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活动性出血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乳腺癌术后伤口及引流管的观察要点

伤口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出血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乳腺癌手术在行肿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可有出血并发症的出现。

一、术后出血原因:

1、术前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

2、乳腺癌术后出血的原因与术中止血不彻底,遗留有活动性出血点有关。

3、术后由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导致引流出血。

二、临床上的观察要点: 主要是一看二听三摸四测

1看:神志、口唇、皮肤颜色。浅静脉末梢循环的充盈情况、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神志反应神经中枢血流灌注和缺氧情况。

2听:听呼吸音,反应呼吸道有无梗阻,有无痰液堵住呼吸道,有无误吸。

3摸:摸脉搏、皮肤温度。肤温冰凉范围扩大表示休克加重,休克代偿期P 增快,可达120次/分以上,但BP 正常,因此脉搏是判断早期休克的可靠依据。

4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测心率,心律,血压。休克期血压下降。

5肾功能的监测:尿量的多少反应了肾毛细血管灌注量的多少。因此尿量是护理工作中判断内脏毛细血管灌注量的重要指标。

三.乳腺癌术后活动性出血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采取休克卧位。头胸抬高10~20°使膈肌下降,改善通气。下肢抬高20~30°有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提高有效循环起到自身扩容。

3、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输入等张扩容液如:林格,血浆,代血浆等,必要时输血。

4、抽血:血常规,生化,电解质,交叉,血型CO2结合力等。

5、严格记录出入量。

6、注意保暖,但是禁用热水袋,防烫伤。

7、休克早期有时会出现口渴,用棉签湿润口唇。同时应禁饮禁食,以防手术时发生麻醉意外。

8、必要时送手术室止血。

9、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10、心理护理, 保持镇静的工作态度,做好患者的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为了防止根治术后创腔积液,皮瓣坏死引起感染,常在腋窝及胸骨缘放置引流管。

1、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

2、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保持无菌密闭,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 确定其连接紧密, 要防止漏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3、做好引流管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不应予别针固定,可在床边两侧固定一段绷带再将引流管固定在绷带上,这可增加患者的活动度,固定的高度均要低于引流口20-30 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4、观察引流液及性质: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班。术后24h 内引流物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 ml 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并逐日减少,颜色转为淡黄。如果引流量骤然增多,且颜色为鲜红色,说明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及时处理。

5、拔管指征,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创腔基本无渗液,创面皮肤紧贴即可拔除引流管。若拔除引流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应在严密消毒后抽液,并加压包扎。

乳腺癌TNM 分期

主讲人:王轶 黄丽梅

原发肿瘤(T )

原发肿瘤(T )的分期: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DCIS)导管原位癌

Tis(LCIS)小叶原位癌

T1 肿瘤最大直径≤20mm

T2 肿瘤最大直径>20.但≤50mm

T3 肿瘤最大直径>50mm

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皮肤结节)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既往已切除)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同侧Ⅰ、Ⅱ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 同侧Ⅰ、Ⅱ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合; 或缺乏同侧淋巴腋窝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Ⅲ级腋窝淋巴结) 转移伴或不伴Ⅰ、Ⅱ级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Ⅰ、Ⅱ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

M0 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

cM0(i+) 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单通过分子学方案或显微镜检查在循环血液、骨髓、或其他非区域淋巴结组织中发现不超过0.2mm 的肿瘤细胞,患者没有转移的症状和体征。

M1 通过传统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发现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0.2mm 的转移灶 组织病理学分级(G)

所有侵润性乳腺癌都应分级。推荐使用Nottingham 联合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分级由形态学特点决定(包括腺管形成的程度、细胞核的多形性以及核分裂计数)每项评分从1分(良好)至3分(差),然后将3类分数相加,评出3个等级:3~5分为1级,6~7分为2级,8~9分为3级。

组织学分级

Gx 不能判断分化程度

G1 综合评分为低分数(预后好)

G2 综合评分为中度分数(预后中等)

G3 综合评分为高分数(预后差)

组织学类型

原位癌 (非特殊型 ) 小叶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伴导管原位癌的Paget′s病

侵润性癌 (非特殊型 ) 导管癌、炎性癌、髓样癌、粘液腺癌、乳头状癌、小管癌、小叶癌、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分泌腺癌、筛状癌

乳腺癌术后伤口及引流管的观察要点

伤口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出血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乳腺癌手术在行肿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可有出血并发症的出现。

一、术后出血原因:

1、术前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

2、乳腺癌术后出血的原因与术中止血不彻底,遗留有活动性出血点有关。

3、术后由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导致引流出血。

二、临床上的观察要点: 主要是一看二听三摸四测

1看:神志、口唇、皮肤颜色。浅静脉末梢循环的充盈情况、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神志反应神经中枢血流灌注和缺氧情况。

2听:听呼吸音,反应呼吸道有无梗阻,有无痰液堵住呼吸道,有无误吸。

3摸:摸脉搏、皮肤温度。肤温冰凉范围扩大表示休克加重,休克代偿期P 增快,可达120次/分以上,但BP 正常,因此脉搏是判断早期休克的可靠依据。

4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测心率,心律,血压。休克期血压下降。

5肾功能的监测:尿量的多少反应了肾毛细血管灌注量的多少。因此尿量是护理工作中判断内脏毛细血管灌注量的重要指标。

三.乳腺癌术后活动性出血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采取休克卧位。头胸抬高10~20°使膈肌下降,改善通气。下肢抬高20~30°有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提高有效循环起到自身扩容。

