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稳定的战略意义

周边稳定的战略意义

大纲

一、周边稳定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二、周边稳定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

三、周边稳定事关中国边疆的安宁

1. “东突”恐怖势力

2. 恐怖主义威胁上升

四、周边稳定事关中国能源供应

五、周边稳定事关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1. 我国对外贸易与货物运输

2. 我国进出口渠道及所在的水域

3.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我国邻国数量多,情况较为复杂,周边稳定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K02:从经济上看,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 K03:从安全上看,如果周边局势动荡,则不可避免会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K04:从能源上看,“十二五”期间甚至以后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将稳步推进,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短缺将随着需求继续增加而进一步突出 K05: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和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加,对外贸易与货物运输依赖海上运输的程度不断加深,周边稳定事关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重要信息

I01: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4个 IO2: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东海、南海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要获取并利用中国周边的能源,就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IO3:从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地区来看,中东、非洲以及中亚为我国原油进

口的主要渠道,十大石油来源国依次是:沙特、安哥拉、伊朗、俄罗斯、阿曼、苏丹、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利比亚

I04:近年来,过往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每年达8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周边稳定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4个。邻国情况较为复杂,彼此发生过冲突和战争的国家很多,遗留的争端很多,基本上每个国家秉持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外交取向和宗教信仰,有些国家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与中国比较冷,这就是所谓的“近而不亲”。

二、周边稳定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

从经济上看,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始终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

中国的发展首先给周边国家带来机遇;周边国家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中国旺盛的进口需求弥补了亚洲一些经济外向型国家的内需不足矛盾,而亚洲广阔的地域和市场又成为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三、周边稳定事关中国边疆的安宁

从安全上看,如果周边局势动荡,则不可避免会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周边地区还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

1. “东突”恐怖势力

“东突”恐怖势力是指近代以来在中国新疆内外出现的一小撮打着“东突厥斯坦”的旗号,与国际恐怖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相互勾结,以暴力恐怖手段试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个人(“东突”分子)和组织(“东突”组织),是一股已经完全国际化、恐怖化的势力,并已沦为国际反华势力牵制中国的工具,旨在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谋求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或

“维吾尔斯坦”的邪恶势力。

“东突”恐怖势力正是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宽松的政治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潜入新疆境内,以宗教作掩护,以一些反动书刊、音像制品为媒介,煽动民族分裂情绪,鼓动个别穆斯林群众与政府对抗,不断挑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鼓噪操突厥语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对立,大力宣扬所谓的“民族至上论”、“反汉排汉论”、“泛突厥共同体论”等等。并组建反党、反政府、反人民的恐怖组织实施暴力恐怖活动,严重破坏了新疆的社会稳定。

克什米尔地区是“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暴力恐怖势力)肆虐的地区,这里的伊斯兰武装力量与阿富汗塔利班恐怖主义相互渗透和进出,呈现出跨国流窜的特点。新疆与克什米尔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南疆的叶城、和田地区与其相连,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贫困落后,受“东突”势力影响较大,因此这一地区成为“东突”分子活动猖獗的重灾地带。

2. 恐怖主义威胁上升

美国收缩反恐战线,北约联军计划2014年从阿富汗撤军,很可能给阿富汗、巴基斯坦乃至南亚、中亚留下一个反恐烂摊子。周边国家对塔利班东山再起、恐怖组织再次做大及地区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担忧加重。未来这一地区的反恐走势将直接影响着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区合作。

四、周边稳定事关中国能源供应

从能源上看,“十二五”期间甚至以后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将稳步推进,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短缺将随着需求继续增加而进一步突出。

1993年,我国由原来的石油出口国一下子变成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大幅度增加。2008年我国消费石油接近4亿吨(为3.8亿多吨)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消费大国,而我们自己的石油产量不到2亿吨(1.89亿吨) ,不足部分要依靠进口(接近2亿吨,1.95亿吨) 。也就是说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0%,即一多半要靠进口。

我国所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国家,今后这个比重会逐步扩大,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今后有相当一部分石油还要从中东、海湾地区、非洲经巴基斯坦、缅甸运到中国西南和西北。如果再加上因海洋油气开发而涉及海疆主权的,还要同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打交道”。

中国周边能源储量巨大。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东海、南海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要获取并利用中国周边的能源,就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五、周边稳定事关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海上战略通道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军事安全等重大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和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加,对外贸易与货物运输依赖海上运输的程度不断加深。

1. 我国对外贸易与货物运输

从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地区来看,中东、非洲以及中亚为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渠道,十大石油来源国依次是:沙特、安哥拉、伊朗、俄罗斯、阿曼、苏丹、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利比亚。

我国从波斯湾地区及非洲地区石油进口主要依靠3条海上线路: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或者望加锡海峡)—台湾海峡—中国

·北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 ·西非—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

