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墙专项施工方案
1.0编制依据
2.0材料及机具
2.1 钢板厚10mm 。成品规格1260*6000*10mm,1510*6000*10mm,1260*12000*10mm,1510*12000*10mm。材质,Q235。
2.2栓钉,φ16mm ,长90mm
2.3固定钢板措施钉(环),措施钉φ16mm ,长250(275)mm,措施环φ14mm ,长90mm 。
2.4对拉螺杆,φ14mm ,长728mm (778mm )。
2.5支撑马凳,φ16mm 制作,长145mm ,高550mm 。
2.6混凝土,强度等级C40,P6。
2.7钢筋,竖向钢筋、水平钢筋为φ14HRB400。
2.8模板,多层板1830*915*15mm
29方木,50*100*4000mm
2.10钢管,φ48,长度4000mm 、3000mm 、2000mm 、4300mm
2.11三形卡,顶丝、螺帽,十字扣、转向扣,对接扣。
2.11焊条: 采用E40型(J402)型焊条。
2.12机具:塔吊TZ6013、电焊机、钢板夹具、气割、撬棍、扳子、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胶皮水管、铁板、串桶、手锤、磁力线坠。
3.1 工艺流程:钢板材料验收排版切割验收放线墙钢板吊装临时定位固定校核
固定焊牢安装第二块拼装贴板焊接依次重复安装整体墙面校正焊对拉螺杆绑扎钢筋验收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
3.2 钢板材料验收:进场的钢板及焊条必须依据图纸和规范要求由监理、建设、施工共同验收。
3.3 排版:按照图纸以框架柱之间的净距结合钢板购买的规格进行排版确定各板块的大小,采用气割的方法完成板块分割。见排版图
3.4 切割:依据排版图的尺寸大小规格,先划线,再严格按线切割。避免下脚料浪费,较小块可用于贴拼缝板块使用。
3.5 焊栓钉:将φ16的钢筋切成长度为90mm ,在钢板上以@150双向排列弹线,在十字相交处焊栓钉。或将钢板预先在工厂成孔,栓钉通过孔眼固定焊好。
3.6验收:对切割的钢板大小、焊接栓钉的位置,板块的平整度进行验收。
3.7 放线:按设计的墙的轴线位置,在地面弹出墙的中心线和墙的厚度线,划出门窗洞口的位置。按照排版图划出第一块钢板的位置。
3.8墙钢板吊装:依编号对照墙的编号,采用塔吊吊运安装,吊运钢板必须使用专用钢板夹具,钢板夹具应与塔吊吊钩固定可靠,吊装时墙两侧各按排两人扶稳钢板,并注意吊运钢板伤人,吊动时严格按照十不吊要求执行。
3.9临时定位固定:采用钢管加调节顶丝在在钢板两侧支顶,与地面的支撑点采用短钢管打入土层中与斜撑钢管扣件扣牢,如果是筏板应提前预埋φ16mm 钢筋长350mm 。
3.10校核:固定好后再经反复校核,利用调节顶丝进行微调。
3.11固定焊牢:在确认钢板位置标高垂直度均合格后才开始电焊固定。
3.12安装第二块: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块、第三块钢板的安装。
3.13拼装贴板焊接:当第一排钢板安装完后,先在每板块的上方焊贴一块宽40*60*10mm的钢板,小钢板上伸30mm, 间距以@2000mm为宜,每块钢板不少于一块,第二排钢板吊运安装其之上校正后,小钢板上伸30mm 的部分用电焊固定,第二排钢板全安装复查无误后再对小块贴板四周加焊可靠。
3.14依次重复安装:反复上述吊运钢板进行安装整个墙面结束。
3.15整体墙面校正:每当堵墙全部安装完成后,组织项目部相关专业人员验收,若有偏差应立即纠正,利用顶丝调节器进行调正。
3.16对拉螺杆:按照单独墙面的幅宽高度分布弹好对拉螺杆位线,为了保证对拉螺杆的安装方便,统一规定模数,从筏板开始第一排高度为180mm ,间距为450mm ,以上均为双向450mm 。螺杆长度,300厚墙螺杆长728mm,350厚墙螺杆为778mm, 螺杆孔眼按以上分布在钢板上预钻16孔眼,以备安装模板时使用。
3.17绑扎钢筋:严格按照公司“工法”执行。
3.18验收:在模板封堵前应经建设、监理、施工三方共同验收后才能安装模板。
3.19安装模板:采用15厚多层模板,50*100mm方木,竖向布置@250mm间距,外背φ48水平双钢管首层为180mm ,以上为450mm, 均匀布置,φ14对拉螺杆三形卡螺帽拧紧,双面斜撑间距为1500mm, 地锚埋设于筏板或地面土层中,地锚埋设于筏板采用φ16mm 钢筋长350mm ,地锚埋设于土层中的采用短钢管打入土层。
3.20验收:模板安装经相关方共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混凝土的浇筑。
3.21浇筑混凝土:
3.21.1柱、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lOcm 厚与墙体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人模内。
3.21.2由于本钢板墙中的钢锚栓较密,又被中间放置的钢板一分为二,空间浃小,所以选用两种型号的混凝土振动棒,第一种为50型,第二种为32型,如果50型的混凝土振动棒下不去,就才用32型的混凝土振动棒。
