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导学案(3)

《鸿门宴》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对鸿门宴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2、探究课文的

情节,对情节的完整性、曲折性、合理性等有深刻的体会,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初浅的认识;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是探究课文的情节,对情节的完整性、曲折性、合理性等有深刻的体

会,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初浅的认识;2、难点是发现疑点,合理解答疑

点,创造性的改写“鸿门宴”。

课前预习案

【预习指导】1、参看“背景材料”,弄清鸿门宴的来龙去脉。2、做“预习检测”必须细心

研读课文,开动脑筋,勤于动笔。3、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我

的疑问”处。4、争取20分钟独立完成本学案。

一、知识链接

背景材料

公元前209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贵族项梁率侄子项

羽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也在沛县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恃胜而骄,被秦将章

邯所杀。章酣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

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前,为项羽所杀。项羽率

军与章邯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

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

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

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

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

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

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

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市)。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

北)自刎。

二、预习检测

1、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2、本文叙述了许多事件,请用精练的语言概述事件。

第一部分(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主要写了五件事:无伤告密、范增定计、项伯夜访、刘邦定策、项伯说情。

第二部分(3—4段)写宴会上的斗争。

主要写了四件事: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第三部分(5—7段)述宴后余事。 主要写了三件事:沛公逃走、张良留谢、刘邦锄奸。

3、你觉得下面一种看法是否正确?如果你有类似的发现,请写下来供大家思考。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两句,应

移至“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之后,才是恰切的。因为这

是沛公脱身前对张良所作的安排、叮咛,如果已逃跑,走到半道,忽然想起又返回叮咛张良,

不合情理。只有在脱走之前作好安排才显出刘邦的机智,才显得文脉贯通。 答:这种看法是对的,文中的瑕疵可能是作者笔误,也可能是后人抄写造成的。

4、本文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分别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1、完整性: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还有尾声。

2、曲折性:宴会上三起三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3、照应性:起于曹无伤告密,止于曹无伤被杀。

4、合理性:情节大多合乎情境及人物性格。

三、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案

【探究指导】1、分组合作探究,着眼点要放在深层次上,注意扣文本和合情理;2、每组推

荐一个人到黑板上展示探究结果,注意板书工整规范精练;3、注意发现黑板展示错误,在

点评的时候大胆指正。

一、【课堂探究】

探究一:课文是《史记·项羽本纪》的节选,但情节很完整。请分析情节,分别写出

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并阐述你确定“高潮”的理由。

1、开端:无伤告密、范增定计。

2、发展:项伯夜访、刘邦定策、项伯说情。

3、再发展: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

4、高潮:樊哙闯帐。

5、结局:沛公逃走、张良留谢。

6、尾声:刘邦锄奸。

樊哙闯帐使矛盾激化到了顶点,同时它也使矛盾逐渐缓和直至消失,所以是高潮部分。

探究二:宴会上“三起三落”充分体现了情节的曲折性。请用精练的语言归纳“三起

三落”,并探究情节曲折性的根源。 一起是范增举玦,一落是项羽不应。二起是项庄舞剑,二落是项伯翼蔽。三起是樊哙

撞帐,三落是项羽三赐。“三起三落”的根源主要是范增与项羽思想对立造成的,范增要杀刘邦而造成矛盾激化,项羽不想杀刘邦而使矛盾缓和。

探究三: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有人对《鸿门宴》

提出许多瑕疵。下面列举两处“瑕疵”,谈谈你的看法。

1、“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刘邦还没有称王。张良称呼刘邦,有时称沛公,有时却

称大王,为什么?

例1、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例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例3、大王来何操? ..

例4、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

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张良跟项伯、

项羽说及刘邦时称沛公,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良在项羽面前很低调,隐藏了内心的想法。司马

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和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2、樊哙斥责项羽所说的为什么跟刘邦所说的是一样的呢? 这说明刘邦一方事先统一了思想,统一了口径:刘邦劳苦功高,但不想到要称王;尊

重项羽,一切等待项羽处理;有小人在挑拨离间,影响了感情。这不能说司马迁写作水平低,反而显示了司马迁的高超之处——用人物的语言显示没有写出的事情。

探究四:老谋深算的范增对沛公赴鸿门宴定有防范,为何沛公疾去二十里至霸上军营,

却没有任何动静?此处司马迁把范增隐去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请根据情节、

人物性格、主题思想推断范增的心理、语言、行动等。 心理:担心刘邦逃跑,又以为刘邦百余人马在严密的监视中逃不掉的。 语言:要项羽安排人把刘邦带回宴会,趁刘邦的人不在场劝项羽杀掉刘邦。 行动:喝闷酒。

二、【课堂检测】

1、“鸿门宴”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无伤告密,范增火上加油,使刘项矛盾加剧;二是项伯泄密,刘邦拉拢项伯

替自己说情,要化解危机。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一句中的“与”作“和”解释好,还是作“率领”解释好?阐述你的理由。

答:关于“与”,课本无注,教参译为“和”“与”,连词。实际上这个“与”字,不是

连词的“与”,而是作动词“率领、带”讲。因为文言文中“与”可以和“以”同义,如《诗

经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之子归,不我与。”意为“这个孩子出嫁了,不带我走。”

可见,“与”和“以”同义。这是一。第二,如果把“与”理解为连词,那就成了“刘邦独

自骑马,和樊哙等四人一起徒步逃跑”。刘邦又骑马,又徒步,前后矛盾。所以“与”当“带”

或“率领”讲,即“刘邦独自骑马,带着樊哙等四人徒步逃跑”,就通顺多了。

3、用200字左右描述范增在刘邦上厕所期间的情况。

三、【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课后训练案

1、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

(1)范增气愤地摔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

(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2、在听说项羽即将来犯的紧急情况下,刘邦惊慌地问张良怎么办。张良既不提备战,

也不主张撤军,却轻描淡写地说“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这是为什么?这一细节

有哪些作用?