在铁矿石方面,我国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国,近年来,我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铁矿石量占进口总量的近90%。其中澳大利亚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我国铁矿石的最大来源国。巴西凭借其铁矿石资源丰富已成为目前世界上铁矿石开采成本最低的国家。印度也是我国铁矿石主要来源国家之一,其铁矿石最大优势为价格低,是我国进口铁矿中价格最低的,但品质一般。

2. 我国进出口渠道及所在的水域

综合我国一般性贸易、石油、铁矿石、煤矿等物资的进出口渠道及所在的水域:

海峡战略通道:台湾海峡、新加坡与马六甲海峡(望加锡、巽他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琼州海峡、对马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宗谷海峡、英吉利海峡、白令海峡。

大洋战略通道:马六甲海峡西口到曼德海峡的印度洋通道、马六甲海峡西口到好望角的印度洋通道、中国东海到北美的太平洋通道、中国南海到澳大利亚的太平洋通道、中国东海经日本海和宗谷海峡的到白令海峡的太平洋通道、北冰洋

东北航路、北冰洋西北航路。

海上运河战略通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红海战略通道。

沿海战略通道:我国海上出海口、我国南海战备通道、我国沿海南北战略通道(含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3.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对外进出口货物中,90%经过海上运输通道,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约有60%是中国船只或为中国运送货物的船只。

马六甲海峡无论从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水道,其重要性不亚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战略要地,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大国,同时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近年来,过往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每年达8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可以说,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石油通道上,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目前,对中国而言,马六甲海峡极为脆弱,安全系数很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马六甲海峡的管理低效,安全难以保障;第二,海盗活动、恐怖袭击和海运事故影响着马六甲海峡航运安全;第三,马六甲海峡是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重要舞台。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日益关注马六甲海峡地区的管控力度。如何维护马六甲海峡安全,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必须继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周边稳定的战略意义

大纲

一、周边稳定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二、周边稳定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

三、周边稳定事关中国边疆的安宁

1. “东突”恐怖势力

2. 恐怖主义威胁上升

四、周边稳定事关中国能源供应

五、周边稳定事关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1. 我国对外贸易与货物运输

2. 我国进出口渠道及所在的水域

3.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我国邻国数量多,情况较为复杂,周边稳定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K02:从经济上看,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 K03:从安全上看,如果周边局势动荡,则不可避免会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K04:从能源上看,“十二五”期间甚至以后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将稳步推进,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短缺将随着需求继续增加而进一步突出 K05: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和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加,对外贸易与货物运输依赖海上运输的程度不断加深,周边稳定事关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重要信息

I01: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4个 IO2: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东海、南海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要获取并利用中国周边的能源,就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IO3:从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地区来看,中东、非洲以及中亚为我国原油进

口的主要渠道,十大石油来源国依次是:沙特、安哥拉、伊朗、俄罗斯、阿曼、苏丹、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利比亚

I04:近年来,过往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每年达8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周边稳定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4个。邻国情况较为复杂,彼此发生过冲突和战争的国家很多,遗留的争端很多,基本上每个国家秉持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外交取向和宗教信仰,有些国家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与中国比较冷,这就是所谓的“近而不亲”。

二、周边稳定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

从经济上看,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始终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

中国的发展首先给周边国家带来机遇;周边国家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中国旺盛的进口需求弥补了亚洲一些经济外向型国家的内需不足矛盾,而亚洲广阔的地域和市场又成为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三、周边稳定事关中国边疆的安宁

从安全上看,如果周边局势动荡,则不可避免会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周边地区还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

1. “东突”恐怖势力

“东突”恐怖势力是指近代以来在中国新疆内外出现的一小撮打着“东突厥斯坦”的旗号,与国际恐怖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相互勾结,以暴力恐怖手段试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个人(“东突”分子)和组织(“东突”组织),是一股已经完全国际化、恐怖化的势力,并已沦为国际反华势力牵制中国的工具,旨在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谋求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或

“维吾尔斯坦”的邪恶势力。

“东突”恐怖势力正是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宽松的政治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潜入新疆境内,以宗教作掩护,以一些反动书刊、音像制品为媒介,煽动民族分裂情绪,鼓动个别穆斯林群众与政府对抗,不断挑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鼓噪操突厥语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对立,大力宣扬所谓的“民族至上论”、“反汉排汉论”、“泛突厥共同体论”等等。并组建反党、反政府、反人民的恐怖组织实施暴力恐怖活动,严重破坏了新疆的社会稳定。

克什米尔地区是“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暴力恐怖势力)肆虐的地区,这里的伊斯兰武装力量与阿富汗塔利班恐怖主义相互渗透和进出,呈现出跨国流窜的特点。新疆与克什米尔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南疆的叶城、和田地区与其相连,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贫困落后,受“东突”势力影响较大,因此这一地区成为“东突”分子活动猖獗的重灾地带。

2. 恐怖主义威胁上升

美国收缩反恐战线,北约联军计划2014年从阿富汗撤军,很可能给阿富汗、巴基斯坦乃至南亚、中亚留下一个反恐烂摊子。周边国家对塔利班东山再起、恐怖组织再次做大及地区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担忧加重。未来这一地区的反恐走势将直接影响着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区合作。

