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改造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建筑功能改造设计与建筑功能改造施工两方面对建筑功能改造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了环境设计、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的影响,又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功能;改造;设计;施工; 1 建筑功能改造设计 1.1 环境改造 建筑功能的环境改造主要包括空间环境改造、物理环境改造、和空间环境改造三方面。目前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进行环境改造时应从这三方面下手。 空间环境的基本属性是指室内空间的基本属性,空间环境决定了建筑的容纳内力。不同的建筑应根据其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如对原有的大厂房进行分割、分隔、利用竖向增层、横向划分等方式进行改造。对原有小库房等进行拆除等操作以实现扩大空间的改造。 物理环境的设计主要就是对建筑空间中的光、声、热进行控制。物理环境直接给人以视觉感受,影响人对建筑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建筑的实用性。也空间环境相同,不同的建筑对物理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教室、客厅等对光的要求较高,要求足够的透光性和透气性。音乐厅类的地方对声音的要求较高,家庭住址则对光、声、热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建筑功能的改造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物理环境的改造。 人对环境中的光、色彩、材质、机理都会有一定感受,其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的心理,所以处理还心理环境的改造影响着人的使用感以及精神感受。例如现在居民使用的木质地板可以使人感受到温暖和亲切,幼儿园色彩缤纷的墙面对孩子会更有吸引力,卫生巾的白色设计使人有洁净的感觉等。这些都是对建筑心理环境的优化。建筑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务于人,所以建筑功能的改造时要注意心理环境的改造。 1.2 空间结构改造 1.2.1 增层改造 在原建筑物上增层以加大建筑面积即为增层改造。增层后原建筑物的基础的承载力和结构构件能否满足层次要求是增层改造的主要问题。建筑进行加层后,结构需承受的重量增大,底层要承担的压力也增大。减轻加层对原结构的影响是目前增层改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连接及构造影响,增层并不是很多时,和原结构相同的结构形式安全度就及较高。但若或要大的增层空间,则加层部分应改用钢结构,自重较轻、对结构、地震力及地基基础影响小是钢结构的优点。 1.2.2 改变原楼层的用途 近几年来,我国增加了许多大型办公楼商、场、饭店、宾馆等建筑,这些楼层在改造中经常需要把没有洞的地方开洞、本是洞的地方补上,使建筑面积增加和新功能增加。例如原本没有电梯或扶梯的楼层改造就要开洞建电梯。开洞对原结构刚度的削弱是这类改造的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此外如何连接封堵楼板与原结构,以减小其对原结构的刚度和内力影响,减小对结构的基础影响,也是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避免出现薄弱环节就要求我们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楼板采用复合楼板、楼板封堵骨架采用钢结构。铰接连接钢结构与原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滑动能力。 1.2.3 小开间变为大开间 目前旧建筑中主要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要结构的,由于这种结构是以墙为基本承重构件,所以就造成这种种结构主要以小开间为主格局的情况。需要拆除承重墙才能将原小开间变大。结构承载力及刚度两个方面是此种改造对建筑物的主要影响。在原墙的位置加梁解决拆除墙后原承重墙承担的力需要传递的问题。尽量不改变结构的静力方案改变和加强局部的承载力的方案解决拆除了墙结构刚度减小,相邻两层刚度比超限的问题。对加适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方法解决结构刚度不足的问题。尽量作到刚度分布均匀、对称。 1.3 造型改造 建筑内部空间可以由建筑的外部形象反映出来,外部体形与内部空闲是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内部空间就有什么样的外部体形与之相对应。 外部体形反应内部空间。形式和组合是内部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在造型改造中应在符合于功能规定性的前提下,减小建筑的耗能量。一般情况随着体型系数加大建筑的耗能量也会增加,建筑物耗能效果好一般体型系数也会较小。所以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在造型改造设计中注意:加大建筑物的栋深;减少外墙面的长度;加大建筑物的体量;加大建筑物的层数。 2 建筑功能改造施工 2.1 施工方案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国家采取的调控政策防止房地产经济过热,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房产运营泡沫获得暴利的经营者被淘汰出局,国家建筑行业稳步快速的发展。之后国家又出台了银行信贷政策与住房改革制度的相关政策,有力的支持个人购房消费以,使房地产行业获得了新的活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得到有力支持。但是对于现在的建筑行业而言,部分建筑的使用与定位,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所以对使用功能进行改造势在必行。在此,笔者仅以福州地区地产行业为例,对福州地区的建筑改造进行分析,结合福州正大广场功能改造的典型工程实例,浅析建筑改造施工的注意问题。 福州正大广场的具体情况如下:福州市中心五一广场东侧即为福州正大广场位置,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由正福国际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成。 