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一角(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洞庭一角(节选)

文/余秋雨

  那么,就下洞庭湖看看罢。我登船前去君山岛。

  这天奇热。也许洞庭湖的夏天就是这样热。没有风,连波光都是灼人烫眼的。记起了古人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这个“蒸”字,我只当俗字解。

  丹纳认为气候对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以前很是不信。但一到盛暑和严冬,又倾向于信。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九月十五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秋空明净,可让他想想天下;秋风萧瑟,又吹起了他心底的几丝悲壮。即使不看文后日期,我也能约略推知,这是秋天的辞章。要是他也像今天的日子来呢?衣冠尽卸,赤膊裸呈,挥汗不迭,气喘吁吁,那篇文章会连影子也没有。范仲淹设想过阴雨霏霏的洞庭湖和春和景明的洞庭湖,但那也只是秋天的设想。洞庭湖气候变化的幅度大着呢,它是一个脾性强悍的活体,仅仅一种裁断哪能框范住它?

  推而广之,中国也是这样。一个深不见底的海,顶着变幻莫测的天象。我最不耐烦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几句简单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脉,拿来统摄全盘总是霸道,总会把它丰富的生命节律抹煞。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还牙,举着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统的霸座进发。其实,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合,才成伟大的气象。

  终于到了君山。这个小岛,树木葱笼,景致不差。尤其是文化遗迹之多,令人咋舌。它显然没有经过后人的精心设计,突出哪一个主体遗迹。只觉得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是历史,是空间,是日夜的洪波,是洞庭的晚风,把它们堆涌到了一起。

  挡门是一个封山石刻,那是秦始皇的遗留。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游到洞庭,恰遇湖上狂波,甚是恼火。于是摆出第一代封建帝王的雄威,下令封山。他是封建大一统的最早肇始者,气魄宏伟,决心要让洞庭湖也成为一个驯服的臣民。

  但是,你管你封,君山还是一派开放襟怀。它的腹地,有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坟墓,飘忽瑰艳的神话,端出远比秦始皇老得多的资格,安坐在这里。两位如此美貌的公主,飞动的裙裾和劳芬的清泪,本该让后代儒生非礼匆视,但她们依凭着乃父的圣名,又不禁使儒生们心旌缭乱,不知定夺。

  岛上有古庙废基。据记载,佛教兴盛时,这里曾鳞次栉比,拥挤着寺庙无数。缭绕的香烟和阵阵钟磐声,占领过这个小岛的晨晨暮暮。吕洞宾曾经几次来过,道教的事业也曾非常蓬勃。面对着秦始皇的封山石,这些都显得有点邪乎。但邪乎得那么长久,那么隆重,封山石也只能静默。

  岛的一侧有一棵大树,上嵌古钟一只。信史凿凿,这是宋代义军杨么的遗物。杨么为了对抗宋廷,踞守此岛,宋廷即派岳飞征剿。每当岳军的船只隐隐出现,杨么的部队就在这里鸣钟为号,准备战斗。岳飞是一位名垂史册的英雄,他的抗金业绩,发出过民族精神的最强音。但在这里,岳飞扮演的是另一种角色,这口钟,时时鸣响着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我曾在杭州的岳坟前徘徊,现在又对着这口钟久久凝望。我想,两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

  可不,眼前又出现了柳毅井。洞庭湖的底下,应该有一个龙宫了。井有台阶可下,直至水面,似是龙宫入口。一步步走下去,真会相信我们脚底下有一个热闹世界。那个世界里也有霸道,也有指令,但也有恋情,也有欢爱。一口井,只想把两个世界连结起来。人们想了那么多年,信了那么多年,今天,宇航飞船正从另外一些出口去寻找另外一些世界。

  杂乱无章的君山,静静地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无限。

  君山岛上只住着一些茶农,很少有闲杂人等。夜晚,游人们都坐船回去了,整座岛阒寂无声。洞庭湖的夜潮轻轻拍打着它,它侧身入睡,怀抱着一大堆秘密。

1、第四段 “中国也是这样”的“这样”指代什么?“那些委曲了的部位”是指哪些“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段,作者指出:“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应如何理解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题名为“洞庭一角”,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指代“它是一个脾性……哪能框范住它?”   是指中国文化中那些“几句简单概括”之外,被“最堂皇的一脉所统摄”、被“抹煞”,而具有“丰富的生命节律”的部分

2、主要运用了对偶、互文和借代手法,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君山岛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积淀,鲜明地折射出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传统、风格流派互相包容、相安共存的状况。

3、文题名为“洞庭一角”,实则借描写君山的文化遗迹来表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和博大深厚,这是一种以点代面、小中见大的构思方法。(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洞庭一角(节选)

文/余秋雨

  那么,就下洞庭湖看看罢。我登船前去君山岛。

  这天奇热。也许洞庭湖的夏天就是这样热。没有风,连波光都是灼人烫眼的。记起了古人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这个“蒸”字,我只当俗字解。

  丹纳认为气候对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以前很是不信。但一到盛暑和严冬,又倾向于信。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九月十五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秋空明净,可让他想想天下;秋风萧瑟,又吹起了他心底的几丝悲壮。即使不看文后日期,我也能约略推知,这是秋天的辞章。要是他也像今天的日子来呢?衣冠尽卸,赤膊裸呈,挥汗不迭,气喘吁吁,那篇文章会连影子也没有。范仲淹设想过阴雨霏霏的洞庭湖和春和景明的洞庭湖,但那也只是秋天的设想。洞庭湖气候变化的幅度大着呢,它是一个脾性强悍的活体,仅仅一种裁断哪能框范住它?

