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科普知识--大全

1、什么是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是一种RNA病毒。目前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我国流行的丙肝病毒主要是1b型,其次为1a型。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和血液中,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丙肝病毒会诱发机体免疫清除反应,从而使肝细胞受损,并诱发肝脏炎症,使转氨酶升高。

2、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丙肝病毒引起的,导致肝脏炎症坏死的传染病,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3、丙肝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丙肝病毒感染初期(2-12周)称为急性期,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只有少数人可自行清除病毒而治愈,多数发展为慢性丙肝(60%-85%)。

慢性丙肝是指感染丙肝病毒后半年以上仍可查出丙肝病毒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感染2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为10%-15%。肝硬化后发展为肝癌的概率为每年1%-7%。

4、丙肝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等方式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5、丙肝病毒是怎么通过血液传播的?

 目前主要见于静脉注射毒品者。由于静脉注射毒品者常共用针具,极易造成互相感染。

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的丙肝病毒传播占60%-90%。

 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感染丙肝病毒。

 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和美容器械可能感染丙肝病毒。

 与别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刷。文身和穿耳孔等行为都可能造成出血,是潜在的经血感染丙

肝病毒的途径。

6、怀孕妇女会将丙肝病毒传给孩子吗?

丙肝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传播概率约为5%-10%。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或者分娩过程感染新生儿。建议感染了丙肝的妇女在治愈前应尽量避免怀孕。如在怀孕后查出感染了丙肝病毒,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以减少母婴传播。

7、母乳喂养会造成丙肝传播吗?

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8、工作和日常生活接触会不会传染丙肝?

工作和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礼仪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9、和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不会传播丙肝?

不会,因为丙肝病毒不通过消化道传播。

10、哪些行为容易传染丙肝?

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 接受过输血、器官移植等手术;

 口、眼、鼻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受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

 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的针头穿刺;

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

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如牙科治疗、内镜检查等;

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和穿耳孔等。

 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 多性伴性行为,并且不使用安全套;

 男男性行为,并且不使用安全套;

11、怎么做才能预防丙肝?

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 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 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

 不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 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 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尽量避免怀孕。

12、丙肝有哪些症状?

急性和慢性丙肝患者的症状都不明显,很多患者可无症状地发展数年,往往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检查出了丙肝,如常规检查和体检时,或输血、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时。

慢性丙肝患者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感,较重时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还可能会有右上腹不适合沉重感。其他的症状还可以有恶心或关节痛,黄疸很少发生。但是,有无症状或者是否明显与肝脏的病变程度并不一致。

13、什么情况下应考虑去做丙肝检查?

因为丙肝症状并不明显,肝脏的病变程度与症状不一致,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发展到疾病的晚期,延误治疗时机,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到医院做丙肝检查:

 曾接受过输血、器官移植或其他手术;

 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

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

 曾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过文身、穿耳孔等;

 曾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如牙科治疗、内镜检查等;  曾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且没有使用安全套;

 有多性伴或男男性行为,且没有使用安全套;

 怀孕前或怀孕期间感染了丙肝病毒的妇女所生孩子。

14、丙肝的检查包括哪些?

检查丙肝主要通过验血,常用检测方法有:

 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是一种最基础的检测,常作为筛查,检测结果阳性需要

进一步做丙肝病毒核酸检测。

 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该检测不仅可以知道体内是否有丙肝病毒存在,还可

以测定病毒的含量,为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该指标阳性即可确诊丙肝病毒感染。如果只是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丙肝病毒核酸阴性,表示以前感染过丙肝病毒,现在已经康复。

 其他辅助检查: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等。

15、检查出得了丙肝该怎么办?

一旦确诊丙肝,应该立即到正规医院治疗,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切忌自行购药服药,或轻信虚假广告。

16、丙肝能治愈吗?

