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垦区南亚热带农业区划

广西垦区南亚热带农业区划

第一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气候区划

一、气候资源的评价

(一)热带丰富,一年三熟

广西位于北纬 20°54′-26°21′,东经 104°28′―112°03′。全区年平均气温17―22℃,大部分地区在 19℃以上。其分布规律是:自北向南递增,由平原向山区随海拔 高度上升而递减。海拔每上升 100 米,年平均气温下降 0.4―0.6℃。最冷月(1 月)的平均气温,除桂北和其他高寒山区为 8℃左右外,其余地区在 10℃以上。≥10℃积温在 5000―8000℃之间,其变化是自北向南递增,每南移一纬度大约增加 600℃。除桂北很高寒山区外, 其余地区在 10℃以上,积温均在 6000℃以上,日均温≥10℃的农作物生长季在 270―330 天以上。可广泛实行双季稻荷冬小麦或冬油茶等三熟制。

(二)雨量充沛,农业生产条件好

本区年降雨多,大多在 1250―1750 毫米之间,最多的站点可达到 2800 毫米(东兴),最少的也有 1077 毫米(田阳)。降雨量的地域分布规律是:桂东多于桂西,迎着夏季暖湿气流的坡面多于背风的破面,山区多于河谷平原。基于上述原因,本区多雨中心均分布在东半 部与南部的大山东南面。例如:位于十万大山东南侧的防城县荷钦州县西部地区,年降雨量在 2000 毫米以上,这些地区多为橡胶、 热作垦区。本区即使在少雨季节(12-2月),大部分地区各月的降水量仍有 30-50 毫米左右,空气湿度 80%左右,而且无霜或又有轻霜,草经冬而不枯,许多树木无越冬期,冬种作物照常生长,所以本区农业是四季长青,收种不断。

本区雨季长,有利于农业生产,雨季(以平均月雨量≧100 毫米为标准)长达 5-7 个月。其中桂中桂西大部分地区为 5个月(4-8 月或 5-9 月),桂东北和规东南为 6个月(3-8 月或 4-9 月)。位于十万大山东侧的防城、钦州长达 7个月(4-10 月))。据分析,本区双季稻加冬作一年三熟制所需要的雨量大约为 1400 毫米,大部分地区(主要是东半部)多数年份可以达到。在东半部可以实行以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在西半部可以实行以玉米为主的三熟制。

(三)光能利用率高,利于优质高产

本区太阳年辐射总量 90-110 千卡/厘米2。桂林、柳州、百色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高于100 千卡/厘2。本区全年光能利用率较高,据计算,目前本区农田全年的光能利用率为 1%, 比全国平均值 0.4%高一倍多,但比高一倍多,但比高试验田 5%还低很多。本区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为 1600-1800 小时,贵东南和桂南沿海地区在 1800-2000小时间以上,仅桂北和桂中的一些山区在 1400-1600 小时以下。本区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为 1600-1800 小时,桂东南和桂南沿海地区在 1800-2000 小时以上,仅桂北和桂中的一些山区在 1400-1600 小时以下。本区日照时数总的不算多,但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夏、秋两季各地的日照时数均较多, 5、6 月日照对数均在 150 小时(平均每天 5 小时)左右,7、8、9 月增加到 200 小时(平均每天 6-7 小时)左右。

这对夺取高产稳产是很有利的。

(四)存在干旱、低温、洪涝和台风等灾害

1.干旱

主要是春旱和秋旱。春旱是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若以 2-4 月总雨量≤200 毫米为春旱指标,则本区春旱频率大致是:桂北无春旱,桂东为 10%左右,桂南、桂中为 30-50%,桂西为70-90%。由此可见,桂中、桂西地区需防春旱,保证早稻播种插田的用水,搞好春玉米、甘 蔗等的抗旱工作,才能完成种植面积和确保齐苗。

秋旱是桂中、桂北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若以 8-10 月总雨量≤250 毫米为秋旱指标,则本区秋旱频率大致是:桂东北为 30%左右,桂中为 20%左右,其余地区为 10%左右。 预防干旱的办法主要是:广泛造林,改造气候;兴修水利,蓄水抗旱;改进耕作技术,提高抗旱能力;此外创造条件,开展人工降雨,可作为解决干旱问题的应急措施。

2.低温

(1)烂秧天气

本区春播作物低温危害的现象间有发生,以早稻烂秧损失最突出。1976 年春,由于长期低温阴雨,全区因烂秧而损失的谷种达二亿多斤。据统计,本区 2-4 月各旬出现的日平均气温低于 12℃ 连续 5 天以上的中、重烂秧天气,以百色的频率最低,南宁、钦州次之,玉林、梧州、河池、柳州、来宾等地的频率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也较容易防御。预防烂秧的方法有: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不同的播种期;抓住时机在冷尾暖头抢晴分批播种;选择背风向阳且有排灌条件的田块作秧田;搞好浸种催芽工作;采用先进的育秧技术(如温室育秧)和加强秧苗护理等。

(2)寒露风

寒露前后,正是晚稻孕穗和抽穗杨花时期,若遇到强冷空气的侵袭,气温明显降低就会使水稻空秕粒增加,产量降低,这就是寒露风的为害。本区的寒露风有两个类型,若按各地晚稻大量抽穗扬花的时期来统计,各地中等以上的寒露风出现频率,低温型:桂南为 9-20%,约 5-10 年一遇;桂中多为 20-30%,约 3-5 年一遇;桂北高寒区多在70%以上,几乎年年出现这种寒害。干风型:桂南为 10%左右,约十年一遇;桂中为 20% 左右,约五年一遇;桂北为 36%,约三年一遇。预防寒露风的方法是:根据当地气候规律,选择和搭配早、晚稻品种;适时播种,抢上播秧季节;早耘田早追肥,使禾苗早生快发,寒露风来时灌水保温,根外追肥,出现干风型寒露风,实行深灌或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效果也较好。

(3)冬季低温

本区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 8-14℃,受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时会出现低 温霜冻天气,使热带或亚热带作物遭受寒害。根据调查资料,以橡胶为代表的热带作物受害的温度指标是:最低气温 1.9-0.0℃;-0.1--1.0℃为中寒害;-1.1--2.0℃为重寒害; 低于-2.0℃为严重寒害。

右江至郁江一线 北地区寒害较重;此线 南地区,寒害较轻,重寒年在10﹪以下,严重寒害年在 5﹪以下,热作物冬条件较好,愈往南,寒害愈轻。实践证明,在这些地

区,若能选择优良的环境,采用抗寒品种和加强防寒抗寒的栽培管理措施,橡胶等热带作物能安全越多。

3. 洪涝

暴雨是引起洪涝的直接原因,在暴雨季节里,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出现暴雨较多的地区是:钦州、玉林两地区,柳州地区北部和桂林地区中部,平均每年都有 6 天左右,其中东兴有 15 天之多。

预防洪涝的办法是:广泛造林,改善气候;蓄水保土,减少地面坙流;兴修水库,贮蓄雨水;建造防洪堤坝,防洪排涝。

4.台风

据 1950-1957 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影响本区的台风共 150 次,平均每年 5.8 次,以 7、8、9 三个月出现的次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 15%、31%和 25%。 但台风的风力较小,破坏作用不及海南和湛江地区的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台风给内陆地区带来雨水,有害也有利。

二、区划的指标和方法

本区划是以双季稻的农业气候问题为主,兼顾其它作物和林、牧业等作出区划。 划分农业气候类型区的依据是农业气候指标。为使区划结果富于使用价值,要求区划指标具有明确的农业意义。根据本区的农业生产实际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以热量条件作为一级区划(相当于农业气候带和亚带)的指标,以水分条件作为二级区划(相当于农业气候地区)的指标,为通俗起见,把一级区称为农业气候区, 二级区称为农业气候付区。

