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思考
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状况分析
□刘灵芝
王雅鹏
[摘要]中国农村家庭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费用与支付能力相脱节。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教育支出及教育支出负担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存在着地区差异,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与收入呈反向变化关系,农村最低收入家庭食物支出和教育支出负担率之和过高、负担过重等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家庭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教育支出负担率[关键词]家庭收入;
近年来,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增幅下降,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育支出方面,义务教育阶段收费、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政策已实施多年,由于教育市场上的供需失衡,教育市场成为了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后的卖方市场,成本分担的政策虽然得到各方认同,但收费的多少由学校单方面定价,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相脱节。在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家庭收入水平对家庭教育支出有何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的地区差异有多大,不同收入阶层的教育支出负担率有无显著差异,从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看我国农村家庭的支出压力及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的可能性等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家庭收入基本情况
农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部分收入。
表1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浙江省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是湖北省的2.1倍,是甘肃省的3.2倍;从农村家庭收入结构上看,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两部分占家庭纯收入的绝大比重,农村家庭纯收入的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西部地区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家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模型及实证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批准号为:*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017102442
10/200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有关数据整理)(下同)
庭纯收入的比重大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是浙江省的农户家庭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48.04%)大于家庭经营纯收入(42.62%),说明浙江省农村城市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成效较其它省市更为明显。
表1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纯收入及其构成
二、我国农村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指农村住户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支出,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为其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为了在有限的财力下为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我国除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少量杂费外,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教育财政政策就是开始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成本分担,收取一定的学费。据统计,自高等学校收费制度改革以来,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收费呈
观察思考
逐年上涨的趋势,从消费结构来看,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也逐年上升。
表2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人均消费及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明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的差距没有达到与收入差距的同步,东部地区农民家庭多出的收入在此项用途上有剩余。从各省的比较看,甘肃省按两种方法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均很高,说明甘肃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较高;湖北省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处于中等水平,而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处于高水平,说
表2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同人均纯收入一样也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浙江省的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相当于湖北省的2.2倍,相当于甘肃省的3.2倍,这一比例和人均纯收入的相应比例相一致。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取决于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因此两个指标在各省市之间的差异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特征。教育消费支出除了符合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规律外,还存在着地区偏好差异,地区偏好的形成取决于各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办学水平、教育收益率的大小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等。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总的来说也符合从东到西减少的趋势,但西部的甘肃省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远小于四川省,而其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与四川省相当,这一差异便是来源于地区偏好的不同。
三、我国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一)我国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率
按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全部支出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明湖北省农村家庭的学生受教育付费较高或农村家庭的子女受教育程度较高。
(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及恩格尔系数的比较家庭的教育支出和家庭食物支出是家庭支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此消彼长,当食物支出所占比例较高时,可能会影响到教育支出,反之亦然。食物是人类消费中最必不可少的部分,即消费弹性较小,教育消费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偏好和一定的地区差异,但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收入回报不充分的“脑体倒挂”现象的扭转,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从家庭支出来看,教育支出所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和地位也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各种教育支出的逐年增加以及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逐年降低,则必然造成家庭支出经济负担过高,甚至不堪重负。
表4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的东、中、西部比较
表4结果表明,恩格尔系数基本上存在着从东到
或
式中,P或P1是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平均,Ei是第i个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Ii是第i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是第i个家庭的全部支出,n为抽样家庭数。
表3东、中、西部地区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
西增加的趋势,例外的省份是广东省和甘肃省,说明家庭消费支出的结构还取决于一定的地区偏好。此外,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三)按人均收入分组比较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
表5按人均收入分组比较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
教育支出负担率反映了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的现实,省市间差异的大小说明了各地教育支出负担率的不均衡程度。表中的两组资料分别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和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存在的东、中、西部差距大于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说
从收入分布看,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的不同收入阶层的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育支出负担率与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与恩格
O43
10/2006
观察思考
尔系数呈正向变化趋势。这说明,我国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越低,其教育支出负担和食品支出负担越重。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之和超过了80%,这一部分家庭进一步增加教育支出几乎是不可能的。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的教育支出负担率除了最低收入阶层明显较低外,其他各收入阶层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农村最低收入阶层因为没有能力供子女上学,以牺牲子女的学习机会为代价换来了较低的教育支出负担率。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
中、西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差异较1.我国东、
大,东部省市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家庭收入结构上看,我国家庭纯收入的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低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2.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也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其变化规律与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经济发达水平越高的省份,其教育支出也越高。此外,教育消费还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偏好差异。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尽管其家庭教育3.一般而言,支出额较高,但其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总支出更高,故其教育支出负担率较低。从收入分布看,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与家庭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与恩格尔系数呈正向变化关系,收入最低的阶层家庭食物支出和教育支出负担率之和过高,负担过重,以至于为了保证其他消费支出而压缩本已很低的教育支出。(二)政策建议
1.应充分重视我国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改革现今简单划一的教育收费标准。同样的学费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意义不同,可在全面取消义务阶段学费的基础上,考虑根据学生家庭收入的不同(上接第41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旅游学刊,2004,(5).
