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业务那些事

券商业务那些事

2016-01-15龟石

券商业务(背后的事) 国内券商的业务大体可以分:

1,经纪业务

(PS:就是营业部,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5023家营业部;2013年开始,证券营业部放开,预计截止到2015年全国至少突破了8000家营业部;纯经纪业务曾经占据了券商80%以上的业务占比;2015年开始,融资融券业务(简单来说,就是给客户放贷款,经纪业务的佣金万2万3,现在的营业部都靠放贷款盈利啦)

2,投资银行业务(曾经高大上的投行业务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放开,投资银行部门的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很多券商的分公司(营业部层次)已经设立投资银行部)

3,资产管理业务、

4,自营等。

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后可以开展的业务越来越多,从新三板扩容、期货市场产品的丰富、期权等等,很多券商抓住了一拨创新业务的机会,比如江湖号称”新三板之王的申万证券、“融资融券之王的国信证券”等等等,一方面比拼证券公司对未来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对业务上投入。

江湖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90年代的券商王“君安王朝”“万国王朝”在21世纪初已经烟消云散;2006年前疯狂的“南方证券”“华夏证券”也已经不复存在;取之而生的是以经纪业务为主战场,采取人海战术的“国信证券”“中信证券(PS:中信靠并购,收购了金通、万通等).....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在未来的江湖座次,也许还要调整....

具体来讲:

一、经纪业务

受互联网券商冲击最大的业务,毫无技术含量,就是一个纯通道业务,给客户开户的柜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佣金会越来越低(万2万3遍地走)。未来需要有基于营业部的增值业务。(事实是经济业务受互联网的冲击最大。2015年东方财富网搞出来一个包年佣金5元(很多券商吐血了),但马上被证监会叫停了。业内关注“东大同”(东方财富网、大智慧、同花顺),搞流量入口或交易系统的公司,未来一定会切入到证券经纪业务领域(所以东方财富网收购了

湘财证券),东大同在做未来的卡位。虽然国金证券在2012年第一家券商与腾讯合作了“佣金宝”产品,轰动一时,之后也陷入平庸)

二、投资银行业务

投行业务分三块:股权融资、债券承销和并购重组业务(定向增发业务也算);(有的券商把债券承销独立而出,成立了固定收益部。比如宏源证券在2012年左右,当之无愧的债券王者地位)

股权融资过去靠的是保荐人的牌照以及和监管机构的关系,也是毫无技术含量(说白了,央企上市国家同意就能上;民企上市靠关系,所以2015年证监会查了一大批)。

未来注册制实行后,考验的更多的就是券商的市场判断、定价能力和与买方机构的关系。(现在的练兵场就是新三板市场,2015年挂牌企业突破5000家,16年上万家,僵尸企业一大对,这里考验券商投资银行的能力咯)

债券承销现在是将来也会是券商增长很快的一块业务。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对企业债权融资市场的重视,使得债券的品种逐渐丰富(债券市场的规模一定原原大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债、PPN,包括2015年开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核心还是在于资产获取、产品设计、定价、和销售四个方面。 并购重组,中国绝大多数的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都太低了,中国会出现类似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一股公司兼并收购潮,由于是2016年开启的供给侧改革,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业务自然大有可为。(现在的市值管理,多半采取定增+并购,迅速做大企业市值的思路,这块还会很火。说起定向增发,印象当中,2012年每笔上市公司每笔定增规模一般都在10个亿以下,翻翻2015年,动辄30亿、50亿。不得不佩服,市场的钱真是太多了)

三、资产管理业务

券商资管业务:一为通道业务(规模占比至少80%)和资产管理(占比也就是10%)业务。

通道业务:存在价值来源于2010年前后,银行有些资金不能直接投到某些行业和项目中(比如房地产,银行不给授信了,直接拿贷款,银行不给了),只能通过其他方式绕道下。而券商发行的资管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基本不受限制,所以银行就借道券商资管计划(再通过委托银行进行放款)来实现对其客户的放款目的(信托真正开始热是从2010年前后,因为房地产企业发现信托可以给其解决资金的问题。但是对于券商来讲,替代性太强,银行系基金公司,1年啥都不敢,规模都能增加5/6千亿,2015年民生加银通道业务就做了1万亿,谁让干爹是民生银行呢。再加上信托、基金等的竞争,通道太悲观了),客户、产品定价、资金来源等统统都是银行的,券商只是收取一个极低的通道费用,且近两年来因为竞争激烈,这个通道费也是越来越低。类似的还有基金子公司专项计划、信托计划等等,统统都是监管套利的产品。