(一)一级区划指标热量条件(≧10℃积温) 一级区划指标 热量条件(≧10℃积温)

本区划以≧10℃积温 6000℃线作为大面积栽培早、中熟双季稻北界。以≧10℃积温 7000℃线作为栽培中、迟熟双稻,局部可种三季稻,而且是种植龙眼、荔枝等热带果树的北界(此线与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气温值 0℃线一致)。以≧10℃积温 7500℃的地方可大面积栽培迟熟双季 稻。劳动、肥料、水利条件好的地 方可大面积栽培三季稻。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北界。三叶橡胶、胡椒等均可择地栽培,冬红薯安全越冬(此线与极端气温多年平均值 2.5℃线基本一致)。

基于上述三种情况,以≧10℃积温 6000℃、7000℃、7500℃三条等值线为主,依次与双季稻安全生育期 200 天(季节很紧)、230 天(季节不紧)、240 天(时间充裕)三条线配合。7500℃、240 天这条线还与极端低温多年平均值 2.5℃线(热作越冬基本安全)配合。 经过局部调整之后,综合成三条等值线,并以﹥10℃积温 6000、7000、7000℃三条线为代 表,将全区划分为四个农业气候区,即桂北、桂中、桂南和沿海农业气候区。

(二) 二级区划指标 水分条件(春旱频率)

全区的雨量分布规律是:东部多、西部少,夏季多、春秋季少。在农业生产上,往往由于雨季来得迟,造成春旱影响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等作物的播种,所以这里以春旱

出现的频率作为二级区划的指标。以春季(2-4 月)总雨量≦200 毫米雨量为春旱的指标。 把春旱频率与干燥度结合起来 考考虑,得出春旱频率 25﹪、干燥度约 0.75 的等值线和春旱频率 10﹪,干燥度约 1.0 的等 值线,以这两条等值线作为二级区划的指标进行二级区划。

三、划分的结果及界线

根据上述一级区划指标把全区划分为四个农业气候区;根据二级区划指标再划出八个付区, 即:

1、 桂北农业气候区(在天峨-环江-融安-恭城一线以北地区)

(1)全州—桂林农业气候付区

(2)南丹农业气候付区

2、 桂中农业气候区(在天等以西—田林—巴西—都安—上林—平南—信都一线以北)

(1)贺县—柳州农业气候付区

(2)河地—来宾农业气候付区

(3)风山—隆林—靖西农业气候付区

3、 桂南农业气候区(在钦州—陆川一线以北)

(1)梧州—芩溪农业气候付区

(2)玉林—南宁农业气候付区

(3)百色—扶缓—龙州农业气候付区

4、 沿海农业气候区

四、分区评述

1. 桂北农业气候区

(1)全州——桂林农业气候付区

本付区年平均气温 16.4—18.8℃,无霜期 283—323 天,≧10℃积温 5060—5930℃,双 季稻安全生育期 170—200 天,太阳辐射总量 90—100 千卡/厘米 。年雨量 1400—1900 厘米, 冬春雨水多,春旱生长季节需有充足的灌溉条件。农业发展宜种中稻,并在收获后种上泥豆(大豆)或马铃薯、或冬绿肥。本区有利于发展林、牧付业。丘陵山区应发展杉、毛竹、油棕、油桐、油菜、白果、板栗等经济林与柿、枣、金桔等温带果树以及天麻、罗汉果、香茹、 木耳等土特产品。

(2)南丹农业气候付区

本区年平均气温 17℃左右,无霜期 295 天左右,﹥10℃积温 5300—600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 180 天左右,太阳辐射总量 90 千卡/厘米2。年降水量 1500 毫米左右,春旱较重(频率 50﹪),秋旱较少(频率在 10﹪),农业发展方向如上所述。

2. 桂中农业气候区(略)

3. 桂南农业气候区

(1) 梧州——芩溪农业气候付区

本付区年平均温度 21.0—21.6℃,无霜期 326—346 天,≧10℃积温 7000—7400℃,双 季稻安全生育期 223—236 天,年降雨量 1400—1600 毫米,水分

条件较好,春旱、秋旱频率 均在 20﹪左右,太阳辐射总量 110 千卡/厘米 2,宜继续实行双季稻加冬种一年三熟制,扩 大荔枝、龙眼和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区宜发展松、杉等林业生产。

(2)玉林——南宁农业气候付区

本付区年平均气温 20.9—21.7℃,无霜期 328—356 天,≧10℃积温 7000—739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 230—240 天,年降雨量 1400—1800 毫米,春旱多于秋旱,春旱频率 20—40﹪,秋旱频率 10﹪左右,太阳辐射总量 105—110 千卡/厘米 2。宜继续发展双季稻加冬作一 年三熟制和多种经济作物,局部可以种三种稻。六万大山、大明山、大容山宜发展林业(松、杉)建成林业基地。应大力植树造林改良气候,平原地区还应发展薪炭林。丘陵地区应大力发展桔橙、龙眼、荔枝、沙田柚等果树。沿河地区是本区主要甘蔗基地,应大力发展甘蔗,大幅度提高产量。

(3)百色——扶缓——龙州农业气候付区

本区区年平均温度 20.8—22.3℃,无霜期 323—351 天,≧10℃积温 7200—7500℃(左右江河谷 7500—790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 230—240 天。年降水量 1080—1300 毫米。春旱严重,出现频率在 70—90﹪或以上,秋旱很轻,出现频率在 10﹪左右。太阳辐射总量105—110 千卡/厘米 2。在有水利保证的地方,应尽量实行双季稻轮作制,早造种玉米或大豆,收获后插中稻或晚稻,这样比较容易获得稳产高产,平原丘陵地区的旱地可种两造或三造玉米(间种豆芽),山区则种两造玉米或一造玉米加冬小麦,河谷平原还应大力发展甘蔗和其他经济作物,局部可种一些热带作物,在十万大山、大明山等山区,应发展林业,以林 业为主,林牧付结合。

4. 沿海农业气候区

本区年平均气温 20.0—22.9℃,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 2.5—5.3℃,无霜期 349—360 天以上,≧10℃积温 7500℃--820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在 240—250 天以上,是广西热量最丰富,双季稻安全生育期最长的地区;年降雨量 1600—2800 毫米,春旱频率在 30—40﹪ 左右,秋旱频率在 10﹪以下;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5—110 千卡/厘米 2 以上。本区适宜种植的三叶橡胶,以及博白的南部种植的胡椒生长和与越冬都比较好,可以作为热作基地。但不能种椰子,因热量不足,椰子不能正常结果。 本区主要农业气候问题是春旱和风害,可通过大力兴修水利和营造防护林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利于发挥优越的农业气候潜力,迅速提高各种农作物的产量。海南的气候条件比较优越,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应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和海底养殖业(珍珠、贝壳等)。

第二节 广西橡胶树生长性种植北界的气候区划

一、自然条件的评价

(一)橡胶区的环境

广西曾经大面积橡胶的县有:玉林地区的北流、陆川、博白三县;钦州地区的合浦县,蒲北县南部,防城县西部;南宁地区的龙州、宁明、崇左、扶 各县;百色地区的那坡县南部和百色、田阳、田东、苹果等线,及南宁市。经过历年寒害淘汰,目前保留的生长性橡胶区主要在北流、陆川、博白三线的南部、合蒲县西部。

上述橡胶区的环境,大体是在北纬 22 度半以南,处在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 等山脉的保护区以内,比较避寒(见图 63)。

(二)橡胶的生长和越东状况

广西橡胶事业,从 1951 年秋少量试种,1952 年大面积生长性试种开始,三十年来总共植胶约 44 万亩,目前保存面积 26.6 万亩,占 60﹪。历年种植橡胶树二千万株,目前保存面积 500 万株,约占 1/4。广西植橡胶在采用种植材料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十年代,主要种植未经选择的实生树,抗寒力和产量都比较低;六十年代前期,推广了一些高产品系,如 PB86、PR107、GT、PPIM600 等,抗寒能力比较强的品系,就是说广西植橡胶经历“实生树—高产品—抗寒品系三个阶段。七十年代种植的抗寒品系,贯彻了品种、环境、措施三对口,使之经历了经验,部分地获得了成功。

