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0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山际见来烟, ▲ 。 (吴均《山中杂诗》)

(2) ▲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3)此夜曲中闻折柳, ▲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春潮带雨晚来急, ▲ 。 (韦应物《滁州西涧》)

(6) ▲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7)江山代有才人出, ▲ 。 (赵翼《论诗》)

(8)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9)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10)天倾西北, ▲ 。 (《淮南子·共工怒触不周山》)

2.给下面加点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参差( ▲ ) 戛( ▲ )然而止 qiè( ▲ )意 语无l ún ( ▲ )次 ..

3.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炽痛 庇阴 变幻多姿

B .幅射 晦暗 眼花缭乱

C .告罄 悲怆 养精蓄锐

D .搏击 真谛 忧心匆匆

班级准备组织一次“动物世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4—7题。

【汉字中的动物】

4.下面是一组很有意思的创意汉字, 请你说说这四幅图的共同特点。(2分)

【成语中的动物】

5.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 上课铃响了,原本交头接耳的学生都静了下来, 教室里鸦雀无声。 ....

B. 放学了,忙碌了一天的同学们争先恐后,拥挤着从后门鱼贯而出。 ....

C. 说了一大堆, 结果对方什么都没听懂,真是对牛弹琴,白费口舌。 ....

D.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一派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景象。 ....

【荧屏中的动物】

6.欣赏下面一段解说词,选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2分) ...

①五月底,当严冬独自笼罩北极地区八个月之后,夏季迫不及待地不等春季的出现,....

便在依然冰冻的土地上驱赶着残冬。②世界各地的两亿只鸟伴随着夏季的脚步到来,其中..

包括稀有的红胸黑雁。它们飞行了4000公里,穿越了俄罗斯。③隼(s ǔn )是红胸黑雁的天敌,然而黑雁们却把家安在离隼的巢穴极近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胆识的举措。隼决不在巢穴的附近捕食。即使美味就在屋檐下,它也决不破坏老规矩。④知道隼的尖嘴....

与利爪的绝不仅仅是红胸黑雁,北极狐也极为了解。这位不速之客最终不得不打消拜访红..胸黑雁的念头。

(选自《动物世界》)

A .第①句中加点词“迫不及待”“驱赶”,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北极春季极其短暂的特点。

B .第②句画线句写出红胸黑雁飞行距离之长,之难,从而表现了夏季的北极对鸟类的吸引。

C .第③句两个“决不”,以非常肯定的语气,强调了隼的捕食特性,朗读时应用重音来突出。

D .第④句“拜访”意为“探望”,一般用作敬辞,生动的体现出北极狐对红胸黑雁的友善。

【名著中的动物】

7.下列关于《昆虫记》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A .大部分的蟋蟀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B .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C .为了捕获一种精明的塔蓝图拉毒蛛,作者不得不与诡计多端的对手斗智斗勇。

D .螳螂不仅有锋利的武器,而且善于运用“心理”战术让蝗虫束手就擒。

二(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16分) 【古诗阅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垂纶(l ún ):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8.诗歌前两句中,“ ▲ ”一词描写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1分)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描写了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

B .“莓苔”一词表现了钓鱼之处的幽静,为后文“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

C .小儿之所以要“遥招手”,是害怕把鱼惊散,表现出他的顽劣,对路人的问话漠不关心。

D .这首诗富有情趣,音韵和谐,押韵的字主要有“纶”“身”“人”,读来意趣盎然。

【古文阅读】

(甲)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选自林嗣环《口技》 (乙)

①②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

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

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邑令:县令。②漫:漫不经心,随便。③物色:察看。④逮:等到,及。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令 初 不 知 爱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不能名其一处也( ▲ ) (2)群响毕绝( ▲ ) ..

(3)东安一士人善画( ▲ ) (4)令怪之( ▲ ) ..

12.与“献之邑令”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忽啼求之 ..