四、周边稳定事关中国能源供应

从能源上看,“十二五”期间甚至以后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将稳步推进,能源短缺特别是石油短缺将随着需求继续增加而进一步突出。

1993年,我国由原来的石油出口国一下子变成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大幅度增加。2008年我国消费石油接近4亿吨(为3.8亿多吨)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消费大国,而我们自己的石油产量不到2亿吨(1.89亿吨) ,不足部分要依靠进口(接近2亿吨,1.95亿吨) 。也就是说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0%,即一多半要靠进口。

我国所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国家,今后这个比重会逐步扩大,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今后有相当一部分石油还要从中东、海湾地区、非洲经巴基斯坦、缅甸运到中国西南和西北。如果再加上因海洋油气开发而涉及海疆主权的,还要同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打交道”。

中国周边能源储量巨大。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东海、南海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要获取并利用中国周边的能源,就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五、周边稳定事关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海上战略通道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军事安全等重大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和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加,对外贸易与货物运输依赖海上运输的程度不断加深。

1. 我国对外贸易与货物运输

从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地区来看,中东、非洲以及中亚为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渠道,十大石油来源国依次是:沙特、安哥拉、伊朗、俄罗斯、阿曼、苏丹、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利比亚。

我国从波斯湾地区及非洲地区石油进口主要依靠3条海上线路: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或者望加锡海峡)—台湾海峡—中国

·北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 ·西非—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

在铁矿石方面,我国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国,近年来,我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铁矿石量占进口总量的近90%。其中澳大利亚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我国铁矿石的最大来源国。巴西凭借其铁矿石资源丰富已成为目前世界上铁矿石开采成本最低的国家。印度也是我国铁矿石主要来源国家之一,其铁矿石最大优势为价格低,是我国进口铁矿中价格最低的,但品质一般。

2. 我国进出口渠道及所在的水域

综合我国一般性贸易、石油、铁矿石、煤矿等物资的进出口渠道及所在的水域:

海峡战略通道:台湾海峡、新加坡与马六甲海峡(望加锡、巽他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琼州海峡、对马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宗谷海峡、英吉利海峡、白令海峡。

大洋战略通道:马六甲海峡西口到曼德海峡的印度洋通道、马六甲海峡西口到好望角的印度洋通道、中国东海到北美的太平洋通道、中国南海到澳大利亚的太平洋通道、中国东海经日本海和宗谷海峡的到白令海峡的太平洋通道、北冰洋

东北航路、北冰洋西北航路。

海上运河战略通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红海战略通道。

沿海战略通道:我国海上出海口、我国南海战备通道、我国沿海南北战略通道(含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3.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对外进出口货物中,90%经过海上运输通道,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约有60%是中国船只或为中国运送货物的船只。

马六甲海峡无论从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水道,其重要性不亚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战略要地,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大国,同时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近年来,过往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每年达8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可以说,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石油通道上,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目前,对中国而言,马六甲海峡极为脆弱,安全系数很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马六甲海峡的管理低效,安全难以保障;第二,海盗活动、恐怖袭击和海运事故影响着马六甲海峡航运安全;第三,马六甲海峡是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重要舞台。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日益关注马六甲海峡地区的管控力度。如何维护马六甲海峡安全,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必须继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关内容

  • 军事理论论述题大全
  • 1.结合国防历史及周边安全环境现状,谈谈对国防的认识? 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 ...

  • 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地缘安全战略分析
  • 2007年9月第16卷 第5期东北亚论坛NortheastAsiaForumSep1,2007Vol116 No15 东北亚政治 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地缘安全战略分析 刘雪莲 霍雪辉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侧翼.作为与 ...

  • 马晓天上将:我国应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 马晓天上将:我国应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7日 14:20  新华网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马晓天上将在1月17日出版的<学习时报>上发表题为<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时代内涵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担 ...

  •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与思考
  •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 与思考 学院:网络工程 专业:信息安全 目录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与思考 ................................................................................................... ...

  • 如何在世界潮流中把握中国战略发展机遇期
  • [摘 要]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升.21世纪的头二十年并定义为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历史的当口,如何把握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关系着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文章主要从外交政策.政治制度.国际合法性与共识三个视角提出一些愚见,试图使中国在认清世界潮流的基础 ...

  •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系列之--东北亚安全形势
  • "东北亚"是基于自然地理区划的地缘政治经济概念. 由于有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巨型大国的存在,有关东北亚的区域界定一直存有争议,使纯技术性的地理划分变得困难.综合地理.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考虑,东北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准确的讲,我国只有东北三省和中部东部一些地区 ...

  • 东南大学形势与政策期末试题及解答
  • 形势与政策 一.简述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发展的主要脉络(书P207-218)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先后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即"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确立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以美国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为后盾,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盟友,以谋求"世界领导权&quo ...

  •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内容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步入新世纪10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

  • 中国周边安全问题
  • 5-5-11 [内容提要]21世纪初,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西动&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