广西植橡胶区的寒害状况:植橡胶三十年来,经历的寒害年份共十一次,其中辐射型四次,平流型四次,混合型三次。其中重大的寒害主要是三次:1954/1955 冬的辐射拴害, 1967/1968、1976/1977 两冬的平流寒害,这三次大的灾害情况如下:

1954/1955 冬是 1893 年 1 月严寒(平流为主夹辐射)以来,;六十二年来仅见的特大霜冻。植橡胶区低温,轻者 0~-0.15℃,中等者-1.5~ -3℃,重者(龙州盆地)-3~-5℃。霜害情况,全区有实生树 275.5 万株,全枯率 79.25﹪,半枯率 9.7﹪。

1967/1968 冬是长期阴凉的平流寒害,植橡胶区当年的最冷月均温均在 9—11℃之间, 桂东南比西南稍冷,当年寒害;以桂东南略重,但因文化大革命干扰,缺乏调查材料。据1968 年年底清点橡胶树数字估计,经 1966/1967 冬和 1967/1968 年冬,两次寒害损失后, 全区橡胶保存 10﹪左右。

1976/1977 年的平流寒害,也是长期阴冷型,阴冷期长达 4.0 余天,各场最冷月均也在9~11℃之间。寒害分布,桂西南因日照过少,寒害比桂东南重。1977 年大寒以后,由于此后五年冬季气候正常,橡胶树单产已逐步上升,恢复到接近于 1976 年的水平。按目前所采割的 93—114 来看,开割四、五年、比较高产的合浦前卫场(主要品系 93—114)全场平均单产达 1.57 公斤,其中二对平均 2.3 公斤,三对平均 2.25 公斤,个人高产树植 4.11 公斤。这些事实说明,93—114 在旺产期内,大面积达到 2 公斤 的单产水平是可能的,因此,在每亩保存橡胶 25 株以上的好环境内,预期亩产达到农垦部要求 50 公斤的标准也是可望实现的。

二、区划的原则,方法和指标

(一) 区划的原则

1、广西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基本上适合热带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但冬季寒潮低温较世界同纬度、同海拔、的地区显得偏冷;越冬条件成为热带作物的限制因子。对于橡胶来说,越冬条件的优劣,是橡胶树群体能否生存的问题。前者是主要矛盾;后者是次要矛盾。因此,确定橡胶树北界区划的气候指标时;应该把越冬条件放在主要地位;把生长期的热量、水分、风等因子放在次要地位。

2、本区划是从当前橡胶树栽培情况出发。种植材料以现有抗寒品系 93—114、五星 I3 的抗寒力和产量为准。进行区划的农业气候指标不再考虑过去采用的不抗寒低产实生树

或高产不抗寒的品系。栽培方式也根据目前提倡的胶茶间作多种经营方式为准;不局限单一的橡胶栽培。因此,植胶北界既可以橡胶为主单一经营来区划。也可以胶茶间作,为茶为主的经营来区划,出现两条北界。

3、越冬条件这一概念,随着物的寒潮灾害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橡胶树在越冬期内,有两种不同的寒潮灾害类型(平流寒害、辐射霜害)。两种类型的临界气候指标是不同的、辐射型霜害,在广西主要是急发式的,决定的因素是极端最低气温。平流型寒害是长期阴冷导致的,与其相关性较好的气候因子是冬季最低的月平均气温。这两项越冬条件,并不是同步升降的。平流寒害的年份,最低月均温,反常偏低。而辐射严寒的年份,极端最低气温反常偏冷,但冬季最低月均温却不一定反常偏冷。因此作为橡胶区在两类严寒的年份下, 都具有必要的安全度。

4、橡胶树种植的北界,除了根据越冬条件提出橡胶树安全的保证 率外,还必须在经过效益方面加以检验,使界线以南的植胶区具有生产的意义。

(二)分析方法

1.气候资料统计年代,一律采用 1951—1980 年的三十年平均资料,不够三下年的测站, 用差值法订证外延到三十年计算。

2.考虑到越冬条件的统计,以冬年为年代单位,要比以年为单位更合乎严寒频率统计的要求。从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的 3 月为一冬,跨年统计如 1973 年 11 月—1974 年 3 月记为1973/1974 冬。三十年的气候统计。在越冬条件方面,这里采用三十年冬的统计。

3.这里所指的最低月均温是一个冬季(11—3月)实际出现的平均气温最低月份,如1976/77 年冬,元月平均气温最低,即冬“最低月气温”。1967/68 年冬以二月份的平均气温 为最低,即二月平均气温为该冬的“最低月均温”。不论出现在那一个月份。均选作“最低 月均温”。其意义与选取“极端最气温”相同。“多疼平均值”的统计也就是将每冬选出来的 “最低月均温”相加,求其平均值。

(三)区划指标

1.根据广西历年橡胶寒害的实际情况总结,确定两类寒害的气候区划指标。

第一北界,即以橡胶为主的生产性种植北界,其总避寒率可达 90%,对严重寒害的避寒保证率达 100%,也就是说,在这一北界以南的地区,三十年中有 27 年不发生中等寒害,並且没出现过重寒害。

第二北界,即在多种经营中局部植胶(如胶茶间作)的北界。其总避寒率在 75%以上严 重寒害的避寒保证率在 95%以上。也就是说中等寒害年份至多 4—5 年一遇,严重寒害年份30—40 一遇。其指标如下: 橡胶为主生产性种植北界(第一北界):最低月均温多冬平均值≥14℃,极端最低温多冬平均值≥3.0℃。多种经营局部种植的北界(第二北界):最低月均温多冬平均值≥13.0 ℃极端最低温 冬平均值≥2.0℃。

2.二级区划:由于桂东南与桂西南的越冬条件上,各有不同的特点,桂东南冬季日照比 桂西南多,在同一平流低温下,橡胶树寒害比桂西南偏轻。另外,在两类低温的强度方面,桂西南平流低温稍弱,风速小,但辐射霜冻时,盆地小气候偏冷。桂东南平流低温略强,风 速稍大,但霜冻时,丘陵地的小气候比较偏暧,这就使得同一大气候划的范

围内,桂东安全度稍高,因此,有必要作二级区划。

二级区划的指标是:冬季(12—2 月)总日照时数>300 小时为多日照区300 小时的多日照区,大多数疏散在中低 丘陵(玉林地区及浦北)和沿海台地(全浦),这些地区霜冻偏北轻,平流低温稍强。因此,把冬季日照与小地形特点结合起来划分为东西两个付区。

三、区划的结果

第一北界:

是轻寒害区与重寒害区的分界线,也即是以橡胶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生产性种植北界。第一北界所包围的地方有: 防城县那梭以西十万大山南麓的低丘陵地,包括东兴、江平、马路、那良、滩散等公社和合浦县东南的南康、闸口、公馆、白沙、山口到博白县松山、龙潭、那卜三个公社。陆川古城、塘寨到北流清湾、白马两公社。这气候区用符号Ⅰ表示。

第二北界:

是重寒害区与不宜植胶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可在多种经营中,选择小环境局部植胶(如胶茶间作区)。其所包括的范围是东起北流县的六靖、石窝公社到陆川乌石、博白的旺茂、浦北张黄、经钦州县那丽,防城县那梭、北仑、垌中一线。另外,左江河谷的 龙州、宁明、崇左一带的河谷地也属这一区域。这一气候区用符号Ⅱ表示。