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4.从描写角度看,甲文画线句从 ▲ 表现了口技表演之“善”;乙文也运用这样的描写手法表现绘画之“善”,如: ▲ (摘录乙文语句)。(2分)

(二)阅读郑振铎《猫》(节选),完成15—18题。(11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

③④

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15.选文开头用较多笔墨叙写花白猫的外形及性情,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花白猫 ▲ 的行为招致了后来“我”及家人对它的误解。(2分)

17.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

18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4分)

当粽子染上爱

周萍

①立夏后,那些沟沟坎坎里的芦苇又葱绿得勾我的心思了。

②也许,在诗人的眼里,这些芦苇只在芦花飘飘足够苍凉得让人心碎的时候,才是它们最美的季节。而我几乎每年都是从立夏就开始心心念念地牵挂着那些绿色的诱惑的。

③喜欢在这样的夏季,选一个阳光不怎么炙热的下午,迎着清凉的晚风,沐浴着斜阳,骑着单车,听着耳机,伴着舒缓的曲子,和着快乐的心情,向着那一片片一簇簇的绿驰去,那渐行渐近的心情大概只可以用无法形容来形容的。

④这些青春的芦叶,集市上很便宜就可以购得,但我绝不肯轻易放弃与大地如此接近的快乐。我喜欢独自穿过田地,越过沟坎,赶到天地相接的这里,在这里让我的心灵满满地装着天地慷慨给予的绿意。我可以听懂这个静寂天地中奔向成熟的脚步声,我可以读懂......芦叶的齿印上屈原的悲愤与绝望,我可以诠释空中那一朵两朵飘浮的云朵自由的心境。然...

后我将自己轻松舒畅的心情和头顶上飘动的云彩,路边星星点点的野花一起盘点打包装进心里收藏,在记忆中永不褪色。

⑤包粽子的手艺是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母亲脾气不好,可不知为什么,在包粽子的时候,她竟难得的温柔起来,甚至允许我挤在她的身边,对着她那双灵巧翻动的手“照.本宣科”。母亲三下两下一翻腾就见出成品,而我在一边笨拙地抓捏半天,才成就几个干...

瘪的“癞蛤蟆”。但我心情却不因为它的丑陋而黯淡,感觉它们和母亲包的那些肥美的粽子堆叠在一起倒是相映成趣,心里便不知不觉漾出温馨的满足感。母亲在彼时彼刻会哈哈笑几声,露出罕见的妩媚。我猜想,粽子里一定藏着母亲一些甜蜜的记忆,要不母亲笑起来的样子怎么那么美。也许正是因为贪恋母亲那般甜甜的笑容才使我迷恋上了包粽子。

⑥成年后,粽子在我心目中又多了一份浓厚的文化色彩,粽子里除了包裹进五谷的醇香和果实的甜蜜,还包裹进了对那个不屈灵魂的敬仰。在屈原留下的不朽诗篇里,那些瑰丽而浪漫的艺术形象,那对天质问的愤懑,那“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的倔强与无奈,都深深地植入我的心里。每到芦苇青葱的时节,骨子里的那份缅怀就催促着我的脚步奔向浸染了汨罗江畔乡民对屈子的爱的那一片绿去了。

⑦成家立业后,在每年的端午,看见那些手腕上和脚脖子上栓着七彩丝绳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剥食各自母亲包的粽子时,我发现我孩子手里的粽子总能独领风骚,那份骄傲不仅在我孩子的脸上闪烁着,也在我的心里开着花。

⑧自从我包的粽子登得大雅之堂,它就带着我的爱在每年的端午前夕早早地就抵达......

东西南北朋友们的餐桌,进驻他们的记忆。

⑨在可以包粽子的季节里,我常常冷不丁地问朋友“喜欢吃粽子吗”。其实对方无论说喜欢还是不喜欢,我的粽子铁定要侵入他们的胃囊,因为在我看来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食..

品,大自然的垂爱,屈原君的拳拳之心,以及亲人甜甜的笑脸也总在粽子中灿烂着的,这些美好我愿意与朋友们分享。

⑩也许可以说君子之交淡朴如粽。这些绿色包裹的爱载着诗意的浪漫,无论咸与甜,它总能使我们在端午即将来临时,缅怀起那个不屈的灵魂,回味起那段凄美而悲壮的故事,念想起那些与粽子有关的亲情、友情或者爱情来。

⑪此时此刻那一句话又涌到喉头:

⑫“您喜欢吃粽子吗?”

