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ry Research
学
理
论
论贾宝玉人生的最高精神价值———“情”
曹利
(武警成都指挥学院
训练部,四川
成都610213)
摘要:本文分别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意淫”、爱情观、女儿观、生死观等情感世界的几个层面进行剖析,提示了贾宝
玉对人生精神价值的最高追求是“情”,“情”显示了贾宝玉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而他的广博而又彻骨的感情体验, 实际上是一种真人生真感情真体验。曹雪芹苦心塑造的贾宝玉这个艺术典型,不仅深广地开拓了“儿女真情”的境界,还远远超越了男女爱情的狭小天地,显示了以情待人的人道主义的浓郁的理想色彩。
关键词:贾宝玉;意淫;精神价值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4—0192—0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塑造最成功、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千古情痴的典型形象,他情感细腻丰富,心地纯真,行为脱俗,追求的最高的人生精神价值是“情”,与世俗男人迥然不同。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层面剖析贾宝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解读贾宝玉的人生精“情痴情种”这一艺术神追求,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贾宝玉典型。
一、贾宝玉的“意淫”
“意淫”一词是警幻仙姑对宝玉的一个评语。“意淫”问“行为偏僻”的“乖张”性格,把握《红楼题对理解贾宝玉的
梦》“大旨谈情”的内涵主题都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如何正确理解贾宝玉的“意淫”,成为把握贾宝玉整个形象以至理解整本小说的关键。
1. “意淫”有别于“皮肤滥淫”
关于“意淫”的初步表述是“既悦其色,复恋其情”, 宝玉是色、情皆悦恋的, 特别是情恋[2], 为一般人所不具。意淫”有别于“皮肤滥淫”,是一种近似“痴情”的感情, 其内涵至为丰富而复杂。警幻所说的皮肤滥淫是指只专注于肉体上的满足, 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在《红楼梦》中贾琏、贾赦等就属于此类好淫者。贾宝玉的“意淫”和“世之好淫者”的区别,在于并不“云雨无时,恨不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他同样“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同样觊觎“天下之美女”,只不过所要的不是“片时”而是永恒,他想永远留住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2. “意淫”虽然与皮肤滥淫有区别,但并不排斥情欲
警幻仙子之所以欣赏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敢于向色袒露真性情的人, 第一个敢于显示健康、正常的基本人性的人。书中对宝玉爱“美色”有不少描述。这种爱是一种泛化的模糊的爱, 是青春期的纯情, 带着诗意的意蕴, 而并非对异性的玩弄。“情到深处必主淫”(第五回), 但这种淫必须以爱为基础, 以情为先导。它既不同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更不同于世上只专注于肌肤之亲的庸俗之辈, 而是以情为铺垫的灵与肉的统一。这也即是警幻仙子所说的“淫虽一理, 意则有别”的真正含义,在意淫“情”占了很大的比重[3]。中
3. “意淫”体现了一种非常纯洁的爱,一种很率真的爱,是宝玉精神的全部
《红楼梦》第十九回“意绵绵静目玉生香”一段文字, 描写宝玉因怕黛玉睡出病来, 一进她的房间就将其唤醒, 脂砚斋在“将黛玉唤醒”文下批曰“:若是别部书中写此时之宝玉, 一进来便生不轨之心, 突萌苟且之念, 更有许多贼形鬼状等丑态邪言矣。此却反推唤醒他, 毫不在意, 所谓‘说不得淫
[4]
荡’是也。”又同回宝玉闻到黛玉袖中的一股香味, 就“醉魂[5]酥骨”, 脂砚斋批曰“:却像似淫极, 然究竟不犯一些淫意。”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一段文字中, 对宝黛之间
[6]的戏语, 脂评“:儿女情态, 毫无淫念, 韵雅之至! ”从以上脂批
中不难看出, 贾宝玉的意淫是纯洁自然的真情流露, 它超越了“皮肤滥淫”的低俗界限, 显得那么纯情、雅致、脱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从内到外的欣赏和怜惜。
