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炉排及炉拱知识

链条炉排(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 )

引风 —— 负压

鼓风 —— 负荷

炉排 —— 火床

新控制策略主要特点

1 、实现时刻追随室外温度变化,按需供

热;

2、实现稳定控制负荷,输出热量控制精

度为3%;

3、实现优化燃烧,使火床分布合理稳定,

既不半膛火也不落火;

4、实施本控制方案可节煤约15~25%,节电

10~30%。

链条炉排是工业锅炉中历史悠久、结构可靠、运行稳定的一种机械化燃煤设备 ,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链条炉排的结构

链条炉排的外形好像皮带输送机 , 其结构如图 3-6 所示。

其运行过程是煤从煤斗内依靠自重落到炉排前端 , 随炉排自 前向后缓慢移动 , 经煤闸板进入炉膛。煤闸板的高度可以自 由调节 , 以控制煤层的厚 度。空气从炉排下面分区送风室引 人 , 与煤层运动方向相交。煤在炉膛内受到辐射加热 , 依次 完成预热、干燥、着火、燃烧 , 直到燃尽。灰渣则随 炉排移动到后部 , 经过挡渣板 ( 俗称老鹰铁 ) 落入后部水冷灰渣斗 , 由除渣机排出。 链条炉排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链带式、横梁式和鳞片式三种。

1. 链带式炉排

链带式炉排属于轻型炉排 , 适用于蒸发量 10t/h 以下的 锅炉 , 其炉排片连接结构如图 3-7 所示。炉排片分为主动炉排 片和从动炉排片两 种 , 用圆钢拉

杆串联在一起 , 形成一条宽 幅的链带 , 围绕在前链轮和后滚筒上。主动炉排片担负传递 整个炉排运动的拉力 , 因此其厚度比从动 炉排片厚 , 由可锻 铸铁制成。一台蒸发量 4t/h 的锅炉 , 由主动炉排片组成的主 动链条共有三条 ( 两侧和中间 ) 直接与前轴 ( 主动 轴 ) 上的三个链轮相啃合。从动炉排片 , 由于不承受拉力 , 可由强度 低的普通灰口铸铁制成。

链带式炉排的优点是 : 比其他链条炉排金属耗量低 , 结 构简单 , 制造、安装和运行都比较方便。缺点是 : 炉排片用 圆钢串联 , 必须保证加 工和装配质量 , 否则容易折断 , 而且 不便于检修和更换 ; 长时间运行后 , 由于炉排片互柏磨损严 重 , 使炉排间隙增大 , 漏煤损失增 多。

2. 横梁式炉排

横梁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 20~40t/h 甚至更大的锅炉。

其结构与链带式炉排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许多刚性较大的 横梁 , 如图 3-8 所示。炉排片装在横梁的相应槽内 , 横梁固定 在传动链条上。传动链条一般是两条 ( 当炉排很宽时 , 可装 置多条) , 由装在前轴 ( 主动轴 ) 上的链轮带动。

横梁式炉排的优点是 : 结构刚性大 , 炉排片受热不受力 ,而横梁和链条受力不受热 , 比较安全耐用 ; 炉排面积可以较 大 , 阻力小而风量分 布均匀 ; 运行中漏煤、漏风量少。缺点是 : 结构笨重 , 金属耗量多 , 约是链带式炉排的 2.7 倍 ; 制 造和安装要求高 ; 受热不均时 , 横梁易出现扭曲、跑偏等故障。