原福州正大广场项目在2007竣工并投入使用,使用十五年后,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在2005进行招商引资,开展建筑功能改造工程,重新定位原商场办公场所为餐饮场所,原局部原商场办公室位置从新定位为厨房位置。建筑功能改变,为了满足厨房功能的要求,设计者设计在楼板上铺设厨房管道,再采取垫高建筑附加层的措施。当时提出三个备选方案:第一、采用石灰炉渣填充; 第二、采用地垄墙加聚乙烯泡沫板填充。第三、采用建筑渣土填充。当时企业经过一系列的经济对比、技术对比,最后决定采用第三个方案。说明进行建筑方案选择时应制定出几个备选方案,经过科学的分析,对其进行经济对比、技术对比后最终选择最优方案。 2.2 施工注意事项 首先要清理结构基层表面:清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杂物,使基层表面保持干净,应用火碱水溶液清理表面沾有的油污,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找平层不空鼓,保证粘接的牢固性。在清理好基层的前提下,找平层浇水湿润,用扫帚将素水泥浆扫匀。根据打底铺灰速度决定扫浆面积的大小,扫浆的同时进行铺灰。保证找平层接地漏根部的收头的圆滑度。坡度要符合要求,完成后要验收。福州正大广场采用的地垄墙与聚乙烯泡沫板填充方式,应在砌地垄墙之前,先将厨房地面进行划分,在防水层上用墨斗线弹,预埋各类管道。砌垄墙应在管道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后开始,待有一定强度后填充聚乙烯泡沫板。防水涂料使用时要准确计量涂膜防水材料配合比,用机械强力搅拌。地面的地漏、管根、出水VI等根部阴阳角等部位应在大面积涂刷前,先用油防水附加层,常温下四小时风干后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材料,在风干24小时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福州正大广场采用防滑缸砖地面,这种地面铺贴时注意坡度朝地漏方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细石混凝土应严格控制配合比,设计坡度应符合要求,为满足防水基层要求,进行一次性收光压实。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改造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筑功能改造中,企业要有明确的功能改造的目标,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注意环境设计、结构改造设计、和外观设计。在改造施工中应在保证安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经济投入。从方案选择到工程施工都要特别注意,设计与施工两方面要进行综合考虑,以促进建筑功能改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理中.孙云鹤.浅析建筑功能的改造优化[J].河南建材.2011 [2]许为.浅谈建筑功能改造与施工[J].工程应用.2011 [3]俞桂蓉.住宅建筑功能套型及内外部空间设计思路研究[J].建筑科学.2011 [4]王强.住宅功能空间设计与节能[J].科技向导.2011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改造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建筑功能改造设计与建筑功能改造施工两方面对建筑功能改造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了环境设计、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的影响,又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功能;改造;设计;施工; 1 建筑功能改造设计 1.1 环境改造 建筑功能的环境改造主要包括空间环境改造、物理环境改造、和空间环境改造三方面。目前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进行环境改造时应从这三方面下手。 空间环境的基本属性是指室内空间的基本属性,空间环境决定了建筑的容纳内力。不同的建筑应根据其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如对原有的大厂房进行分割、分隔、利用竖向增层、横向划分等方式进行改造。对原有小库房等进行拆除等操作以实现扩大空间的改造。 物理环境的设计主要就是对建筑空间中的光、声、热进行控制。物理环境直接给人以视觉感受,影响人对建筑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建筑的实用性。也空间环境相同,不同的建筑对物理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教室、客厅等对光的要求较高,要求足够的透光性和透气性。音乐厅类的地方对声音的要求较高,家庭住址则对光、声、热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建筑功能的改造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物理环境的改造。 人对环境中的光、色彩、材质、机理都会有一定感受,其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的心理,所以处理还心理环境的改造影响着人的使用感以及精神感受。例如现在居民使用的木质地板可以使人感受到温暖和亲切,幼儿园色彩缤纷的墙面对孩子会更有吸引力,卫生巾的白色设计使人有洁净的感觉等。这些都是对建筑心理环境的优化。建筑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务于人,所以建筑功能的改造时要注意心理环境的改造。 1.2 空间结构改造 1.2.1 增层改造 在原建筑物上增层以加大建筑面积即为增层改造。增层后原建筑物的基础的承载力和结构构件能否满足层次要求是增层改造的主要问题。建筑进行加层后,结构需承受的重量增大,底层要承担的压力也增大。减轻加层对原结构的影响是目前增层改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连接及构造影响,增层并不是很多时,和原结构相同的结构形式安全度就及较高。但若或要大的增层空间,则加层部分应改用钢结构,自重较轻、对结构、地震力及地基基础影响小是钢结构的优点。 1.2.2 改变原楼层的用途 近几年来,我国增加了许多大型办公楼商、场、饭店、宾馆等建筑,这些楼层在改造中经常需要把没有洞的地方开洞、本是洞的地方补上,使建筑面积增加和新功能增加。例如原本没有电梯或扶梯的楼层改造就要开洞建电梯。