4. “意淫”另外一层含义是闺阁之良友
192
作者简介:曹利(1970-),女,河南新蔡人,199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现任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实验室管
理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
K W e e X n u X e u F e a Y Z a h n a J n i g u
文学发研展究☆☆科☆
贾宝玉对女性体贴、呵护,主动给予自己的爱与同情,问,仕途前程,他们永远直接地逼向生命的本真,去为美好细心地照顾女孩,就好象关心自己的姊妹,这种关心和体的生命扼腕可惜。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根深蒂固含有深贴是最崇高的无我的境界,他为女儿们尽心,奉献自己的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8]。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感情,而并不斤斤于求她们的了解或同情。在《红楼梦》对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贾宝玉形象的具体描绘中,随处可见到他这份“天分中生院”(第二十三回),当林黛玉听到时,她心醉神痴,眼中落成”的“可为闺阁良友”(第五回)的痴情。
泪,她的灵魂不期然与贾宝玉的灵魂到了一处,而等到她5. “意淫”包含有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随口念出那首《葬花吟》,感慨生命的奢华与残忍时,竟能第三十六回写“情悟梨香院”的一段,贾宝玉兴兴头头让贾宝玉意乱情迷,恸倒在山坡上,他们这一刻的相通,不去找龄官,因素日和女孩子玩惯了,只当龄官也一样,央她只是一对恋人的相通,这其实是宝黛爱情的真正主旋律。
唱一套《牡丹亭》曲子。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起身躲避,正三、贾宝玉的女儿观色道:
“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1. 贾宝玉的女儿论
宝玉见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样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随着贾宝玉年龄的增长,他的重女轻男的女儿观也在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后来看见贾蔷那样地爱龄官,龄官又不断变化。贾宝玉的“女儿论”除“女儿是水作的骨肉, 男人那样自爱并爱着贾蔷,他就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是泥作的骨肉”(第二回)的名言之外, 清净洁白女子不应学理。他是完全尊重龄官的个性、意志和她与贾蔷的关系的。的沽名钓誉“, 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第三十六回)以及女子他平日和姊妹、丫环们一处,也总是尊重别人的意见,很少三变———
“女儿未出嫁, 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 不知怎么就拿自己的主张,更不想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他做诗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再老了, 更变的不是珠子, 竟是鱼也不主张限韵,要求自由发挥个性。贾宝玉尊重女性,表现眼睛了”
(第五十九回)———的“奇谈怪论”构成了宝玉“女出一种平等的思想,一种对人的尊敬、尊重。“意淫”包含有儿论”的全部内容。因为女儿一嫁人以后,她就受了男人的尊重女性、反对个性束缚、主张个性解放与人的自由、平熏陶,受这个社会的影响比较多,主要还是社会的一种迫等、博爱等新时代的人文精神[7]。
害的影响。他的这些看法,也有其合理性,在封建社会里,6. 贾宝玉的“意淫”究其质是对美的一种痴情
结了婚的妇女年龄越大,沾染的恶习就越多,不论是统治宝玉一生“多所爱”“, 爱美”是宝玉身上最突出的特点, 阶级的妇女还是他们的女仆。在贾宝玉的心中,