二级区划的付区划分,据历年平均冬季日照总时数分布图,及各地小地形的特点,大致上南宁到钦州一线为界。此线以东,冬季日照基本上是>300小时,小地形为疏散的低、中及沿海台地,这些地方避霜而犯平流。此线以西的地区冬季日照总时数大多在300小时以下,地形为石山盆地(如左江河谷)及密集的中高丘陵(如十万大山南北两侧),因此,大体上分为两个付区。东面的付区用符号E表示,西面的付区用符号W表示。综上所述,共区划出两个农业气候区、四个付区。即ⅠE、ⅠW 、ⅡE、ⅡW。

四、分区评述和经济效果检验

1.ⅠE 农业气候区

此区包括合浦县东面部的前卫农场、滨海农场一带,及博白白平农场,北流大伦农场,水冲农场东南部等处。最低月均温多冬平均值在14℃左右。极端低温多冬平均值在14℃ 左右极端低温多冬平均值3℃左右,地理纬度在21.5℃-22.5之间,处在云开大山的天堂山,又头岭及谷王嶂\射广嶂屏障的保护下,地势北高南低,丘陵疏散。冷干流强度不大,冷经流容易排泄.冬季日照时数多在300-350小时。在1976/1977年的严重平流寒害年份,本区橡胶寒害不严重,4-6级寒害率如下:滨海农场35.5%前卫农场22.41%,白平农场59.85%,大伦农场31.47%,水冲农场28.57%。

从历年橡胶投资及产胶量和据此推测割胶×年的橡胶收入进行经济效益统计,前卫、滨 海、白平、大伦等场在经济上是盈利的农场,是广西较为安全的环境之一。

2.ⅠW 农业气候区

主要分布在防城西部,是处于十万大山南面的沿海丘陵地,包括火光农场以及容光、那梭两场的局部优良小环境。本付区的地形特点多为中高丘陵,分布复杂,有疏密适中的,也有密集的;在密集丘陵地形形成强辐射弱平流的低温特点。在霜冻反常年份,也会产生局部灾害。但在丘陵疏散处,也有很好的小环境,所种的高产品系 RRIM600 号,经 1976/1977 年冬严寒考验而不死。本区 1976/1977 冬的各场寒害情况:光火农场 4-6 级寒害为 28.4%,容光农场为 11.85%,都比较轻。本付区冬季日照很少,大致在 250 小时以下,对橡胶 越冬是不利的。此外,本区阴天多,雨量、雨日也过多。雨冲胶影响比其他地区偏大,病害也容易发生(特别是白粉病)。本区气候复杂,并非十万大山以南都避寒。在进入十万大山的腹地深处,随着海拔的升高,平流低温下降与日照不足相配合,就会迅速过渡为不宜植胶 区。本区南部的丘陵以火光农场为代表,从历年橡胶投资及产胶量进行经济分析,属盈利的农场。

3.ⅡE 农业气候区

包括合浦县三合口、星星、珠光三场、浦北县东方红农垦南部(张黄以南)、博白县东平、旺茂、长春、茂青场、陆川五星、红山场及北流石窝公社,六靖公社等地。本区屏障条件略差,或处在冷空气通道之中,平流影响稍大,辐射霜冻一般。最低月均温多冬平均值在13℃—14℃,极端低温多冬平均值 2—3℃之间。历年寒害中等或偏重,以 1976/1977 年冬 的平流寒害为例,本付区内各场橡胶树 4—6 级寒害率石:合浦珠光农场 70.21%,三合口70.21%,星星场 56.24%,浦东东方场 85.46%,博白东平场 95.39%,旺茂场 95.19%,长春场 64.22%,茂青场 71.28%,陆川五星场 69.86%,红山场 77.25%。凡当年橡胶树 4—6 级寒害>80%的重害农场,77 年以后经营方针已转向,不再以橡胶树为主要经营对象。 但是这些受害的橡胶树只要保存主干 1 米以上,经过加强管理,多次摘顶整型,实行矮化栽培,树冠仍能迅速恢复。据东方农场张黄队的试验,进行矮化栽培后,年增粗(茎围达 7—8 厘米)三年即可形成树冠恢复产胶能力。因此,在多种经营中,适当地把原有胶树管好,具有一定的生产价值。如果改造胶园,实行胶茶间做,以茶为主的方式植胶,更具有经济效益。

该场生产科总结过去胶茶间作的经验时认为:今后如以茶为主,植胶规格 15×3 米,每亩种 胶树 15 株,茶叶 1600 株,那么,五年左右,茶可以回收成本,橡胶以 93—114 为种植材料, 植后七年开割,每亩总投资 210 元,正常年景下平均每株产干胶 1.5 公斤,每亩产 18.75 公斤,每公斤干胶盈利以 2.7 元计算,则割胶十年每亩可盈利 586.25 元,除去开割前的投 资,每亩纯利 376.25 元,假设开割十年内遇上两次寒害,减产 30%,则每亩年产干胶 13.1 公斤,割胶十年可盈利 243.7 元,收回全部投资,仍稍有利润。本区除发展大叶茶以外还应发展柑桔、菠萝、荔枝、龙眼、香蕉等作物。

4.ⅡW 农业气候区

本区包括防城县的容光、那梭两农场,寒害较重的队及垌美农场,龙州的农北、先锋、北越三农场,橡胶研究所以及宁明县到崇左的河谷盆地(宁明华侨场、天西、左江、左州、新和等农场),本区大多数是盆地中的缓坡地或密集的中高丘陵,辐射霜冻稍强,平流期气 温稍暖,但阴天多日照少。因此平流寒害也比桂东南同纬度地区为重。例如

1976/1977 冬,龙州盆地中保留的实生树受害较重。4—6 级寒害率;龙北 96.15%、先锋 97.48%、北耀 90.28%、橡胶所 96.15%。但橡胶所菠萝根种植成片抗寒品系 93—114,1977 年尚可经受考验寒 害级别平均 3—4 级,至今大部分仍保存。所以,本区采用抗寒品系,实行胶茶间作,以茶 为主,适当植胶还是有一定的生产意义的。特别是桂西南土地多、土质肥沃,积温高,日照少,比较有利于发展云南大茶叶。茶的产量高,如北耀农场三队创造了亩产 300 斤干茶的记 录,比合浦珠光农场亩产 100 斤的水平高出两倍左右。目前云南大产业正在大力发展,而大茶叶要求有良好的隐蔽才能获得高产。从隐蔽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看,用橡胶树做隐蔽比用其他树种为优,所以这些地区仍可划入第二北界以内。本区所属的防城县西部地区,由于日照较少,种茶可以不需隐蔽树,不宜用胶茶间作的方式植胶,可以在好的小环境内分散的单独植胶。低洼犯霜或海拔稍高,或阴坡之处则种 植大茶叶、八角、内桂等优势作物。其他地方还可以发展油梨、菠萝、龙眼等经济作物。

广西垦区南亚热带农业区划

第一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气候区划

一、气候资源的评价

(一)热带丰富,一年三熟

广西位于北纬 20°54′-26°21′,东经 104°28′―112°03′。全区年平均气温17―22℃,大部分地区在 19℃以上。其分布规律是:自北向南递增,由平原向山区随海拔 高度上升而递减。海拔每上升 100 米,年平均气温下降 0.4―0.6℃。最冷月(1 月)的平均气温,除桂北和其他高寒山区为 8℃左右外,其余地区在 10℃以上。≥10℃积温在 5000―8000℃之间,其变化是自北向南递增,每南移一纬度大约增加 600℃。除桂北很高寒山区外, 其余地区在 10℃以上,积温均在 6000℃以上,日均温≥10℃的农作物生长季在 270―330 天以上。可广泛实行双季稻荷冬小麦或冬油茶等三熟制。