  推而广之,中国也是这样。一个深不见底的海,顶着变幻莫测的天象。我最不耐烦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几句简单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脉,拿来统摄全盘总是霸道,总会把它丰富的生命节律抹煞。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还牙,举着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统的霸座进发。其实,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合,才成伟大的气象。

  终于到了君山。这个小岛,树木葱笼,景致不差。尤其是文化遗迹之多,令人咋舌。它显然没有经过后人的精心设计,突出哪一个主体遗迹。只觉得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是历史,是空间,是日夜的洪波,是洞庭的晚风,把它们堆涌到了一起。

  挡门是一个封山石刻,那是秦始皇的遗留。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游到洞庭,恰遇湖上狂波,甚是恼火。于是摆出第一代封建帝王的雄威,下令封山。他是封建大一统的最早肇始者,气魄宏伟,决心要让洞庭湖也成为一个驯服的臣民。

  但是,你管你封,君山还是一派开放襟怀。它的腹地,有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坟墓,飘忽瑰艳的神话,端出远比秦始皇老得多的资格,安坐在这里。两位如此美貌的公主,飞动的裙裾和劳芬的清泪,本该让后代儒生非礼匆视,但她们依凭着乃父的圣名,又不禁使儒生们心旌缭乱,不知定夺。

  岛上有古庙废基。据记载,佛教兴盛时,这里曾鳞次栉比,拥挤着寺庙无数。缭绕的香烟和阵阵钟磐声,占领过这个小岛的晨晨暮暮。吕洞宾曾经几次来过,道教的事业也曾非常蓬勃。面对着秦始皇的封山石,这些都显得有点邪乎。但邪乎得那么长久,那么隆重,封山石也只能静默。

  岛的一侧有一棵大树,上嵌古钟一只。信史凿凿,这是宋代义军杨么的遗物。杨么为了对抗宋廷,踞守此岛,宋廷即派岳飞征剿。每当岳军的船只隐隐出现,杨么的部队就在这里鸣钟为号,准备战斗。岳飞是一位名垂史册的英雄,他的抗金业绩,发出过民族精神的最强音。但在这里,岳飞扮演的是另一种角色,这口钟,时时鸣响着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我曾在杭州的岳坟前徘徊,现在又对着这口钟久久凝望。我想,两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

  可不,眼前又出现了柳毅井。洞庭湖的底下,应该有一个龙宫了。井有台阶可下,直至水面,似是龙宫入口。一步步走下去,真会相信我们脚底下有一个热闹世界。那个世界里也有霸道,也有指令,但也有恋情,也有欢爱。一口井,只想把两个世界连结起来。人们想了那么多年,信了那么多年,今天,宇航飞船正从另外一些出口去寻找另外一些世界。

  杂乱无章的君山,静静地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无限。

  君山岛上只住着一些茶农,很少有闲杂人等。夜晚,游人们都坐船回去了,整座岛阒寂无声。洞庭湖的夜潮轻轻拍打着它,它侧身入睡,怀抱着一大堆秘密。

1、第四段 “中国也是这样”的“这样”指代什么?“那些委曲了的部位”是指哪些“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段,作者指出:“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应如何理解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题名为“洞庭一角”,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指代“它是一个脾性……哪能框范住它?”   是指中国文化中那些“几句简单概括”之外,被“最堂皇的一脉所统摄”、被“抹煞”,而具有“丰富的生命节律”的部分

2、主要运用了对偶、互文和借代手法,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君山岛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积淀,鲜明地折射出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传统、风格流派互相包容、相安共存的状况。

3、文题名为“洞庭一角”,实则借描写君山的文化遗迹来表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和博大深厚,这是一种以点代面、小中见大的构思方法。(意思对即可)


相关内容

  • 第4周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课外阅读答案
  • 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完成下列各题.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裴鸽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 ...

  • 2015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
  • 2015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第1卷l 至3页,第II 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 (单项选择题 ...

  • 坐观云山(节选)阅读答案
  • 坐观云山(节选) 易水寒 观云只能在山上. 我曾有两年时间生活在湘西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天子山.天子山地处武陵山中部,海拔千米,横亘数十里.我住在当地一个陈姓的土家族山民的木屋里.屋边一汪碧泉,夏天愈是寒彻肌肤,泉畔有一人多高的芦苇,风来时起伏飘荡,很有几分高原的气势. 这里是观云的好地方.山前千仞绝壁 ...

  • 2018士兵军考语文之文章阅读理解:太湖碎锦
  • 2018士兵军考语文之文章阅读理解:太湖碎锦 关键词:士兵考军校 士兵军考 张为臻 军考语文 散文阅读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 ...

  • 教材全解2016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 九年级语文(下) (江苏教育版) 期末检测题 (130分钟 130分) 第一部分(共16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威尼斯商人(节选)>中安东尼奥慷慨( )正义,忠于友谊:<选场>. 中陈毅胸怀宽广,高瞻( )远瞩:<一厘米>中陶影含辛 ...

  • 古诗文阅读
  • 古诗文阅读(二模)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7-11题.(15分) [甲] 金陵旧院 清·蒋超 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已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注]旧院:明末金陵妓院所在地.②锦袖.翠黛:均代指歌妓.尘:用作动词,化为灰 尘.③曲池:曲折缭绕的水池.④瓢儿菜:蔬菜名,菜叶如瓢. [ ...

  • 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 高职单招网--专注入高校高职单招单独考试招生第一门户.高职单招网是全国规模最大.访问量高.专业性强.影响广泛的高职单招教育网站. www.danzhaowang.com 一.(12分,每小题3分) 一,语文 单项选择(共10小题,计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 2015年高考四川省语文真题
  •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 文 一.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 B.豆豉chǐ 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 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 ...

  • 岳阳楼记09-11中考题及答案
  • 一.<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