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1.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2.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根据功能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教学准备:记录单每人三份、秒表、矿泉水、纸杯、红领巾(每组三个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在上个学期的科学课中认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蚂蚁就是其中之一,你还记得它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放投影出示:头部、胸部和腹部)

2.投影人体画像,问:我们人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呢?学生思考。

3.揭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自己身体的结构(板书:身体的结构)

二、观察我们的身体

(1)下面请小组长拿出一号信封,将活动记录表发给同学们,请同学们在活动一上划出从外形上看我们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教师板书:外形)

(2)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请不同方案的学生上台讲解,刚才分析的时候是大家公认,老师给它贴在黑板上,最后问:这个人的身体上还缺少哪一部分?

教师贴头的图片,问:身子指那一部分呢?贴,躯干,下肢。

还有谁要补充,教师继续贴图片

继续问:人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学生说,教师板书:头、颈、躯干、四肢。

问:看看我们身体的外形,从整体上看你有什么特点?(如果从头顶沿着鼻尖从上到下画一条线,仔细观察左边和右边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好像都是一样的,追问: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对称的。(这里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2)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通过双手合单手系红领巾活动,你有什么发现?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更多的关爱。

小结:对称的身体可以让我们在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也让我们的从外形上看上去更美。

(3)感知人体内部结构的存在。

过渡:再看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都被皮肤包裹着,那你可知道我们的皮肤底下,身体里面,躯干里面有什么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学生回答)

你现在又什么办法来判断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吗?科学里面常用的方法是可以用我们的感官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观察。你打算用什么来观察呢?

学生回答:听心脏的跳动。(用耳朵听)

用触摸器官触摸自己的身体(那么我们最主要的触摸器官是什么?)手,用自己的触摸器官触摸自己的身体,感受一下皮肤下面有什么?

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答:还可以闻

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我们利用看、听、摸等观察方法去证明它们的存在,好吗?

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小组讨论、小组长记录                        老师指导

接下去,请小组长拿出记录单,我们分小组对我们的身体内部进行观察。

汇报交流。

我知道的身体内部

用眼睛看

血管、喉咙、

用耳朵听

心跳,并确定心脏的位置         肠蠕动声

用手摸、捏

肌肉、骨骼与关节、心脏的跳动

学生汇报刚才的发现。

教师帮助学生确证。

三、身体是怎样工作的。

过渡:通过我们刚才的看、听、摸、捏等等方法,我们知道了身体内部的组织非常的多而复杂,身体的表面被一层皮肤包围,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骨骼里面包裹之着内脏器官,那么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到底是如果工作的呢?我们先通过一个最常见的系红领巾这个活动,来研究一下,我们在系红领的时候,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

(1)系红领巾“气泡图”的指导

老师利用“气泡图”的方法记录下来(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内部结构参与了这项活动)

(2)学生制作各种气泡图

过渡:我们发现一个系红领的活动由心、肺、大脑、眼睛和手多个身体部位共同参与完成,那么其他的活动呢? 那么 老师给同学们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我们一起来对它进行研究。(投影)教师读活动名称。

活动要求:老师已经将活动的气泡图装在三号信封中。放在各个小组里面。待会请小组长拿出三号信封,同组同学先商量谁选择哪个活动,一个小组选同一个活动不能超过两个人,听明白了吗?

拿出三号信封。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提供材料。

小组长记录,组员讨论回答。

汇报交流。

(3)分析各部位起到的作用

过渡: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可仔细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把气泡图总结一下。

投影:同时投影三幅气泡图,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按照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我们又可以把人体分成哪些部分?

(如:有负责运动的部分、有负责呼吸的部分、有负责血液循环的部分、有负责提供能量的部分……)

四、总结归纳

在今天的科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1.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2.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根据功能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教学准备:记录单每人三份、秒表、矿泉水、纸杯、红领巾(每组三个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在上个学期的科学课中认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蚂蚁就是其中之一,你还记得它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放投影出示:头部、胸部和腹部)

2.投影人体画像,问:我们人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呢?学生思考。

3.揭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自己身体的结构(板书:身体的结构)

二、观察我们的身体

(1)下面请小组长拿出一号信封,将活动记录表发给同学们,请同学们在活动一上划出从外形上看我们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教师板书:外形)

(2)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请不同方案的学生上台讲解,刚才分析的时候是大家公认,老师给它贴在黑板上,最后问:这个人的身体上还缺少哪一部分?