3、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输入等张扩容液如:林格,血浆,代血浆等,必要时输血。

4、抽血:血常规,生化,电解质,交叉,血型CO2结合力等。

5、严格记录出入量。

6、注意保暖,但是禁用热水袋,防烫伤。

7、休克早期有时会出现口渴,用棉签湿润口唇。同时应禁饮禁食,以防手术时发生麻醉意外。

8、必要时送手术室止血。

9、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10、心理护理, 保持镇静的工作态度,做好患者的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为了防止根治术后创腔积液,皮瓣坏死引起感染,常在腋窝及胸骨缘放置引流管。

1、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

2、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保持无菌密闭,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 确定其连接紧密, 要防止漏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3、做好引流管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不应予别针固定,可在床边两侧固定一段绷带再将引流管固定在绷带上,这可增加患者的活动度,固定的高度均要低于引流口20-30 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4、观察引流液及性质: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班。术后24h 内引流物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 ml 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并逐日减少,颜色转为淡黄。如果引流量骤然增多,且颜色为鲜红色,说明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及时处理。

5、拔管指征,拔管时间一般视引流量而定,创腔基本无渗液,创面皮肤紧贴即可拔除引流管。若拔除引流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应在严密消毒后抽液,并加压包扎。

乳腺癌TNM 分期

主讲人:王轶 黄丽梅

原发肿瘤(T )

原发肿瘤(T )的分期: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DCIS)导管原位癌

Tis(LCIS)小叶原位癌

T1 肿瘤最大直径≤20mm

T2 肿瘤最大直径>20.但≤50mm

T3 肿瘤最大直径>50mm

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皮肤结节)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既往已切除)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同侧Ⅰ、Ⅱ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 同侧Ⅰ、Ⅱ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合; 或缺乏同侧淋巴腋窝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Ⅲ级腋窝淋巴结) 转移伴或不伴Ⅰ、Ⅱ级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Ⅰ、Ⅱ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

M0 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

cM0(i+) 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单通过分子学方案或显微镜检查在循环血液、骨髓、或其他非区域淋巴结组织中发现不超过0.2mm 的肿瘤细胞,患者没有转移的症状和体征。

M1 通过传统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发现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0.2mm 的转移灶 组织病理学分级(G)

所有侵润性乳腺癌都应分级。推荐使用Nottingham 联合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分级由形态学特点决定(包括腺管形成的程度、细胞核的多形性以及核分裂计数)每项评分从1分(良好)至3分(差),然后将3类分数相加,评出3个等级:3~5分为1级,6~7分为2级,8~9分为3级。

组织学分级

Gx 不能判断分化程度

G1 综合评分为低分数(预后好)

G2 综合评分为中度分数(预后中等)

G3 综合评分为高分数(预后差)

组织学类型

原位癌 (非特殊型 ) 小叶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伴导管原位癌的Paget′s病

侵润性癌 (非特殊型 ) 导管癌、炎性癌、髓样癌、粘液腺癌、乳头状癌、小管癌、小叶癌、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分泌腺癌、筛状癌


相关内容

  • 电大护理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 教育部人才培训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外科护理学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 级: (本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编制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织金直属学习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编制 外科护理学(本科)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 等渗性缺水: 2. 完全胃肠外营养: 3 ...

  • 电大外科形成性考核册
  • 一.名词解释1.等渗性缺水 :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缺水和混合性缺水.2.完全胃肠外营养: 将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资全部经静脉途径供给给患者.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是指严重创伤.感染等危重病症时,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 ...

  • 肿瘤科 护理常规(全)
  • 肿瘤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入院.出院护理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1)一般新入院病人,3次/天,连测3天,如体温正常,则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低热病人,2次/天,体温正常3天后,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3)中度热病人,3次/ ...

  • 外科护理学(本科)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 外科护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 作业题一 (第一章~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 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为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常见原因:①消化液急性丧失:②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 2. 完全胃肠外营养 ...

  • 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 ・1968・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Modern Nursing 2007年第4卷 第21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 马秋凤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对切口愈合率的影响.方法 对6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放置的负压引流管进行严密的观察和 ...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的干予和护理
  • ・171・ 心肌酶谱趋于正常,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切忌过饱:②排便,入院以后要了解患者大便排泄情况,一定要在床上排大便,用力要均匀,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有便秘时可给予缓泄药,早期患者排便时要有护理人员在场,防止发生意外. 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该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 ...

  • 外科第五版重点
  • 题型: 选择 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题 案例分析 名词解释: 1.纵隔扑动:若双侧胸膜腔内压力不平衡,患侧胸膜腔内压显著高于健侧时,可致纵膈向健侧移动,进一步使健侧肺扩张受限,表现为吸气时纵膈像健侧移动,呼气时又移回患侧,导致其位置随呼吸而左右摆动,称为纵隔扑动. 2.倾倒综合征:倾倒综合征是指在胃切 ...

  • 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
  • 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观察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 体温超过38.5.C,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

  • 手术室病人护理常规
  • 手术室病人的护理常规 第一节 胃肠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禁食.禁饮.备皮.胃肠减压.灌肠.体液丢失程度的情况. 2.出血情况.周围循环状况等. (二)护理措施 1.容量治疗: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和肠道准备时间长,体内液体丢失多,患者入手术室后体质很虚弱,麻醉前输注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