19.阅读全文,请概括粽子“染”上的几种爱。(3分)

2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含义。(2分)

(1)照本宣科: ▲

(2)登得大雅之堂: ▲

21.第⑥段中,作者“骨子里的那份缅怀”究竟是什么?(3分)

2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

母亲三下两下一翻腾就见出成品,而我在一边笨拙地抓捏半天,才成就几个干瘪的“癞蛤蟆”。

2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第④段的“我可以”反复出现,“听懂”“读懂”“诠释”,三个排比句有力地表现了

我“与大地如此接近的快乐”。

B .第⑤至第⑦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条理清楚地表现了人生不同时

期,我对粽子的不同感情。

C .第⑨段“侵入”一词,主观色彩强烈,用在文中表现出我对粽子的偏爱已经到了狂热

的地步,不强迫朋友们吃下不罢休。

D .结尾两句,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既写出我对粽子的喜爱,也写出我乐意分享种种

美好的心情。亲切自然,妙趣横生。

三(30分)

24. “有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有意义, 耐人寻味;②有趣。请以“这堂课,

真有意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不少于550字。(30分)

书写(4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0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山际见来烟, ▲ 。 (吴均《山中杂诗》)

(2) ▲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3)此夜曲中闻折柳, ▲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春潮带雨晚来急, ▲ 。 (韦应物《滁州西涧》)

(6) ▲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7)江山代有才人出, ▲ 。 (赵翼《论诗》)

(8)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9)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10)天倾西北, ▲ 。 (《淮南子·共工怒触不周山》)

2.给下面加点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参差( ▲ ) 戛( ▲ )然而止 qiè( ▲ )意 语无l ún ( ▲ )次 ..

3.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炽痛 庇阴 变幻多姿

B .幅射 晦暗 眼花缭乱

C .告罄 悲怆 养精蓄锐

D .搏击 真谛 忧心匆匆

班级准备组织一次“动物世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4—7题。

【汉字中的动物】

4.下面是一组很有意思的创意汉字, 请你说说这四幅图的共同特点。(2分)

【成语中的动物】

5.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 上课铃响了,原本交头接耳的学生都静了下来, 教室里鸦雀无声。 ....

B. 放学了,忙碌了一天的同学们争先恐后,拥挤着从后门鱼贯而出。 ....

C. 说了一大堆, 结果对方什么都没听懂,真是对牛弹琴,白费口舌。 ....

D.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一派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景象。 ....

【荧屏中的动物】

6.欣赏下面一段解说词,选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2分) ...

①五月底,当严冬独自笼罩北极地区八个月之后,夏季迫不及待地不等春季的出现,....

便在依然冰冻的土地上驱赶着残冬。②世界各地的两亿只鸟伴随着夏季的脚步到来,其中..

包括稀有的红胸黑雁。它们飞行了4000公里,穿越了俄罗斯。③隼(s ǔn )是红胸黑雁的天敌,然而黑雁们却把家安在离隼的巢穴极近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胆识的举措。隼决不在巢穴的附近捕食。即使美味就在屋檐下,它也决不破坏老规矩。④知道隼的尖嘴....

与利爪的绝不仅仅是红胸黑雁,北极狐也极为了解。这位不速之客最终不得不打消拜访红..胸黑雁的念头。

(选自《动物世界》)

A .第①句中加点词“迫不及待”“驱赶”,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北极春季极其短暂的特点。

B .第②句画线句写出红胸黑雁飞行距离之长,之难,从而表现了夏季的北极对鸟类的吸引。

C .第③句两个“决不”,以非常肯定的语气,强调了隼的捕食特性,朗读时应用重音来突出。

D .第④句“拜访”意为“探望”,一般用作敬辞,生动的体现出北极狐对红胸黑雁的友善。

【名著中的动物】

7.下列关于《昆虫记》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A .大部分的蟋蟀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B .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C .为了捕获一种精明的塔蓝图拉毒蛛,作者不得不与诡计多端的对手斗智斗勇。

D .螳螂不仅有锋利的武器,而且善于运用“心理”战术让蝗虫束手就擒。

二(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16分) 【古诗阅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垂纶(l ún ):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8.诗歌前两句中,“ ▲ ”一词描写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1分)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描写了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

B .“莓苔”一词表现了钓鱼之处的幽静,为后文“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

C .小儿之所以要“遥招手”,是害怕把鱼惊散,表现出他的顽劣,对路人的问话漠不关心。

D .这首诗富有情趣,音韵和谐,押韵的字主要有“纶”“身”“人”,读来意趣盎然。

【古文阅读】

(甲)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选自林嗣环《口技》 (乙)

①②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

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

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邑令:县令。②漫:漫不经心,随便。③物色:察看。④逮:等到,及。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令 初 不 知 爱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不能名其一处也( ▲ ) (2)群响毕绝( ▲ ) ..