丙肝患者只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指导下,及早进行治疗,规范用药,大部分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17、丙肝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患者的转氨酶(肝功化验)恢复正常,血液中丙肝病毒核酸(HCV-RNA)转阴,持续3年以上即为治愈。

18、丙肝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1)目前国内丙肝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毒基因型通常分为24周和48周,或者更长。(2)DDA药物已在多国上市,用于丙肝治疗疗效很好,且副作用少,但目前在国内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不久将获批应用于临床。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从而改善或减轻肝脏损伤,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9、丙肝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不及时治疗,约60%-85%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并进而导致肝硬化,甚至有可能发展为肝癌。

20、丙肝患者的生活要注意哪些问题?

 绝对不能喝酒,因为酒精会加速肝硬化发展,应禁喝各种酒类饮品,包括啤酒。  除了治疗丙肝的药物外,应该尽量减少服用其他药物,减轻肝脏的负担。

 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 注意营养,但食物宜清淡少油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豆制品类食物。  保持心情舒畅,增加交流与沟通。多与家人、朋友聊天沟通,减少烦恼和郁闷。 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进身心愉悦。

 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没有症状的肝炎,及时规范治疗,切勿轻信虚假、夸张宣传。  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按照医生的意见处理。

 使用保肝/降酶药或保健品之前要咨询专业医生。

1、什么是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是一种RNA病毒。目前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我国流行的丙肝病毒主要是1b型,其次为1a型。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和血液中,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丙肝病毒会诱发机体免疫清除反应,从而使肝细胞受损,并诱发肝脏炎症,使转氨酶升高。

2、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丙肝病毒引起的,导致肝脏炎症坏死的传染病,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3、丙肝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丙肝病毒感染初期(2-12周)称为急性期,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只有少数人可自行清除病毒而治愈,多数发展为慢性丙肝(60%-85%)。

慢性丙肝是指感染丙肝病毒后半年以上仍可查出丙肝病毒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感染2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为10%-15%。肝硬化后发展为肝癌的概率为每年1%-7%。

4、丙肝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等方式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5、丙肝病毒是怎么通过血液传播的?

 目前主要见于静脉注射毒品者。由于静脉注射毒品者常共用针具,极易造成互相感染。

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的丙肝病毒传播占60%-90%。

 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感染丙肝病毒。

 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和美容器械可能感染丙肝病毒。

 与别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刷。文身和穿耳孔等行为都可能造成出血,是潜在的经血感染丙

肝病毒的途径。

6、怀孕妇女会将丙肝病毒传给孩子吗?

丙肝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传播概率约为5%-10%。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或者分娩过程感染新生儿。建议感染了丙肝的妇女在治愈前应尽量避免怀孕。如在怀孕后查出感染了丙肝病毒,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以减少母婴传播。

7、母乳喂养会造成丙肝传播吗?

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8、工作和日常生活接触会不会传染丙肝?

工作和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礼仪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9、和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不会传播丙肝?

不会,因为丙肝病毒不通过消化道传播。

10、哪些行为容易传染丙肝?

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 接受过输血、器官移植等手术;

 口、眼、鼻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受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

 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的针头穿刺;

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

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如牙科治疗、内镜检查等;

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和穿耳孔等。

 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 多性伴性行为,并且不使用安全套;

 男男性行为,并且不使用安全套;

11、怎么做才能预防丙肝?

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 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 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

 不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 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 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尽量避免怀孕。

12、丙肝有哪些症状?

急性和慢性丙肝患者的症状都不明显,很多患者可无症状地发展数年,往往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检查出了丙肝,如常规检查和体检时,或输血、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时。

慢性丙肝患者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感,较重时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还可能会有右上腹不适合沉重感。其他的症状还可以有恶心或关节痛,黄疸很少发生。但是,有无症状或者是否明显与肝脏的病变程度并不一致。

13、什么情况下应考虑去做丙肝检查?

因为丙肝症状并不明显,肝脏的病变程度与症状不一致,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发展到疾病的晚期,延误治疗时机,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到医院做丙肝检查:

 曾接受过输血、器官移植或其他手术;

 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

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

 曾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过文身、穿耳孔等;

 曾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如牙科治疗、内镜检查等;  曾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且没有使用安全套;

 有多性伴或男男性行为,且没有使用安全套;

 怀孕前或怀孕期间感染了丙肝病毒的妇女所生孩子。

14、丙肝的检查包括哪些?