开洞对原结构刚度的削弱是这类改造的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此外如何连接封堵楼板与原结构,以减小其对原结构的刚度和内力影响,减小对结构的基础影响,也是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避免出现薄弱环节就要求我们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楼板采用复合楼板、楼板封堵骨架采用钢结构。铰接连接钢结构与原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滑动能力。 1.2.3 小开间变为大开间 目前旧建筑中主要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要结构的,由于这种结构是以墙为基本承重构件,所以就造成这种种结构主要以小开间为主格局的情况。需要拆除承重墙才能将原小开间变大。结构承载力及刚度两个方面是此种改造对建筑物的主要影响。在原墙的位置加梁解决拆除墙后原承重墙承担的力需要传递的问题。尽量不改变结构的静力方案改变和加强局部的承载力的方案解决拆除了墙结构刚度减小,相邻两层刚度比超限的问题。对加适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方法解决结构刚度不足的问题。尽量作到刚度分布均匀、对称。 1.3 造型改造 建筑内部空间可以由建筑的外部形象反映出来,外部体形与内部空闲是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内部空间就有什么样的外部体形与之相对应。 外部体形反应内部空间。形式和组合是内部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在造型改造中应在符合于功能规定性的前提下,减小建筑的耗能量。一般情况随着体型系数加大建筑的耗能量也会增加,建筑物耗能效果好一般体型系数也会较小。所以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在造型改造设计中注意:加大建筑物的栋深;减少外墙面的长度;加大建筑物的体量;加大建筑物的层数。 2 建筑功能改造施工 2.1 施工方案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国家采取的调控政策防止房地产经济过热,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房产运营泡沫获得暴利的经营者被淘汰出局,国家建筑行业稳步快速的发展。之后国家又出台了银行信贷政策与住房改革制度的相关政策,有力的支持个人购房消费以,使房地产行业获得了新的活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得到有力支持。但是对于现在的建筑行业而言,部分建筑的使用与定位,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所以对使用功能进行改造势在必行。在此,笔者仅以福州地区地产行业为例,对福州地区的建筑改造进行分析,结合福州正大广场功能改造的典型工程实例,浅析建筑改造施工的注意问题。 福州正大广场的具体情况如下:福州市中心五一广场东侧即为福州正大广场位置,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由正福国际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成。 原福州正大广场项目在2007竣工并投入使用,使用十五年后,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在2005进行招商引资,开展建筑功能改造工程,重新定位原商场办公场所为餐饮场所,原局部原商场办公室位置从新定位为厨房位置。建筑功能改变,为了满足厨房功能的要求,设计者设计在楼板上铺设厨房管道,再采取垫高建筑附加层的措施。当时提出三个备选方案:第一、采用石灰炉渣填充; 第二、采用地垄墙加聚乙烯泡沫板填充。第三、采用建筑渣土填充。当时企业经过一系列的经济对比、技术对比,最后决定采用第三个方案。说明进行建筑方案选择时应制定出几个备选方案,经过科学的分析,对其进行经济对比、技术对比后最终选择最优方案。 2.2 施工注意事项 首先要清理结构基层表面:清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杂物,使基层表面保持干净,应用火碱水溶液清理表面沾有的油污,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找平层不空鼓,保证粘接的牢固性。在清理好基层的前提下,找平层浇水湿润,用扫帚将素水泥浆扫匀。根据打底铺灰速度决定扫浆面积的大小,扫浆的同时进行铺灰。保证找平层接地漏根部的收头的圆滑度。坡度要符合要求,完成后要验收。福州正大广场采用的地垄墙与聚乙烯泡沫板填充方式,应在砌地垄墙之前,先将厨房地面进行划分,在防水层上用墨斗线弹,预埋各类管道。砌垄墙应在管道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后开始,待有一定强度后填充聚乙烯泡沫板。防水涂料使用时要准确计量涂膜防水材料配合比,用机械强力搅拌。地面的地漏、管根、出水VI等根部阴阳角等部位应在大面积涂刷前,先用油防水附加层,常温下四小时风干后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材料,在风干24小时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福州正大广场采用防滑缸砖地面,这种地面铺贴时注意坡度朝地漏方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细石混凝土应严格控制配合比,设计坡度应符合要求,为满足防水基层要求,进行一次性收光压实。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改造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筑功能改造中,企业要有明确的功能改造的目标,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注意环境设计、结构改造设计、和外观设计。在改造施工中应在保证安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经济投入。从方案选择到工程施工都要特别注意,设计与施工两方面要进行综合考虑,以促进建筑功能改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理中.孙云鹤.浅析建筑功能的改造优化[J].河南建材.2011 [2]许为.浅谈建筑功能改造与施工[J].工程应用.2011 [3]俞桂蓉.住宅建筑功能套型及内外部空间设计思路研究[J].建筑科学.2011 [4]王强.住宅功能空间设计与节能[J].科技向导.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