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电子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根据金融电子化的M 构架模式分析了我国金融电子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电子化水平、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献计献策。
[关键词]金融电子化 M 构架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金融电子化的M 构架模式
金融电子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历约40年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后台业务电子化、前台业务电子化、金融网络化和金融信息化四个阶段;其中每一阶段的进步都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T)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相适应,金融电子化的概念也在并行演进,在内涵逐渐丰富的同时外延也持续扩张,形成了一套为金融界广泛接受的理论——M 构架模式。
金融电子化M 构架模式,是关于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理论。它将金融领域中的信息技术分为底层(M1)、中间层(M2)、顶层(M3)三个层次。需要注意,该模式与银行货币供应的M 理论并没有联系。
M1层是指应用于金融领域中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硬件、系统软件、算法语言等通用信息技术的组合,也包括专门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计算机软件、通讯技术及其它专用技术如清分机技术和ATM 等。M1层占金融电子化成本的20%左右。
M2层是指金融应用软件与人机接口部分,目标是实现应用者与M1层设备的友好交流。M2层占金融电子化成本的40%左右。M2层发展的主流是具有规模效益的集中式处理,这种集中式处理的关键技术是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M3层是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的结合部分,它是涉及金融电子化效益的最关键环节。M3层占金融电子化成本的40%左右。该层直接关系着金融电子化条件下金融业务所创造的新利润和节约的成本,如果它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将影响M1和M2层的投资效益,是金融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而M3层是目前金融领域自身的投资重点。
从M1、M2、M3构架模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金融电子化已由传统的相对局限的电子化向现代的全面系统的信息化转变。M 构架模式对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金融电子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根据金融电子化的M 构架模式分析了我国金融电子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电子化水平、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献计献策。
[关键词]金融电子化 M 构架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金融电子化的M 构架模式
金融电子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历约40年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后台业务电子化、前台业务电子化、金融网络化和金融信息化四个阶段;其中每一阶段的进步都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T)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相适应,金融电子化的概念也在并行演进,在内涵逐渐丰富的同时外延也持续扩张,形成了一套为金融界广泛接受的理论——M 构架模式。
金融电子化M 构架模式,是关于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理论。它将金融领域中的信息技术分为底层(M1)、中间层(M2)、顶层(M3)三个层次。需要注意,该模式与银行货币供应的M 理论并没有联系。
M1层是指应用于金融领域中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硬件、系统软件、算法语言等通用信息技术的组合,也包括专门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计算机软件、通讯技术及其它专用技术如清分机技术和ATM 等。M1层占金融电子化成本的20%左右。
M2层是指金融应用软件与人机接口部分,目标是实现应用者与M1层设备的友好交流。M2层占金融电子化成本的40%左右。M2层发展的主流是具有规模效益的集中式处理,这种集中式处理的关键技术是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M3层是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的结合部分,它是涉及金融电子化效益的最关键环节。M3层占金融电子化成本的40%左右。该层直接关系着金融电子化条件下金融业务所创造的新利润和节约的成本,如果它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将影响M1和M2层的投资效益,是金融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而M3层是目前金融领域自身的投资重点。
从M1、M2、M3构架模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金融电子化已由传统的相对局限的电子化向现代的全面系统的信息化转变。M 构架模式对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