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Vol.34
1,2012
【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国外生命科学哲学研究代表人物思想解读
———按复杂性系统科学观点
桂起权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文章通过对当代国际生命科学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赫尔、鲁斯、迈尔、索伯、罗森伯格等人思想的分
析,表明了复杂性系统科学是生命科学理论背后的元理论的观点,并认为在生命科学哲学中一系列相互对立的竞争纲领应当实现互补性整合。
关键词:生命科学哲学;复杂性系统科学;自然选择;自动调节机制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8444(2012)01-0030-08文章编号:1007-10-10收稿日期:2011-),作者简介:桂起权(1940-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分科的科学哲学尤其是生物学哲学、物理学哲学研究。
一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一直是一个
非常活跃并且极为成功的研究领域,对许多复杂问题给出了卓有成效的解答。因此,人们喜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然而,欢说,科学哲学的前辈们对20世纪物理学研究模式的过分着迷,严重扭曲了科学哲学的整体形象。“是时候了”!强调生命科学的特异性,现在并且对生命科学进行哲学反思的时候到了。那么,什么是生命科学哲学呢?依我看,李建会在《生命科学哲学》一书中的定义比较具有概括——探索生命科学成果的哲性:生命科学哲学—
概念框架、学意蕴及研究生命科学的理论结构、解释模式、一般方法等问题的哲学学科
[1]
“分科的科学哲学”按照的眼光来排序,物理学哲学的研究一直经久不衰并且占有强势地
位,化学哲学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生命科学哲学与经济学哲学则仅次于物理学哲学,并且学者们的研究热情呈上升趋势。生命科学哲学的论著已经十分丰富并且越来越丰富,但我们想简要地抓住最根本的东西。因此首先关注的是,国际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经典、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如赫尔(D.Hull )的《生物学科学哲(1974)、(1973)、学》鲁斯的《生物学的哲学》《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1982)和《生迈尔的
(1988);罗森伯格的《生物科学的结物学哲学》
(1985)、(1993)、构》索伯的《生物学哲学》赫
《生物学哲学》(纪念迈尔的文尔和鲁斯合编的集)(2007)等①。
。
《生物学哲学》(1999),国内有影响的几本生物学哲学著作是:(1)董国安的这是世纪之交第一本简明扼要的生物学哲《生物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论著,首次把科学哲学学者的目光引向生物学哲学,具有开创性意义。(2)胡文耕的
2002),胡老先生浓缩了多年(甚至毕生)研究生物哲学的经验,主要采用自然辩证法模式进行研究。按照马克思有一次在通信
“自然哲学”。这是将“自然辩证法”“自然哲学”中的提法,他的朋友恩格斯正在研究广义地归入的范畴。自然哲学所反思的对
“生物哲学”象是自然界,而科学哲学所反思的对象则是科学理论,两者存在一定差别。所以,胡老所研究的实质上属于的范畴。
《分子生物学的哲学问题》(1982)那本小册子中讨论“生命的定义”胡老的思想既遵守经典又非常深刻,例如他在时,就发现病毒
“绝对分明的界限并不存在”(恩格斯语)。这是把辩证法思想介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甚至比某些有机大分子还小),由此表明
“生命定义”“蛋白体存在方式”更彻底地贯彻到对本身的理解上去了,解构并且超越了人们对的固定理解模式。(3)桂起权(与《生物科学的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任晓明合著)的采用科学哲学的模式,与自然哲学模式相比,在观察问题的视傅静、
《生命科学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角和所关注的重点上有所区别。(4)李建会的从问题出发,着重于生命科学成果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生命科学哲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7),的哲学意义的探讨,所采用的可说是的模式。(5)曾健的是
博采百家之言的教材。这些实际上是国内科学哲学界研究生命科学哲学的主要类型和观点。
①
30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Vol.34
1,2012
【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国外生命科学哲学研究代表人物思想解读
———按复杂性系统科学观点
桂起权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文章通过对当代国际生命科学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赫尔、鲁斯、迈尔、索伯、罗森伯格等人思想的分
析,表明了复杂性系统科学是生命科学理论背后的元理论的观点,并认为在生命科学哲学中一系列相互对立的竞争纲领应当实现互补性整合。
关键词:生命科学哲学;复杂性系统科学;自然选择;自动调节机制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8444(2012)01-0030-08文章编号:1007-10-10收稿日期:2011-),作者简介:桂起权(1940-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分科的科学哲学尤其是生物学哲学、物理学哲学研究。
一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一直是一个
非常活跃并且极为成功的研究领域,对许多复杂问题给出了卓有成效的解答。因此,人们喜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然而,欢说,科学哲学的前辈们对20世纪物理学研究模式的过分着迷,严重扭曲了科学哲学的整体形象。“是时候了”!强调生命科学的特异性,现在并且对生命科学进行哲学反思的时候到了。那么,什么是生命科学哲学呢?依我看,李建会在《生命科学哲学》一书中的定义比较具有概括——探索生命科学成果的哲性:生命科学哲学—
概念框架、学意蕴及研究生命科学的理论结构、解释模式、一般方法等问题的哲学学科
[1]
“分科的科学哲学”按照的眼光来排序,物理学哲学的研究一直经久不衰并且占有强势地
位,化学哲学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生命科学哲学与经济学哲学则仅次于物理学哲学,并且学者们的研究热情呈上升趋势。生命科学哲学的论著已经十分丰富并且越来越丰富,但我们想简要地抓住最根本的东西。因此首先关注的是,国际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经典、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如赫尔(D.Hull )的《生物学科学哲(1974)、(1973)、学》鲁斯的《生物学的哲学》《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1982)和《生迈尔的
(1988);罗森伯格的《生物科学的结物学哲学》
(1985)、(1993)、构》索伯的《生物学哲学》赫
《生物学哲学》(纪念迈尔的文尔和鲁斯合编的集)(2007)等①。
。
《生物学哲学》(1999),国内有影响的几本生物学哲学著作是:(1)董国安的这是世纪之交第一本简明扼要的生物学哲《生物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论著,首次把科学哲学学者的目光引向生物学哲学,具有开创性意义。(2)胡文耕的
2002),胡老先生浓缩了多年(甚至毕生)研究生物哲学的经验,主要采用自然辩证法模式进行研究。按照马克思有一次在通信
“自然哲学”。这是将“自然辩证法”“自然哲学”中的提法,他的朋友恩格斯正在研究广义地归入的范畴。自然哲学所反思的对
“生物哲学”象是自然界,而科学哲学所反思的对象则是科学理论,两者存在一定差别。所以,胡老所研究的实质上属于的范畴。
《分子生物学的哲学问题》(1982)那本小册子中讨论“生命的定义”胡老的思想既遵守经典又非常深刻,例如他在时,就发现病毒
“绝对分明的界限并不存在”(恩格斯语)。这是把辩证法思想介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甚至比某些有机大分子还小),由此表明
“生命定义”“蛋白体存在方式”更彻底地贯彻到对本身的理解上去了,解构并且超越了人们对的固定理解模式。(3)桂起权(与《生物科学的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任晓明合著)的采用科学哲学的模式,与自然哲学模式相比,在观察问题的视傅静、
《生命科学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角和所关注的重点上有所区别。(4)李建会的从问题出发,着重于生命科学成果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生命科学哲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7),的哲学意义的探讨,所采用的可说是的模式。(5)曾健的是
博采百家之言的教材。这些实际上是国内科学哲学界研究生命科学哲学的主要类型和观点。
①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