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及危害

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及危害

发表日期:2012-6-29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中化学污染日益突出。据WHO资料,现查明全世界水体中已查出2221种化学物质,其中饮用水中有害的有机污染物765种。这些化学物质在水中残留时间长,多数不易被降解。可直接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高浓度短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急性毒性作用;低浓度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甚至引起公害病。如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上游铅锌矿的选矿废水和废碴中的重金属镉污染河水,经10余年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饮用受镉污染的水能引起慢性中毒。1946年3月至1968年5月共发生258例,死亡128例。患者疼痛不堪,严重者全身72处骨折,称为“痛痛病”,被定为日本的第1号公害病。又如公害病之一“水俣病”,由日本水俣化工厂排出的含甲基汞废水污染所致,1956年5月至1992年3月,日本共有2252例患者,死亡1043人,水俣病患者的大脑中甲基汞含量较高,引起听觉、视觉、运动障碍,患者痛苦不堪,生不如死,当地甲基汞中毒的猫集体跳海“自杀”。更严重的是甲基汞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脑组织,从而对发育中的脑组织产生更严重的损害,出生后成为先天性水俣病,严重影响下一代健康。我国松花江也曾受到上游化工厂排出的汞的污染。沿岸居民和渔民曾出现过慢性甲基汞中毒的轻微体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的水污染已有了根本的好转。但公害病的教训应为世人所牢记,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并付诸防治水污染的实际行动。

WHO进一步调查表明,目前从饮用水中检出的765种有害有机物中,确认致癌物20种,可疑致癌物23种,致突变物56种,促癌剂18种。其中一些化学污染物还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它能改变人机体内分泌功能,并对机体及其后代引起有害效应。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引起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并引起男性精子数下降,孕妇早产,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

由于某一区域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过少,使当地动物和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称“地方病”)。这些化学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人体中激素、酶和维生素的组成成分或是人体组织和器官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过多或过少,均可引起疾病。

我国常见的与饮用水有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为: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一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体从水、食物、空气中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主要表现为门牙出现釉斑,牙齿表面粗糙无光泽,严重时牙面磨损,碎裂并脱落。氟骨症主要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疼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甚至瘫痪。

虽然摄入人体的氟来源较多,但由于水中氟化物具有易溶性,吸收率可达90%以上,因此是体内氟化物的主要来源。我国地方性氟病主要属饮水型。氟骨症的患病率与饮水中的氟含量呈正相关,饮水中氟含量低于3.0mg/L时,氟骨症病情较轻;4.0mg/L以上时,氟骨症患病率增高;当饮水中氟含量高于10.0mg/L时,氟骨症患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可致患者残疾。地方性氟中毒遍及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海市除外),病区人口总数达8561万。

二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是由于饮用含砷量高的水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和脚掌皮肤高度角化,严重者可致皮肤癌。由于砷进入机体后引起四肢(尤其是下肢)血管神经紊乱,使肢体血管痉挛,最后完全阻塞,导致皮肤变黑坏死,因此该病又称黑脚病。

饮水性地方性砷中毒分布于8个省市区(内蒙古、山西、新疆、吉林、宁夏、青海、安徽、北京),受影响人口234万3千余人,查出砷中毒一千余人。内蒙古、山西为饮水性地方性砷中毒重病区。

三 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水和土壤中缺乏碘。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甲状腺肿大,严重流行地区儿童可发生地方性克汀病,病人痴呆、矮小、聋哑,智力低下。病区的土壤、饮用水、食品中碘的含量普遍偏低。饮水中碘含量越低,该病发病率越高,饮水中碘含量低于10.0μg/L时,就有可能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饮水中碘含量低于4μg/L时,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者明显增多;含量低于2μg/L时,居民中甲状腺肿患者可达50%,饮水中碘含量高时该病患病率较低。但当饮水中碘含量过高(大于90μg/L)时,甲状腺肿患病率反而升高。说明摄入过多的碘可能导致抑制甲状腺素的生成和释放。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办法是采用碘制剂和含碘多的海产品,大面积预防可采用食盐加碘的办法。除上海市无地方性甲状腺肿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病区人口总数达37864万人。

除了上述化学类污染,还有其他类水体污染也极为常见:

一 藻类污染引起的危害和疾病

近年来,受有机污染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日趋严重。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聚集,浮于水面可影响水的感官性状,使水质异臭异味。藻类产生的粘液粘附于水生动物的腮上,影响其呼吸,导致水生动物窒息死亡,如夜光藻对养殖鱼类的危害极大。有的赤潮藻大量繁殖时分泌的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等可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并可使其他水生物中毒及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异常。藻类大量繁殖死亡后,在细菌分解过程中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氧含量急剧降低,引起鱼、贝类等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许多国家的近海水域均有赤潮发生。据报道,1987年美国纽约萨福克县发生的赤潮使当地经济损失18亿美元以上。2000年和2001年我国全海域因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有些藻类能产生毒素,如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而贝类(蛤、蚶、蚌)等能富集此类毒素,人食用毒化了的贝类后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1986年12月福建省因食用受赤潮毒素的贝类造成135人中毒,1人死亡。 我国富营养化淡水湖泊中的蓝藻是主要的产毒门类,已知的产毒种属有40多种,其中铜绿微囊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和泡沫节球产生的节球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含量最多、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两类毒素。当前,对微囊藻毒素