资产管理业务:这才是券商能产生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著名的投行(高盛等)牛逼就牛在这上边,人家高盛说原油要跌,原油就不敢涨!一般券商直接管理客户的资金,帮助投资理财(当然不是客户账户直接给券商操作,券商要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或者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不过,可惜的是,100多家券商没有一家能在这块脱颖而出(国泰君安这块规模还可以,一深挖,原来不是自己管理的,都是阳光私募担任的投资顾问)。比不过公募基金(截止2015年,公募基金规模大概有7、8万亿的样子),更比不过私募基金了。

四、自营业务

证券自营业务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经营证券自营业务的证券公司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用自己的名义开设的证券账户买卖有价证券,以获取盈利的行为。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上市证券;另一类是非上市证券。就是券商拿自己的钱去买股票、买债券、买期货赚钱。外资行在08金融危机后这块业务被禁止了,国内的还在做,主要是是指场内自营买卖业务。自营也是靠天吃饭的活,大多数券商在自营这块,投入的资金都比较少,比较多的就一家-中信证券。2015年的股灾,中信证券也被查了。

五、其他业务

比如服务阳光私募公司的PB(机构投资者)的业务、新三板做市商业务等。这几块都刚刚开始。

六、券商未来的发展

国内的大多数券商,由于证监会管理的比较严格(每年证监会给证券公司评分分

A、B、C等几大类),整体业务做的比较中规中矩。龟石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两次对老东家的建议。一次是在2012年,建议老东家大力在全国铺设C类营业部(注,证监会对C类营业部没有太多要求),一次是在2013年,建议老东家如果可行的话,马上介入互联网金融。两次挺进券商排名前10名的机会,白白浪费。

可以看到的是,互联网对传统证券公司的冲击一定会越来越大,尤其对经纪业务。 一方面经纪业务的根据地营业部要转型(国内多数的券商在2008年开始研究台湾证券公司发展,研究到现在,多数还没搞明白,为什么台湾证券营业部面积只有300平米,嘎嘎)。

另一方面,投资社交的背后是互联网资管,很多券商还在自建APP搞投资社交,如果在2014年开始,还有可能。投资社交的竞争格局基本已经变化了,再去搞投资社交,除非土豪,实际意义可能不大。但如果为了服务好自身的客户,也行还有价值点。互联网资管的卡位站在现在看,更加重要。

九鼎收购了九州证券(前身是天源证券),把经纪业务(营业部)全部卖给其他证券公司,聚焦于资产管理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也是一种选择。聚焦的事情,

持之以恒,一定能整出点动静;不过,九鼎的战略意图在金控的布局上,未必把九州证券当成了重点。

吧啦吧啦,就说这么多吧,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的券商,要挺住哦。龟石,虽然离开了券商,但是还要问你加油哦。

(作者 龟石。公众号 金融江湖:jinrongjianghujian)

券商业务那些事

2016-01-15龟石

券商业务(背后的事) 国内券商的业务大体可以分:

1,经纪业务

(PS:就是营业部,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5023家营业部;2013年开始,证券营业部放开,预计截止到2015年全国至少突破了8000家营业部;纯经纪业务曾经占据了券商80%以上的业务占比;2015年开始,融资融券业务(简单来说,就是给客户放贷款,经纪业务的佣金万2万3,现在的营业部都靠放贷款盈利啦)

2,投资银行业务(曾经高大上的投行业务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放开,投资银行部门的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很多券商的分公司(营业部层次)已经设立投资银行部)

3,资产管理业务、

4,自营等。

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后可以开展的业务越来越多,从新三板扩容、期货市场产品的丰富、期权等等,很多券商抓住了一拨创新业务的机会,比如江湖号称”新三板之王的申万证券、“融资融券之王的国信证券”等等等,一方面比拼证券公司对未来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对业务上投入。

江湖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90年代的券商王“君安王朝”“万国王朝”在21世纪初已经烟消云散;2006年前疯狂的“南方证券”“华夏证券”也已经不复存在;取之而生的是以经纪业务为主战场,采取人海战术的“国信证券”“中信证券(PS:中信靠并购,收购了金通、万通等).....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在未来的江湖座次,也许还要调整....

