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摘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历史证明,工业革命不单单带给人们好处,生态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就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今天的伦敦和英国呈现给人们的是阳光明媚,碧水蓝天的景象,从工业革命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到底经历了什么,留下来什么教训和经验,这对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 工业革命 环境污染

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英国成为率先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对这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新进程,它告别了农业文明,使得人们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阶段。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的考验,可以发现,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好处,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留下了惨痛的历史经验。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对工业革命描述道:“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遭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日,也是悲伤的冬日。”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及其相关治理,希望对正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机器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其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代替了人力,风力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煤炭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第一次工业化革命的主要能源。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推动工业的发展和机器的运转的同时,也产生和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这就造成了英国煤烟弥漫,浓烟滚滚,整个城市都呈现出黑乎乎的景象。在伦敦,烟与雾相互混杂,形成了浓浓的烟雾,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现在中国人称它雾霾。

二是河流污染。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前,泰晤士河河水清澈,水中水面鱼鸟成群。但随者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量工厂沿河而建,两岸人口激增。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流入泰晤士河,水质严重恶化。加上沿岸堆积了大量垃圾污染物,泰晤士河成为了伦敦的一条排污明沟。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其中许多人并非溺水而亡,而是因为喝进了污染的河水。其他河流的命运大约和泰晤士河类似。

三是自然环境破坏。在工业革命中,英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其中钢铁业对环境破坏相当严重,炼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而且开办工厂,占用耕地,林地,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是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同时是个城市化的过程。有资料显示,到1851年时英国城市人口已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0.2%,初步完成了城市化。与此同时,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也急剧增加,而这一时期政府缺乏居民住房规划,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形成了城市中的贫民区,贫民区里

没有公共设施,到处都是垃圾和废弃物。城市街道上也到处都是垃圾,排水设施不畅,排水沟中流淌的污水充满了化学污染物的气味,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环境恶劣。因此,可以看到,工业革命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也是从此开始,人类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惩罚,传染病,自然灾难不断发生。

今天我们从影视剧,书本小说中可以看到英国的霍乱所带给人们的恐慌和阴影。19世纪英国共发生四次霍乱,夺去了四万多人的生命。1831年~1832年,英国首次爆发霍乱,造成了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其程度比1832年还要严重,死亡人数超过7.2万。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十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霍乱爆发的原因是水污染。而空气污染等也带来了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等成为常见病而且导致了大量的死亡。仅在伦敦。1873,1880,1892,1952年就发生过四次毒雾事件,其中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在大雾持续的五天里,丧生者达到5000人,大雾过去后有8000人相继死亡。人们长期生活在污染的状态下,身体健康状况低下。

19世纪中后期,环境污染和流行病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关注。人们要求改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呼吁政府进行干预解决环境污染和流行病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议会通过调查研究,通过了多部法律,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的水源。1848年又颁布了第一步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并规定当局负责供应清洁卫生的饮用水。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这个委员会最突出的业绩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排污系统改造工程,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1875年通过《公共卫生法》,它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内容相当完善,包括了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等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来了世界上死第一个公共卫生系统。1876年又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建立了完备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在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上,英国议会也通过一系列法律。1843年,议会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牌排放物;1874年又颁布了第二个制碱法,要求采取切实可取的措施来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第一次制定了法定的氯化氢的最高排放量;1906年,又再一次颁布制碱法,对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行业进行了分类,以控制这些气体的排放。1953年议会通过率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控制大气污染的《大气清洁法》。法律规定,禁止排放黑烟;规定烟囱的高度,要求安装除尘和除硫设备;划定无烟区等。

英国通过近100年的努力,使得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今天的英国风景秀丽,泰晤士河也变得清澈如初,伦敦重现了蓝天白云的景象,成为环境治理成功的典型。从英国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留给人们许多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企业作为牟利者,不可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英国人运用了法律 ,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英国环境治理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律的重要性。另外,政府也应加强对企业的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积极主动的起到领头人的作用。实际上,英国社会各阶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人阶级提出来了改

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此外,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和斗争。

回顾和反思英国工业革命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英国以环境换发展,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在其后100多年环境问题才得到改善。今天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是重复英国工业革命的老路还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我们应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悲剧的再次上演。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摘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历史证明,工业革命不单单带给人们好处,生态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就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今天的伦敦和英国呈现给人们的是阳光明媚,碧水蓝天的景象,从工业革命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到底经历了什么,留下来什么教训和经验,这对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 工业革命 环境污染

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英国成为率先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对这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新进程,它告别了农业文明,使得人们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阶段。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的考验,可以发现,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好处,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留下了惨痛的历史经验。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对工业革命描述道:“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遭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日,也是悲伤的冬日。”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及其相关治理,希望对正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机器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其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代替了人力,风力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煤炭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第一次工业化革命的主要能源。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推动工业的发展和机器的运转的同时,也产生和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这就造成了英国煤烟弥漫,浓烟滚滚,整个城市都呈现出黑乎乎的景象。在伦敦,烟与雾相互混杂,形成了浓浓的烟雾,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现在中国人称它雾霾。