-LR (MC-LR)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表明,MC-LR可致野生动物和家畜中毒死亡,病理检查见有肝脏充血、水肿、肝小叶中央坏死,肝细胞和肝内皮细胞破坏。研究还表明,微囊藻毒素-LR是一种促癌剂。加上藻类毒素一旦进入饮水中,一般的供水净化处理和家庭煮沸均不能使之彻底去除,所以藻类毒素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 军团病

1976年在美国费城军营会议期间,暴发了类似肺炎的传染病,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菌株称为军团病,此类传染病称为军团病。

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试验表明,军团菌可在污染了的空调冷却水或饮用水管网水中捡出,在湖泊、溪流、水库和污水中也能捡出。军团菌在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在自来水中约1年,河水中约3个月,即使在蒸镏水中也可存活数周。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经气溶胶吸入。军团病在我国各地城乡都有存在,主要由空调冷却水经气溶胶传播。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中等,以亚临床感染为主。在建筑物中通过有效的水质管理和落实《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措施,通过管道输配系统中消毒剂残留量的维持可预防军团病的发生。

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及危害

发表日期:2012-6-29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中化学污染日益突出。据WHO资料,现查明全世界水体中已查出2221种化学物质,其中饮用水中有害的有机污染物765种。这些化学物质在水中残留时间长,多数不易被降解。可直接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高浓度短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急性毒性作用;低浓度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甚至引起公害病。如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上游铅锌矿的选矿废水和废碴中的重金属镉污染河水,经10余年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饮用受镉污染的水能引起慢性中毒。1946年3月至1968年5月共发生258例,死亡128例。患者疼痛不堪,严重者全身72处骨折,称为“痛痛病”,被定为日本的第1号公害病。又如公害病之一“水俣病”,由日本水俣化工厂排出的含甲基汞废水污染所致,1956年5月至1992年3月,日本共有2252例患者,死亡1043人,水俣病患者的大脑中甲基汞含量较高,引起听觉、视觉、运动障碍,患者痛苦不堪,生不如死,当地甲基汞中毒的猫集体跳海“自杀”。更严重的是甲基汞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脑组织,从而对发育中的脑组织产生更严重的损害,出生后成为先天性水俣病,严重影响下一代健康。我国松花江也曾受到上游化工厂排出的汞的污染。沿岸居民和渔民曾出现过慢性甲基汞中毒的轻微体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的水污染已有了根本的好转。但公害病的教训应为世人所牢记,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并付诸防治水污染的实际行动。

WHO进一步调查表明,目前从饮用水中检出的765种有害有机物中,确认致癌物20种,可疑致癌物23种,致突变物56种,促癌剂18种。其中一些化学污染物还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它能改变人机体内分泌功能,并对机体及其后代引起有害效应。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引起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并引起男性精子数下降,孕妇早产,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

由于某一区域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过少,使当地动物和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称“地方病”)。这些化学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人体中激素、酶和维生素的组成成分或是人体组织和器官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过多或过少,均可引起疾病。

我国常见的与饮用水有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为: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一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体从水、食物、空气中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主要表现为门牙出现釉斑,牙齿表面粗糙无光泽,严重时牙面磨损,碎裂并脱落。氟骨症主要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疼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甚至瘫痪。

虽然摄入人体的氟来源较多,但由于水中氟化物具有易溶性,吸收率可达90%以上,因此是体内氟化物的主要来源。我国地方性氟病主要属饮水型。氟骨症的患病率与饮水中的氟含量呈正相关,饮水中氟含量低于3.0mg/L时,氟骨症病情较轻;4.0mg/L以上时,氟骨症患病率增高;当饮水中氟含量高于10.0mg/L时,氟骨症患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可致患者残疾。地方性氟中毒遍及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海市除外),病区人口总数达8561万。

二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是由于饮用含砷量高的水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和脚掌皮肤高度角化,严重者可致皮肤癌。由于砷进入机体后引起四肢(尤其是下肢)血管神经紊乱,使肢体血管痉挛,最后完全阻塞,导致皮肤变黑坏死,因此该病又称黑脚病。

饮水性地方性砷中毒分布于8个省市区(内蒙古、山西、新疆、吉林、宁夏、青海、安徽、北京),受影响人口234万3千余人,查出砷中毒一千余人。内蒙古、山西为饮水性地方性砷中毒重病区。