答:①张良明白双方力量悬殊,战必败,逃必溃;同时,他深知项伯重义报恩,项羽必听项伯的意见,项伯完全可以利用且能平息项羽的怒火。因此,张良既不提备战,也不主张撤军,却轻描淡写地说“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② 这一细节表现了张良知己知彼、老谋深算、沉着冷静,反衬出刘邦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还有力地推动了情节。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①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②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晚听见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800多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重现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4、把课文改为剧本,然后分角色表演。

鸿 门 大 风

【 根据课文《鸿门宴》改编 】

歌曰:

弩张剑拔兮宴新丰,

只为云中兮现虎龙,

项羽如明兮三示佩,

刘邦那可兮唱大风。

旁白:

公元前二世纪,秦朝以暴政统治天下,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自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山东豪俊遂云集而从之。秦既破,豪俊相争,逐鹿中原,以刘邦与项羽为最,从此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鸿门。连营十里,旌旗飘燧,钩戟戍立。数十万大军,铁胄铜盔,长龙云集,威风气昂。是日,晨曦红霞,朔风吹寒。号角齐鸣,战鼓渐起 )

( 幕启:项羽大帐。项羽,虞姬,范增坐军帐中 )

项羽:(愤怒)刘邦啊刘邦,既然你目中没有我项羽,敢于在关中称王,叫子婴为相,那我

今天就要你问问我的乌騅马同不同意!项庄,三军犒赏完毕了吗?

虞姬:大王„„

项庄:(披甲持剑上)禀项王,大军已准备完毕。请大王发令!

项羽:好!

虞姬:大王,你真的马上就要消灭刘邦吗?想起前日二十万秦军一夜之间竟全部被你活埋,

妾臣还至今恐怯不已。再说,刘邦可不比秦将章邯哪,他能比你先攻入关中,荡平咸阳,就证明他不是等闲之辈,你执意如此,恐怕必是两虎相斗,胜负难知,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了,大王!

范增:虞姬啊,你实乃妇人之仁啊!自古哪有不流血牺牲而得天下之事?大丈夫做事不心狠

手辣,何以成就事业?刘邦不除,天下何能太平?

项羽:亚父说得有理。虞姬啊!你就别担心了,我敢于破釜沉舟,背水为阵而击破秦军三十

万人马,这刘邦哪里是我的敌手!

虞姬:大王,刘邦绝非等闲之辈啊!

项庄:大王,时间不早了,请发令!

项羽:好!众将士听令!(战鼓声起。将士同喊“大江”“大江”)

(正在项羽举剑发令之际,项伯在“左——尹——到——”的喊声中急忙上场)

项伯:大王且慢!

项羽:(回过神,收剑,视项伯)季父为何如此着急?

项伯:启禀大王,沛公马上就要来拜见,故急来禀告。

项羽:哦!刘邦要来?他还敢来见我!

范增:左尹何以知道刘邦要来?

项伯:军师你也管得太宽了吧,我身为楚国左尹,难道什么事情都要给你请示不成? 项羽:是啊,季父何以知道刘邦马上要来见我?

项伯:大王息怒!当你下令要踏平沛公之时,我想到沛公幕僚张良和我至交,我当年愤怒杀

死秦朝一地方官吏,被处以死刑,是张良鼎力相救,才使我得以今天效命大王。因此,我想覆巢之下无完卵,便私下只身到沛公军营见张良,劝他前来归顺大王,一来报张良救命之恩,二来也为大王招来一贤士,三也趁机打探一下沛公虚实!

范增:(反唇相讥)左尹能耐可真不小啊!把刘邦一起都劝来归顺了!(对项庄)注意警戒!

(项庄下)

项羽:是啊!你与刘邦说了些什么?

项伯:大王息怒。谁知张良把消息告诉了沛公,沛公吓得胆颤心惊,连忙挽住我为他求饶:

他说他进入关中,马上查封秦朝府库,登记吏民,还军灞上,等待大王驾到!

范增:那他为什么要遣将守关,对抗大王?

项伯:沛公说他是为防备其他诸侯强行入关,以搅乱关中局势。大王,沛公势弱,他十万散

兵游勇怎能与大王四十万精锐将士匹敌?他已明白与大王争天下,定是以卵击石,特地叫我先替他求情,他马上就要来负荆请罪。大王何必大动干戈,挥万手去捉一瓮中之鳖呢?请大王三思 。

虞姬:大王,季父说得也有道理啊。

项羽:这„„

(这时项庄进来在范增耳边细语)

范增:(大笑)左尹啊左尹!刘邦许诺把他的女儿嫁给你作儿媳,你就为他说话,未免太目

中无大王了吧!(怒)刘邦入关中,不取财物,不好美女,善待百姓,无非想在人民

中立威信,来取得天下的民心。想他在山东时,贪于钱财,喜好美色,如今却判若两人,左尹难道不知他的狼子野心么?再说,我最近夜观天象,见灞桥上空,云成五彩,状如龙虎,此天子帝王之气。大王,千万不要坐失良机啊!

项羽:这„„

虞姬:大王,依臣妾之见,季父亚父,不必再争论了,既然季父说刘邦马上要来,大王何不

察颜观色„„

项羽:虞姬之言有理„„

范增:(恍然大悟),是,项庄,准备迎接沛公!

项伯:(若有所惊)准备迎接沛公!

项羽:(骄傲的大笑)我倒要看刘邦你有三头六臂!准备迎接!

内喊:沛公求见。

(刘邦楚军号角声中带张良、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上)

项庄:沛公随从留步!(与军士们用剑戟阻止樊哙等入)

樊哙等:主公保重!

刘邦:(从容入,作觐见礼)项王,请饶恕兄弟晚来相见!

项羽:沛公何必多礼,请!

范增:项王,我已备好酒菜,沛公,请!

刘邦:项王、亚父请!

(入座。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亚父西向坐,虞姬在项羽身旁,项庄立后)

项羽:今日,沛公先入关破秦,鞍马劳顿,这第一杯酒,我为你接风洗尘。

刘邦:蒙项王将星高照,多谢!

项羽:自起兵以来,我们征战数年,为天下奋起而灭秦。而今大事将定,好不痛快!来,我

们再饮尽兴。

众人:好!