[4]韩林.浅论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5]吕连琴,刘爱荣.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
44
10/2006
而收取不同的学费。
对于经济落后2.国家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地区在教育经费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以改善这些地区的办学条件,使各个地区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所有公民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等3.进一步发展教育贷款、
形式的教育资助政策并完善其告知制度,学校、各级教育部门和金融机构相配合,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现代消费观念和金融知识教育,使其敢于也善于利用国家有关资助政策支持自己或子女的学业,使贫困家庭学生不至于因经济原因而放弃上学的机会或中途辍学。“学历制度”4.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学分制是下的学分制,提前毕业和延长上学年限均很难。考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应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即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学习年限有一定的可伸缩性,利于学生更好的安排生产和学习,减少其上学的机会成本。
总之,我国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教育支出负担率较高且存在着地区差异,为了让不同家庭的学生享受到机会平等的教育,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333-372.[2]李福华.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几对关系.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2003,21-29.
[3]臧旭恒,等.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0-162.
[4]唐滢.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究.教育与经济,(2):2003,17-20.(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设计导向.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2).
[6]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7).
[7]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
观察思考
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状况分析
□刘灵芝
王雅鹏
[摘要]中国农村家庭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费用与支付能力相脱节。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教育支出及教育支出负担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存在着地区差异,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与收入呈反向变化关系,农村最低收入家庭食物支出和教育支出负担率之和过高、负担过重等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家庭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教育支出负担率[关键词]家庭收入;
近年来,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增幅下降,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育支出方面,义务教育阶段收费、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政策已实施多年,由于教育市场上的供需失衡,教育市场成为了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后的卖方市场,成本分担的政策虽然得到各方认同,但收费的多少由学校单方面定价,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相脱节。在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家庭收入水平对家庭教育支出有何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的地区差异有多大,不同收入阶层的教育支出负担率有无显著差异,从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看我国农村家庭的支出压力及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的可能性等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家庭收入基本情况
农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部分收入。
表1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浙江省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是湖北省的2.1倍,是甘肃省的3.2倍;从农村家庭收入结构上看,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两部分占家庭纯收入的绝大比重,农村家庭纯收入的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西部地区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家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模型及实证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批准号为:*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017102442
10/200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有关数据整理)(下同)
庭纯收入的比重大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是浙江省的农户家庭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48.04%)大于家庭经营纯收入(42.62%),说明浙江省农村城市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成效较其它省市更为明显。
表1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纯收入及其构成
二、我国农村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指农村住户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支出,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为其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为了在有限的财力下为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我国除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少量杂费外,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教育财政政策就是开始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成本分担,收取一定的学费。据统计,自高等学校收费制度改革以来,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收费呈
观察思考
逐年上涨的趋势,从消费结构来看,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也逐年上升。
表2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人均消费及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明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的差距没有达到与收入差距的同步,东部地区农民家庭多出的收入在此项用途上有剩余。从各省的比较看,甘肃省按两种方法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均很高,说明甘肃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较高;湖北省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处于中等水平,而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处于高水平,说
表2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同人均纯收入一样也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浙江省的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相当于湖北省的2.2倍,相当于甘肃省的3.2倍,这一比例和人均纯收入的相应比例相一致。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取决于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因此两个指标在各省市之间的差异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特征。教育消费支出除了符合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规律外,还存在着地区偏好差异,地区偏好的形成取决于各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办学水平、教育收益率的大小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等。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总的来说也符合从东到西减少的趋势,但西部的甘肃省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远小于四川省,而其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与四川省相当,这一差异便是来源于地区偏好的不同。