3. 鳞片式炉排

鳞片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 10~60t/h 的锅炉。其炉排面通常由 4~12 根互相平行的链条 ( 类似自行车上的链条结 构 ) 组成。每 根链条用锄栓将若干个由大环、小环、垫圈、衬 管等元件组成的链条串在一起 , 如图 3-9 所示。炉排片通过夹 板组装在链条上 , 前后交叠 , 相互紧贴 , 呈鱼鳞状 , 其工作 过程如图 3-10 所示。当炉排片行至尾部向下转入空程以后 , 便依靠自重依次翻转过来 , 倒挂在夹板上 , 能自动清除灰渣 , 并获得冷却。各相邻链条之间 , 用拉杆与套管相连 , 使链条 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鳞片式炉排的优点是 : 煤层与整个炉排面接触 , 而链条 不直接受热 , 运行安全可靠 ; 炉排间隙甚小 , 漏煤很少 ; 炉 排片较薄 , 冷 却条件好 , 能够不停炉更换 ; 由于链条为柔性 结构 , 当主动轴上链轮的齿形略有参差时 , 能自行调整其松紧度 , 保持啃合良好。缺点是 : 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多 , 该 炉排比链带式炉排约高 30%; 当炉排较宽时 , 炉排片容易脱 落或卡住。

在目前的引进技术中 , 采用层状燃烧的燃烧设备 , 基本 上为以上几种形式的链条炉排。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炉排生 产线 , 炉排片的铸造精度和整体装配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 不 但减少漏煤 , 而且减少运行故障率。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 链条炉排的着火条件较差。煤的着火主要依靠炉膛火焰 和拱的辐射热 , 因而上面的煤先着火 , 然后逐步向下燃烧。这样的燃烧过程 , 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层 , 如图 3- 11 所示。煤进入炉膛后 , 随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在炉排的前部 , 是新煤燃烧准备区 , 主要进行煤的预热和干燥。

紧接着是挥发分析出着火并开始进入燃烧区。在炉排的中部 , 是焦炭燃烧区 , 该区温度很高 , 同时进行着氧化和还原反应 过程 , 放出大量热量。在炉排的后部 , 是灰渣燃尽区 , 对灰 渣中剩余的焦炭继续燃烧。 -

在燃烧准备区和燃尽区都不需要很多空气 , 而在焦炭燃 烧区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空气 , 如果不采取分段送风 , 会出 现空气在炉膛前后两端过剩 , 在中部不足的弊病。

为了改善上述燃烧状况 , 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

1. 炉拱布置 炉墙向炉膛内突出的部分称为炉拱。炉拱的主要作用是 储蓄热量 , 调整燃烧中心 , 提高炉膛温度 , 加速新煤着火。其 次是延长烟气流程 , 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炉拱有前拱、中拱和后拱三种。其中经常使用的是前拱 和后拱。中拱多用于锅炉改造中 , 当供应的煤质较差时 , 作 为改善燃烧条件的补充措施。

(1) 前拱 : 前拱位于炉排上方的前炉墙下部 , 一般由引 燃拱 ( 又称点火拱 ) 和混合拱 ( 又称大拱 ) 两部分组成。引 燃拱的位置较 低 , 靠近煤闸板 , 一般距炉排面约 300~ 400mm, 主要作用是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 , 再反射到炉排 J 前部 , 加速新煤的着火燃 烧。混合拱的位置较高 , 主要作用是促进烟气和空气良好混合 , 延长烟气流程 , 使其充分燃烧。

图 3-12所示是常见的几种前拱结构形状。

图 3-12(a )所示的前拱 , 由小斜型引燃拱和低而长的混合拱组成 , 起遮盖作用 , 可减少炉排前部两侧的水冷壁管吸热 , 保持炉膛前部有较高的温度 , 以利于新煤烘干和 着火。

图 3-12(b) 所示的前拱 , 由倾斜型引燃拱和较高的水 平混合拱组成 , 能有效地将热量反射到新煤上 , 改善燃烧 条件。

图 3-12(c) 所示的前拱 , 由抛物线型引燃拱和较高的水 平混合拱组成 , 可将热量集中反射到新煤上 , 即起到 “ 聚 集 “ 的作用 , 使燃烧条件更好。但这种拱的曲线复杂 , 砌筑 和悬挂困难,表面不可能光洁 , 不容易收到理想的反射效果 , 所以实际应用不多。

(2) 中拱 : 中拱位于炉排的中上方 , 如图 3-13 所示。中 拱的作用是将主燃烧区的高温烟气引导到炉膛前部 , 促使新 煤迅速着火。同时 , 可以储蓄热量。保证主燃烧区的煤充分 燃烧。

