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圈和水循环的教学设计

水圈和水循环的教学设计 (2009-11-26 08:57:36)

转载

标签: 分类: 地理教学

水循环

水圈

this

水资源

style

黄河

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掌握主要环节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有关材料和数据,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通过阅读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掌握主要环节及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者特征:

对课本中的有关文字不理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策略:

要求学生先学习课本。

通过简图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即“以图带讲”的教法学法。

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

地球水体构成饼状图;水循环过程的动画;其他相关图片

教学实施:

情景设置:齐声背诵诗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投影探究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师提供2幅景观图。

投影图片1:

投影图片2:

学生小组活动:

1. 诗中的“天上”你是怎么理解的?(青藏高原-冰雪融水--黄河水来源之一)并指导学生学习课本P49活动题图2-3-5。延伸:东北地区的河流补给特点。

2. 黄河中所有的水都来自青藏高原吗?(源头)其他的水来自哪里呢?(观察图1得出黄河水来源之二--支流的河水补给补给,延伸: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补给关系)

3. 阅读课本P49活动题2-3-4,得出黄河水来源之三--雨水补给。

4. 阅读图1,指导学生观察黄河与峡谷处,得出黄河水的来源之四—地下水补给, 延伸:黄河下游地上河与周边河流之间的补给关系。

教师小结:水补给的形式有哪些,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投影探究题2:奔流到海不复还?真的不会复还吗?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陆上内循环:

4.探究:既然水可以反复循环,那水资源还会缺乏吗?

从有关数字统计上分析:指导学生绘制地球水体比例饼状图,让学生分析淡水比例少,直接使用的水资源更少。

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赤道和沙漠;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夏季和冬季。

从水循环的周期分析:指导学生看地图册P18,人类利用水资源不能超过水循环更新周期,并联系学校月牙塘的池水讲解。

从人类活动影响分析:污染水源,有大量的水却不能利用而导致水质型缺水。

教师在小结: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5.探究水循环的意义?(学生自学即可)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和联系前面地壳物质循环理解其意义。(注意某些词句意思的案例讲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

课堂检测:

1. 读图,思考回答:

假如该图为海陆问大循环示意图,则A为 ,D 。

①以下环节名称,甲_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_。

②该循环是通过__________输送而实现的。

③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以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

2.写一篇童话:小水滴的地球之旅(小组先交流一番)

教学评价:

本设计以探究法为主,为保证学生探究顺利,教师提供了探究主题诗句并配以直观图片,探究中教师发挥了引导作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设计思路清晰,较好训练了学生合作,表达,观察和培养了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一节课下来使学生学有所获,最后作业“小水滴之旅”,让学生保持了自始至终的参与探究的兴趣。

水圈和水循环的教学设计 (2009-11-26 08:57:36)

转载

标签: 分类: 地理教学

水循环

水圈

this

水资源

style

黄河

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掌握主要环节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有关材料和数据,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通过阅读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掌握主要环节及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者特征:

对课本中的有关文字不理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策略:

要求学生先学习课本。

通过简图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即“以图带讲”的教法学法。

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

地球水体构成饼状图;水循环过程的动画;其他相关图片

教学实施:

情景设置:齐声背诵诗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投影探究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师提供2幅景观图。

投影图片1:

投影图片2:

学生小组活动:

1. 诗中的“天上”你是怎么理解的?(青藏高原-冰雪融水--黄河水来源之一)并指导学生学习课本P49活动题图2-3-5。延伸:东北地区的河流补给特点。

2. 黄河中所有的水都来自青藏高原吗?(源头)其他的水来自哪里呢?(观察图1得出黄河水来源之二--支流的河水补给补给,延伸: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补给关系)

3. 阅读课本P49活动题2-3-4,得出黄河水来源之三--雨水补给。

4. 阅读图1,指导学生观察黄河与峡谷处,得出黄河水的来源之四—地下水补给, 延伸:黄河下游地上河与周边河流之间的补给关系。

教师小结:水补给的形式有哪些,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投影探究题2:奔流到海不复还?真的不会复还吗?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陆上内循环:

4.探究:既然水可以反复循环,那水资源还会缺乏吗?

从有关数字统计上分析:指导学生绘制地球水体比例饼状图,让学生分析淡水比例少,直接使用的水资源更少。

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赤道和沙漠;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夏季和冬季。

从水循环的周期分析:指导学生看地图册P18,人类利用水资源不能超过水循环更新周期,并联系学校月牙塘的池水讲解。

从人类活动影响分析:污染水源,有大量的水却不能利用而导致水质型缺水。

教师在小结: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5.探究水循环的意义?(学生自学即可)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和联系前面地壳物质循环理解其意义。(注意某些词句意思的案例讲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

课堂检测:

1. 读图,思考回答:

假如该图为海陆问大循环示意图,则A为 ,D 。

①以下环节名称,甲_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_。

②该循环是通过__________输送而实现的。

③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以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

2.写一篇童话:小水滴的地球之旅(小组先交流一番)

教学评价:

本设计以探究法为主,为保证学生探究顺利,教师提供了探究主题诗句并配以直观图片,探究中教师发挥了引导作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设计思路清晰,较好训练了学生合作,表达,观察和培养了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一节课下来使学生学有所获,最后作业“小水滴之旅”,让学生保持了自始至终的参与探究的兴趣。


相关内容

  • [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导学案
  • 第三节 水圈与水循环 第 1. 了解水圈的组成,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2. 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 能运用水循环原理, 分析常见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3. 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 正确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 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课 ...

  •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 反思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很好.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1.引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相互联系的水体"该部课标虽未做要求,但它是水 ...

  • 自然地理学论文
  • 自然地理学论文 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 -------从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 摘要: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构成了地球表层环境.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 完成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在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与特征上.地域分异规律 ...

  • 第3章地球上的水
  •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 水循环和大气环流.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一样,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规律,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节教材主要围绕&q ...

  • 水文知识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
  • 水文知识 作者:[] 发布时间:2010-5-29 水文科学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地球表层的水由地球内部逸出,经过约35亿年的积聚和演变,逐渐形成今天的水圈.水圈的形成不仅改变了岩石圈的面貌,使大气圈中的现象变得复杂多样,而且 ...

  •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一.背景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基础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 本节课由"相互联系的水体& ...

  • 知识讲解 陆地水的运动
  • 高考总复习 陆地水的运动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复习建议 分析和判断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河流的补给类型,判断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理解并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以及人类对水循环施加的影响 ...

  • 第1课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 第1课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目的 1.了解我们的地球: 2.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3.了解人类探索其他星球和制造另一个地球的努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人类探索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教学难点: 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 ...

  •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 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解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 (2)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