每个女孩而女子又是山川日月之精秀, 是美的集中体现。贾宝玉对诸都是高贵的,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他感叹“老天、老天,多女孩的爱,其实是对诸多部分的“美”的爱。曹雪芹通过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第四十九贾宝玉写出了人性中对美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特别是回)。他欣赏女儿们的才情,觉得“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写出了男性对女性美的一种本能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生情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第二十回)。命的感慨,对于生命之美之虚幻的感慨。
宝玉并不期望她们有一番大作为,他欣赏的是女儿本身,二、贾宝玉的爱情观
而不是象男人的女孩!宝玉把女儿当作人美好的天性一样1. 宝玉对爱情的追求是一种灵与肉的统一
爱惜!纯洁的女儿,好象是没有被玷污的人的天性。所以,将
“淫”建立于“情”之上“, 色”成为情的一般载体“, 由他才痛心疾首于女孩的嫁人,痛心于纯洁的不可避免的被色生情, 传情入色”(第一回)。在这一过程中, 有“淫”的意念, 玷污![9]
但更主要的是精神的投入, 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和谐, 宝黛2. 贾宝玉所谓眷恋女儿与厌恶男人也并非绝对之间的爱情便是证明。他是因情生淫, 但这不仅只追求感官贾宝玉对那些柔情似水的男性, 诸如秦钟、柳湘莲、蒋上的刺激与审美的满足, 更追求“灵”的层次上的相知相恋, 玉菡等人也是一片痴心眷恋。他们不但外貌俊秀, 人品也与神追意随。宝玉无疑为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其相似,具有某些女性的气质或特点,正符合了贾宝玉喜泣非泣含露目”(第三回)的情态“, 自然的风流态度”(第三欢女孩子,崇拜女儿,凡是好的美的水一般的他都喜欢的回)的袅娜体态, 以及超逸脱俗的独特气质所吸引, 但真正心理。但是对那些庸俗市侩、虚情假意的女性, 比如周瑞家促使宝玉选择黛玉的关键因素在于二人情投意合, 心态相的, 却又是责骂。如果说贾宝玉愿与秦钟之辈柔情蜜意是由通, 他丝毫不回避两性之间的相互吸引, 但这绝不仅只是单于后者往往“有女儿之态, ”而令其心动的话, 那么, 他与薛蟠纯的肉体占有, 他主张的是灵与肉的统一。
的交往则真正是为薛之真性情所吸引。薛蟠不同于什么儒2. 宝玉的爱情又是非功利的,是以彼此互爱为基础的生士子, 他敢爱敢憎, 敢做敢当, 在第三十四回薛宝钗“以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不是缘定三生,不是木石前劝哥哥”及下一回初的兄妹哭诉等几处短小的片断, 我们都盟,这些不过是作者的修辞,他们的感情是建立在对于生能感受到他的真性情。同他在一起, 不必提心吊胆,费心尽命之美的共同感知与不舍上的,他们不关心尘世的经济学
力地应付严父庸师, 更可以感受其“爽人爽语”带来的欢畅,
193
Theory Research
学
理
论
[11]
玉是一个以“情”为最高人生价值的“圣之情者”,“情”显
贾宝玉当然愿意与他交往了。可见, 贾宝玉对人关键是看他们是否有情, 是否能让人感受到情感自然真挚的双向交流。
四、贾宝玉的生死观
贾宝玉是个内心情感非常丰富的人,颖悟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人意识的强化, 他敏锐善感的心灵时常萦绕着悲
[10]
剧的预感, 内心深处沉积着一段无可名状的忧患意识。宝玉
示了贾宝玉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 是其性格的主导方面,而他的广博而又彻骨的感情体验,实际上是一种真人生真感贾宝玉的“重情”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反抗的一情真体验。
种特殊形式,贾宝玉的无所不用其情, 正是为了消融和化解人与人之间冷酷关系所做的一种努力。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情为基石,苦心塑造出贾宝玉这个“正邪两赋而来”(第二回)的“情痴情种”(第二回)的艺术典型,不只深广地开拓了“儿女真情”的境界,还远远超越了男女爱情的狭小天地,显示了以情待人的人道主义的浓郁的理想色彩。参考文献:
[1]郭帼英. 贾宝玉的“意淫”疏解[J].南都学坛(哲社版),2001,5:38-40.
[2]余英时.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2:55.
[3]高淮生. “红楼”之“淫”的启示[J].红楼梦学刊,1999,1:63-71.[4][5][6]曹雪芹. 脂砚斋评批红楼梦[M].济南:齐鲁书社,1994:333-401.
[7]朱淡文. 贾宝玉形象探源(下)[J].红楼梦学刊,1996,1:1-34.[8]吴组缃. 论贾宝玉的典型形象(十三)http://www.honglm.net/role-s/detail/01000101.php.EB/OL.