中拱通常呈前高后低倾斜布置 , 倾角为 12 。左右。倾角越 大 , 从主燃区导人着火区的烟气量越多 , 越有利于煤的引燃。 但倾角过大时 , 则中拱前部出口端过高 , 使烟气流速降低 , 不 利于传热。中拱后部出口端的高度应尽可能地低 , 中拱的长 度以能遮盖主燃烧区为宜。

(3) 后拱 : 后拱位于炉排上方的后炉墙下部 , 如图 3-14所示。后拱的作用 , 是将燃尽区的高温烟气和过剩的空气引导到炉膛中部和前部 , 以延长烟气流程 , 保证主燃烧区所需 要的热量 , 以及促进新煤引燃 , 同时提高炉排后部温度 , 使 灰渣中的固定炭燃尽。

(4) 常用炉拱举例 : 炉拱的形状和尺寸与燃用的煤种密 切相关 , 必须有针对性的选用 , 同时各拱之间还需互相配合 , 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图 3-14 是燃烧元烟煤的炉拱简图。由于无烟煤含挥发分 低 , 着火较困难 , 单靠炉膛前部的烟气辐射热是很不够的 , 因 而采用低而长的后拱 , 遮盖着炉排有效长度的 50%~60%, 迫使后部烟气带出的炽热炭粒 , 在烟气向前流动时被甩下来 , 促进前部的新煤较快地着火。

图 3-15 是又一种燃烧元烟煤的炉拱。其前拱短 , 下部有 足够厚度的高温烟气层向新煤辐射放热 ; 后拱虽比图 3-14 所 示的短一些 , 但与前拱配合后形成了一个 “ 喉部与区域 , 能 促进可燃物与空气的良好混合并充分燃尽。

图 3-16 是燃烧烟煤或褐煤的炉拱。由于烟煤或褐煤含挥发分较高 , 容易着火 , 燃烧最强烈的区域偏向炉排的前端 , 故 前拱的形状与图 3-15 所示相似 , 后拱则较短。当燃烧含挥发 分很高的煤时 , 前拱还可以适当提高 , 以使炉膛空间开阔些。

图 3-17 是燃烧多种煤的炉拱。其前拱采用抛物线型 , 使 炉膛前部温度较高 ; 后拱保持适当的长度。

为了适应燃烧劣质煤的要求 , 有的采用将后拱加长到炉 排有效长度的 50% 以上 , 如图 3-17 中假想线的位置。甚至采 用全封闭式的炉拱 , 炉拱几乎百分之百地覆盖炉膛空间 , 只 在前部两侧开烟气出口窗 , 供高温烟气流过。

2. 分段送风 为了适应链条炉排燃烧各区段需要不同风量的特点 , 在炉排下面隔成几个风室进行分段送风 ( 一次风 ), 如图 3-18 所 示。每个风室之间应严密不漏 , 以防短路而失去调节作用。为使整个炉排宽度的风量分布均匀 , 宜采用双侧进风。

每个风室的风量 , 均用单独的挡风板分别调节。各挡风 板的开度 , 需根据不同煤种的特性 , 经过反复运行试验 , 找 出使煤燃烧最佳的开启位置。当煤种变化时 , 还需要重新调整 , 以达到最经济的运行效果。

一台锅炉最多采用 5~6 个风室 , 送风分段越多 , 风量越 容易符合燃烧需要 , 见图 3-19, 但分段过多 , 将使结构复杂 , 总的经济效果并不理想。

3. 二次风

在层燃炉中 , 从炉排下方送入炉膛的空气称为一次风 , 从炉排上方高速吹人炉膛的气流称为二次风。在室燃炉中 , 随 燃料进入炉膛的空气称为一次风 , 为加强扰动、混合和燃尽 而喷人炉膛的气流称为二次风。

二次风的作用:

(1) 搅动烟气 , 使烟气与空气很好混合 , 减少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2) 造成烟气旋涡 , 延长烟气流程 , 使飞灰中可燃物质在炉膛内停留较长时间 , 得到充分燃尽 ;