具体来讲:

一、经纪业务

受互联网券商冲击最大的业务,毫无技术含量,就是一个纯通道业务,给客户开户的柜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佣金会越来越低(万2万3遍地走)。未来需要有基于营业部的增值业务。(事实是经济业务受互联网的冲击最大。2015年东方财富网搞出来一个包年佣金5元(很多券商吐血了),但马上被证监会叫停了。业内关注“东大同”(东方财富网、大智慧、同花顺),搞流量入口或交易系统的公司,未来一定会切入到证券经纪业务领域(所以东方财富网收购了

湘财证券),东大同在做未来的卡位。虽然国金证券在2012年第一家券商与腾讯合作了“佣金宝”产品,轰动一时,之后也陷入平庸)

二、投资银行业务

投行业务分三块:股权融资、债券承销和并购重组业务(定向增发业务也算);(有的券商把债券承销独立而出,成立了固定收益部。比如宏源证券在2012年左右,当之无愧的债券王者地位)

股权融资过去靠的是保荐人的牌照以及和监管机构的关系,也是毫无技术含量(说白了,央企上市国家同意就能上;民企上市靠关系,所以2015年证监会查了一大批)。

未来注册制实行后,考验的更多的就是券商的市场判断、定价能力和与买方机构的关系。(现在的练兵场就是新三板市场,2015年挂牌企业突破5000家,16年上万家,僵尸企业一大对,这里考验券商投资银行的能力咯)

债券承销现在是将来也会是券商增长很快的一块业务。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对企业债权融资市场的重视,使得债券的品种逐渐丰富(债券市场的规模一定原原大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债、PPN,包括2015年开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核心还是在于资产获取、产品设计、定价、和销售四个方面。 并购重组,中国绝大多数的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都太低了,中国会出现类似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一股公司兼并收购潮,由于是2016年开启的供给侧改革,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业务自然大有可为。(现在的市值管理,多半采取定增+并购,迅速做大企业市值的思路,这块还会很火。说起定向增发,印象当中,2012年每笔上市公司每笔定增规模一般都在10个亿以下,翻翻2015年,动辄30亿、50亿。不得不佩服,市场的钱真是太多了)

三、资产管理业务

券商资管业务:一为通道业务(规模占比至少80%)和资产管理(占比也就是10%)业务。

通道业务:存在价值来源于2010年前后,银行有些资金不能直接投到某些行业和项目中(比如房地产,银行不给授信了,直接拿贷款,银行不给了),只能通过其他方式绕道下。而券商发行的资管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基本不受限制,所以银行就借道券商资管计划(再通过委托银行进行放款)来实现对其客户的放款目的(信托真正开始热是从2010年前后,因为房地产企业发现信托可以给其解决资金的问题。但是对于券商来讲,替代性太强,银行系基金公司,1年啥都不敢,规模都能增加5/6千亿,2015年民生加银通道业务就做了1万亿,谁让干爹是民生银行呢。再加上信托、基金等的竞争,通道太悲观了),客户、产品定价、资金来源等统统都是银行的,券商只是收取一个极低的通道费用,且近两年来因为竞争激烈,这个通道费也是越来越低。类似的还有基金子公司专项计划、信托计划等等,统统都是监管套利的产品。

资产管理业务:这才是券商能产生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著名的投行(高盛等)牛逼就牛在这上边,人家高盛说原油要跌,原油就不敢涨!一般券商直接管理客户的资金,帮助投资理财(当然不是客户账户直接给券商操作,券商要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或者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不过,可惜的是,100多家券商没有一家能在这块脱颖而出(国泰君安这块规模还可以,一深挖,原来不是自己管理的,都是阳光私募担任的投资顾问)。比不过公募基金(截止2015年,公募基金规模大概有7、8万亿的样子),更比不过私募基金了。

四、自营业务

证券自营业务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经营证券自营业务的证券公司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用自己的名义开设的证券账户买卖有价证券,以获取盈利的行为。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上市证券;另一类是非上市证券。就是券商拿自己的钱去买股票、买债券、买期货赚钱。外资行在08金融危机后这块业务被禁止了,国内的还在做,主要是是指场内自营买卖业务。自营也是靠天吃饭的活,大多数券商在自营这块,投入的资金都比较少,比较多的就一家-中信证券。2015年的股灾,中信证券也被查了。

五、其他业务

比如服务阳光私募公司的PB(机构投资者)的业务、新三板做市商业务等。这几块都刚刚开始。

六、券商未来的发展

国内的大多数券商,由于证监会管理的比较严格(每年证监会给证券公司评分分

A、B、C等几大类),整体业务做的比较中规中矩。龟石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两次对老东家的建议。一次是在2012年,建议老东家大力在全国铺设C类营业部(注,证监会对C类营业部没有太多要求),一次是在2013年,建议老东家如果可行的话,马上介入互联网金融。两次挺进券商排名前10名的机会,白白浪费。