项羽:今日定与沛公痛饮!哈!哈!哈!

刘邦:好!好!

范增:项王,想沛公先入关中,整个咸阳,已经姓刘,为何不不举杯为他祝贺!

刘邦:亚父此言重也,想我能先入函谷关,实乃侥幸,要不是项王与秦军主力激战,使函谷

空虚,我就是十个刘邦也攻不入函谷啊。我入关以后就回军霸上,以待项王。今日晚

来相见,我自罚一杯,以之赔罪。(痛饮一杯)

项羽:沛公何罪之有?来,我再敬你一杯!

(范增举玉玦几次向项羽示意,项羽不应。范增招项庄于前,暗咐几句)

项庄:(敬刘邦酒)沛公能先破函谷关,真乃豪杰也!这杯酒我敬沛公!

刘邦:言重了!多谢!

项庄:大王,今日沛公前来,大家都尽兴而饮,但酒宴上无军乐助兴,实为一大憾事!请允

许我舞剑助兴。

项羽:好。沛公,这是我八千子弟兵之首领,跟我鞍前马后,颇讨人喜欢。沛公,你看他剑

术如何!

项庄:(拱手)献丑了。

虞姬:且慢!前日大王在马上得歌诗一首,众军士,随我唱和,为项庄舞剑添加节奏!(虞

姬唱,众军士附和)

力拔山兮气盖世,

乌騅驰兮鬼神泣。

鬼神泣兮项羽笑,

项羽笑兮谁能敌!

(项庄立场中,踏着节奏,舞剑。剑势时起时落,时强时弱,剑锋多次指向刘邦。刘邦默然,冒冷汗。张良见机不妙,趁机出席)

众人:好剑法!

项伯:(持剑)舞剑还须对舞,看我剑法如何?

(项伯起,接住项庄剑锋,常以身翼蔽沛公。稍许,张良入,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卫士阻止,樊哙侧盾而撞,卫士仆地)

樊哙:(目瞪项羽,大喝)住手!(以盾隔开二项,以刀压住项庄之剑)

项羽:(大惊,提剑,示意项庄项伯停下)来者何人?竟赶擅闯我军帐!

张良:禀项王,此乃沛公的侍卫,樊哙。

范增:小小侍卫,竟如此大胆,敢在项王面前撒野,你主子是怎么教你的?

刘邦:樊哙,你如此鲁莽,还不快向项王请罪!

项羽:(打量樊哙)不必!我看此人气度非凡,勇猛过人,我欣赏。(再打量)不愧是个壮士!

赐壮士酒!

樊哙:(拜)谢项王!(一饮而尽)好酒!

项羽:赐猪腿!

(侍卫奉一猪腿,樊哙覆盾于地,拔刀切而食之)

樊哙:好肉!

刘邦:(急)项王,我侍卫行事鲁莽,请项王勿怪!

项羽:果真壮士!还能饮乎?

樊哙:我连死都不怕,喝酒又有何惧?

项羽:好,有胆识!来人,上两坛好酒!樊哙,今天,我们各饮一坛。我先饮为尽(饮酒)。 樊哙:(抱酒坛饮毕)想当年,暴秦有如虎狼,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之士奋起反秦。

怀王曾与天下豪杰约定:先攻破咸阳者为王。项王不会忘记吧!

范增:怀王约定,项王岂有不知?不过,我看沛公倒是牢记在心,不然,怎么一入关中就急

忙派兵遣将把守关城,以阻天下豪杰进兵关中?

樊哙:不错!沛公派兵的确是事实。不过称王之意,却非亚父所想。

张良:樊哙所言极是。想沛公虽先入关中,但他怎么也不肯遵照约定称王。而是不动城内丝

毫财物,封闭宫室,下令回军霸上。而留下将士把守关口,实乃防备其它诸侯入关之意,亚父误解了。

项羽:(点头)嗯。

范增:误解是吗?为何我军欲入关之时,却遭阻挡?

张良:守关将士,必当尽他们的职责。虽然沛公有令,若项王大军一到,便立刻开关迎接。

但那日,不想项王大军入关,却不派人传信通知,也不临城盘问,便直接挥军攻打。在生死之际,我守城将士不得不抵抗反击。待沛公得知,立刻急招守城将士回军霸上,让项王大军入关中。

项伯:项王,当日我军进攻函谷关时,的确如此。那守关将士不战而退,我们才得以轻松进

关。

项羽:„„嗯,的确如此。

樊哙:沛公劳苦功高,项王你非但不加奖赏,却欲挥军攻打。今日沛公特来谢罪,却不想项

王又要乘机下手。若非我及时赶到,沛公定死于这厮手中(怒指项庄)。这岂不是要杀有功之人吗?难道这就是项王雄霸天下的气度吗?我看大王不识人心,何以令天下英雄折服?(献刀)既然项王欲杀沛公,就先杀我以血祭刀吧!

范增:住口!(怒不可遏)你好大的胆!来人,把他拉出去„„

项羽:慢!亚父息怒。不顾安危护主乃为忠;众士莫敌乃为勇。如此之人,不该杀!壮士请

坐(樊哙与张良坐一起)。

刘邦:项王,方才侍卫鲁莽,还望海涵。刘邦不才,愿兴歌一曲以表歉意。

项羽:好!大家都先入坐,其它事情再商议不迟。

刘邦:(歌)(张良招手示意,以箫伴奏,靳强、纪信、夏侯婴入,与樊哙四人拥盾跳舞伴和,

把刘邦护在中心)

大风起兮云飞扬,

英雄逐鹿兮暴秦亡。

暴秦亡兮项王立,

项王立兮民安康。

民安康兮四海乐,

四海乐兮归故乡。

项羽:好一个“四海乐兮归故乡”,沛公真乃大丈夫也!