(3) 依靠旋涡的分离作用 , 把未燃尽的炭粒甩回火床复燃 , 降低飞灰含炭量 , 减少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降低锅炉初始排尘浓度。

(4) 当用空气做二次风时 , 还可补充一次风的不足 , 促进完全燃烧。 合理的布置与使用二次风 , 一般可提高锅炉热效率 5%

左右。二次风多数使用空气 , 有时使用蒸汽、烟气 , 或者以 上两种气体的混合物 ; 如用空气作二次风 , 最好是热风 , 以 利于提高炉膛温 度。风速一般为 40~7Om/s, 但要选用较大 风压约 2000~4000Pa 的风机。二次风量占总风量的百分比 : 对挥发分含量较少的无烟煤 约为 5%, 对挥发分含量较多的 烟煤约为 7%~8%, 对挥发分和水分含量都较多的褐煤约为 10% 。二次风量不宜过大 , 否则对燃烧不利 , 而且增加排烟 热损失 , 降低锅炉热效率 ; 如用蒸汽作二次风 , 即使锅炉在 低负荷运行时也不会造成炉膛空气过剩系数太高 , 但其缺点 是要 耗用蒸汽 , 影响锅炉净效率。

如混合使用蒸汽和空气作二次风 , 即利用高速蒸汽的引 射作用 , 将空气带人炉膛 , 能够综合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二次风可单独由前墙或后墙一面引人 , 也可由前、后墙 同时引人 , 主要根据炉膛出口方向与炉膛深度而定。当由前、后墙同时引入时 , 应将风嘴设在 炉膛喉部 , 而且要将风嘴的 方向错开布置 , 如图 3-18 所示。也有将二次风嘴布置在炉膛 四角 , 使气流相切于一个 “ 假想圆 “, 从 而促使炉膛烟气形成 旋涡 , 以利强烈混合。二次风嘴设置高度 , 应在炉排面以上 约 1.5~2.om 外 , 水平或向下倾斜 10 。 ~25 。角。风嘴多用灰 口铸铁制成。在锅炉升火前 , 应

先开启二次风 ,

当锅炉停用 时 , 应后关闭二次风 , 以免炉膛高温辐射热将风嘴烧 坏。

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 , 除用于链条炉外 , 还可用于其他层燃炉上 , 尤其是二次风用于抛 煤机链条炉上 , 对于飞灰的燃尽消除锅炉冒黑烟作用 较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链条炉排(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 )

引风 —— 负压

鼓风 —— 负荷

炉排 —— 火床

新控制策略主要特点

1 、实现时刻追随室外温度变化,按需供

热;

2、实现稳定控制负荷,输出热量控制精

度为3%;

3、实现优化燃烧,使火床分布合理稳定,

既不半膛火也不落火;

4、实施本控制方案可节煤约15~25%,节电

10~30%。

链条炉排是工业锅炉中历史悠久、结构可靠、运行稳定的一种机械化燃煤设备 ,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链条炉排的结构

链条炉排的外形好像皮带输送机 , 其结构如图 3-6 所示。

其运行过程是煤从煤斗内依靠自重落到炉排前端 , 随炉排自 前向后缓慢移动 , 经煤闸板进入炉膛。煤闸板的高度可以自 由调节 , 以控制煤层的厚 度。空气从炉排下面分区送风室引 人 , 与煤层运动方向相交。煤在炉膛内受到辐射加热 , 依次 完成预热、干燥、着火、燃烧 , 直到燃尽。灰渣则随 炉排移动到后部 , 经过挡渣板 ( 俗称老鹰铁 ) 落入后部水冷灰渣斗 , 由除渣机排出。 链条炉排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链带式、横梁式和鳞片式三种。

1. 链带式炉排

链带式炉排属于轻型炉排 , 适用于蒸发量 10t/h 以下的 锅炉 , 其炉排片连接结构如图 3-7 所示。炉排片分为主动炉排 片和从动炉排片两 种 , 用圆钢拉