可以看到的是,互联网对传统证券公司的冲击一定会越来越大,尤其对经纪业务。 一方面经纪业务的根据地营业部要转型(国内多数的券商在2008年开始研究台湾证券公司发展,研究到现在,多数还没搞明白,为什么台湾证券营业部面积只有300平米,嘎嘎)。

另一方面,投资社交的背后是互联网资管,很多券商还在自建APP搞投资社交,如果在2014年开始,还有可能。投资社交的竞争格局基本已经变化了,再去搞投资社交,除非土豪,实际意义可能不大。但如果为了服务好自身的客户,也行还有价值点。互联网资管的卡位站在现在看,更加重要。

九鼎收购了九州证券(前身是天源证券),把经纪业务(营业部)全部卖给其他证券公司,聚焦于资产管理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也是一种选择。聚焦的事情,

持之以恒,一定能整出点动静;不过,九鼎的战略意图在金控的布局上,未必把九州证券当成了重点。

吧啦吧啦,就说这么多吧,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的券商,要挺住哦。龟石,虽然离开了券商,但是还要问你加油哦。

(作者 龟石。公众号 金融江湖:jinrongjianghujian)


相关内容

  • 教您如何管理业务员?
  • 管理咨询中会碰到一群松散自由的业务员队伍,看到一些光怪陆离的销售现象,所谓不看则已,看后定会心惊肉跳,有十多年销售工作经验的我,在此奉上一管之见,帮销售经理装上"千里眼",利用工作日志制度跟踪如何管理业务员 虽不是"宝典",但也实用. 许多公司经理都经常在管理 ...

  • 怎样销售自己和产品
  • 怎样销售自己和产品 做为公司的业务员把产品销售出去才是工作的首要任务,但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得去找客户,做为新手找客户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那么怎么去找客户呢 1.在开始找客户时你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把自己要推销的产品摸索透,要尽量多得去掌握产品的一些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都会帮助你克服在业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 保险十年一个保险业务员的职业感悟
  • 几年前就有一个想法,在保险行业做满十年的时候一定要写点东西纪 念一下,回忆一下从业以来的甜酸苦辣,把自己的经历展示给大家,告诉 大家一个真实的保险行业,让那些对保险行业有不同看法的人们对保险行 业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然而当十年 2007 年 10 月)到来的时候,自己正 处于业务转型的阵痛期, 常常 ...

  • 家装公司运作_装饰企业业务员培训教程
  • 家装公司运作_装饰企业业务员培训教程 一.全市楼盘大搜索 在前面我们分析过家装行业的特点,家装行业是一个客户群体十分有限的行业,并不象日用品行业那样,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客户,只有那些已经买房或即将打算买房的客户才算是我们的准客户,所以我们应该到那些有新房的小区去寻找客户. 现代城市都变得越来越大,楼盘 ...

  • 做业务的入门技巧
  • 做为公司的业务员把产品销售出去才是工作的首要任务, 但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 得去找客户,做为新手找客户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那么怎么去找客户呢? 1.在开始找客户时你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把自己要推销的产品摸索透,要尽量多 得去掌握产品的一些知识, 因为这些知识都会帮助你克服在业务工作中遇到的困 难.试想一个 ...

  • 业务代表如何开发空白市场
  • 业务代表如何开发空白市场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去年的11月,我跳入了服装行业.至今天止,快有13个月时间了.[/B]怎么说呢,感触特别的深,也特别的多.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也痛苦着.今天我特别想写点我的心情.[/B]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服装,设计,生产,质量,价格,仓库,销售,渠道,专卖 ...

  • 灾难恢复计划
  • 损失减少 企业灾难恢复计划七步曲 正如现实生活中其它事物的不可预料性一样,企业很难预先知道其网络.数据中心运作过程中何时会受到威胁. 但减轻灾难的后果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下面笔者给出可以帮助企业提供实用指南并实现高效的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计划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承认灾难的可能性 业务连续性及灾难 ...

  • 贝恩观点 | 组织变革的设计方法
  • 作者:陆建熙(James Root).石教立(Stephen Shih) 陆建熙(James Root)是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亚太区组织架构业务主席,常驻香港. 石教立(Stephen Shih)是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组织架构业务主席,常驻北京. 当商业环境越来越诡谲多变之时,组织变革将成为 ...

  • 投资担保公司都能涉及到那些会计科目
  • 投资担保公司都能涉及到那些会计科目.应该怎么做账(对内) 一.除了担保业务的科技处理不同外,其他处理基本雷同. 二.担保业务的举例 担保企业与客户签订担保合同,合同约定担保企业于2007年8月一次性收取保费收入120万元,担保金额1 000万元,2007年9月合同生效,担保责任期间为一年.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