(二)雨量充沛,农业生产条件好

本区年降雨多,大多在 1250―1750 毫米之间,最多的站点可达到 2800 毫米(东兴),最少的也有 1077 毫米(田阳)。降雨量的地域分布规律是:桂东多于桂西,迎着夏季暖湿气流的坡面多于背风的破面,山区多于河谷平原。基于上述原因,本区多雨中心均分布在东半 部与南部的大山东南面。例如:位于十万大山东南侧的防城县荷钦州县西部地区,年降雨量在 2000 毫米以上,这些地区多为橡胶、 热作垦区。本区即使在少雨季节(12-2月),大部分地区各月的降水量仍有 30-50 毫米左右,空气湿度 80%左右,而且无霜或又有轻霜,草经冬而不枯,许多树木无越冬期,冬种作物照常生长,所以本区农业是四季长青,收种不断。

本区雨季长,有利于农业生产,雨季(以平均月雨量≧100 毫米为标准)长达 5-7 个月。其中桂中桂西大部分地区为 5个月(4-8 月或 5-9 月),桂东北和规东南为 6个月(3-8 月或 4-9 月)。位于十万大山东侧的防城、钦州长达 7个月(4-10 月))。据分析,本区双季稻加冬作一年三熟制所需要的雨量大约为 1400 毫米,大部分地区(主要是东半部)多数年份可以达到。在东半部可以实行以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在西半部可以实行以玉米为主的三熟制。

(三)光能利用率高,利于优质高产

本区太阳年辐射总量 90-110 千卡/厘米2。桂林、柳州、百色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高于100 千卡/厘2。本区全年光能利用率较高,据计算,目前本区农田全年的光能利用率为 1%, 比全国平均值 0.4%高一倍多,但比高一倍多,但比高试验田 5%还低很多。本区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为 1600-1800 小时,贵东南和桂南沿海地区在 1800-2000小时间以上,仅桂北和桂中的一些山区在 1400-1600 小时以下。本区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为 1600-1800 小时,桂东南和桂南沿海地区在 1800-2000 小时以上,仅桂北和桂中的一些山区在 1400-1600 小时以下。本区日照时数总的不算多,但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夏、秋两季各地的日照时数均较多, 5、6 月日照对数均在 150 小时(平均每天 5 小时)左右,7、8、9 月增加到 200 小时(平均每天 6-7 小时)左右。

这对夺取高产稳产是很有利的。

(四)存在干旱、低温、洪涝和台风等灾害

1.干旱

主要是春旱和秋旱。春旱是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若以 2-4 月总雨量≤200 毫米为春旱指标,则本区春旱频率大致是:桂北无春旱,桂东为 10%左右,桂南、桂中为 30-50%,桂西为70-90%。由此可见,桂中、桂西地区需防春旱,保证早稻播种插田的用水,搞好春玉米、甘 蔗等的抗旱工作,才能完成种植面积和确保齐苗。

秋旱是桂中、桂北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若以 8-10 月总雨量≤250 毫米为秋旱指标,则本区秋旱频率大致是:桂东北为 30%左右,桂中为 20%左右,其余地区为 10%左右。 预防干旱的办法主要是:广泛造林,改造气候;兴修水利,蓄水抗旱;改进耕作技术,提高抗旱能力;此外创造条件,开展人工降雨,可作为解决干旱问题的应急措施。

2.低温

(1)烂秧天气

本区春播作物低温危害的现象间有发生,以早稻烂秧损失最突出。1976 年春,由于长期低温阴雨,全区因烂秧而损失的谷种达二亿多斤。据统计,本区 2-4 月各旬出现的日平均气温低于 12℃ 连续 5 天以上的中、重烂秧天气,以百色的频率最低,南宁、钦州次之,玉林、梧州、河池、柳州、来宾等地的频率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也较容易防御。预防烂秧的方法有: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不同的播种期;抓住时机在冷尾暖头抢晴分批播种;选择背风向阳且有排灌条件的田块作秧田;搞好浸种催芽工作;采用先进的育秧技术(如温室育秧)和加强秧苗护理等。

(2)寒露风

寒露前后,正是晚稻孕穗和抽穗杨花时期,若遇到强冷空气的侵袭,气温明显降低就会使水稻空秕粒增加,产量降低,这就是寒露风的为害。本区的寒露风有两个类型,若按各地晚稻大量抽穗扬花的时期来统计,各地中等以上的寒露风出现频率,低温型:桂南为 9-20%,约 5-10 年一遇;桂中多为 20-30%,约 3-5 年一遇;桂北高寒区多在70%以上,几乎年年出现这种寒害。干风型:桂南为 10%左右,约十年一遇;桂中为 20% 左右,约五年一遇;桂北为 36%,约三年一遇。预防寒露风的方法是:根据当地气候规律,选择和搭配早、晚稻品种;适时播种,抢上播秧季节;早耘田早追肥,使禾苗早生快发,寒露风来时灌水保温,根外追肥,出现干风型寒露风,实行深灌或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效果也较好。

(3)冬季低温

本区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 8-14℃,受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时会出现低 温霜冻天气,使热带或亚热带作物遭受寒害。根据调查资料,以橡胶为代表的热带作物受害的温度指标是:最低气温 1.9-0.0℃;-0.1--1.0℃为中寒害;-1.1--2.0℃为重寒害; 低于-2.0℃为严重寒害。

右江至郁江一线 北地区寒害较重;此线 南地区,寒害较轻,重寒年在10﹪以下,严重寒害年在 5﹪以下,热作物冬条件较好,愈往南,寒害愈轻。实践证明,在这些地

区,若能选择优良的环境,采用抗寒品种和加强防寒抗寒的栽培管理措施,橡胶等热带作物能安全越多。

3. 洪涝

暴雨是引起洪涝的直接原因,在暴雨季节里,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出现暴雨较多的地区是:钦州、玉林两地区,柳州地区北部和桂林地区中部,平均每年都有 6 天左右,其中东兴有 15 天之多。

预防洪涝的办法是:广泛造林,改善气候;蓄水保土,减少地面坙流;兴修水库,贮蓄雨水;建造防洪堤坝,防洪排涝。

4.台风

据 1950-1957 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影响本区的台风共 150 次,平均每年 5.8 次,以 7、8、9 三个月出现的次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 15%、31%和 25%。 但台风的风力较小,破坏作用不及海南和湛江地区的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台风给内陆地区带来雨水,有害也有利。

二、区划的指标和方法

本区划是以双季稻的农业气候问题为主,兼顾其它作物和林、牧业等作出区划。 划分农业气候类型区的依据是农业气候指标。为使区划结果富于使用价值,要求区划指标具有明确的农业意义。根据本区的农业生产实际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以热量条件作为一级区划(相当于农业气候带和亚带)的指标,以水分条件作为二级区划(相当于农业气候地区)的指标,为通俗起见,把一级区称为农业气候区, 二级区称为农业气候付区。

(一)一级区划指标热量条件(≧10℃积温) 一级区划指标 热量条件(≧10℃积温)

本区划以≧10℃积温 6000℃线作为大面积栽培早、中熟双季稻北界。以≧10℃积温 7000℃线作为栽培中、迟熟双稻,局部可种三季稻,而且是种植龙眼、荔枝等热带果树的北界(此线与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气温值 0℃线一致)。以≧10℃积温 7500℃的地方可大面积栽培迟熟双季 稻。劳动、肥料、水利条件好的地 方可大面积栽培三季稻。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北界。三叶橡胶、胡椒等均可择地栽培,冬红薯安全越冬(此线与极端气温多年平均值 2.5℃线基本一致)。

基于上述三种情况,以≧10℃积温 6000℃、7000℃、7500℃三条等值线为主,依次与双季稻安全生育期 200 天(季节很紧)、230 天(季节不紧)、240 天(时间充裕)三条线配合。7500℃、240 天这条线还与极端低温多年平均值 2.5℃线(热作越冬基本安全)配合。 经过局部调整之后,综合成三条等值线,并以﹥10℃积温 6000、7000、7000℃三条线为代 表,将全区划分为四个农业气候区,即桂北、桂中、桂南和沿海农业气候区。