杆串联在一起 , 形成一条宽 幅的链带 , 围绕在前链轮和后滚筒上。主动炉排片担负传递 整个炉排运动的拉力 , 因此其厚度比从动 炉排片厚 , 由可锻 铸铁制成。一台蒸发量 4t/h 的锅炉 , 由主动炉排片组成的主 动链条共有三条 ( 两侧和中间 ) 直接与前轴 ( 主动 轴 ) 上的三个链轮相啃合。从动炉排片 , 由于不承受拉力 , 可由强度 低的普通灰口铸铁制成。

链带式炉排的优点是 : 比其他链条炉排金属耗量低 , 结 构简单 , 制造、安装和运行都比较方便。缺点是 : 炉排片用 圆钢串联 , 必须保证加 工和装配质量 , 否则容易折断 , 而且 不便于检修和更换 ; 长时间运行后 , 由于炉排片互柏磨损严 重 , 使炉排间隙增大 , 漏煤损失增 多。

2. 横梁式炉排

横梁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 20~40t/h 甚至更大的锅炉。

其结构与链带式炉排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许多刚性较大的 横梁 , 如图 3-8 所示。炉排片装在横梁的相应槽内 , 横梁固定 在传动链条上。传动链条一般是两条 ( 当炉排很宽时 , 可装 置多条) , 由装在前轴 ( 主动轴 ) 上的链轮带动。

横梁式炉排的优点是 : 结构刚性大 , 炉排片受热不受力 ,而横梁和链条受力不受热 , 比较安全耐用 ; 炉排面积可以较 大 , 阻力小而风量分 布均匀 ; 运行中漏煤、漏风量少。缺点是 : 结构笨重 , 金属耗量多 , 约是链带式炉排的 2.7 倍 ; 制 造和安装要求高 ; 受热不均时 , 横梁易出现扭曲、跑偏等故障。

3. 鳞片式炉排

鳞片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 10~60t/h 的锅炉。其炉排面通常由 4~12 根互相平行的链条 ( 类似自行车上的链条结 构 ) 组成。每 根链条用锄栓将若干个由大环、小环、垫圈、衬 管等元件组成的链条串在一起 , 如图 3-9 所示。炉排片通过夹 板组装在链条上 , 前后交叠 , 相互紧贴 , 呈鱼鳞状 , 其工作 过程如图 3-10 所示。当炉排片行至尾部向下转入空程以后 , 便依靠自重依次翻转过来 , 倒挂在夹板上 , 能自动清除灰渣 , 并获得冷却。各相邻链条之间 , 用拉杆与套管相连 , 使链条 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鳞片式炉排的优点是 : 煤层与整个炉排面接触 , 而链条 不直接受热 , 运行安全可靠 ; 炉排间隙甚小 , 漏煤很少 ; 炉 排片较薄 , 冷 却条件好 , 能够不停炉更换 ; 由于链条为柔性 结构 , 当主动轴上链轮的齿形略有参差时 , 能自行调整其松紧度 , 保持啃合良好。缺点是 : 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多 , 该 炉排比链带式炉排约高 30%; 当炉排较宽时 , 炉排片容易脱 落或卡住。

在目前的引进技术中 , 采用层状燃烧的燃烧设备 , 基本 上为以上几种形式的链条炉排。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炉排生 产线 , 炉排片的铸造精度和整体装配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 不 但减少漏煤 , 而且减少运行故障率。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 链条炉排的着火条件较差。煤的着火主要依靠炉膛火焰 和拱的辐射热 , 因而上面的煤先着火 , 然后逐步向下燃烧。这样的燃烧过程 , 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层 , 如图 3- 11 所示。煤进入炉膛后 , 随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在炉排的前部 , 是新煤燃烧准备区 , 主要进行煤的预热和干燥。

紧接着是挥发分析出着火并开始进入燃烧区。在炉排的中部 , 是焦炭燃烧区 , 该区温度很高 , 同时进行着氧化和还原反应 过程 , 放出大量热量。在炉排的后部 , 是灰渣燃尽区 , 对灰 渣中剩余的焦炭继续燃烧。 -

在燃烧准备区和燃尽区都不需要很多空气 , 而在焦炭燃 烧区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空气 , 如果不采取分段送风 , 会出 现空气在炉膛前后两端过剩 , 在中部不足的弊病。

