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行业背景:
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功能材料的组成部分,建筑防水材料经过施工,在建筑物表面形成整体的防水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强抗渗透水的能力,所以其质量和应用效果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初的现代建筑防水材料是起源于欧洲的沥青油毡,我国的生产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是唯一的建筑防水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开发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多种新型建筑防水材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筑防水材料的品种进一步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的产品已形成六大门类,即:沥青基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和止水堵漏材料、瓦类和金属板类防水材料。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和建筑业的持续增长,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部分骨干企业的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房屋建筑的屋面、地下、外墙和室内;城市道路桥梁和地下空间等市政工程;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桥梁、隧道;地下铁道等交通工程;引水渠、水库、坝体、水利发电站及水处理等水利工程,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还会向更多领域延伸。
(二)市场发展趋势:
1、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曾经历了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形成了只追求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而轻视建筑耐久性的建筑概念。在这种建筑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重视建筑防水工程质
量,建筑防水材料和技术发展缓慢,这也是我国新型防水材料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建筑防水市场存在的问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实施了一些列的产业政策,引导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向规范产品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方向发展。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进一步规范市场、扶持优势企业、淘汰落后产品及产能 根据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够规范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发布产业政策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强市场规范力度、扶优汏劣,促进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进一步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建筑防水材料工业技术与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建筑防水材料品种、质量能够充分满足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发展的需要。
(2)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2001年我国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总量仅为14300万平方米,占建筑防水材料总量的比例为35%。2007年我国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总量增长至47860万平方米,占建筑防水材料总量的比例达到了70%左右,应用总量和占总量比分别较2001年增长了2.35倍和1倍,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3)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随着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增加,以及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防水材料应用领域已由房屋建筑领域为主逐步扩大到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桥、地铁及城市轨道、高速铁路、机场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建筑防水部位也从传统的屋面和地下为主逐步延伸到室内、外墙等部位。应用领域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行业近年来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4)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向“四节—环保”方向发展
建筑节能是我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耗的30%,因此建筑节能对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种植屋面防水材料等一批具有“四节—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保)概念的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开始得到逐步推广。
防水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行业背景:
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功能材料的组成部分,建筑防水材料经过施工,在建筑物表面形成整体的防水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强抗渗透水的能力,所以其质量和应用效果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初的现代建筑防水材料是起源于欧洲的沥青油毡,我国的生产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是唯一的建筑防水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开发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多种新型建筑防水材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筑防水材料的品种进一步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的产品已形成六大门类,即:沥青基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和止水堵漏材料、瓦类和金属板类防水材料。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和建筑业的持续增长,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部分骨干企业的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房屋建筑的屋面、地下、外墙和室内;城市道路桥梁和地下空间等市政工程;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桥梁、隧道;地下铁道等交通工程;引水渠、水库、坝体、水利发电站及水处理等水利工程,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还会向更多领域延伸。
(二)市场发展趋势:
1、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曾经历了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形成了只追求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而轻视建筑耐久性的建筑概念。在这种建筑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重视建筑防水工程质
量,建筑防水材料和技术发展缓慢,这也是我国新型防水材料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建筑防水市场存在的问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实施了一些列的产业政策,引导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向规范产品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方向发展。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进一步规范市场、扶持优势企业、淘汰落后产品及产能 根据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够规范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发布产业政策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强市场规范力度、扶优汏劣,促进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进一步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建筑防水材料工业技术与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建筑防水材料品种、质量能够充分满足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发展的需要。
(2)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2001年我国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总量仅为14300万平方米,占建筑防水材料总量的比例为35%。2007年我国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总量增长至47860万平方米,占建筑防水材料总量的比例达到了70%左右,应用总量和占总量比分别较2001年增长了2.35倍和1倍,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3)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随着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增加,以及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防水材料应用领域已由房屋建筑领域为主逐步扩大到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桥、地铁及城市轨道、高速铁路、机场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建筑防水部位也从传统的屋面和地下为主逐步延伸到室内、外墙等部位。应用领域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行业近年来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4)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向“四节—环保”方向发展
建筑节能是我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耗的30%,因此建筑节能对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种植屋面防水材料等一批具有“四节—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保)概念的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开始得到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