(二) 二级区划指标 水分条件(春旱频率)

全区的雨量分布规律是:东部多、西部少,夏季多、春秋季少。在农业生产上,往往由于雨季来得迟,造成春旱影响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等作物的播种,所以这里以春旱

出现的频率作为二级区划的指标。以春季(2-4 月)总雨量≦200 毫米雨量为春旱的指标。 把春旱频率与干燥度结合起来 考考虑,得出春旱频率 25﹪、干燥度约 0.75 的等值线和春旱频率 10﹪,干燥度约 1.0 的等 值线,以这两条等值线作为二级区划的指标进行二级区划。

三、划分的结果及界线

根据上述一级区划指标把全区划分为四个农业气候区;根据二级区划指标再划出八个付区, 即:

1、 桂北农业气候区(在天峨-环江-融安-恭城一线以北地区)

(1)全州—桂林农业气候付区

(2)南丹农业气候付区

2、 桂中农业气候区(在天等以西—田林—巴西—都安—上林—平南—信都一线以北)

(1)贺县—柳州农业气候付区

(2)河地—来宾农业气候付区

(3)风山—隆林—靖西农业气候付区

3、 桂南农业气候区(在钦州—陆川一线以北)

(1)梧州—芩溪农业气候付区

(2)玉林—南宁农业气候付区

(3)百色—扶缓—龙州农业气候付区

4、 沿海农业气候区

四、分区评述

1. 桂北农业气候区

(1)全州——桂林农业气候付区

本付区年平均气温 16.4—18.8℃,无霜期 283—323 天,≧10℃积温 5060—5930℃,双 季稻安全生育期 170—200 天,太阳辐射总量 90—100 千卡/厘米 。年雨量 1400—1900 厘米, 冬春雨水多,春旱生长季节需有充足的灌溉条件。农业发展宜种中稻,并在收获后种上泥豆(大豆)或马铃薯、或冬绿肥。本区有利于发展林、牧付业。丘陵山区应发展杉、毛竹、油棕、油桐、油菜、白果、板栗等经济林与柿、枣、金桔等温带果树以及天麻、罗汉果、香茹、 木耳等土特产品。

(2)南丹农业气候付区

本区年平均气温 17℃左右,无霜期 295 天左右,﹥10℃积温 5300—600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 180 天左右,太阳辐射总量 90 千卡/厘米2。年降水量 1500 毫米左右,春旱较重(频率 50﹪),秋旱较少(频率在 10﹪),农业发展方向如上所述。

2. 桂中农业气候区(略)

3. 桂南农业气候区

(1) 梧州——芩溪农业气候付区

本付区年平均温度 21.0—21.6℃,无霜期 326—346 天,≧10℃积温 7000—7400℃,双 季稻安全生育期 223—236 天,年降雨量 1400—1600 毫米,水分

条件较好,春旱、秋旱频率 均在 20﹪左右,太阳辐射总量 110 千卡/厘米 2,宜继续实行双季稻加冬种一年三熟制,扩 大荔枝、龙眼和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区宜发展松、杉等林业生产。

(2)玉林——南宁农业气候付区

本付区年平均气温 20.9—21.7℃,无霜期 328—356 天,≧10℃积温 7000—739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 230—240 天,年降雨量 1400—1800 毫米,春旱多于秋旱,春旱频率 20—40﹪,秋旱频率 10﹪左右,太阳辐射总量 105—110 千卡/厘米 2。宜继续发展双季稻加冬作一 年三熟制和多种经济作物,局部可以种三种稻。六万大山、大明山、大容山宜发展林业(松、杉)建成林业基地。应大力植树造林改良气候,平原地区还应发展薪炭林。丘陵地区应大力发展桔橙、龙眼、荔枝、沙田柚等果树。沿河地区是本区主要甘蔗基地,应大力发展甘蔗,大幅度提高产量。

(3)百色——扶缓——龙州农业气候付区

本区区年平均温度 20.8—22.3℃,无霜期 323—351 天,≧10℃积温 7200—7500℃(左右江河谷 7500—790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 230—240 天。年降水量 1080—1300 毫米。春旱严重,出现频率在 70—90﹪或以上,秋旱很轻,出现频率在 10﹪左右。太阳辐射总量105—110 千卡/厘米 2。在有水利保证的地方,应尽量实行双季稻轮作制,早造种玉米或大豆,收获后插中稻或晚稻,这样比较容易获得稳产高产,平原丘陵地区的旱地可种两造或三造玉米(间种豆芽),山区则种两造玉米或一造玉米加冬小麦,河谷平原还应大力发展甘蔗和其他经济作物,局部可种一些热带作物,在十万大山、大明山等山区,应发展林业,以林 业为主,林牧付结合。

4. 沿海农业气候区

本区年平均气温 20.0—22.9℃,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 2.5—5.3℃,无霜期 349—360 天以上,≧10℃积温 7500℃--8200℃,双季稻安全生育期在 240—250 天以上,是广西热量最丰富,双季稻安全生育期最长的地区;年降雨量 1600—2800 毫米,春旱频率在 30—40﹪ 左右,秋旱频率在 10﹪以下;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5—110 千卡/厘米 2 以上。本区适宜种植的三叶橡胶,以及博白的南部种植的胡椒生长和与越冬都比较好,可以作为热作基地。但不能种椰子,因热量不足,椰子不能正常结果。 本区主要农业气候问题是春旱和风害,可通过大力兴修水利和营造防护林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利于发挥优越的农业气候潜力,迅速提高各种农作物的产量。海南的气候条件比较优越,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应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和海底养殖业(珍珠、贝壳等)。

第二节 广西橡胶树生长性种植北界的气候区划

一、自然条件的评价

(一)橡胶区的环境

广西曾经大面积橡胶的县有:玉林地区的北流、陆川、博白三县;钦州地区的合浦县,蒲北县南部,防城县西部;南宁地区的龙州、宁明、崇左、扶 各县;百色地区的那坡县南部和百色、田阳、田东、苹果等线,及南宁市。经过历年寒害淘汰,目前保留的生长性橡胶区主要在北流、陆川、博白三线的南部、合蒲县西部。

上述橡胶区的环境,大体是在北纬 22 度半以南,处在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 等山脉的保护区以内,比较避寒(见图 63)。

(二)橡胶的生长和越东状况

广西橡胶事业,从 1951 年秋少量试种,1952 年大面积生长性试种开始,三十年来总共植胶约 44 万亩,目前保存面积 26.6 万亩,占 60﹪。历年种植橡胶树二千万株,目前保存面积 500 万株,约占 1/4。广西植橡胶在采用种植材料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十年代,主要种植未经选择的实生树,抗寒力和产量都比较低;六十年代前期,推广了一些高产品系,如 PB86、PR107、GT、PPIM600 等,抗寒能力比较强的品系,就是说广西植橡胶经历“实生树—高产品—抗寒品系三个阶段。七十年代种植的抗寒品系,贯彻了品种、环境、措施三对口,使之经历了经验,部分地获得了成功。

广西植橡胶区的寒害状况:植橡胶三十年来,经历的寒害年份共十一次,其中辐射型四次,平流型四次,混合型三次。其中重大的寒害主要是三次:1954/1955 冬的辐射拴害, 1967/1968、1976/1977 两冬的平流寒害,这三次大的灾害情况如下:

1954/1955 冬是 1893 年 1 月严寒(平流为主夹辐射)以来,;六十二年来仅见的特大霜冻。植橡胶区低温,轻者 0~-0.15℃,中等者-1.5~ -3℃,重者(龙州盆地)-3~-5℃。霜害情况,全区有实生树 275.5 万株,全枯率 79.25﹪,半枯率 9.7﹪。