为了改善上述燃烧状况 , 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

1. 炉拱布置 炉墙向炉膛内突出的部分称为炉拱。炉拱的主要作用是 储蓄热量 , 调整燃烧中心 , 提高炉膛温度 , 加速新煤着火。其 次是延长烟气流程 , 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炉拱有前拱、中拱和后拱三种。其中经常使用的是前拱 和后拱。中拱多用于锅炉改造中 , 当供应的煤质较差时 , 作 为改善燃烧条件的补充措施。

(1) 前拱 : 前拱位于炉排上方的前炉墙下部 , 一般由引 燃拱 ( 又称点火拱 ) 和混合拱 ( 又称大拱 ) 两部分组成。引 燃拱的位置较 低 , 靠近煤闸板 , 一般距炉排面约 300~ 400mm, 主要作用是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 , 再反射到炉排 J 前部 , 加速新煤的着火燃 烧。混合拱的位置较高 , 主要作用是促进烟气和空气良好混合 , 延长烟气流程 , 使其充分燃烧。

图 3-12所示是常见的几种前拱结构形状。

图 3-12(a )所示的前拱 , 由小斜型引燃拱和低而长的混合拱组成 , 起遮盖作用 , 可减少炉排前部两侧的水冷壁管吸热 , 保持炉膛前部有较高的温度 , 以利于新煤烘干和 着火。

图 3-12(b) 所示的前拱 , 由倾斜型引燃拱和较高的水 平混合拱组成 , 能有效地将热量反射到新煤上 , 改善燃烧 条件。

图 3-12(c) 所示的前拱 , 由抛物线型引燃拱和较高的水 平混合拱组成 , 可将热量集中反射到新煤上 , 即起到 “ 聚 集 “ 的作用 , 使燃烧条件更好。但这种拱的曲线复杂 , 砌筑 和悬挂困难,表面不可能光洁 , 不容易收到理想的反射效果 , 所以实际应用不多。

(2) 中拱 : 中拱位于炉排的中上方 , 如图 3-13 所示。中 拱的作用是将主燃烧区的高温烟气引导到炉膛前部 , 促使新 煤迅速着火。同时 , 可以储蓄热量。保证主燃烧区的煤充分 燃烧。

中拱通常呈前高后低倾斜布置 , 倾角为 12 。左右。倾角越 大 , 从主燃区导人着火区的烟气量越多 , 越有利于煤的引燃。 但倾角过大时 , 则中拱前部出口端过高 , 使烟气流速降低 , 不 利于传热。中拱后部出口端的高度应尽可能地低 , 中拱的长 度以能遮盖主燃烧区为宜。

(3) 后拱 : 后拱位于炉排上方的后炉墙下部 , 如图 3-14所示。后拱的作用 , 是将燃尽区的高温烟气和过剩的空气引导到炉膛中部和前部 , 以延长烟气流程 , 保证主燃烧区所需 要的热量 , 以及促进新煤引燃 , 同时提高炉排后部温度 , 使 灰渣中的固定炭燃尽。

(4) 常用炉拱举例 : 炉拱的形状和尺寸与燃用的煤种密 切相关 , 必须有针对性的选用 , 同时各拱之间还需互相配合 , 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图 3-14 是燃烧元烟煤的炉拱简图。由于无烟煤含挥发分 低 , 着火较困难 , 单靠炉膛前部的烟气辐射热是很不够的 , 因 而采用低而长的后拱 , 遮盖着炉排有效长度的 50%~60%, 迫使后部烟气带出的炽热炭粒 , 在烟气向前流动时被甩下来 , 促进前部的新煤较快地着火。

图 3-15 是又一种燃烧元烟煤的炉拱。其前拱短 , 下部有 足够厚度的高温烟气层向新煤辐射放热 ; 后拱虽比图 3-14 所 示的短一些 , 但与前拱配合后形成了一个 “ 喉部与区域 , 能 促进可燃物与空气的良好混合并充分燃尽。