刘邦:项王,你我共同征战沙场,灭暴秦为拯救苍生,没想到自己能先入关中,平定咸阳。

然后回军霸上,以待项王到来。却不想项王误解我意„„(跪)今日兄弟我特来诚心谢罪,请项王早登龙位,号令天下。

项羽:沛公请起!沛公之言让项羽惭愧。自古兄弟情谊如金,只因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

告诉我,说你想在关中称王。我心中一时气愤,才做如此之举。也望沛公谅解。(范增表示不快)

樊哙等四人:项王不必谦让,望项王早登龙位,号令天下。

项羽:沛公,我早就准备入关之后,分封诸侯,然后我回到江东,作我的楚王。富贵不归故

乡,如穿锦绣衣服,在晚上走路,谁知道你穿的什么呢?(大笑)来,我们再干一杯! 刘邦:项兄,我近日偶感风寒,适才又多贪几杯,稍有不适,失陪一下。

项羽:哈,哈,哈!那沛公快去快回。

(刘邦起,张良、樊哙等同出)

范增:大王,适才如此良机,为何迟迟不肯杀掉刘邦,以除后患?

项羽: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岂可杀人于不义。将来若被天下豪杰耻笑,我项羽脸面何在? 项伯:是呀!当年刘邦和大王一起出生入死,诛灭暴秦,解救天下苍生。而后丝毫不碰关中

之物,如今又一片赤诚,前来拜见。如此大功之人,不该杀呀!

范增:左尹啊左尹,你今日为私情而庇护刘邦,我看你这是自掘坟墓之举啊!大王,你不杀

刘邦也罢,为何把我苦心培植的间谍曹无伤也供出来,这是自残耳目,大王你太直率

啦!

虞姬:大王,臣妾看刘邦今天如此谦恭,好像不是他平素的性格啊。

范增:大王要三思而行呀!刘邦乃无赖之徒,奸诈之人,心计颇多,城府之深,表面上对您

惟命是从,背地里恐怕正在蓄积力量,想称霸天下。今日你若不除他,他日倒戈相向,就不好收拾了,而你一统天下的壮业,恐怕就要付诸东流了。

(项羽沉思)

项伯:刘邦力量如此之小,怎可能与大王抗衡,我看亚父多虑了。

范增:只怕到时后悔莫及呀!大王,万万不可让刘邦得逞„„这刘邦去时己久,莫不是想耍

什么花招?遭了,大王,你失策了啊!

项羽:(若有所悟)亚父此话怎讲?

范增:刘邦乃做大事不居小节,讲大礼而不计较指责的人。我看此事定有蹊跷。大王还是派

人出去看看为妙。

虞姬:大王,亚父所言有理啊!

项羽:(惊)对呀!项庄,你速速召回刘邦!

(项庄正欲出,见张良只身回来)

范增:子房这一趟真耗得呀!

张良:让项王、亚父久等,子房惭愧。

项羽:怎不见沛公?

张良:沛公不胜酒力,身感不适,不能回来告辞,已同樊哙等人回去了。

项羽:沛公有无大碍,走后多久?

张良:承蒙项王关心,沛公并无大碍,应该已到霸上。他委托我把这对白璧献给大王,这对

玉斗献给亚父,以示赔罪,望项王亚父笑纳!

项羽:(若有所悔,无奈授璧,置之座上,拔剑)刘邦!

范增:(怒视项伯)你,好个左尹!(转身对项羽)大王不听我言(摔璧),哎!可惜啊!玉

碎人亡,玉碎人亡啊!(项庄拔剑欲杀张良)

项羽:(大笑)张良你有种!我且饶你缓几年再死,回去好好的辅佐你主子来与我斗,我项羽

奉陪!

虞姬:看来臣妾又要随大王出生入死了!

(战鼓声起,音乐声起,士兵叫喊声夹杂其中,只听传来:“ 战!战!战!大江!大江!大江!”项羽拔剑立中,虞姬在右,范增在左,项庄在前作冲杀状,造型,有如四个悲壮的

雕塑。

喧呼杀伐声,武器斫击声,血喷声、倒声、杂步声交织„„

传来歌声:

思妇凭栏兮,望穿秋水。

白发依门兮,泪断肝肠。

八千子弟兮,何时返乡?

„„

背景变为血红,远处传来“大风!大风!大风!”的喊叫。刘邦拿着一柄长剑慢慢从背景入,张良,樊哙等簇拥在后,此时立一汉旗。斜阳中,刘邦抽剑指天,在霞光中久久伫立,与中场的项羽等构成两组雕塑)

2004年11月21日第一稿

2004年12月10日第二稿

《鸿门宴》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对鸿门宴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2、探究课文的

情节,对情节的完整性、曲折性、合理性等有深刻的体会,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初浅的认识;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是探究课文的情节,对情节的完整性、曲折性、合理性等有深刻的体

会,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初浅的认识;2、难点是发现疑点,合理解答疑

点,创造性的改写“鸿门宴”。

课前预习案

【预习指导】1、参看“背景材料”,弄清鸿门宴的来龙去脉。2、做“预习检测”必须细心

研读课文,开动脑筋,勤于动笔。3、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我

的疑问”处。4、争取20分钟独立完成本学案。

一、知识链接

背景材料

公元前209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贵族项梁率侄子项

羽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也在沛县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恃胜而骄,被秦将章

邯所杀。章酣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

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前,为项羽所杀。项羽率

军与章邯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

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

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

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

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

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

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

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市)。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

北)自刎。

二、预习检测

1、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2、本文叙述了许多事件,请用精练的语言概述事件。

第一部分(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主要写了五件事:无伤告密、范增定计、项伯夜访、刘邦定策、项伯说情。

第二部分(3—4段)写宴会上的斗争。

主要写了四件事: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第三部分(5—7段)述宴后余事。 主要写了三件事:沛公逃走、张良留谢、刘邦锄奸。

3、你觉得下面一种看法是否正确?如果你有类似的发现,请写下来供大家思考。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两句,应

移至“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之后,才是恰切的。因为这

是沛公脱身前对张良所作的安排、叮咛,如果已逃跑,走到半道,忽然想起又返回叮咛张良,

不合情理。只有在脱走之前作好安排才显出刘邦的机智,才显得文脉贯通。 答:这种看法是对的,文中的瑕疵可能是作者笔误,也可能是后人抄写造成的。

4、本文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分别从哪里可以看出。

答:1、完整性: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还有尾声。

2、曲折性:宴会上三起三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3、照应性:起于曹无伤告密,止于曹无伤被杀。