教师贴头的图片,问:身子指那一部分呢?贴,躯干,下肢。

还有谁要补充,教师继续贴图片

继续问:人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学生说,教师板书:头、颈、躯干、四肢。

问:看看我们身体的外形,从整体上看你有什么特点?(如果从头顶沿着鼻尖从上到下画一条线,仔细观察左边和右边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好像都是一样的,追问: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对称的。(这里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2)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通过双手合单手系红领巾活动,你有什么发现?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更多的关爱。

小结:对称的身体可以让我们在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也让我们的从外形上看上去更美。

(3)感知人体内部结构的存在。

过渡:再看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都被皮肤包裹着,那你可知道我们的皮肤底下,身体里面,躯干里面有什么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学生回答)

你现在又什么办法来判断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吗?科学里面常用的方法是可以用我们的感官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观察。你打算用什么来观察呢?

学生回答:听心脏的跳动。(用耳朵听)

用触摸器官触摸自己的身体(那么我们最主要的触摸器官是什么?)手,用自己的触摸器官触摸自己的身体,感受一下皮肤下面有什么?

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答:还可以闻

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我们利用看、听、摸等观察方法去证明它们的存在,好吗?

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小组讨论、小组长记录                        老师指导

接下去,请小组长拿出记录单,我们分小组对我们的身体内部进行观察。

汇报交流。

我知道的身体内部

用眼睛看

血管、喉咙、

用耳朵听

心跳,并确定心脏的位置         肠蠕动声

用手摸、捏

肌肉、骨骼与关节、心脏的跳动

学生汇报刚才的发现。

教师帮助学生确证。

三、身体是怎样工作的。

过渡:通过我们刚才的看、听、摸、捏等等方法,我们知道了身体内部的组织非常的多而复杂,身体的表面被一层皮肤包围,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骨骼里面包裹之着内脏器官,那么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到底是如果工作的呢?我们先通过一个最常见的系红领巾这个活动,来研究一下,我们在系红领的时候,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

(1)系红领巾“气泡图”的指导

老师利用“气泡图”的方法记录下来(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内部结构参与了这项活动)

(2)学生制作各种气泡图

过渡:我们发现一个系红领的活动由心、肺、大脑、眼睛和手多个身体部位共同参与完成,那么其他的活动呢? 那么 老师给同学们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我们一起来对它进行研究。(投影)教师读活动名称。

活动要求:老师已经将活动的气泡图装在三号信封中。放在各个小组里面。待会请小组长拿出三号信封,同组同学先商量谁选择哪个活动,一个小组选同一个活动不能超过两个人,听明白了吗?

拿出三号信封。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提供材料。

小组长记录,组员讨论回答。

汇报交流。

(3)分析各部位起到的作用

过渡: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可仔细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把气泡图总结一下。

投影:同时投影三幅气泡图,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按照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我们又可以把人体分成哪些部分?

(如:有负责运动的部分、有负责呼吸的部分、有负责血液循环的部分、有负责提供能量的部分……)

四、总结归纳

在今天的科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


相关内容

  • 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身体]教案
  •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执教者:LYP ([email protected]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在观察人体活动中,激 ...

  • 身体的结构教案
  • 身体的结构 沈晓宾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应用眼看.触摸.手捏.耳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 ·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

  • [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 <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身体的结构>这一课是四年级<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其重点是认识人体分成几个部分,通过活动了解身体的内部结构和人体的活动需要哪些构造参与. 这节课的整体结构基本按照教材的思路出发,为了突出重点和突 ...

  • 高集小学科学[仙人掌的刺]教学设计
  • <仙人掌的刺>教学设计 一.教育理论指导 科学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 由于实验在科学教 ...

  • 小学科学_身体的结构_教学反思
  • <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身体的结构>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里的起始课,本课重点是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以及完成多种活动需要多个部位的同时参与.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 第一部分:揭示课题.利 ...

  • [观察我们的身体教案]
  • <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案设计者 樊少飞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上虞市盖北镇棉粮小学 课题名称 <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材所在页 32-3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活动首先就是从"观察我们的身体&qu ...

  • 身体的结构
  • 身体的结构 教学背景分析: "我们的身体"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能很准确地说出.指出身体外部各部分的名称.因此他们会自认为自己已经知道很多,至于人体可以分为几部分对于他们的现在水平而言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谈到身体内部就无法说了,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都将会调动出来,将会产生很大的意见 ...

  • 2013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 八 年级 上 册<生物>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第 一 周星期 二 累计 1 节 课 题: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 生的分 ...

  •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五节 节肢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对象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详尽.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