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首先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独有认识,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普遍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从会计实务出发,提出了解决现行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认识

  一个行业的会计制度是这个行业进行会计工作所应该遵循的普遍规则和方法的总和,对于事业单位这一组织来说也是如此。按照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根本上是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和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是一整套规章制度的总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强制性、计划性,且政府作为出资人具有很强的控制管理权力,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现金流的管理比较单一,从财政拨款而来,记账和报账形式较简单,因此在流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唯一性。二是会计核算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虽然资金链很长、分布很广,但是这些链条之间是互不干扰的,都是独立核算的子单位,因此独立性较强。三是人为性较强,因为资金使用受监管的力度和范围较小较弱,可能会造成财务信息失真或者内部控制无效等问题。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普遍问题

  随着2000年中国《会计法》的实施和2001年中国《企业会计制度》的陆续出台实施,我国各类组织的会计制度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和完善,但是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这种改革发展的力度尚弱,还相比较而言较滞后,不能很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就很有必要。而改革是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的,笔者认为,从现实实践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科目的核算存在不准确的现象

  按照普遍的财会标准,一个组织的固定资产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物理状态的资产物品,在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中,事业单位不能按照这些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进行使用年限折旧,但是必须按照年度投入一定的资本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维护更新,这两项要求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体现在:一是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科目非常多,容易增加成本、漏记固定资产等,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二是因为折旧不能在负债项目中得到充分显示,因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其实际价值,容易导致资产的虚增。

  (二)对“无形资产”规定的含糊性导致管理困难

  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然规定了无形资产应该合理摊销,而且受益期分期均摊销时,摊销额应计入经营支出,在不实行内部核算过程中,无形资产应该一次摊销,计入事业支出。但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在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时,一些金额巨大、使用期特别长的无形资产不能得到一次性摊销,困难较大,即使使用了收付实现制,也往往漏洞百出,不能有效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核算和管理。

  (三)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度规制不一导致混乱

  除了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些个别的事业单位还制定并实施了自己行业的分支会计制度,比如高校会计部门制定实施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公立医院财务部门使用《医院会计制度》、初中等教育机构也使用了《中小学会计制度(试行)》。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正在不断出现,比如为了规范非政府组织的会计核算工作,2005年又制定了《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虽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有其合理性,但是制度不同导致差异化明显,为事业单位内部的沟通协作造成一定障碍,且事业单位与非事业单位之间的会计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导致系统外的会计核算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会计信息也没有可比性。

  (四)没有有效利用好专用基金

  专业基金的提取被直接列入支出,在交纳医疗费和购固定资产时同样作支出处理,而不是只能用专用基金,这样的账务处理会造成的后果有以下几点。1.事业单位在年终时就把专用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作为支出的“调节基金”,人为地调整支出规模,缩小了结果,使单位账务会计失真。2.事业单位都没有规定专用基金使用比例,那么就会使资金雄厚的单位专用基金数额过大,单位支出过大,也就影响上缴所得税的真实性。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针对事业单位特点建立新的会计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的特点是决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必须从具体实际出发,有效借鉴非事业单位尤其是企业的会计制度成功经验,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加以规制,最好能制定统一且有普遍适用性的会计体系。当然,也要考虑在遵循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要对公立医院等特殊行业特殊对待,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从原则上保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科学的会计报表及会计科目。

  (二)进一步做好会计核算的各方面内容

  1.改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笔者认为,可以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扣除其预计净残值的余款,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摊销,将各个月的折旧价值计入相关的支出或成本中,使账面和实际价值一致,进而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2.为了加强国家财政的有效收益率,要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推广权责发生制,具体做法可以是:只要是本会计周期中实现的费用和收益,不管该款项是否为本期的费用和收益,都要对其进行会计核算,以求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业绩、运营状况,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小结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很多的问题,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前提高认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调整,以使得会计准则及内容方法与现实要求相一致,以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

  [2]常凌杰.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面临的挑战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3]黎勇.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2(09).

  [4]张国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薄云霓.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探讨[J].商业经济,2010(14).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首先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独有认识,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普遍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从会计实务出发,提出了解决现行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认识

  一个行业的会计制度是这个行业进行会计工作所应该遵循的普遍规则和方法的总和,对于事业单位这一组织来说也是如此。按照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根本上是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和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是一整套规章制度的总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强制性、计划性,且政府作为出资人具有很强的控制管理权力,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现金流的管理比较单一,从财政拨款而来,记账和报账形式较简单,因此在流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唯一性。二是会计核算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虽然资金链很长、分布很广,但是这些链条之间是互不干扰的,都是独立核算的子单位,因此独立性较强。三是人为性较强,因为资金使用受监管的力度和范围较小较弱,可能会造成财务信息失真或者内部控制无效等问题。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普遍问题

  随着2000年中国《会计法》的实施和2001年中国《企业会计制度》的陆续出台实施,我国各类组织的会计制度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和完善,但是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这种改革发展的力度尚弱,还相比较而言较滞后,不能很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就很有必要。而改革是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的,笔者认为,从现实实践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科目的核算存在不准确的现象