[9]朱淡文, 贾宝玉形象探源(上)[J].红楼梦学刊,1996,1:179-189.[10]楼霏. 论贾宝玉的女儿观[J].红楼梦学刊,1995,3:205-227[11]吴组缃. 论贾宝玉的典型形象(十三)EB/OL.
http://www.honglm.net/roles/detail/01000113.php2006-2-13注:本文中出自《红楼梦》的引文, 均据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
的生命中充满了无可诉说的悲伤,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虚无感,渐渐地形成了自己奇特的生死观。贾宝玉的生与死都与女性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他是为女儿而生的,为女儿而死的。宝玉的生死观渗透出一种独特而鲜明的美学意味,他创造的这种意境,这种情致,不可言传,象雾一样迷离,空灵又有深深的人的意味。第十九回他和袭人说:“只求你们看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的!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就散了的时候儿,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第三十六回他对你们了,凭你们爱那里去那里去就完了。袭人说:“比如我此时如果有造化, 该死于此时的, 趁你们在, 我就死了, 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 把我的尸首漂起来, 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 随风化了, 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 就是我死的得时了。”充分表现了他对人生对现实的最彻底的绝望。能够安息在女儿们的爱之中,得女儿们“造化”。贾的眼泪掩埋,是宝玉理想中的死亡,是他最大的宝玉的生死观也再次确证了他追求的人生的最高精神价值是一个“情”字,它是一种超出于现实社会的功利价值、道德之上的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贾宝玉情感世界几个层面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呕心沥血塑造的贾宝玉典型形象,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贾宝
Jia Bao yu life of the highest spiritual values -"Love"
Cao li
(ChengduCommand College of Armed Police forces Laboratory Management Center,Chengdu,6102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Jia "Yi Yin", love, her view of life and death, and other emotional view of the world to analyze several levels, suggesting that Jia has been on the highest spiritual values in life is the pursuit of "love" "Love" Jia shows the pursuit of the ideal of beauty, and his extensive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penetrate to the bone, is a fact of life really really really emotional experience. Cao Jia good shape typical of this art is not only deep to open up the "true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state, but also far beyond the narrow world of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demonstrated to treat people the humanitarian situation of the rich colors of the ideal.
Key words :Jia Bao yu; Yi Yin; Spiritual values
(责任编辑/田苗)
194
Theory Research
学
理
论
论贾宝玉人生的最高精神价值———“情”
曹利
(武警成都指挥学院
训练部,四川
成都610213)
摘要:本文分别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意淫”、爱情观、女儿观、生死观等情感世界的几个层面进行剖析,提示了贾宝
玉对人生精神价值的最高追求是“情”,“情”显示了贾宝玉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而他的广博而又彻骨的感情体验, 实际上是一种真人生真感情真体验。曹雪芹苦心塑造的贾宝玉这个艺术典型,不仅深广地开拓了“儿女真情”的境界,还远远超越了男女爱情的狭小天地,显示了以情待人的人道主义的浓郁的理想色彩。
关键词:贾宝玉;意淫;精神价值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4—0192—0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塑造最成功、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千古情痴的典型形象,他情感细腻丰富,心地纯真,行为脱俗,追求的最高的人生精神价值是“情”,与世俗男人迥然不同。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层面剖析贾宝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解读贾宝玉的人生精“情痴情种”这一艺术神追求,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贾宝玉典型。