二是河流污染。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前,泰晤士河河水清澈,水中水面鱼鸟成群。但随者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量工厂沿河而建,两岸人口激增。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流入泰晤士河,水质严重恶化。加上沿岸堆积了大量垃圾污染物,泰晤士河成为了伦敦的一条排污明沟。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其中许多人并非溺水而亡,而是因为喝进了污染的河水。其他河流的命运大约和泰晤士河类似。

三是自然环境破坏。在工业革命中,英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其中钢铁业对环境破坏相当严重,炼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而且开办工厂,占用耕地,林地,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是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同时是个城市化的过程。有资料显示,到1851年时英国城市人口已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0.2%,初步完成了城市化。与此同时,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也急剧增加,而这一时期政府缺乏居民住房规划,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形成了城市中的贫民区,贫民区里

没有公共设施,到处都是垃圾和废弃物。城市街道上也到处都是垃圾,排水设施不畅,排水沟中流淌的污水充满了化学污染物的气味,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环境恶劣。因此,可以看到,工业革命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也是从此开始,人类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惩罚,传染病,自然灾难不断发生。

今天我们从影视剧,书本小说中可以看到英国的霍乱所带给人们的恐慌和阴影。19世纪英国共发生四次霍乱,夺去了四万多人的生命。1831年~1832年,英国首次爆发霍乱,造成了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其程度比1832年还要严重,死亡人数超过7.2万。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十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霍乱爆发的原因是水污染。而空气污染等也带来了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等成为常见病而且导致了大量的死亡。仅在伦敦。1873,1880,1892,1952年就发生过四次毒雾事件,其中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在大雾持续的五天里,丧生者达到5000人,大雾过去后有8000人相继死亡。人们长期生活在污染的状态下,身体健康状况低下。

19世纪中后期,环境污染和流行病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关注。人们要求改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呼吁政府进行干预解决环境污染和流行病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议会通过调查研究,通过了多部法律,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的水源。1848年又颁布了第一步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并规定当局负责供应清洁卫生的饮用水。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这个委员会最突出的业绩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排污系统改造工程,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1875年通过《公共卫生法》,它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内容相当完善,包括了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等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来了世界上死第一个公共卫生系统。1876年又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建立了完备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在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上,英国议会也通过一系列法律。1843年,议会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牌排放物;1874年又颁布了第二个制碱法,要求采取切实可取的措施来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第一次制定了法定的氯化氢的最高排放量;1906年,又再一次颁布制碱法,对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行业进行了分类,以控制这些气体的排放。1953年议会通过率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控制大气污染的《大气清洁法》。法律规定,禁止排放黑烟;规定烟囱的高度,要求安装除尘和除硫设备;划定无烟区等。

英国通过近100年的努力,使得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今天的英国风景秀丽,泰晤士河也变得清澈如初,伦敦重现了蓝天白云的景象,成为环境治理成功的典型。从英国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留给人们许多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企业作为牟利者,不可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英国人运用了法律 ,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英国环境治理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律的重要性。另外,政府也应加强对企业的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积极主动的起到领头人的作用。实际上,英国社会各阶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人阶级提出来了改

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此外,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和斗争。

回顾和反思英国工业革命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英国以环境换发展,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在其后100多年环境问题才得到改善。今天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是重复英国工业革命的老路还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我们应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悲剧的再次上演。


相关内容

  • 北京治理雾霾的措施
  • 北京雾霾及其产生原因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100天中,北京雾霾日数46天,为近60年最多,也是1952年以来北京市最严重的典型的复合型环境空气质量污染.今年1月13日10时35分,北京市发布了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造成今年北京市严重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远超过环境容 ...

  • 工业化大国崛起模式背后的理性计算
  • 工业化大国崛起模式背后的理性计算 --历史透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高 程 2013-04-16 13:41:19 来源:<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5期 [内容提要]工业时代的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崛起时期市场环境①的差异导致了各种类型崛起模式的出现.不同的崛起模式选择和战略空间定位是约束条件下 ...

  • 浙江中考社会知识点归纳
  • 2011年浙江中考社会.思品知识要点归纳填空练习 一."核心"(中心) 类: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2.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会议是: 3.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4.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5.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6.依法治国 ...

  • 日本如何治理环境污染
  • 日本如何治理环境污染? 来源:未知作者:林觉非 我国目前因经济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产业型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当我们热议英国是如何从伦敦烟雾事件中走出来.美国是如何解决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时候,日本防治大气污染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借鉴.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 ...

  • 国外水环境发展历程
  • 国外水环境发展历程 目 录 前 言 ................................................................................................................................ - 1 ...

  • 鲁教版必修三地理期中提纲
  •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1.含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 2.区域特点:区域是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形状或界线: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指标:可采用 ...

  • 英国城市化进程简介
  • 英国城市化文献综述 城市化定义:经济学家侧重于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而人口学家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时间:1851年 一.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纪晓岚 (一)英国城 ...

  • 回顾资本主义时期
  • 回顾资本主义时期 ● 周有光 过去三百年的所谓资本主义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现在进入了全球化的21世纪,今后的人类生活将是比较平安呢,还是更加动荡呢? 英国1733年发明纺织飞梭,开始了工业化和资本主义时期.美国1946年公开电脑的发明,不久形成国际互联网络,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全新 ...

  • 2014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考前指导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14年高考历史考前辅导材料 一.社会现实七大热点讲解与训练 热点1 中国梦 热点扫描 2012年11月29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 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 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