1967/1968 冬是长期阴凉的平流寒害,植橡胶区当年的最冷月均温均在 9—11℃之间, 桂东南比西南稍冷,当年寒害;以桂东南略重,但因文化大革命干扰,缺乏调查材料。据1968 年年底清点橡胶树数字估计,经 1966/1967 冬和 1967/1968 年冬,两次寒害损失后, 全区橡胶保存 10﹪左右。

1976/1977 年的平流寒害,也是长期阴冷型,阴冷期长达 4.0 余天,各场最冷月均也在9~11℃之间。寒害分布,桂西南因日照过少,寒害比桂东南重。1977 年大寒以后,由于此后五年冬季气候正常,橡胶树单产已逐步上升,恢复到接近于 1976 年的水平。按目前所采割的 93—114 来看,开割四、五年、比较高产的合浦前卫场(主要品系 93—114)全场平均单产达 1.57 公斤,其中二对平均 2.3 公斤,三对平均 2.25 公斤,个人高产树植 4.11 公斤。这些事实说明,93—114 在旺产期内,大面积达到 2 公斤 的单产水平是可能的,因此,在每亩保存橡胶 25 株以上的好环境内,预期亩产达到农垦部要求 50 公斤的标准也是可望实现的。

二、区划的原则,方法和指标

(一) 区划的原则

1、广西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基本上适合热带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但冬季寒潮低温较世界同纬度、同海拔、的地区显得偏冷;越冬条件成为热带作物的限制因子。对于橡胶来说,越冬条件的优劣,是橡胶树群体能否生存的问题。前者是主要矛盾;后者是次要矛盾。因此,确定橡胶树北界区划的气候指标时;应该把越冬条件放在主要地位;把生长期的热量、水分、风等因子放在次要地位。

2、本区划是从当前橡胶树栽培情况出发。种植材料以现有抗寒品系 93—114、五星 I3 的抗寒力和产量为准。进行区划的农业气候指标不再考虑过去采用的不抗寒低产实生树

或高产不抗寒的品系。栽培方式也根据目前提倡的胶茶间作多种经营方式为准;不局限单一的橡胶栽培。因此,植胶北界既可以橡胶为主单一经营来区划。也可以胶茶间作,为茶为主的经营来区划,出现两条北界。

3、越冬条件这一概念,随着物的寒潮灾害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橡胶树在越冬期内,有两种不同的寒潮灾害类型(平流寒害、辐射霜害)。两种类型的临界气候指标是不同的、辐射型霜害,在广西主要是急发式的,决定的因素是极端最低气温。平流型寒害是长期阴冷导致的,与其相关性较好的气候因子是冬季最低的月平均气温。这两项越冬条件,并不是同步升降的。平流寒害的年份,最低月均温,反常偏低。而辐射严寒的年份,极端最低气温反常偏冷,但冬季最低月均温却不一定反常偏冷。因此作为橡胶区在两类严寒的年份下, 都具有必要的安全度。

4、橡胶树种植的北界,除了根据越冬条件提出橡胶树安全的保证 率外,还必须在经过效益方面加以检验,使界线以南的植胶区具有生产的意义。

(二)分析方法

1.气候资料统计年代,一律采用 1951—1980 年的三十年平均资料,不够三下年的测站, 用差值法订证外延到三十年计算。

2.考虑到越冬条件的统计,以冬年为年代单位,要比以年为单位更合乎严寒频率统计的要求。从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的 3 月为一冬,跨年统计如 1973 年 11 月—1974 年 3 月记为1973/1974 冬。三十年的气候统计。在越冬条件方面,这里采用三十年冬的统计。

3.这里所指的最低月均温是一个冬季(11—3月)实际出现的平均气温最低月份,如1976/77 年冬,元月平均气温最低,即冬“最低月气温”。1967/68 年冬以二月份的平均气温 为最低,即二月平均气温为该冬的“最低月均温”。不论出现在那一个月份。均选作“最低 月均温”。其意义与选取“极端最气温”相同。“多疼平均值”的统计也就是将每冬选出来的 “最低月均温”相加,求其平均值。

(三)区划指标

1.根据广西历年橡胶寒害的实际情况总结,确定两类寒害的气候区划指标。

第一北界,即以橡胶为主的生产性种植北界,其总避寒率可达 90%,对严重寒害的避寒保证率达 100%,也就是说,在这一北界以南的地区,三十年中有 27 年不发生中等寒害,並且没出现过重寒害。

第二北界,即在多种经营中局部植胶(如胶茶间作)的北界。其总避寒率在 75%以上严 重寒害的避寒保证率在 95%以上。也就是说中等寒害年份至多 4—5 年一遇,严重寒害年份30—40 一遇。其指标如下: 橡胶为主生产性种植北界(第一北界):最低月均温多冬平均值≥14℃,极端最低温多冬平均值≥3.0℃。多种经营局部种植的北界(第二北界):最低月均温多冬平均值≥13.0 ℃极端最低温 冬平均值≥2.0℃。

2.二级区划:由于桂东南与桂西南的越冬条件上,各有不同的特点,桂东南冬季日照比 桂西南多,在同一平流低温下,橡胶树寒害比桂西南偏轻。另外,在两类低温的强度方面,桂西南平流低温稍弱,风速小,但辐射霜冻时,盆地小气候偏冷。桂东南平流低温略强,风 速稍大,但霜冻时,丘陵地的小气候比较偏暧,这就使得同一大气候划的范

围内,桂东安全度稍高,因此,有必要作二级区划。

二级区划的指标是:冬季(12—2 月)总日照时数>300 小时为多日照区300 小时的多日照区,大多数疏散在中低 丘陵(玉林地区及浦北)和沿海台地(全浦),这些地区霜冻偏北轻,平流低温稍强。因此,把冬季日照与小地形特点结合起来划分为东西两个付区。

三、区划的结果

第一北界:

是轻寒害区与重寒害区的分界线,也即是以橡胶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生产性种植北界。第一北界所包围的地方有: 防城县那梭以西十万大山南麓的低丘陵地,包括东兴、江平、马路、那良、滩散等公社和合浦县东南的南康、闸口、公馆、白沙、山口到博白县松山、龙潭、那卜三个公社。陆川古城、塘寨到北流清湾、白马两公社。这气候区用符号Ⅰ表示。

第二北界:

是重寒害区与不宜植胶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可在多种经营中,选择小环境局部植胶(如胶茶间作区)。其所包括的范围是东起北流县的六靖、石窝公社到陆川乌石、博白的旺茂、浦北张黄、经钦州县那丽,防城县那梭、北仑、垌中一线。另外,左江河谷的 龙州、宁明、崇左一带的河谷地也属这一区域。这一气候区用符号Ⅱ表示。

二级区划的付区划分,据历年平均冬季日照总时数分布图,及各地小地形的特点,大致上南宁到钦州一线为界。此线以东,冬季日照基本上是>300小时,小地形为疏散的低、中及沿海台地,这些地方避霜而犯平流。此线以西的地区冬季日照总时数大多在300小时以下,地形为石山盆地(如左江河谷)及密集的中高丘陵(如十万大山南北两侧),因此,大体上分为两个付区。东面的付区用符号E表示,西面的付区用符号W表示。综上所述,共区划出两个农业气候区、四个付区。即ⅠE、ⅠW 、ⅡE、ⅡW。

四、分区评述和经济效果检验

1.ⅠE 农业气候区

此区包括合浦县东面部的前卫农场、滨海农场一带,及博白白平农场,北流大伦农场,水冲农场东南部等处。最低月均温多冬平均值在14℃左右。极端低温多冬平均值在14℃ 左右极端低温多冬平均值3℃左右,地理纬度在21.5℃-22.5之间,处在云开大山的天堂山,又头岭及谷王嶂\射广嶂屏障的保护下,地势北高南低,丘陵疏散。冷干流强度不大,冷经流容易排泄.冬季日照时数多在300-350小时。在1976/1977年的严重平流寒害年份,本区橡胶寒害不严重,4-6级寒害率如下:滨海农场35.5%前卫农场22.41%,白平农场59.85%,大伦农场31.47%,水冲农场28.57%。