4、合理性:情节大多合乎情境及人物性格。

三、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案

【探究指导】1、分组合作探究,着眼点要放在深层次上,注意扣文本和合情理;2、每组推

荐一个人到黑板上展示探究结果,注意板书工整规范精练;3、注意发现黑板展示错误,在

点评的时候大胆指正。

一、【课堂探究】

探究一:课文是《史记·项羽本纪》的节选,但情节很完整。请分析情节,分别写出

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并阐述你确定“高潮”的理由。

1、开端:无伤告密、范增定计。

2、发展:项伯夜访、刘邦定策、项伯说情。

3、再发展: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

4、高潮:樊哙闯帐。

5、结局:沛公逃走、张良留谢。

6、尾声:刘邦锄奸。

樊哙闯帐使矛盾激化到了顶点,同时它也使矛盾逐渐缓和直至消失,所以是高潮部分。

探究二:宴会上“三起三落”充分体现了情节的曲折性。请用精练的语言归纳“三起

三落”,并探究情节曲折性的根源。 一起是范增举玦,一落是项羽不应。二起是项庄舞剑,二落是项伯翼蔽。三起是樊哙

撞帐,三落是项羽三赐。“三起三落”的根源主要是范增与项羽思想对立造成的,范增要杀刘邦而造成矛盾激化,项羽不想杀刘邦而使矛盾缓和。

探究三: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有人对《鸿门宴》

提出许多瑕疵。下面列举两处“瑕疵”,谈谈你的看法。

1、“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刘邦还没有称王。张良称呼刘邦,有时称沛公,有时却

称大王,为什么?

例1、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例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例3、大王来何操? ..

例4、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

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张良跟项伯、

项羽说及刘邦时称沛公,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良在项羽面前很低调,隐藏了内心的想法。司马

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和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2、樊哙斥责项羽所说的为什么跟刘邦所说的是一样的呢? 这说明刘邦一方事先统一了思想,统一了口径:刘邦劳苦功高,但不想到要称王;尊

重项羽,一切等待项羽处理;有小人在挑拨离间,影响了感情。这不能说司马迁写作水平低,反而显示了司马迁的高超之处——用人物的语言显示没有写出的事情。

探究四:老谋深算的范增对沛公赴鸿门宴定有防范,为何沛公疾去二十里至霸上军营,

却没有任何动静?此处司马迁把范增隐去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请根据情节、

人物性格、主题思想推断范增的心理、语言、行动等。 心理:担心刘邦逃跑,又以为刘邦百余人马在严密的监视中逃不掉的。 语言:要项羽安排人把刘邦带回宴会,趁刘邦的人不在场劝项羽杀掉刘邦。 行动:喝闷酒。

二、【课堂检测】

1、“鸿门宴”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无伤告密,范增火上加油,使刘项矛盾加剧;二是项伯泄密,刘邦拉拢项伯

替自己说情,要化解危机。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一句中的“与”作“和”解释好,还是作“率领”解释好?阐述你的理由。

答:关于“与”,课本无注,教参译为“和”“与”,连词。实际上这个“与”字,不是

连词的“与”,而是作动词“率领、带”讲。因为文言文中“与”可以和“以”同义,如《诗

经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之子归,不我与。”意为“这个孩子出嫁了,不带我走。”

可见,“与”和“以”同义。这是一。第二,如果把“与”理解为连词,那就成了“刘邦独

自骑马,和樊哙等四人一起徒步逃跑”。刘邦又骑马,又徒步,前后矛盾。所以“与”当“带”

或“率领”讲,即“刘邦独自骑马,带着樊哙等四人徒步逃跑”,就通顺多了。

3、用200字左右描述范增在刘邦上厕所期间的情况。

三、【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课后训练案

1、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

(1)范增气愤地摔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

(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2、在听说项羽即将来犯的紧急情况下,刘邦惊慌地问张良怎么办。张良既不提备战,

也不主张撤军,却轻描淡写地说“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这是为什么?这一细节

有哪些作用?

答:①张良明白双方力量悬殊,战必败,逃必溃;同时,他深知项伯重义报恩,项羽必听项伯的意见,项伯完全可以利用且能平息项羽的怒火。因此,张良既不提备战,也不主张撤军,却轻描淡写地说“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② 这一细节表现了张良知己知彼、老谋深算、沉着冷静,反衬出刘邦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还有力地推动了情节。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①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②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晚听见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800多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重现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4、把课文改为剧本,然后分角色表演。

鸿 门 大 风

【 根据课文《鸿门宴》改编 】

歌曰:

弩张剑拔兮宴新丰,

只为云中兮现虎龙,

项羽如明兮三示佩,

刘邦那可兮唱大风。

旁白:

公元前二世纪,秦朝以暴政统治天下,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自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山东豪俊遂云集而从之。秦既破,豪俊相争,逐鹿中原,以刘邦与项羽为最,从此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鸿门。连营十里,旌旗飘燧,钩戟戍立。数十万大军,铁胄铜盔,长龙云集,威风气昂。是日,晨曦红霞,朔风吹寒。号角齐鸣,战鼓渐起 )

( 幕启:项羽大帐。项羽,虞姬,范增坐军帐中 )

项羽:(愤怒)刘邦啊刘邦,既然你目中没有我项羽,敢于在关中称王,叫子婴为相,那我

今天就要你问问我的乌騅马同不同意!项庄,三军犒赏完毕了吗?

虞姬:大王„„

项庄:(披甲持剑上)禀项王,大军已准备完毕。请大王发令!

项羽:好!

虞姬:大王,你真的马上就要消灭刘邦吗?想起前日二十万秦军一夜之间竟全部被你活埋,

妾臣还至今恐怯不已。再说,刘邦可不比秦将章邯哪,他能比你先攻入关中,荡平咸阳,就证明他不是等闲之辈,你执意如此,恐怕必是两虎相斗,胜负难知,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了,大王!