3.21.3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 ,每层浇筑厚度按照规范的规定实施,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3.21.4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cm ,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lOcm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3.21.5墙体砼浇筑应分层浇筑,每层应不大于500mm ,高度应高出板底20~30mm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3.21.6为了防治混凝土振动不密实,当一堵墙混凝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墙体中混凝土的密实度,采用铁锤敲击模板的方法,如发现不密实应立即补救。
3.22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23混凝土试块留置: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见混凝土分项施工方案。
4.0质量标准:表面平整度为5mm ,垂直度为5mm 。
5.0质量通病及防治
5.1墙体烂根:砼浇筑前,先均匀浇筑10cm 水泥砂浆,砼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砼离析,下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5.2洞口位移变形:浇筑时防止砼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
5.3墙面气泡过多:振捣时应全部排出气泡,注意“快插慢拔”,至表面不泛气泡为止,模板表面要洁净。
6.0成品保护
6.1砼振捣过程中要保护墙体甩出钢筋,施工完毕后及时调整钢筋位置。
6.2应保护好预留洞、预埋件及预埋套管等。
6.3应注意对墙体的养护,防止风干,引起墙面龟裂。
6.4对于门窗洞口边角部分,应用废多层板进行保护。
6.5模板拆除时,防止大模碰坏墙体。
6.6上层墙体浇注时,水泥浆流人下层应及时清理干净。 7.0安全措施:
7.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7.2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7.3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7.4为了便于接钢板施工,在接柱处要设操作平台。平台固定在下节柱的顶部。
7.5施工用的电动机械和设备均须接地,绝对不允许使用破损的电线和电缆,严防设备漏电。
7.5施工时还应该注意防火,提供必要的灭火设备和消防监护人员。
7.6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2.5m 高以上。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必须使用低压安全照明。
7.7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设线路应接近直线,少弯曲,管道与管道支撑必须紧固可靠,管道接头处应密封可靠。“Y ”型管道应装接锥形管。
7.8严禁将垂直管道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应在垂直管架设的前端装接长度不小于10m 的水平管,水平管近泵处应装逆止阀。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下端应装接一段水平管,其长度至少为倾斜管高低差的五倍,否则应采用弯管等办法,增大阻力。如倾斜度较大,必要时,应在坡度上端装置排气活阀,以利排气。
7.9泵送工作应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应每隔5~10min 泵送一次。若停止较长时间后泵送时,应逆向运输1~2个行程,然后顺向泵送。泵送时料斗内应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
7.10应保持水箱内储满清水,发现水质混浊并有较多砂粒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7.11泵送系统受压力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蓄能器只能充入氮气。
7.12浇筑离地2m 以上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7.13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
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7.14酒后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症的人员,严禁参加高空作业。
8.0附图:
钢板墙加固图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高度
模板加固措施
钢板排版图
11
钢板栓钉布置图 12