三、我国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一)我国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率
按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全部支出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明湖北省农村家庭的学生受教育付费较高或农村家庭的子女受教育程度较高。
(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及恩格尔系数的比较家庭的教育支出和家庭食物支出是家庭支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此消彼长,当食物支出所占比例较高时,可能会影响到教育支出,反之亦然。食物是人类消费中最必不可少的部分,即消费弹性较小,教育消费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偏好和一定的地区差异,但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收入回报不充分的“脑体倒挂”现象的扭转,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从家庭支出来看,教育支出所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和地位也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各种教育支出的逐年增加以及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逐年降低,则必然造成家庭支出经济负担过高,甚至不堪重负。
表4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的东、中、西部比较
表4结果表明,恩格尔系数基本上存在着从东到
或
式中,P或P1是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平均,Ei是第i个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Ii是第i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是第i个家庭的全部支出,n为抽样家庭数。
表3东、中、西部地区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
西增加的趋势,例外的省份是广东省和甘肃省,说明家庭消费支出的结构还取决于一定的地区偏好。此外,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三)按人均收入分组比较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
表5按人均收入分组比较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
教育支出负担率反映了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的现实,省市间差异的大小说明了各地教育支出负担率的不均衡程度。表中的两组资料分别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和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存在的东、中、西部差距大于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的总教育支出负担率。说
从收入分布看,按家庭可支配收入计算的不同收入阶层的恩格尔系数和教育支出负担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育支出负担率与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与恩格
O43
10/2006
观察思考
尔系数呈正向变化趋势。这说明,我国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越低,其教育支出负担和食品支出负担越重。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之和超过了80%,这一部分家庭进一步增加教育支出几乎是不可能的。按家庭消费总支出计算的教育支出负担率除了最低收入阶层明显较低外,其他各收入阶层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农村最低收入阶层因为没有能力供子女上学,以牺牲子女的学习机会为代价换来了较低的教育支出负担率。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
中、西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差异较1.我国东、
大,东部省市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家庭收入结构上看,我国家庭纯收入的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低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2.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也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其变化规律与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经济发达水平越高的省份,其教育支出也越高。此外,教育消费还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偏好差异。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尽管其家庭教育3.一般而言,支出额较高,但其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总支出更高,故其教育支出负担率较低。从收入分布看,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与家庭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与恩格尔系数呈正向变化关系,收入最低的阶层家庭食物支出和教育支出负担率之和过高,负担过重,以至于为了保证其他消费支出而压缩本已很低的教育支出。(二)政策建议
1.应充分重视我国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改革现今简单划一的教育收费标准。同样的学费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意义不同,可在全面取消义务阶段学费的基础上,考虑根据学生家庭收入的不同(上接第41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旅游学刊,2004,(5).
[4]韩林.浅论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5]吕连琴,刘爱荣.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
44
10/2006
而收取不同的学费。
对于经济落后2.国家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地区在教育经费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以改善这些地区的办学条件,使各个地区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所有公民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等3.进一步发展教育贷款、
形式的教育资助政策并完善其告知制度,学校、各级教育部门和金融机构相配合,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现代消费观念和金融知识教育,使其敢于也善于利用国家有关资助政策支持自己或子女的学业,使贫困家庭学生不至于因经济原因而放弃上学的机会或中途辍学。“学历制度”4.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学分制是下的学分制,提前毕业和延长上学年限均很难。考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应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即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学习年限有一定的可伸缩性,利于学生更好的安排生产和学习,减少其上学的机会成本。
总之,我国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教育支出负担率较高且存在着地区差异,为了让不同家庭的学生享受到机会平等的教育,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333-372.[2]李福华.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几对关系.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2003,21-29.
[3]臧旭恒,等.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0-162.
[4]唐滢.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究.教育与经济,(2):2003,17-20.(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设计导向.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2).
[6]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7).
[7]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