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概念考析及其时代价值

  摘要: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具有振奋民族自立,凝聚社会向心力量,激发艰苦创业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延安;延安精神;时代价值   一、延安精神概念的厘定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它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延安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二)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四)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坚定不移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当时唯一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1939年5月,他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一文中说: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六)延安精神的本色。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色。他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遇到极大的经济困难时,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在杨家岭的河边开出一块菜地,种上了辣椒、西红柿、土豆、白菜等,一有空余时间,就在地里锄草、施肥、浇水,年年获得丰硕的果实。在毛泽东同志的影响和带动下,延安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战胜了困难。   (七)延安精神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从事一切革命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为工农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利益观。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又鲜明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八)延安精神的精髓。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论证了战争中的实事求是问题。1938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并要求共产党员做实事求是的模范。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经过延安整风的洗礼,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在思想理论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延安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于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延安精神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有其突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振奋民族自立精神。民族自立,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强盛的必要前提。延安时期焕发出来的一种坚忍不拔的民族自立精神,吸引和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以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概,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任何外来压力,坚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正是延安精神对于现代中国的基本价值之一。   (二)凝聚社会向心力量。社会向心力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社会向心力的强弱及其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亡兴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事业,十分需要延安精神,就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国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向心力量,以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这是我们事业走向成功的首要条件。这正是延安精神对于现代中国的又一基本价值。   (三)激发艰苦创业精神。在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民主政治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国家处于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时刻,更加需要全国上下发扬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2002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研究、宣传和提倡延安精神,就可使全党和全国人民牢固地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教育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发扬当年延安那种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为开创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顽强拼搏。   [责任编辑:房 晶]

  摘要: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具有振奋民族自立,凝聚社会向心力量,激发艰苦创业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延安;延安精神;时代价值   一、延安精神概念的厘定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它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延安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二)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四)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坚定不移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当时唯一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1939年5月,他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一文中说: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六)延安精神的本色。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色。他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遇到极大的经济困难时,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在杨家岭的河边开出一块菜地,种上了辣椒、西红柿、土豆、白菜等,一有空余时间,就在地里锄草、施肥、浇水,年年获得丰硕的果实。在毛泽东同志的影响和带动下,延安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战胜了困难。   (七)延安精神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从事一切革命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为工农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利益观。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又鲜明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八)延安精神的精髓。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论证了战争中的实事求是问题。1938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并要求共产党员做实事求是的模范。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经过延安整风的洗礼,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在思想理论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延安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于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延安精神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有其突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振奋民族自立精神。民族自立,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强盛的必要前提。延安时期焕发出来的一种坚忍不拔的民族自立精神,吸引和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以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概,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任何外来压力,坚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正是延安精神对于现代中国的基本价值之一。   (二)凝聚社会向心力量。社会向心力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社会向心力的强弱及其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亡兴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事业,十分需要延安精神,就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国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向心力量,以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这是我们事业走向成功的首要条件。这正是延安精神对于现代中国的又一基本价值。   (三)激发艰苦创业精神。在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民主政治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国家处于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时刻,更加需要全国上下发扬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2002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研究、宣传和提倡延安精神,就可使全党和全国人民牢固地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教育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发扬当年延安那种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为开创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顽强拼搏。   [责任编辑:房 晶]


相关内容

  • 2013年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研究报告
  • 作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4年06期 2013年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指中国学者在该年度内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第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第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包括译介 ...

  • 中国传媒大学2014[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
  •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初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广播电视史论.新媒体概论和传播学概论等五个知识领域. 新闻史考核内容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熟 ...

  • 简论庄子散文的小说特点
  • 2002年第1期 总筮§§期延安教育学院学报IQ坚!塑!Qf¥!塑翌gQ!!£g竺Qf量垒!!!!iQ坠NO.1.2002墨堕丛盥Q:§5 简论庄子散文的小说特点 高 (1.延安师范学校陕西延安文1乔阿革2陕西延安716000)716000:2.延安中学 [摘要]中国小说发展源流界限模糊,本文通过对 ...

  • _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_的价值指向及意义
  • _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_的价值指向及意义.txt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你还外边转什么阿老实在我身边待着就行了. 听我的就是, 问那么多干嘛,我在你身边, 你还走错路! 跟着我! 不能给你幸福是我的错,但谁让你不幸福,我TMD 去砍了他 理论前沿!""! 年第"&qu ...

  • 动员主题大会发言稿
  • 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三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仅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 观念和优秀文化,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只有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能提 "弘扬民族精神". 二是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优秀.进步.精粹的一面,又包括 消极 ...

  • 关于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的实践报告
  •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关于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的实践报告 姓 名:**** 学 号:********* 学 院:**学院 专 业:*****专业 年 级:****级 目录 1.标题 „„„„„„„„„„„„„„„„第3页 2.前言 „„„„„„„„„„„„„„„„第3页 3.活动行程 ...

  • 丁玲不简单
  • 丁玲不简单 --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 李陀 (原载<今天>1993年第3期) 由于知识分子在毛体制下,曾在各种的"运动"中都处于一种被批判.被改造.被"整"的地位,更由于为人们普遍熟悉的有关文化大革命的种种悲惨的故事,这样一个印象 ...

  • 文化自信不仅包括传统文化
  •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 七一讲话这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一说文化自信就是传统文化自信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今天亿万人民群众正在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共同构成文化自信的主体. 前面是习总语录,后面是具体阐述,每 ...

  • 延安精神_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永恒旗帜
  • 纪念中国共产党创立90周年 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永恒旗帜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西安71讲)61) 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中成熟宝贵的思想资源,具有恒久的价值.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要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