钢板墙专项施工方案
1.0编制依据
2.0材料及机具
2.1 钢板厚10mm 。成品规格1260*6000*10mm,1510*6000*10mm,1260*12000*10mm,1510*12000*10mm。材质,Q235。
2.2栓钉,φ16mm ,长90mm
2.3固定钢板措施钉(环),措施钉φ16mm ,长250(275)mm,措施环φ14mm ,长90mm 。
2.4对拉螺杆,φ14mm ,长728mm (778mm )。
2.5支撑马凳,φ16mm 制作,长145mm ,高550mm 。
2.6混凝土,强度等级C40,P6。
2.7钢筋,竖向钢筋、水平钢筋为φ14HRB400。
2.8模板,多层板1830*915*15mm
29方木,50*100*4000mm
2.10钢管,φ48,长度4000mm 、3000mm 、2000mm 、4300mm
2.11三形卡,顶丝、螺帽,十字扣、转向扣,对接扣。
2.11焊条: 采用E40型(J402)型焊条。
2.12机具:塔吊TZ6013、电焊机、钢板夹具、气割、撬棍、扳子、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胶皮水管、铁板、串桶、手锤、磁力线坠。
3.1 工艺流程:钢板材料验收排版切割验收放线墙钢板吊装临时定位固定校核
固定焊牢安装第二块拼装贴板焊接依次重复安装整体墙面校正焊对拉螺杆绑扎钢筋验收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
3.2 钢板材料验收:进场的钢板及焊条必须依据图纸和规范要求由监理、建设、施工共同验收。
3.3 排版:按照图纸以框架柱之间的净距结合钢板购买的规格进行排版确定各板块的大小,采用气割的方法完成板块分割。见排版图
3.4 切割:依据排版图的尺寸大小规格,先划线,再严格按线切割。避免下脚料浪费,较小块可用于贴拼缝板块使用。
3.5 焊栓钉:将φ16的钢筋切成长度为90mm ,在钢板上以@150双向排列弹线,在十字相交处焊栓钉。或将钢板预先在工厂成孔,栓钉通过孔眼固定焊好。
3.6验收:对切割的钢板大小、焊接栓钉的位置,板块的平整度进行验收。
3.7 放线:按设计的墙的轴线位置,在地面弹出墙的中心线和墙的厚度线,划出门窗洞口的位置。按照排版图划出第一块钢板的位置。
3.8墙钢板吊装:依编号对照墙的编号,采用塔吊吊运安装,吊运钢板必须使用专用钢板夹具,钢板夹具应与塔吊吊钩固定可靠,吊装时墙两侧各按排两人扶稳钢板,并注意吊运钢板伤人,吊动时严格按照十不吊要求执行。
3.9临时定位固定:采用钢管加调节顶丝在在钢板两侧支顶,与地面的支撑点采用短钢管打入土层中与斜撑钢管扣件扣牢,如果是筏板应提前预埋φ16mm 钢筋长350mm 。
3.10校核:固定好后再经反复校核,利用调节顶丝进行微调。
3.11固定焊牢:在确认钢板位置标高垂直度均合格后才开始电焊固定。
3.12安装第二块: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块、第三块钢板的安装。
3.13拼装贴板焊接:当第一排钢板安装完后,先在每板块的上方焊贴一块宽40*60*10mm的钢板,小钢板上伸30mm, 间距以@2000mm为宜,每块钢板不少于一块,第二排钢板吊运安装其之上校正后,小钢板上伸30mm 的部分用电焊固定,第二排钢板全安装复查无误后再对小块贴板四周加焊可靠。
3.14依次重复安装:反复上述吊运钢板进行安装整个墙面结束。
3.15整体墙面校正:每当堵墙全部安装完成后,组织项目部相关专业人员验收,若有偏差应立即纠正,利用顶丝调节器进行调正。
3.16对拉螺杆:按照单独墙面的幅宽高度分布弹好对拉螺杆位线,为了保证对拉螺杆的安装方便,统一规定模数,从筏板开始第一排高度为180mm ,间距为450mm ,以上均为双向450mm 。螺杆长度,300厚墙螺杆长728mm,350厚墙螺杆为778mm, 螺杆孔眼按以上分布在钢板上预钻16孔眼,以备安装模板时使用。
3.17绑扎钢筋:严格按照公司“工法”执行。
3.18验收:在模板封堵前应经建设、监理、施工三方共同验收后才能安装模板。
3.19安装模板:采用15厚多层模板,50*100mm方木,竖向布置@250mm间距,外背φ48水平双钢管首层为180mm ,以上为450mm, 均匀布置,φ14对拉螺杆三形卡螺帽拧紧,双面斜撑间距为1500mm, 地锚埋设于筏板或地面土层中,地锚埋设于筏板采用φ16mm 钢筋长350mm ,地锚埋设于土层中的采用短钢管打入土层。
3.20验收:模板安装经相关方共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混凝土的浇筑。
3.21浇筑混凝土:
3.21.1柱、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lOcm 厚与墙体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人模内。
3.21.2由于本钢板墙中的钢锚栓较密,又被中间放置的钢板一分为二,空间浃小,所以选用两种型号的混凝土振动棒,第一种为50型,第二种为32型,如果50型的混凝土振动棒下不去,就才用32型的混凝土振动棒。