范增:虞姬啊,你实乃妇人之仁啊!自古哪有不流血牺牲而得天下之事?大丈夫做事不心狠

手辣,何以成就事业?刘邦不除,天下何能太平?

项羽:亚父说得有理。虞姬啊!你就别担心了,我敢于破釜沉舟,背水为阵而击破秦军三十

万人马,这刘邦哪里是我的敌手!

虞姬:大王,刘邦绝非等闲之辈啊!

项庄:大王,时间不早了,请发令!

项羽:好!众将士听令!(战鼓声起。将士同喊“大江”“大江”)

(正在项羽举剑发令之际,项伯在“左——尹——到——”的喊声中急忙上场)

项伯:大王且慢!

项羽:(回过神,收剑,视项伯)季父为何如此着急?

项伯:启禀大王,沛公马上就要来拜见,故急来禀告。

项羽:哦!刘邦要来?他还敢来见我!

范增:左尹何以知道刘邦要来?

项伯:军师你也管得太宽了吧,我身为楚国左尹,难道什么事情都要给你请示不成? 项羽:是啊,季父何以知道刘邦马上要来见我?

项伯:大王息怒!当你下令要踏平沛公之时,我想到沛公幕僚张良和我至交,我当年愤怒杀

死秦朝一地方官吏,被处以死刑,是张良鼎力相救,才使我得以今天效命大王。因此,我想覆巢之下无完卵,便私下只身到沛公军营见张良,劝他前来归顺大王,一来报张良救命之恩,二来也为大王招来一贤士,三也趁机打探一下沛公虚实!

范增:(反唇相讥)左尹能耐可真不小啊!把刘邦一起都劝来归顺了!(对项庄)注意警戒!

(项庄下)

项羽:是啊!你与刘邦说了些什么?

项伯:大王息怒。谁知张良把消息告诉了沛公,沛公吓得胆颤心惊,连忙挽住我为他求饶:

他说他进入关中,马上查封秦朝府库,登记吏民,还军灞上,等待大王驾到!

范增:那他为什么要遣将守关,对抗大王?

项伯:沛公说他是为防备其他诸侯强行入关,以搅乱关中局势。大王,沛公势弱,他十万散

兵游勇怎能与大王四十万精锐将士匹敌?他已明白与大王争天下,定是以卵击石,特地叫我先替他求情,他马上就要来负荆请罪。大王何必大动干戈,挥万手去捉一瓮中之鳖呢?请大王三思 。

虞姬:大王,季父说得也有道理啊。

项羽:这„„

(这时项庄进来在范增耳边细语)

范增:(大笑)左尹啊左尹!刘邦许诺把他的女儿嫁给你作儿媳,你就为他说话,未免太目

中无大王了吧!(怒)刘邦入关中,不取财物,不好美女,善待百姓,无非想在人民

中立威信,来取得天下的民心。想他在山东时,贪于钱财,喜好美色,如今却判若两人,左尹难道不知他的狼子野心么?再说,我最近夜观天象,见灞桥上空,云成五彩,状如龙虎,此天子帝王之气。大王,千万不要坐失良机啊!

项羽:这„„

虞姬:大王,依臣妾之见,季父亚父,不必再争论了,既然季父说刘邦马上要来,大王何不

察颜观色„„

项羽:虞姬之言有理„„

范增:(恍然大悟),是,项庄,准备迎接沛公!

项伯:(若有所惊)准备迎接沛公!

项羽:(骄傲的大笑)我倒要看刘邦你有三头六臂!准备迎接!

内喊:沛公求见。

(刘邦楚军号角声中带张良、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上)

项庄:沛公随从留步!(与军士们用剑戟阻止樊哙等入)

樊哙等:主公保重!

刘邦:(从容入,作觐见礼)项王,请饶恕兄弟晚来相见!

项羽:沛公何必多礼,请!

范增:项王,我已备好酒菜,沛公,请!

刘邦:项王、亚父请!

(入座。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亚父西向坐,虞姬在项羽身旁,项庄立后)

项羽:今日,沛公先入关破秦,鞍马劳顿,这第一杯酒,我为你接风洗尘。

刘邦:蒙项王将星高照,多谢!

项羽:自起兵以来,我们征战数年,为天下奋起而灭秦。而今大事将定,好不痛快!来,我

们再饮尽兴。

众人:好!

项羽:今日定与沛公痛饮!哈!哈!哈!

刘邦:好!好!

范增:项王,想沛公先入关中,整个咸阳,已经姓刘,为何不不举杯为他祝贺!

刘邦:亚父此言重也,想我能先入函谷关,实乃侥幸,要不是项王与秦军主力激战,使函谷

空虚,我就是十个刘邦也攻不入函谷啊。我入关以后就回军霸上,以待项王。今日晚

来相见,我自罚一杯,以之赔罪。(痛饮一杯)

项羽:沛公何罪之有?来,我再敬你一杯!

(范增举玉玦几次向项羽示意,项羽不应。范增招项庄于前,暗咐几句)

项庄:(敬刘邦酒)沛公能先破函谷关,真乃豪杰也!这杯酒我敬沛公!

刘邦:言重了!多谢!

项庄:大王,今日沛公前来,大家都尽兴而饮,但酒宴上无军乐助兴,实为一大憾事!请允

许我舞剑助兴。

项羽:好。沛公,这是我八千子弟兵之首领,跟我鞍前马后,颇讨人喜欢。沛公,你看他剑

术如何!

项庄:(拱手)献丑了。

虞姬:且慢!前日大王在马上得歌诗一首,众军士,随我唱和,为项庄舞剑添加节奏!(虞

姬唱,众军士附和)

力拔山兮气盖世,

乌騅驰兮鬼神泣。

鬼神泣兮项羽笑,

项羽笑兮谁能敌!

(项庄立场中,踏着节奏,舞剑。剑势时起时落,时强时弱,剑锋多次指向刘邦。刘邦默然,冒冷汗。张良见机不妙,趁机出席)

众人:好剑法!

项伯:(持剑)舞剑还须对舞,看我剑法如何?