从历年橡胶投资及产胶量和据此推测割胶×年的橡胶收入进行经济效益统计,前卫、滨 海、白平、大伦等场在经济上是盈利的农场,是广西较为安全的环境之一。

2.ⅠW 农业气候区

主要分布在防城西部,是处于十万大山南面的沿海丘陵地,包括火光农场以及容光、那梭两场的局部优良小环境。本付区的地形特点多为中高丘陵,分布复杂,有疏密适中的,也有密集的;在密集丘陵地形形成强辐射弱平流的低温特点。在霜冻反常年份,也会产生局部灾害。但在丘陵疏散处,也有很好的小环境,所种的高产品系 RRIM600 号,经 1976/1977 年冬严寒考验而不死。本区 1976/1977 冬的各场寒害情况:光火农场 4-6 级寒害为 28.4%,容光农场为 11.85%,都比较轻。本付区冬季日照很少,大致在 250 小时以下,对橡胶 越冬是不利的。此外,本区阴天多,雨量、雨日也过多。雨冲胶影响比其他地区偏大,病害也容易发生(特别是白粉病)。本区气候复杂,并非十万大山以南都避寒。在进入十万大山的腹地深处,随着海拔的升高,平流低温下降与日照不足相配合,就会迅速过渡为不宜植胶 区。本区南部的丘陵以火光农场为代表,从历年橡胶投资及产胶量进行经济分析,属盈利的农场。

3.ⅡE 农业气候区

包括合浦县三合口、星星、珠光三场、浦北县东方红农垦南部(张黄以南)、博白县东平、旺茂、长春、茂青场、陆川五星、红山场及北流石窝公社,六靖公社等地。本区屏障条件略差,或处在冷空气通道之中,平流影响稍大,辐射霜冻一般。最低月均温多冬平均值在13℃—14℃,极端低温多冬平均值 2—3℃之间。历年寒害中等或偏重,以 1976/1977 年冬 的平流寒害为例,本付区内各场橡胶树 4—6 级寒害率石:合浦珠光农场 70.21%,三合口70.21%,星星场 56.24%,浦东东方场 85.46%,博白东平场 95.39%,旺茂场 95.19%,长春场 64.22%,茂青场 71.28%,陆川五星场 69.86%,红山场 77.25%。凡当年橡胶树 4—6 级寒害>80%的重害农场,77 年以后经营方针已转向,不再以橡胶树为主要经营对象。 但是这些受害的橡胶树只要保存主干 1 米以上,经过加强管理,多次摘顶整型,实行矮化栽培,树冠仍能迅速恢复。据东方农场张黄队的试验,进行矮化栽培后,年增粗(茎围达 7—8 厘米)三年即可形成树冠恢复产胶能力。因此,在多种经营中,适当地把原有胶树管好,具有一定的生产价值。如果改造胶园,实行胶茶间做,以茶为主的方式植胶,更具有经济效益。

该场生产科总结过去胶茶间作的经验时认为:今后如以茶为主,植胶规格 15×3 米,每亩种 胶树 15 株,茶叶 1600 株,那么,五年左右,茶可以回收成本,橡胶以 93—114 为种植材料, 植后七年开割,每亩总投资 210 元,正常年景下平均每株产干胶 1.5 公斤,每亩产 18.75 公斤,每公斤干胶盈利以 2.7 元计算,则割胶十年每亩可盈利 586.25 元,除去开割前的投 资,每亩纯利 376.25 元,假设开割十年内遇上两次寒害,减产 30%,则每亩年产干胶 13.1 公斤,割胶十年可盈利 243.7 元,收回全部投资,仍稍有利润。本区除发展大叶茶以外还应发展柑桔、菠萝、荔枝、龙眼、香蕉等作物。

4.ⅡW 农业气候区

本区包括防城县的容光、那梭两农场,寒害较重的队及垌美农场,龙州的农北、先锋、北越三农场,橡胶研究所以及宁明县到崇左的河谷盆地(宁明华侨场、天西、左江、左州、新和等农场),本区大多数是盆地中的缓坡地或密集的中高丘陵,辐射霜冻稍强,平流期气 温稍暖,但阴天多日照少。因此平流寒害也比桂东南同纬度地区为重。例如

1976/1977 冬,龙州盆地中保留的实生树受害较重。4—6 级寒害率;龙北 96.15%、先锋 97.48%、北耀 90.28%、橡胶所 96.15%。但橡胶所菠萝根种植成片抗寒品系 93—114,1977 年尚可经受考验寒 害级别平均 3—4 级,至今大部分仍保存。所以,本区采用抗寒品系,实行胶茶间作,以茶 为主,适当植胶还是有一定的生产意义的。特别是桂西南土地多、土质肥沃,积温高,日照少,比较有利于发展云南大茶叶。茶的产量高,如北耀农场三队创造了亩产 300 斤干茶的记 录,比合浦珠光农场亩产 100 斤的水平高出两倍左右。目前云南大产业正在大力发展,而大茶叶要求有良好的隐蔽才能获得高产。从隐蔽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看,用橡胶树做隐蔽比用其他树种为优,所以这些地区仍可划入第二北界以内。本区所属的防城县西部地区,由于日照较少,种茶可以不需隐蔽树,不宜用胶茶间作的方式植胶,可以在好的小环境内分散的单独植胶。低洼犯霜或海拔稍高,或阴坡之处则种 植大茶叶、八角、内桂等优势作物。其他地方还可以发展油梨、菠萝、龙眼等经济作物。


相关内容

  •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国土整治)
  •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考点搜索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 ...

  • 跃动北部湾
  • 今年春节期间,陈述彭院士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之邀考察了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所到之处,北部湾地区欣欣向荣的建设局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促使他思考区域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支撑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 区位优势与交通网络 区位优势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 ...

  • 西双版纳州概况[1]
  • 一. 西双版纳州概况 一.基本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1月23日,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成立最早的自治州.西双版纳为傣语地名,傣语音译"西双"即十二,"版纳"即千块田,意译为"向封建领主提供贡赋的十二个行政单位".全州 ...

  •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内容汇总(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含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比例尺 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 文字式比例尺 ...

  • 桂林热带岩溶地貌特点及其科学价值_刘金荣
  • 第20卷 第2期 中 国 岩 溶 2001年6月 CARSOLOGICA SINICA Vol.20 No.2Jun.2001 文章编号:1001-4810(2001)02-0137-03 a 桂林热带岩溶地貌特点及其科学价值 刘金荣1,袁道先1,梁耀成2,闭萧萧2 (1.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 ...

  • 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国办发[1994]79号[颁布日期]:1994-06-28[生效日期]:1994-06-28[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农业部 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国办发[1994]79号 国务院办公厅1994年6月28日发布) 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

  • 亚热带城市与建筑热环境
  • 1.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分为哪几个区,各区是按什么原则进行的区划,各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什么 答: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分级,是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把全国划分为7个一级区,20个二级区.一级区反映全国建筑气候的大的差异,二级区则反映一级区内建筑气候的小的不同.一级区分别以Ⅰ.Ⅱ.Ⅲ...Ⅶ ...

  • 我国农垦百强农场生产要素投入效率比较研究
  • 2010年5月May.2010热带农业科学 CHINESE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 第30卷第5期 Vol.30,No.5 我国农垦百强农场生产要素投入效率比较研究① 刘万顺1)② 陈光义2) 胡卫东1)③ 524022:510612) (1广东省湛江农垦局2广东省农 ...

  • 地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宇宙的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⒉天体系统 球 月 系 阳 系 球 总星系 ⒊恒星.星云 高速运动 炽热气体 a .恒星自身发光 体 积 大 密 度 小 b .星云--云雾状的天体 体积更大.密度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