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反思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平均数教学反思》

常熟市昆承小学 唐丽霞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

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第一道题目,三次分苹果是对平均数算法的巩固,以及在过程中的算法优化;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进一步理解;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体会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而最后一题是平均数的应用。这几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平均数这一堂课感悟更深。现总结如下:

(一)平均数的理解不够。

这是一堂概念性的课,而这一个概念又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在抽象中把握概念呢?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平均数方法的计算,而忽视了或者说少重视了对于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悟的时间不够。

在第二环节的第三层次“回顾与总结”中,教师强调地较多,而没有给予学生多的时间去参与、去感悟,使学生的理解很粗糙、很浮夸。这一环节的不当处理,使学生在解决“篮球队员身高问题”时出现了“篮球队员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的误解,仔细考虑,终其原因是对“平均数意义”的不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而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平。

如果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慢慢地参透“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的范围”等,那么学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上完这节课后,我思忖中,是不是出一些简单关于平均数概念的判断题,使学生在判断中去悟平均数。

(三)语言过于抽象。

诚如商城小学时教导所说,平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教师抽象的语言去描述抽象,那学生如何理解?是的,在本堂课中,很多关于平均数的描述过于抽象,比如说,“在每组数据中,可能正好是平均数的,像男生队中的----,也可能在一组数据中没有正好是平均数的,就像女生队,它们或高于平均数,或低于平均数。”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

(四)课堂内容不扎实。

《平均数》这一内容是一堂“种子课”,何为种子课?就是说这一节课是接下来学习“众数”“中位数”等其它概念的起始。这一内容必须上扎实了,上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比如说,对于最后一个练习,可以突破书本上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绽放,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回答“要使橘子的平均销量超过苹果,周六应该卖出多少箱?”在讨论中使学生理解“平均数是很敏感的,只要一天有变化,平均数就会改变。”

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地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平均数教学反思》

常熟市昆承小学 唐丽霞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

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第一道题目,三次分苹果是对平均数算法的巩固,以及在过程中的算法优化;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进一步理解;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体会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而最后一题是平均数的应用。这几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平均数这一堂课感悟更深。现总结如下:

(一)平均数的理解不够。

这是一堂概念性的课,而这一个概念又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在抽象中把握概念呢?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平均数方法的计算,而忽视了或者说少重视了对于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悟的时间不够。

在第二环节的第三层次“回顾与总结”中,教师强调地较多,而没有给予学生多的时间去参与、去感悟,使学生的理解很粗糙、很浮夸。这一环节的不当处理,使学生在解决“篮球队员身高问题”时出现了“篮球队员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的误解,仔细考虑,终其原因是对“平均数意义”的不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而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平。

如果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慢慢地参透“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的范围”等,那么学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上完这节课后,我思忖中,是不是出一些简单关于平均数概念的判断题,使学生在判断中去悟平均数。

(三)语言过于抽象。

诚如商城小学时教导所说,平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教师抽象的语言去描述抽象,那学生如何理解?是的,在本堂课中,很多关于平均数的描述过于抽象,比如说,“在每组数据中,可能正好是平均数的,像男生队中的----,也可能在一组数据中没有正好是平均数的,就像女生队,它们或高于平均数,或低于平均数。”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

(四)课堂内容不扎实。

《平均数》这一内容是一堂“种子课”,何为种子课?就是说这一节课是接下来学习“众数”“中位数”等其它概念的起始。这一内容必须上扎实了,上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比如说,对于最后一个练习,可以突破书本上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绽放,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回答“要使橘子的平均销量超过苹果,周六应该卖出多少箱?”在讨论中使学生理解“平均数是很敏感的,只要一天有变化,平均数就会改变。”

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地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关内容

  •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
  •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 <中位数与众数>脑子里最直接的反映是:什么是中位数,有什么应用价值,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什么是中位数比较好理解,但是,为什么学习中位数呢?平时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广的是平均数,对平均数的体验也较多,要学生舍弃平均数选用中位数体 ...

  • [精品]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 篇一: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认识平均分"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已知了一份的情况,将总体进行平均分,要求总共能平均分成几份.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则是一个一步步纵向深入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前我创设了这样的 ...

  • 极差与方差教学反思
  • 极差与方差教学反思 刘树臣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

  •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是表内除法(一)中的基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今后利用平均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学 ...

  • 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
  • 题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摘 要]著名学者周士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费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 ...

  • [中位数]的两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 在激情与思考之间寻找合理的支点 --<中位数>的两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瑞安市湖岭镇中心小学 金文钦 [背景与主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激情四射"的课堂,很多时候这种"激情"能传递给每个学生,使他们能保持足够的热情来学习数学 ...

  •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认识平均分"这一课,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大的不足,如自己没有认真去钻研教材,导致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去把握学生,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表面上看,虽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情况都较活跃,但是有很多问题在本节课都没有落到实处. ...

  • 二年级平均分教学反思
  • 振宇外国语学校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的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除法的认识基础,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1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在例1 的教学中,我先创设了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自由的分,学生分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 ...

  •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主备教师:王明星 备课时间:10月7 单元主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 教师要精心进行二次备课,从教学风格.班情.学情入手,找准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 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难点,优化教学设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