(3)东安一士人善画( ▲ ) (4)令怪之( ▲ ) ..

12.与“献之邑令”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忽啼求之 ..

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4.从描写角度看,甲文画线句从 ▲ 表现了口技表演之“善”;乙文也运用这样的描写手法表现绘画之“善”,如: ▲ (摘录乙文语句)。(2分)

(二)阅读郑振铎《猫》(节选),完成15—18题。(11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

③④

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15.选文开头用较多笔墨叙写花白猫的外形及性情,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花白猫 ▲ 的行为招致了后来“我”及家人对它的误解。(2分)

17.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

18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4分)

当粽子染上爱

周萍

①立夏后,那些沟沟坎坎里的芦苇又葱绿得勾我的心思了。

②也许,在诗人的眼里,这些芦苇只在芦花飘飘足够苍凉得让人心碎的时候,才是它们最美的季节。而我几乎每年都是从立夏就开始心心念念地牵挂着那些绿色的诱惑的。

③喜欢在这样的夏季,选一个阳光不怎么炙热的下午,迎着清凉的晚风,沐浴着斜阳,骑着单车,听着耳机,伴着舒缓的曲子,和着快乐的心情,向着那一片片一簇簇的绿驰去,那渐行渐近的心情大概只可以用无法形容来形容的。

④这些青春的芦叶,集市上很便宜就可以购得,但我绝不肯轻易放弃与大地如此接近的快乐。我喜欢独自穿过田地,越过沟坎,赶到天地相接的这里,在这里让我的心灵满满地装着天地慷慨给予的绿意。我可以听懂这个静寂天地中奔向成熟的脚步声,我可以读懂......芦叶的齿印上屈原的悲愤与绝望,我可以诠释空中那一朵两朵飘浮的云朵自由的心境。然...

后我将自己轻松舒畅的心情和头顶上飘动的云彩,路边星星点点的野花一起盘点打包装进心里收藏,在记忆中永不褪色。

⑤包粽子的手艺是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母亲脾气不好,可不知为什么,在包粽子的时候,她竟难得的温柔起来,甚至允许我挤在她的身边,对着她那双灵巧翻动的手“照.本宣科”。母亲三下两下一翻腾就见出成品,而我在一边笨拙地抓捏半天,才成就几个干...

瘪的“癞蛤蟆”。但我心情却不因为它的丑陋而黯淡,感觉它们和母亲包的那些肥美的粽子堆叠在一起倒是相映成趣,心里便不知不觉漾出温馨的满足感。母亲在彼时彼刻会哈哈笑几声,露出罕见的妩媚。我猜想,粽子里一定藏着母亲一些甜蜜的记忆,要不母亲笑起来的样子怎么那么美。也许正是因为贪恋母亲那般甜甜的笑容才使我迷恋上了包粽子。

⑥成年后,粽子在我心目中又多了一份浓厚的文化色彩,粽子里除了包裹进五谷的醇香和果实的甜蜜,还包裹进了对那个不屈灵魂的敬仰。在屈原留下的不朽诗篇里,那些瑰丽而浪漫的艺术形象,那对天质问的愤懑,那“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的倔强与无奈,都深深地植入我的心里。每到芦苇青葱的时节,骨子里的那份缅怀就催促着我的脚步奔向浸染了汨罗江畔乡民对屈子的爱的那一片绿去了。

⑦成家立业后,在每年的端午,看见那些手腕上和脚脖子上栓着七彩丝绳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剥食各自母亲包的粽子时,我发现我孩子手里的粽子总能独领风骚,那份骄傲不仅在我孩子的脸上闪烁着,也在我的心里开着花。

⑧自从我包的粽子登得大雅之堂,它就带着我的爱在每年的端午前夕早早地就抵达......