图 3-16 是燃烧烟煤或褐煤的炉拱。由于烟煤或褐煤含挥发分较高 , 容易着火 , 燃烧最强烈的区域偏向炉排的前端 , 故 前拱的形状与图 3-15 所示相似 , 后拱则较短。当燃烧含挥发 分很高的煤时 , 前拱还可以适当提高 , 以使炉膛空间开阔些。

图 3-17 是燃烧多种煤的炉拱。其前拱采用抛物线型 , 使 炉膛前部温度较高 ; 后拱保持适当的长度。

为了适应燃烧劣质煤的要求 , 有的采用将后拱加长到炉 排有效长度的 50% 以上 , 如图 3-17 中假想线的位置。甚至采 用全封闭式的炉拱 , 炉拱几乎百分之百地覆盖炉膛空间 , 只 在前部两侧开烟气出口窗 , 供高温烟气流过。

2. 分段送风 为了适应链条炉排燃烧各区段需要不同风量的特点 , 在炉排下面隔成几个风室进行分段送风 ( 一次风 ), 如图 3-18 所 示。每个风室之间应严密不漏 , 以防短路而失去调节作用。为使整个炉排宽度的风量分布均匀 , 宜采用双侧进风。

每个风室的风量 , 均用单独的挡风板分别调节。各挡风 板的开度 , 需根据不同煤种的特性 , 经过反复运行试验 , 找 出使煤燃烧最佳的开启位置。当煤种变化时 , 还需要重新调整 , 以达到最经济的运行效果。

一台锅炉最多采用 5~6 个风室 , 送风分段越多 , 风量越 容易符合燃烧需要 , 见图 3-19, 但分段过多 , 将使结构复杂 , 总的经济效果并不理想。

3. 二次风

在层燃炉中 , 从炉排下方送入炉膛的空气称为一次风 , 从炉排上方高速吹人炉膛的气流称为二次风。在室燃炉中 , 随 燃料进入炉膛的空气称为一次风 , 为加强扰动、混合和燃尽 而喷人炉膛的气流称为二次风。

二次风的作用:

(1) 搅动烟气 , 使烟气与空气很好混合 , 减少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2) 造成烟气旋涡 , 延长烟气流程 , 使飞灰中可燃物质在炉膛内停留较长时间 , 得到充分燃尽 ;

(3) 依靠旋涡的分离作用 , 把未燃尽的炭粒甩回火床复燃 , 降低飞灰含炭量 , 减少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降低锅炉初始排尘浓度。

(4) 当用空气做二次风时 , 还可补充一次风的不足 , 促进完全燃烧。 合理的布置与使用二次风 , 一般可提高锅炉热效率 5%

左右。二次风多数使用空气 , 有时使用蒸汽、烟气 , 或者以 上两种气体的混合物 ; 如用空气作二次风 , 最好是热风 , 以 利于提高炉膛温 度。风速一般为 40~7Om/s, 但要选用较大 风压约 2000~4000Pa 的风机。二次风量占总风量的百分比 : 对挥发分含量较少的无烟煤 约为 5%, 对挥发分含量较多的 烟煤约为 7%~8%, 对挥发分和水分含量都较多的褐煤约为 10% 。二次风量不宜过大 , 否则对燃烧不利 , 而且增加排烟 热损失 , 降低锅炉热效率 ; 如用蒸汽作二次风 , 即使锅炉在 低负荷运行时也不会造成炉膛空气过剩系数太高 , 但其缺点 是要 耗用蒸汽 , 影响锅炉净效率。

如混合使用蒸汽和空气作二次风 , 即利用高速蒸汽的引 射作用 , 将空气带人炉膛 , 能够综合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二次风可单独由前墙或后墙一面引人 , 也可由前、后墙 同时引人 , 主要根据炉膛出口方向与炉膛深度而定。当由前、后墙同时引入时 , 应将风嘴设在 炉膛喉部 , 而且要将风嘴的 方向错开布置 , 如图 3-18 所示。也有将二次风嘴布置在炉膛 四角 , 使气流相切于一个 “ 假想圆 “, 从 而促使炉膛烟气形成 旋涡 , 以利强烈混合。二次风嘴设置高度 , 应在炉排面以上 约 1.5~2.om 外 , 水平或向下倾斜 10 。 ~25 。角。风嘴多用灰 口铸铁制成。在锅炉升火前 , 应