三 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水和土壤中缺乏碘。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甲状腺肿大,严重流行地区儿童可发生地方性克汀病,病人痴呆、矮小、聋哑,智力低下。病区的土壤、饮用水、食品中碘的含量普遍偏低。饮水中碘含量越低,该病发病率越高,饮水中碘含量低于10.0μg/L时,就有可能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饮水中碘含量低于4μg/L时,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者明显增多;含量低于2μg/L时,居民中甲状腺肿患者可达50%,饮水中碘含量高时该病患病率较低。但当饮水中碘含量过高(大于90μg/L)时,甲状腺肿患病率反而升高。说明摄入过多的碘可能导致抑制甲状腺素的生成和释放。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办法是采用碘制剂和含碘多的海产品,大面积预防可采用食盐加碘的办法。除上海市无地方性甲状腺肿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病区人口总数达37864万人。

除了上述化学类污染,还有其他类水体污染也极为常见:

一 藻类污染引起的危害和疾病

近年来,受有机污染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日趋严重。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聚集,浮于水面可影响水的感官性状,使水质异臭异味。藻类产生的粘液粘附于水生动物的腮上,影响其呼吸,导致水生动物窒息死亡,如夜光藻对养殖鱼类的危害极大。有的赤潮藻大量繁殖时分泌的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等可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并可使其他水生物中毒及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异常。藻类大量繁殖死亡后,在细菌分解过程中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氧含量急剧降低,引起鱼、贝类等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许多国家的近海水域均有赤潮发生。据报道,1987年美国纽约萨福克县发生的赤潮使当地经济损失18亿美元以上。2000年和2001年我国全海域因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有些藻类能产生毒素,如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而贝类(蛤、蚶、蚌)等能富集此类毒素,人食用毒化了的贝类后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1986年12月福建省因食用受赤潮毒素的贝类造成135人中毒,1人死亡。 我国富营养化淡水湖泊中的蓝藻是主要的产毒门类,已知的产毒种属有40多种,其中铜绿微囊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和泡沫节球产生的节球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含量最多、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两类毒素。当前,对微囊藻毒素

-LR (MC-LR)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表明,MC-LR可致野生动物和家畜中毒死亡,病理检查见有肝脏充血、水肿、肝小叶中央坏死,肝细胞和肝内皮细胞破坏。研究还表明,微囊藻毒素-LR是一种促癌剂。加上藻类毒素一旦进入饮水中,一般的供水净化处理和家庭煮沸均不能使之彻底去除,所以藻类毒素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 军团病

1976年在美国费城军营会议期间,暴发了类似肺炎的传染病,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菌株称为军团病,此类传染病称为军团病。

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试验表明,军团菌可在污染了的空调冷却水或饮用水管网水中捡出,在湖泊、溪流、水库和污水中也能捡出。军团菌在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在自来水中约1年,河水中约3个月,即使在蒸镏水中也可存活数周。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经气溶胶吸入。军团病在我国各地城乡都有存在,主要由空调冷却水经气溶胶传播。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中等,以亚临床感染为主。在建筑物中通过有效的水质管理和落实《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措施,通过管道输配系统中消毒剂残留量的维持可预防军团病的发生。


相关内容

  • 生活环境与健康
  • 内容提要 本书以普及大众科学知识为目的,从物理.化学及微生物三方面以问答的方式介绍了生活环境污染的原因与机理,污染的健康效应与预防措施. 隐藏目录 章节目录 2.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可导致哪些疾病?21 第一节 影响生活环境的物理因素 一.电磁波和微波 1.什么是电磁波? 第一章 影响生活环境的因素 ...

  •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论文
  •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影响人身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较为重要的有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四大类,其中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 ...

  • 卫生学重点
  • 卫生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要有健全的机体.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2.预防医学: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 ...

  • 卫生学知识点
  • 卫生学知识点 绪论 一.卫生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定义):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 ...

  • 环境卫生学(WORD)
  • 绪 论 一.预防 医学的概念与内容 (一)健康与疾病 1.健康: (一)躯体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 世界卫生组织将躯体健康标准归结为"五快": 吃得快.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二)心理健康:以躯体健康为基础,并高于躯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

  • 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期末论文
  • 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污染不仅对会大自然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同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各种伤害.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现状对人体健康影响,包括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急性和慢性作用.气象要素的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空气环境:空气污染物: ...

  •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生物危害评估
  •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9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意义 病原微生物可直接或间接造成人.畜群体.植物等损害的生 物.种类繁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感染几乎威胁到每一个 人,不少病原体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致残.致死. 尤其是当由某种未知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爆发或者流行初期 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 ...

  • 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效应
  • 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效应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存.繁衍.疾病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质量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温室效应.雾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都会影响人类的发病率,更有可能危害到后代子孙,需要我们加强关注,顺应自然规律,保护大自然,停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保护自身身体健 ...

  • 提高人们对日常环境污染源认识的思考
  • 提高人们对日常环境污染源认识的思考 李 穆,李 航 (湖南省岳阳市古今医药研究所,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必须条件,现在,环境的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可威胁人类的始作俑者却是人类 自己.不光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还有人类自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对环境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