3.21.3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 ,每层浇筑厚度按照规范的规定实施,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3.21.4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cm ,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lOcm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3.21.5墙体砼浇筑应分层浇筑,每层应不大于500mm ,高度应高出板底20~30mm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3.21.6为了防治混凝土振动不密实,当一堵墙混凝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墙体中混凝土的密实度,采用铁锤敲击模板的方法,如发现不密实应立即补救。
3.22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23混凝土试块留置: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见混凝土分项施工方案。
4.0质量标准:表面平整度为5mm ,垂直度为5mm 。
5.0质量通病及防治
5.1墙体烂根:砼浇筑前,先均匀浇筑10cm 水泥砂浆,砼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砼离析,下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5.2洞口位移变形:浇筑时防止砼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
5.3墙面气泡过多:振捣时应全部排出气泡,注意“快插慢拔”,至表面不泛气泡为止,模板表面要洁净。
6.0成品保护
6.1砼振捣过程中要保护墙体甩出钢筋,施工完毕后及时调整钢筋位置。
6.2应保护好预留洞、预埋件及预埋套管等。
6.3应注意对墙体的养护,防止风干,引起墙面龟裂。
6.4对于门窗洞口边角部分,应用废多层板进行保护。
6.5模板拆除时,防止大模碰坏墙体。
6.6上层墙体浇注时,水泥浆流人下层应及时清理干净。 7.0安全措施:
7.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7.2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7.3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7.4为了便于接钢板施工,在接柱处要设操作平台。平台固定在下节柱的顶部。
7.5施工用的电动机械和设备均须接地,绝对不允许使用破损的电线和电缆,严防设备漏电。
7.5施工时还应该注意防火,提供必要的灭火设备和消防监护人员。
7.6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2.5m 高以上。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必须使用低压安全照明。
7.7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设线路应接近直线,少弯曲,管道与管道支撑必须紧固可靠,管道接头处应密封可靠。“Y ”型管道应装接锥形管。
7.8严禁将垂直管道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应在垂直管架设的前端装接长度不小于10m 的水平管,水平管近泵处应装逆止阀。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下端应装接一段水平管,其长度至少为倾斜管高低差的五倍,否则应采用弯管等办法,增大阻力。如倾斜度较大,必要时,应在坡度上端装置排气活阀,以利排气。
7.9泵送工作应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应每隔5~10min 泵送一次。若停止较长时间后泵送时,应逆向运输1~2个行程,然后顺向泵送。泵送时料斗内应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
7.10应保持水箱内储满清水,发现水质混浊并有较多砂粒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7.11泵送系统受压力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蓄能器只能充入氮气。
7.12浇筑离地2m 以上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7.13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
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7.14酒后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症的人员,严禁参加高空作业。
8.0附图:
钢板墙加固图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高度
模板加固措施
钢板排版图
11
钢板栓钉布置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