兄事之 4.范增数目项王 5.若入前为寿 6.刑人如恐不胜 7.道芷阳间行 8.沛公欲王关中 9.于是项伯复夜去 10.吾得兄事之 11.日夜望将军至 12.常以身翼蔽沛公 13.头发上指

14.道芷阳间行

15.项伯杀人,臣活之 16.旦日从百余骑

1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8.拔剑撞而破之

19.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20.樊哙侧其盾以撞

2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2.素善留侯张良 23.秋毫不敢有所近

24.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5.君安与项伯有故

五、找出古今异义词,并指明其古今意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约为婚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15.籍何以至此

1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17.贪于财货 18.具告以事 19.长于臣

20.因击沛公于坐

21.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22.得复见将军于此 23.若属皆且为所虏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25.为击破沛公军 26.加彘肩上 27.孰与君少长 28.何辞为

六、指出下列语句中的特殊句式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亚父者,范增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8.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0.此亡秦之续耳 11.今日之事何如 12.大王来何操 13.沛公安在 14.客何为者

七、翻译下列语句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


相关内容

  •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9月检测试题
  •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吉林一中9月检测考卷 高一语文测试题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 选择题(注释)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间jiàn 黑白相 间 亲密无 间 居 间 调停 B. 挨āi 挨 门逐户 挨 打受骂 延 挨 度日 C. 劲jì ...

  •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考试 试卷分析 这次的语文试卷,突出了实用性和能力的考查,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是一份结构较为合理,难度适中稍偏大的考试卷.现对本试卷作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卷特点 1.试题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 整份试题紧扣大纲要求,根据高 ...

  • 中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大纲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2012级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测试大纲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测试大纲>,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研究制定,考纲主要依据为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 ...

  • 对口高职语文考试大纲(2014)
  •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 语文 (2014年版)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是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是按照教育部2009年1月颁发的< ...

  • 2016年崇明县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 2016年崇明县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 2.,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 3.学之,-- (<为学> 4.,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5.野芳发而幽香, (&l ...

  •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
  • D .尽管人们对2012年生肖邮票上张牙舞爪的龙的形象争议重重,但如今此邮票的.... 价格已涨了十多倍,这说明"龙文化"已深入人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教育部自印发<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以后,各地 相继出台了实施办法,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要点归纳
  •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 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为学习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记忆型.应用型.从高考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详解
  • 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 ...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治理洪水. 2.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去拜见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书写的________________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