一、贾宝玉的“意淫”
“意淫”一词是警幻仙姑对宝玉的一个评语。“意淫”问“行为偏僻”的“乖张”性格,把握《红楼题对理解贾宝玉的
梦》“大旨谈情”的内涵主题都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如何正确理解贾宝玉的“意淫”,成为把握贾宝玉整个形象以至理解整本小说的关键。
1. “意淫”有别于“皮肤滥淫”
关于“意淫”的初步表述是“既悦其色,复恋其情”, 宝玉是色、情皆悦恋的, 特别是情恋[2], 为一般人所不具。意淫”有别于“皮肤滥淫”,是一种近似“痴情”的感情, 其内涵至为丰富而复杂。警幻所说的皮肤滥淫是指只专注于肉体上的满足, 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在《红楼梦》中贾琏、贾赦等就属于此类好淫者。贾宝玉的“意淫”和“世之好淫者”的区别,在于并不“云雨无时,恨不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他同样“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同样觊觎“天下之美女”,只不过所要的不是“片时”而是永恒,他想永远留住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2. “意淫”虽然与皮肤滥淫有区别,但并不排斥情欲
警幻仙子之所以欣赏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敢于向色袒露真性情的人, 第一个敢于显示健康、正常的基本人性的人。书中对宝玉爱“美色”有不少描述。这种爱是一种泛化的模糊的爱, 是青春期的纯情, 带着诗意的意蕴, 而并非对异性的玩弄。“情到深处必主淫”(第五回), 但这种淫必须以爱为基础, 以情为先导。它既不同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更不同于世上只专注于肌肤之亲的庸俗之辈, 而是以情为铺垫的灵与肉的统一。这也即是警幻仙子所说的“淫虽一理, 意则有别”的真正含义,在意淫“情”占了很大的比重[3]。中
3. “意淫”体现了一种非常纯洁的爱,一种很率真的爱,是宝玉精神的全部
《红楼梦》第十九回“意绵绵静目玉生香”一段文字, 描写宝玉因怕黛玉睡出病来, 一进她的房间就将其唤醒, 脂砚斋在“将黛玉唤醒”文下批曰“:若是别部书中写此时之宝玉, 一进来便生不轨之心, 突萌苟且之念, 更有许多贼形鬼状等丑态邪言矣。此却反推唤醒他, 毫不在意, 所谓‘说不得淫
[4]
荡’是也。”又同回宝玉闻到黛玉袖中的一股香味, 就“醉魂[5]酥骨”, 脂砚斋批曰“:却像似淫极, 然究竟不犯一些淫意。”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一段文字中, 对宝黛之间
[6]的戏语, 脂评“:儿女情态, 毫无淫念, 韵雅之至! ”从以上脂批
中不难看出, 贾宝玉的意淫是纯洁自然的真情流露, 它超越了“皮肤滥淫”的低俗界限, 显得那么纯情、雅致、脱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从内到外的欣赏和怜惜。
4. “意淫”另外一层含义是闺阁之良友
192
作者简介:曹利(1970-),女,河南新蔡人,199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现任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实验室管
理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
K W e e X n u X e u F e a Y Z a h n a J n i g u
文学发研展究☆☆科☆
贾宝玉对女性体贴、呵护,主动给予自己的爱与同情,问,仕途前程,他们永远直接地逼向生命的本真,去为美好细心地照顾女孩,就好象关心自己的姊妹,这种关心和体的生命扼腕可惜。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根深蒂固含有深贴是最崇高的无我的境界,他为女儿们尽心,奉献自己的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8]。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感情,而并不斤斤于求她们的了解或同情。在《红楼梦》对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贾宝玉形象的具体描绘中,随处可见到他这份“天分中生院”(第二十三回),当林黛玉听到时,她心醉神痴,眼中落成”的“可为闺阁良友”(第五回)的痴情。
泪,她的灵魂不期然与贾宝玉的灵魂到了一处,而等到她5. “意淫”包含有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随口念出那首《葬花吟》,感慨生命的奢华与残忍时,竟能第三十六回写“情悟梨香院”的一段,贾宝玉兴兴头头让贾宝玉意乱情迷,恸倒在山坡上,他们这一刻的相通,不去找龄官,因素日和女孩子玩惯了,只当龄官也一样,央她只是一对恋人的相通,这其实是宝黛爱情的真正主旋律。
唱一套《牡丹亭》曲子。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起身躲避,正三、贾宝玉的女儿观色道:
“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1. 贾宝玉的女儿论