(项伯起,接住项庄剑锋,常以身翼蔽沛公。稍许,张良入,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卫士阻止,樊哙侧盾而撞,卫士仆地)

樊哙:(目瞪项羽,大喝)住手!(以盾隔开二项,以刀压住项庄之剑)

项羽:(大惊,提剑,示意项庄项伯停下)来者何人?竟赶擅闯我军帐!

张良:禀项王,此乃沛公的侍卫,樊哙。

范增:小小侍卫,竟如此大胆,敢在项王面前撒野,你主子是怎么教你的?

刘邦:樊哙,你如此鲁莽,还不快向项王请罪!

项羽:(打量樊哙)不必!我看此人气度非凡,勇猛过人,我欣赏。(再打量)不愧是个壮士!

赐壮士酒!

樊哙:(拜)谢项王!(一饮而尽)好酒!

项羽:赐猪腿!

(侍卫奉一猪腿,樊哙覆盾于地,拔刀切而食之)

樊哙:好肉!

刘邦:(急)项王,我侍卫行事鲁莽,请项王勿怪!

项羽:果真壮士!还能饮乎?

樊哙:我连死都不怕,喝酒又有何惧?

项羽:好,有胆识!来人,上两坛好酒!樊哙,今天,我们各饮一坛。我先饮为尽(饮酒)。 樊哙:(抱酒坛饮毕)想当年,暴秦有如虎狼,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之士奋起反秦。

怀王曾与天下豪杰约定:先攻破咸阳者为王。项王不会忘记吧!

范增:怀王约定,项王岂有不知?不过,我看沛公倒是牢记在心,不然,怎么一入关中就急

忙派兵遣将把守关城,以阻天下豪杰进兵关中?

樊哙:不错!沛公派兵的确是事实。不过称王之意,却非亚父所想。

张良:樊哙所言极是。想沛公虽先入关中,但他怎么也不肯遵照约定称王。而是不动城内丝

毫财物,封闭宫室,下令回军霸上。而留下将士把守关口,实乃防备其它诸侯入关之意,亚父误解了。

项羽:(点头)嗯。

范增:误解是吗?为何我军欲入关之时,却遭阻挡?

张良:守关将士,必当尽他们的职责。虽然沛公有令,若项王大军一到,便立刻开关迎接。

但那日,不想项王大军入关,却不派人传信通知,也不临城盘问,便直接挥军攻打。在生死之际,我守城将士不得不抵抗反击。待沛公得知,立刻急招守城将士回军霸上,让项王大军入关中。

项伯:项王,当日我军进攻函谷关时,的确如此。那守关将士不战而退,我们才得以轻松进

关。

项羽:„„嗯,的确如此。

樊哙:沛公劳苦功高,项王你非但不加奖赏,却欲挥军攻打。今日沛公特来谢罪,却不想项

王又要乘机下手。若非我及时赶到,沛公定死于这厮手中(怒指项庄)。这岂不是要杀有功之人吗?难道这就是项王雄霸天下的气度吗?我看大王不识人心,何以令天下英雄折服?(献刀)既然项王欲杀沛公,就先杀我以血祭刀吧!

范增:住口!(怒不可遏)你好大的胆!来人,把他拉出去„„

项羽:慢!亚父息怒。不顾安危护主乃为忠;众士莫敌乃为勇。如此之人,不该杀!壮士请

坐(樊哙与张良坐一起)。

刘邦:项王,方才侍卫鲁莽,还望海涵。刘邦不才,愿兴歌一曲以表歉意。

项羽:好!大家都先入坐,其它事情再商议不迟。

刘邦:(歌)(张良招手示意,以箫伴奏,靳强、纪信、夏侯婴入,与樊哙四人拥盾跳舞伴和,

把刘邦护在中心)

大风起兮云飞扬,

英雄逐鹿兮暴秦亡。

暴秦亡兮项王立,

项王立兮民安康。

民安康兮四海乐,

四海乐兮归故乡。

项羽:好一个“四海乐兮归故乡”,沛公真乃大丈夫也!

刘邦:项王,你我共同征战沙场,灭暴秦为拯救苍生,没想到自己能先入关中,平定咸阳。

然后回军霸上,以待项王到来。却不想项王误解我意„„(跪)今日兄弟我特来诚心谢罪,请项王早登龙位,号令天下。

项羽:沛公请起!沛公之言让项羽惭愧。自古兄弟情谊如金,只因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

告诉我,说你想在关中称王。我心中一时气愤,才做如此之举。也望沛公谅解。(范增表示不快)

樊哙等四人:项王不必谦让,望项王早登龙位,号令天下。

项羽:沛公,我早就准备入关之后,分封诸侯,然后我回到江东,作我的楚王。富贵不归故

乡,如穿锦绣衣服,在晚上走路,谁知道你穿的什么呢?(大笑)来,我们再干一杯! 刘邦:项兄,我近日偶感风寒,适才又多贪几杯,稍有不适,失陪一下。

项羽:哈,哈,哈!那沛公快去快回。

(刘邦起,张良、樊哙等同出)

范增:大王,适才如此良机,为何迟迟不肯杀掉刘邦,以除后患?

项羽: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岂可杀人于不义。将来若被天下豪杰耻笑,我项羽脸面何在? 项伯:是呀!当年刘邦和大王一起出生入死,诛灭暴秦,解救天下苍生。而后丝毫不碰关中

之物,如今又一片赤诚,前来拜见。如此大功之人,不该杀呀!

范增:左尹啊左尹,你今日为私情而庇护刘邦,我看你这是自掘坟墓之举啊!大王,你不杀

刘邦也罢,为何把我苦心培植的间谍曹无伤也供出来,这是自残耳目,大王你太直率

啦!

虞姬:大王,臣妾看刘邦今天如此谦恭,好像不是他平素的性格啊。

范增:大王要三思而行呀!刘邦乃无赖之徒,奸诈之人,心计颇多,城府之深,表面上对您

惟命是从,背地里恐怕正在蓄积力量,想称霸天下。今日你若不除他,他日倒戈相向,就不好收拾了,而你一统天下的壮业,恐怕就要付诸东流了。

(项羽沉思)

项伯:刘邦力量如此之小,怎可能与大王抗衡,我看亚父多虑了。

范增:只怕到时后悔莫及呀!大王,万万不可让刘邦得逞„„这刘邦去时己久,莫不是想耍

什么花招?遭了,大王,你失策了啊!