检查丙肝主要通过验血,常用检测方法有:

 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是一种最基础的检测,常作为筛查,检测结果阳性需要

进一步做丙肝病毒核酸检测。

 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该检测不仅可以知道体内是否有丙肝病毒存在,还可

以测定病毒的含量,为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该指标阳性即可确诊丙肝病毒感染。如果只是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丙肝病毒核酸阴性,表示以前感染过丙肝病毒,现在已经康复。

 其他辅助检查: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等。

15、检查出得了丙肝该怎么办?

一旦确诊丙肝,应该立即到正规医院治疗,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切忌自行购药服药,或轻信虚假广告。

16、丙肝能治愈吗?

丙肝患者只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指导下,及早进行治疗,规范用药,大部分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17、丙肝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患者的转氨酶(肝功化验)恢复正常,血液中丙肝病毒核酸(HCV-RNA)转阴,持续3年以上即为治愈。

18、丙肝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1)目前国内丙肝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毒基因型通常分为24周和48周,或者更长。(2)DDA药物已在多国上市,用于丙肝治疗疗效很好,且副作用少,但目前在国内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不久将获批应用于临床。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从而改善或减轻肝脏损伤,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9、丙肝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不及时治疗,约60%-85%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并进而导致肝硬化,甚至有可能发展为肝癌。

20、丙肝患者的生活要注意哪些问题?

 绝对不能喝酒,因为酒精会加速肝硬化发展,应禁喝各种酒类饮品,包括啤酒。  除了治疗丙肝的药物外,应该尽量减少服用其他药物,减轻肝脏的负担。

 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 注意营养,但食物宜清淡少油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豆制品类食物。  保持心情舒畅,增加交流与沟通。多与家人、朋友聊天沟通,减少烦恼和郁闷。 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进身心愉悦。

 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没有症状的肝炎,及时规范治疗,切勿轻信虚假、夸张宣传。  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按照医生的意见处理。

 使用保肝/降酶药或保健品之前要咨询专业医生。


相关内容

  • 丙型病毒性肝炎医学文献
  • 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医学文献.疾病详解) 37c医学网 2002-7-21 丙肝基础知识100问答 网易博客 2007-12-13 丙肝:危害不亚于乙肝(导医指南) 健康时报 2003-11-25 肝病分类  2002-4-17 文身.穿耳洞也会染上丙肝(健康服务) 中国医药报 2012-8-15 ...

  • 中国丙型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
  • 中国丙型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2012年7月22日发布 1.概述 (一)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院内感染现状 丙型肝炎是一种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危害较大的疾病,50%-80%的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将进展为慢性状态,其中20%-30%的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是欧美及 ...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华肝病杂志 丙型肝炎是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 ...

  • 健康四年级下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
  • 1 2 3 4 一. 整体感知 问:平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有哪些人,不爱活动的有哪些人? 出示肺活量计,你认识它吗? 叫什么名称?做什么用的? 为什么要测量肺活量? 二.探究强化 照片展示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照片,引出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一天天长大,不仅是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各 ...

  • 甲型病毒性肝炎
  • 甲型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甲肝 甲肝又称甲型肝炎或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 甲肝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现症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数天传染性最大.粪 ...

  • 小学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 第1课 血液知识 教学目标: 1. 2. 了解血液的组成. 了解献血 教学用具:挂图(人体全身结构) 电化教具:有关的网站 教学过程: 1.营养 儿童正处在迅速成长发育的阶段,必须由外界不断的吸收各种营养素,尤其是足够的热量和优质的蛋白质.足够的铁和钙.各种维生素以及适宜的微量元素作为生长发育的物质 ...

  •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分型:肝炎病毒有甲型 乙型 丙型 丁型及戊型 特点:甲型及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 部分乙型.丙型及丁型可转化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且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1. 病原: ...

  • 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
  • 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知有甲.乙.丙.丁.戊型(即A .B .C .D .E 型) 五型肝炎.其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故亦称输血相关肝炎(transfusion-related hepatit记jRH)(表 ...

  • 2015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
  • 2015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在刚过去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上2015年更新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增加了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新的治疗方案,即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并对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进行了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