东西南北朋友们的餐桌,进驻他们的记忆。

⑨在可以包粽子的季节里,我常常冷不丁地问朋友“喜欢吃粽子吗”。其实对方无论说喜欢还是不喜欢,我的粽子铁定要侵入他们的胃囊,因为在我看来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食..

品,大自然的垂爱,屈原君的拳拳之心,以及亲人甜甜的笑脸也总在粽子中灿烂着的,这些美好我愿意与朋友们分享。

⑩也许可以说君子之交淡朴如粽。这些绿色包裹的爱载着诗意的浪漫,无论咸与甜,它总能使我们在端午即将来临时,缅怀起那个不屈的灵魂,回味起那段凄美而悲壮的故事,念想起那些与粽子有关的亲情、友情或者爱情来。

⑪此时此刻那一句话又涌到喉头:

⑫“您喜欢吃粽子吗?”

19.阅读全文,请概括粽子“染”上的几种爱。(3分)

2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含义。(2分)

(1)照本宣科: ▲

(2)登得大雅之堂: ▲

21.第⑥段中,作者“骨子里的那份缅怀”究竟是什么?(3分)

2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

母亲三下两下一翻腾就见出成品,而我在一边笨拙地抓捏半天,才成就几个干瘪的“癞蛤蟆”。

2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第④段的“我可以”反复出现,“听懂”“读懂”“诠释”,三个排比句有力地表现了

我“与大地如此接近的快乐”。

B .第⑤至第⑦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条理清楚地表现了人生不同时

期,我对粽子的不同感情。

C .第⑨段“侵入”一词,主观色彩强烈,用在文中表现出我对粽子的偏爱已经到了狂热

的地步,不强迫朋友们吃下不罢休。

D .结尾两句,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既写出我对粽子的喜爱,也写出我乐意分享种种

美好的心情。亲切自然,妙趣横生。

三(30分)

24. “有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有意义, 耐人寻味;②有趣。请以“这堂课,

真有意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不少于550字。(30分)

书写(4分)


相关内容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上学期)复习资料
  •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pep(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doc(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人教版](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精品](01-09)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01-09) · ...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2014年小升初英语模拟题试卷及答案(三)
  • http://xiaoxue.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4-05-29 字体: 1-6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全国重点中学信息库 1-6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图解小升初择校热降温 养育孩子那些难题 图解小升初就近入学流程 ·幼儿园 ·幼升小 ·小学频道 ·小升初 ·初中频道 ·中考频道 ...

  • 2011期末考试方案(定稿)
  • 赣榆县实验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调研测试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市.县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质量管理有关要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根据县教育局教研室有关期末测试的工作要求,制定我校期末检测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测试科目与形式 一至二年级测试科目为语文.数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备考2016下学期期末]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总
  • 本帖最后由 初中试题调研 于 2016-6-7 14:52 编辑 上传不了!--终于可以上传了!!! 懒得下载的,需要的同学留下邮箱,打包发给大家! 语文.数学.英语的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 所以留下邮箱的均已发送,未收到的回复第一时间发送! 语文试卷 数学试卷 北京市平谷区2014--2015学年度 ...

  • 关于数学试卷检查习惯养成的几点反思
  • 小学生数学试卷习惯养成的几点反思 期末考试临近,各学科都在紧张的复习中.进行试卷检测是各学科期末复习最重要方式.但每天教师们在批阅学生数学试卷时都会抱怨,学生太粗心,不知道做完后仔细检查.我在试卷的批阅中也遇到了同样问题.学生为什么不知道进行试卷检查呢?我的反思如下: 一.做卷后进行及时检查的好处有 ...

  • 学前班期中试卷
  • 学前班语文试卷 姓名 一.默写6个单韵母.﹙6分﹚ 二.听写23个声母.﹙23分﹚ 三.听写下列复韵母.﹙11分﹚ ai 四.写出下列字母的相邻字母.﹙30分﹚ a e d n ɡ h x zh ao ie an in m f z 五.听写汉字.﹙20分﹚ ( ) ( ) ( )( )( )( )( ...

  • (19)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期末考试安排
  •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安排 通 知 各学校: 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应中学要求,我中心提供期末考试试卷.凡期末考试使用我中心提供试卷的学校,请注意以下事项: 一.考试时间 根据教育局安排,本学期中学期末考试时间定为2015年1月20.21.22.23日四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