宝玉见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样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随着贾宝玉年龄的增长,他的重女轻男的女儿观也在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后来看见贾蔷那样地爱龄官,龄官又不断变化。贾宝玉的“女儿论”除“女儿是水作的骨肉, 男人那样自爱并爱着贾蔷,他就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是泥作的骨肉”(第二回)的名言之外, 清净洁白女子不应学理。他是完全尊重龄官的个性、意志和她与贾蔷的关系的。的沽名钓誉“, 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第三十六回)以及女子他平日和姊妹、丫环们一处,也总是尊重别人的意见,很少三变———
“女儿未出嫁, 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 不知怎么就拿自己的主张,更不想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他做诗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再老了, 更变的不是珠子, 竟是鱼也不主张限韵,要求自由发挥个性。贾宝玉尊重女性,表现眼睛了”
(第五十九回)———的“奇谈怪论”构成了宝玉“女出一种平等的思想,一种对人的尊敬、尊重。“意淫”包含有儿论”的全部内容。因为女儿一嫁人以后,她就受了男人的尊重女性、反对个性束缚、主张个性解放与人的自由、平熏陶,受这个社会的影响比较多,主要还是社会的一种迫等、博爱等新时代的人文精神[7]。
害的影响。他的这些看法,也有其合理性,在封建社会里,6. 贾宝玉的“意淫”究其质是对美的一种痴情
结了婚的妇女年龄越大,沾染的恶习就越多,不论是统治宝玉一生“多所爱”“, 爱美”是宝玉身上最突出的特点, 阶级的妇女还是他们的女仆。在贾宝玉的心中,
每个女孩而女子又是山川日月之精秀, 是美的集中体现。贾宝玉对诸都是高贵的,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他感叹“老天、老天,多女孩的爱,其实是对诸多部分的“美”的爱。曹雪芹通过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第四十九贾宝玉写出了人性中对美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特别是回)。他欣赏女儿们的才情,觉得“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写出了男性对女性美的一种本能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生情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第二十回)。命的感慨,对于生命之美之虚幻的感慨。
宝玉并不期望她们有一番大作为,他欣赏的是女儿本身,二、贾宝玉的爱情观
而不是象男人的女孩!宝玉把女儿当作人美好的天性一样1. 宝玉对爱情的追求是一种灵与肉的统一
爱惜!纯洁的女儿,好象是没有被玷污的人的天性。所以,将
“淫”建立于“情”之上“, 色”成为情的一般载体“, 由他才痛心疾首于女孩的嫁人,痛心于纯洁的不可避免的被色生情, 传情入色”(第一回)。在这一过程中, 有“淫”的意念, 玷污![9]
但更主要的是精神的投入, 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和谐, 宝黛2. 贾宝玉所谓眷恋女儿与厌恶男人也并非绝对之间的爱情便是证明。他是因情生淫, 但这不仅只追求感官贾宝玉对那些柔情似水的男性, 诸如秦钟、柳湘莲、蒋上的刺激与审美的满足, 更追求“灵”的层次上的相知相恋, 玉菡等人也是一片痴心眷恋。他们不但外貌俊秀, 人品也与神追意随。宝玉无疑为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其相似,具有某些女性的气质或特点,正符合了贾宝玉喜泣非泣含露目”(第三回)的情态“, 自然的风流态度”(第三欢女孩子,崇拜女儿,凡是好的美的水一般的他都喜欢的回)的袅娜体态, 以及超逸脱俗的独特气质所吸引, 但真正心理。但是对那些庸俗市侩、虚情假意的女性, 比如周瑞家促使宝玉选择黛玉的关键因素在于二人情投意合, 心态相的, 却又是责骂。如果说贾宝玉愿与秦钟之辈柔情蜜意是由通, 他丝毫不回避两性之间的相互吸引, 但这绝不仅只是单于后者往往“有女儿之态, ”而令其心动的话, 那么, 他与薛蟠纯的肉体占有, 他主张的是灵与肉的统一。
的交往则真正是为薛之真性情所吸引。薛蟠不同于什么儒2. 宝玉的爱情又是非功利的,是以彼此互爱为基础的生士子, 他敢爱敢憎, 敢做敢当, 在第三十四回薛宝钗“以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不是缘定三生,不是木石前劝哥哥”及下一回初的兄妹哭诉等几处短小的片断, 我们都盟,这些不过是作者的修辞,他们的感情是建立在对于生能感受到他的真性情。同他在一起, 不必提心吊胆,费心尽命之美的共同感知与不舍上的,他们不关心尘世的经济学
力地应付严父庸师, 更可以感受其“爽人爽语”带来的欢畅,
193
Theory Research
学
理
论
[11]
玉是一个以“情”为最高人生价值的“圣之情者”,“情”显
贾宝玉当然愿意与他交往了。可见, 贾宝玉对人关键是看他们是否有情, 是否能让人感受到情感自然真挚的双向交流。
四、贾宝玉的生死观
贾宝玉是个内心情感非常丰富的人,颖悟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人意识的强化, 他敏锐善感的心灵时常萦绕着悲
[10]
剧的预感, 内心深处沉积着一段无可名状的忧患意识。宝玉
示了贾宝玉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 是其性格的主导方面,而他的广博而又彻骨的感情体验,实际上是一种真人生真感贾宝玉的“重情”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反抗的一情真体验。