先开启二次风 ,

当锅炉停用 时 , 应后关闭二次风 , 以免炉膛高温辐射热将风嘴烧 坏。

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 , 除用于链条炉外 , 还可用于其他层燃炉上 , 尤其是二次风用于抛 煤机链条炉上 , 对于飞灰的燃尽消除锅炉冒黑烟作用 较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相关内容

  • 链条炉排锅炉存在问题分析_王春生
  • 第21卷第5期煤 炭 技 术 2002年5月Coal Technology May , 2002 Vol . 21, No5 链条炉排锅炉存在问题分析 王春生, 侯桂芹 (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建煤矿, 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 要:分析链条锅炉分风室配风和燃烧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办法.关键 ...

  • 锅炉基础知识 - 副本
  • 锅炉基础知识 锅炉(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它能源的热能,把工质(一般为进化的水)加热到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的换热设备. 锅炉是供热之源.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任务,在于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将热能传递给水,以产生热水或蒸汽:或将燃料的化学能传递给其他工质,如导热油等, ...

  • 正转链条炉排锅炉的分层燃烧技术
  • 正转链条炉排锅炉的分层燃烧技术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用煤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只会越用越少,所以,在工业用量和实际的储存量之间产生了新的矛盾,如何节约用煤,有效充分的利用能源成了现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传统的正转链条炉的给煤装置采用的原理是从高位煤仓 ...

  • 链条炉排对煤种的基本要求
  • 链条炉排对煤种的要求 链条炉排燃用挥发分15%以上.热值大于4500kcal/kg.灰熔点高于1260摄氏度.粘结性弱的烟煤最为适宜. 一般水分.灰分增加.挥发分减少对燃料的引燃和燃烧都是不利的. 1.水分:煤中适当的水分可使碎屑和块煤粘在一起,使漏煤和飞灰减少.另外,水分蒸发可使煤层松动,加大煤粒 ...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Ⅲ级锅炉操作试题库(选择)
  • Ⅲ级锅炉操作试题库(选择) 1.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业的,应(B). A.追究刑事责任 B.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整顿,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C.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D.责令停止使用或者 ...

  • 锅炉型号意义
  • 中国工业锅炉型号按机械部部标JB1626-81的规定进行编制.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由短横线相连.工业锅炉型号表示法(第一部分),共分三段,分别表示锅炉型号(用汉语拼音字母代号).燃烧方式(用汉语字母代号)和蒸发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t/h:热水锅炉为供热量,单位为MW:余热锅炉 ...

  • 链条锅炉操作规程
  • 链条锅炉操作规程 一.设备特性 设备型号:DZL4-1.25-AⅡ 锅炉编号:1057167 额定蒸发量:4t/h 额定蒸汽压力:1.25Mpa 安全阀整定压力:0.6MPa 锅炉运行规定压力:0.5-0.55 MPa 给水水箱运行水位:以水箱玻璃管水位计上标示的高低红线之间为准 汽包水位:保持在± ...

  • 高效节能Ⅱ类无烟煤锅炉的设计与运行
  • 节 能 -30- ENERGYCONSERVATION 2009年第1期 (总第318期) 高效节能Ⅱ类无烟煤锅炉的设计与运行 袁良义,李长征 (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介绍Ⅱ类无烟煤锅炉的结构要点及其设计思路Ⅱ,室.式链条炉排的同时,,并采用合适的运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 ...

  • 燃煤有机热载体锅炉运行操作规范
  • 有机热载体炉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燃煤.燃生物质) 为防止有机热载体高温过热.氧化劣化.化学污染和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必须高度重视有机热载体炉的安全运行和管理.燃煤液相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操作应重点做好如下事项: 一. 启动(指间断运行后的冷炉启动,不含初次或检修后的启动) 严格控制升温速度,防止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