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 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细菌单染色法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镜的使用方法;2.用单染色法制作装片;3.观察枯草芽抱杆菌和八叠球菌细菌的形态观察

三、实验原理

油镜是载玻片与物镜之间隔的不是一层空气(干燥系),而是一层油脂,称为“油浸系”。利用油镜的目的是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和光线的强度。

简单染色法是最基本的染色方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

八叠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齐氏石炭酸复红染液、香柏油、二甲苯。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接种针,擦镜纸。

五、操作步骤

(一)油镜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上升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未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这就是注意事项)。

3. 低倍镜观察

首先下降载物台,夹住标本。从目镜观察,将欲观察位置移至物镜正下方,适当缩小光圈,转动粗调节器使物镜逐渐升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心.

4. 高倍镜观察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破片相撞。再用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心,准备用油镜观察。

5. 油镜观察

(1)滴油:下降载物台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上一小滴香柏油。

(2)下镜: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上升镜筒,使油镜浸入油香柏油中,镜头贴近装片。

(3)寻像:将光线调亮,左眼从目镜观察,旋转细调节器将载物台徐徐下降,直至视野中有物像为止。

(4)擦油:观察完毕,上旋镜筒。先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油,然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香柏油溶于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油迹,最后再用干净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切忌用手或其他纸擦镜头,以免损坏镜头。擦净显微镜的金属部件。

(5)复位:将各部分还原,反光镜垂直于镜座,将接物镜转成八字形,再向下旋。同时把聚光镜降下,以免接物镜与聚光镜发生碰撞危险。

(二)细菌形态的观察

1.制作装片:

(1)标记洁净的载玻片:左上角或右下角

(2)涂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菌液,用无菌操作调匀并涂成薄膜。

(3)干燥 于室温中自然干燥。

(4)固定:涂片面向上,于火焰上通过4—5次,使细胞质凝固,固定细菌的形态,并使其不易脱落(固定于载玻片上)。但不能在火焰上烤,否则细菌形态将毁坏。

(5)染色:放标本于水平位置,滴加染色液覆盖涂片薄膜上,并计时。草酸铵结晶紫染液1分钟,石炭酸复红染色液约染1—2分钟。

(6)水洗:染色时间到后,用水冲洗至冲下之水无色时为止。注意冲洗水流不宜过急,过大,水由玻片上端流下,避免直接冲在涂片处。

(7)将标本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待完全干燥后才可置油镜下观察。

(8)镜检:低倍镜到高倍镜再换油镜观察。

五、作业

1、八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形态

2、油浸系有哪些优点?

3、油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一 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细菌单染色法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镜的使用方法;2.用单染色法制作装片;3.观察枯草芽抱杆菌和八叠球菌细菌的形态观察

三、实验原理

油镜是载玻片与物镜之间隔的不是一层空气(干燥系),而是一层油脂,称为“油浸系”。利用油镜的目的是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和光线的强度。

简单染色法是最基本的染色方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

八叠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齐氏石炭酸复红染液、香柏油、二甲苯。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接种针,擦镜纸。

五、操作步骤

(一)油镜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上升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未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这就是注意事项)。

3. 低倍镜观察

首先下降载物台,夹住标本。从目镜观察,将欲观察位置移至物镜正下方,适当缩小光圈,转动粗调节器使物镜逐渐升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心.

4. 高倍镜观察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破片相撞。再用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心,准备用油镜观察。

5. 油镜观察

(1)滴油:下降载物台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上一小滴香柏油。

(2)下镜: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上升镜筒,使油镜浸入油香柏油中,镜头贴近装片。

(3)寻像:将光线调亮,左眼从目镜观察,旋转细调节器将载物台徐徐下降,直至视野中有物像为止。

(4)擦油:观察完毕,上旋镜筒。先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油,然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香柏油溶于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油迹,最后再用干净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切忌用手或其他纸擦镜头,以免损坏镜头。擦净显微镜的金属部件。

(5)复位:将各部分还原,反光镜垂直于镜座,将接物镜转成八字形,再向下旋。同时把聚光镜降下,以免接物镜与聚光镜发生碰撞危险。

(二)细菌形态的观察

1.制作装片:

(1)标记洁净的载玻片:左上角或右下角

(2)涂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菌液,用无菌操作调匀并涂成薄膜。

(3)干燥 于室温中自然干燥。

(4)固定:涂片面向上,于火焰上通过4—5次,使细胞质凝固,固定细菌的形态,并使其不易脱落(固定于载玻片上)。但不能在火焰上烤,否则细菌形态将毁坏。

(5)染色:放标本于水平位置,滴加染色液覆盖涂片薄膜上,并计时。草酸铵结晶紫染液1分钟,石炭酸复红染色液约染1—2分钟。

(6)水洗:染色时间到后,用水冲洗至冲下之水无色时为止。注意冲洗水流不宜过急,过大,水由玻片上端流下,避免直接冲在涂片处。

(7)将标本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待完全干燥后才可置油镜下观察。

(8)镜检:低倍镜到高倍镜再换油镜观察。

五、作业

1、八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形态

2、油浸系有哪些优点?

3、油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关内容

  • 04生物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案
  • 教 案 教 研 室 课 程 名 称 授 课 对 象 授 课 教 师 职 称 职 务 教 材 名 称 2006年3月1日 1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授课类型授课时间 实验课 第2周 教学目标或要求: 巩固和掌握显 ...

  • 微生物形态观察
  • 实验一 微生物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学习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并区别常见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菌落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 3.学习微生物画图法,体会并展现微生物形态的美学价值. 二.实验原理(略) 三.实验器材 1.普通光学显微镜.镜油.镜头纸.擦镜液. 2 ...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总学时数:72 理论环节学时数:56 实践环节学时数:16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 学分: 开课单位: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该课程是研究抗原性异物的性状.补体的活化机制.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

  • 微生物学实验讲义(基础)
  • 微生物学类实验讲义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年制定 实验目录 微生物学实验规则和安全--------------3 实验一 微生物学实验基本知识与准备------------5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

  • 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革兰氏染色性与形态变化观察
  • 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影像与检验 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革兰氏染色性与形态变化观察 张桂芹 关盼香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丹麦细菌学家Hans Christian Cram ...

  • 环境微生物综合性实验报告
  • 环境微生物综合性实验报告 官洲河段不同断面微生物群落分布的测定 见习类型 院 别 专 业 指导教师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专业见习 化学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成文老师 2010级环境工程 翟锦亮 [1**********] 2012年12月 目录 1. 前言 ................... ...

  • 鞭毛染色实验报告
  • 篇一:鞭毛染色实验报告 年月日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1 年10月26 日 姓名: 年级同组 科目 微生物题目 观察鞭毛染色和运动 [1**********]8 一.实验目的 ? ? ? 学习并掌握鞭毛染色法并了解鞭毛的形态特征 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学习压滴法观察细菌运动性(活细胞) ...

  •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
  • 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微生物的测微与计数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霉菌的形态特征及鉴别依据. 2.学习使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3.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4.总结并掌握细菌.放 ...

  •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授课教师 刘一倩 高秀芝 2006年3月 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1目的要求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几种常见微生物的基本形态. 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油镜的工作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