  按照普遍的财会标准,一个组织的固定资产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物理状态的资产物品,在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中,事业单位不能按照这些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进行使用年限折旧,但是必须按照年度投入一定的资本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维护更新,这两项要求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体现在:一是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科目非常多,容易增加成本、漏记固定资产等,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二是因为折旧不能在负债项目中得到充分显示,因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其实际价值,容易导致资产的虚增。

  (二)对“无形资产”规定的含糊性导致管理困难

  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然规定了无形资产应该合理摊销,而且受益期分期均摊销时,摊销额应计入经营支出,在不实行内部核算过程中,无形资产应该一次摊销,计入事业支出。但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在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时,一些金额巨大、使用期特别长的无形资产不能得到一次性摊销,困难较大,即使使用了收付实现制,也往往漏洞百出,不能有效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核算和管理。

  (三)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度规制不一导致混乱

  除了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些个别的事业单位还制定并实施了自己行业的分支会计制度,比如高校会计部门制定实施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公立医院财务部门使用《医院会计制度》、初中等教育机构也使用了《中小学会计制度(试行)》。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正在不断出现,比如为了规范非政府组织的会计核算工作,2005年又制定了《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虽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有其合理性,但是制度不同导致差异化明显,为事业单位内部的沟通协作造成一定障碍,且事业单位与非事业单位之间的会计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导致系统外的会计核算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会计信息也没有可比性。

  (四)没有有效利用好专用基金

  专业基金的提取被直接列入支出,在交纳医疗费和购固定资产时同样作支出处理,而不是只能用专用基金,这样的账务处理会造成的后果有以下几点。1.事业单位在年终时就把专用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作为支出的“调节基金”,人为地调整支出规模,缩小了结果,使单位账务会计失真。2.事业单位都没有规定专用基金使用比例,那么就会使资金雄厚的单位专用基金数额过大,单位支出过大,也就影响上缴所得税的真实性。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针对事业单位特点建立新的会计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的特点是决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必须从具体实际出发,有效借鉴非事业单位尤其是企业的会计制度成功经验,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加以规制,最好能制定统一且有普遍适用性的会计体系。当然,也要考虑在遵循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要对公立医院等特殊行业特殊对待,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从原则上保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科学的会计报表及会计科目。

  (二)进一步做好会计核算的各方面内容

  1.改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笔者认为,可以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扣除其预计净残值的余款,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摊销,将各个月的折旧价值计入相关的支出或成本中,使账面和实际价值一致,进而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2.为了加强国家财政的有效收益率,要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推广权责发生制,具体做法可以是:只要是本会计周期中实现的费用和收益,不管该款项是否为本期的费用和收益,都要对其进行会计核算,以求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业绩、运营状况,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小结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很多的问题,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前提高认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调整,以使得会计准则及内容方法与现实要求相一致,以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

  [2]常凌杰.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面临的挑战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3]黎勇.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2(09).

  [4]张国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薄云霓.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探讨[J].商业经济,2010(14).


相关内容

  •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的思考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与时俱进,日益完善会计内部监督体系.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出发,简要介绍其工作特点,并探析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为会计监督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方案. [关键词]行政 ...

  • 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取得了部分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完善.本文介绍了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对实施改革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改革的思考建议,希望可以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作出努力. 关键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改革 完善 我国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框 ...

  • 会计委派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为贯彻落实中纪委四次全会"稳步推行会计委派制度.要在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及有政府授权收费或罚没职能的事业单位,继续试行会计委派制度"精神,我市从1999年开展了会计委派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几年来的试点工作实践表明,会计委派制对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治理"三乱&qu ...

  • 关于煤矿基建期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工作的几点思考
  • 关于煤矿基建期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工作的几点 思考 企业的基本建设期包括筹建期.施工期.试产期至投产,基建财务管理是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可研.编制项目概算.工程预决算.项目建设到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全过程的财务活动.煤矿建设往住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除了自有资金,还需大量融资,如何及时筹措.合理分 ...

  • 2015届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 会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会计方向 (一)财务会计 1.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具体谈某一准则)的思考 2.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3.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4.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构建的探讨 5. 具体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7. 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8 ...

  • 对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解读和思考
  • ·新智慧财经□ 对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解读和思考 侯昌恕 (山东财经大学财务处济南250014) [摘要]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印发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自2009年起发布<高等学校会计制 ...

  • 经济生活文摘
  • 期刊简介: <经济生活文摘>杂志是由中国经济 报刊协会主管主办的.中英文双语半 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505/F,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5535.以 权威性.科学性.实效性.准确性. 可读性为办刊方针:办刊宗旨:展示 国家发展成就,关注百姓生活状态. 栏目设置: & ...

  • 对改革当前行政单位经费"一支笔"审批的思考 (调研报告范文)
  • 从"一支笔审批"到"多支笔会审" ------对改革当前行政单位经费"一支笔"审批的思考 当前,我国行政单位财务开支一般是实行单位负责人"一支笔审批"的办法,即: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负责人或者局长办公会)对有关的单 ...

  •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
  • 张玉森.陈伟清 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国 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四版.北京:高等 基本信息 作者:陈伟清张玉森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 (2008年2月1日) 丛书名: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平装:191页 正文语种:中文 开本:16 ISBN:[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