种特殊形式,贾宝玉的无所不用其情, 正是为了消融和化解人与人之间冷酷关系所做的一种努力。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情为基石,苦心塑造出贾宝玉这个“正邪两赋而来”(第二回)的“情痴情种”(第二回)的艺术典型,不只深广地开拓了“儿女真情”的境界,还远远超越了男女爱情的狭小天地,显示了以情待人的人道主义的浓郁的理想色彩。参考文献:
[1]郭帼英. 贾宝玉的“意淫”疏解[J].南都学坛(哲社版),2001,5:38-40.
[2]余英时.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2:55.
[3]高淮生. “红楼”之“淫”的启示[J].红楼梦学刊,1999,1:63-71.[4][5][6]曹雪芹. 脂砚斋评批红楼梦[M].济南:齐鲁书社,1994:333-401.
[7]朱淡文. 贾宝玉形象探源(下)[J].红楼梦学刊,1996,1:1-34.[8]吴组缃. 论贾宝玉的典型形象(十三)http://www.honglm.net/role-s/detail/01000101.php.EB/OL.
[9]朱淡文, 贾宝玉形象探源(上)[J].红楼梦学刊,1996,1:179-189.[10]楼霏. 论贾宝玉的女儿观[J].红楼梦学刊,1995,3:205-227[11]吴组缃. 论贾宝玉的典型形象(十三)EB/OL.
http://www.honglm.net/roles/detail/01000113.php2006-2-13注:本文中出自《红楼梦》的引文, 均据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
的生命中充满了无可诉说的悲伤,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虚无感,渐渐地形成了自己奇特的生死观。贾宝玉的生与死都与女性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他是为女儿而生的,为女儿而死的。宝玉的生死观渗透出一种独特而鲜明的美学意味,他创造的这种意境,这种情致,不可言传,象雾一样迷离,空灵又有深深的人的意味。第十九回他和袭人说:“只求你们看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的!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就散了的时候儿,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第三十六回他对你们了,凭你们爱那里去那里去就完了。袭人说:“比如我此时如果有造化, 该死于此时的, 趁你们在, 我就死了, 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 把我的尸首漂起来, 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 随风化了, 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 就是我死的得时了。”充分表现了他对人生对现实的最彻底的绝望。能够安息在女儿们的爱之中,得女儿们“造化”。贾的眼泪掩埋,是宝玉理想中的死亡,是他最大的宝玉的生死观也再次确证了他追求的人生的最高精神价值是一个“情”字,它是一种超出于现实社会的功利价值、道德之上的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贾宝玉情感世界几个层面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呕心沥血塑造的贾宝玉典型形象,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贾宝
Jia Bao yu life of the highest spiritual values -"Love"
Cao li
(ChengduCommand College of Armed Police forces Laboratory Management Center,Chengdu,6102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Jia "Yi Yin", love, her view of life and death, and other emotional view of the world to analyze several levels, suggesting that Jia has been on the highest spiritual values in life is the pursuit of "love" "Love" Jia shows the pursuit of the ideal of beauty, and his extensive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penetrate to the bone, is a fact of life really really really emotional experience. Cao Jia good shape typical of this art is not only deep to open up the "true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state, but also far beyond the narrow world of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demonstrated to treat people the humanitarian situation of the rich colors of the ideal.
Key words :Jia Bao yu; Yi Yin; Spiritual values
(责任编辑/田苗)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