项羽:(若有所悟)亚父此话怎讲?

范增:刘邦乃做大事不居小节,讲大礼而不计较指责的人。我看此事定有蹊跷。大王还是派

人出去看看为妙。

虞姬:大王,亚父所言有理啊!

项羽:(惊)对呀!项庄,你速速召回刘邦!

(项庄正欲出,见张良只身回来)

范增:子房这一趟真耗得呀!

张良:让项王、亚父久等,子房惭愧。

项羽:怎不见沛公?

张良:沛公不胜酒力,身感不适,不能回来告辞,已同樊哙等人回去了。

项羽:沛公有无大碍,走后多久?

张良:承蒙项王关心,沛公并无大碍,应该已到霸上。他委托我把这对白璧献给大王,这对

玉斗献给亚父,以示赔罪,望项王亚父笑纳!

项羽:(若有所悔,无奈授璧,置之座上,拔剑)刘邦!

范增:(怒视项伯)你,好个左尹!(转身对项羽)大王不听我言(摔璧),哎!可惜啊!玉

碎人亡,玉碎人亡啊!(项庄拔剑欲杀张良)

项羽:(大笑)张良你有种!我且饶你缓几年再死,回去好好的辅佐你主子来与我斗,我项羽

奉陪!

虞姬:看来臣妾又要随大王出生入死了!

(战鼓声起,音乐声起,士兵叫喊声夹杂其中,只听传来:“ 战!战!战!大江!大江!大江!”项羽拔剑立中,虞姬在右,范增在左,项庄在前作冲杀状,造型,有如四个悲壮的

雕塑。

喧呼杀伐声,武器斫击声,血喷声、倒声、杂步声交织„„

传来歌声:

思妇凭栏兮,望穿秋水。

白发依门兮,泪断肝肠。

八千子弟兮,何时返乡?

„„

背景变为血红,远处传来“大风!大风!大风!”的喊叫。刘邦拿着一柄长剑慢慢从背景入,张良,樊哙等簇拥在后,此时立一汉旗。斜阳中,刘邦抽剑指天,在霞光中久久伫立,与中场的项羽等构成两组雕塑)

2004年11月21日第一稿

2004年12月10日第二稿


相关内容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文目录
  • 一 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 1.鸿门宴博物馆卫生检查评比表 2.鸿门宴景区旅游购物管理制度 3.景区购物中心照片 4.鸿门宴博物馆投诉处理程序及要求 5.鸿门宴博物馆投诉处理记录表 6.鸿门宴博物馆投诉应急方案 7.投诉意见箱照片 二 道德实践 1.鸿门宴博物馆关于中小学生免费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决议 ...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一松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 目 录 一.判断句 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B."„„也". C."„„者,„„". D."„„者也". E.用 ...

  • [鸿门宴]:细说座次观全篇
  • 摘 要:<鸿门宴>是篇幅较长的经典篇目,怎样才能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呢?在教学中,笔者想到了以鸿门宴的座次排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刘项集团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命运以及写作技巧等问题. 关键词:座次安排:矛盾冲突:人物命运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司马迁 ...

  • 重析[鸿门宴]中的人物表现
  • 重析<鸿门宴>中人物表现 摘要:本文抓住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着重分析里面的人物表现.本文把按人物关系分为四组进行分析,第一组是刘邦对项羽:第二组是张良对范增:第三组是樊哙对项庄:第四组是项伯对曹无伤.通过四组人物的分析,着重分析<鸿门宴>中两军对垒中各自的表现,特别是作为两军 ...

  • 鸿门宴读后感200字
  • [鸿门宴读后感]篇一:读鸿门宴有感[200] 项羽者,时为霸王也,霸王者,乃有霸王之气,然否也,项羽乃女人之短见,一气用事之人,欲诛刘邦之大好时机,竟然错失,听信于项良一面之词,听信于刘邦开脱之词:军灞上,以待项王来. 人之临死,其言也悦耳,况刘邦乃谋略专家,关系己之性命者乎. 项良者,谁也,亦小人 ...

  • 鸿门宴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 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理由 在鸿门宴上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事理上的原因是:刘邦完全接受了项羽提出的讲和条件臣服了项羽,使项羽失去了火拼的理由.人情上的原因有三重:1,项伯保护刘邦,项羽尊重项伯.2,高傲自负的青年贵族项羽,并未视刘邦为对手,反而有战友之情的回归.3,樊哙的闯入,打破了紧张的杀气 . 前 ...

  • 鸿门宴赏析
  • <鸿门宴>作品赏析 班级:师范2班 姓名:张航 学号:2010071063 <鸿门宴>这一作品众所周知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一部作品,我们每一个上过高中的同学都知道,作品出处是<史记>."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地点是现在的陕西省临潼市新 ...

  • 刘亦菲黎明主演[鸿门宴](组图)_
  • 刘亦菲黎明主演<鸿门宴>(组图) 转载 刘亦菲黎明主演<鸿门宴>(组图) 4月7日,星光国际年度巨献<鸿门宴>在举行开机盛典.导演李仁港及主演黎明.张涵予.刘亦菲.陈小春.贾青等悉数登场.李仁港正式公布了之前严格保密的演员角色,黎明.张涵予.陈小春分别出演刘邦.张 ...

  • 读鸿门宴有感800字5篇
  • 读鸿门宴有感800字(一):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楚霸王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忙下逃离楚营的故事.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 ...

  • 从[鸿门宴]一文中看刘邦和项羽成败的原因
  • 摘 要:楚汉相争,刘胜项败,原因何在?从<鸿门宴>一文中刘邦.项羽二人对敌.对友.对待部下.对待内奸的不同态度入手,分析刘.项二人在用人政策上的不同,对经典课文<鸿门宴>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关键词:对敌对友:不同态度:用人政策:成败原因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