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行 性 研 究 报

某 县 气 象 局

二○一六年七月

告可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概况 ........................................... 3

1.5技术经济指标 ....................................... 5

1.6结论............................................... 6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 8

2.1项目背景 ........................................... 8

2.2建设的必要性 ....................................... 9

第三章 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项目区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设地点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16

4.1市场分析 .......................................... 16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建设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公用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工艺技术方案 ...................................... 24

5.7设备方案 .......................................... 25

5.8节能减排措施 ...................................... 27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28

6.1环境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29

6.3评价与审批 ........................................ 31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32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32

7.2劳动定员 .......................................... 32

7.3经营管理措施 ...................................... 33

7.4技术培训 .......................................... 33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34

8.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 34

8.2安全卫生防护原则 .................................. 34

8.3自然灾害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 35

8.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 35

8.5消防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6消防设计原则 ...................................... 38

8.7火灾隐患分析 ...................................... 38

8.8总平面消防设计 .................................... 38

8.9消防给水设计 ...................................... 39

8.10建筑防火 ......................................... 39

8.11火灾检测报警系统 ................................. 40

8.12预期效果 ......................................... 40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 41

9.1实施进度计划 ...................................... 41

9.2项目实施建议 ...................................... 42

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 43

10.1招标原则 ......................................... 43

10.2项目招标范围 ..................................... 43

10.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 43

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 45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46

11.1投资估算 ......................................... 46

11.2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 48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 50

12.1费用与效益估算 ................................... 50

12.2财务分析 ......................................... 51

12.3不确定性分析 ..................................... 52

12.5财务评价结论 ..................................... 53

第十三章 建设合理性分析 ................................. 54

1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54

13.2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 54

13.3规划符合性分析 ................................... 54

13.4项目建设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 ....................... 54

13.5环境承载性分析 ................................... 54

13.6结论 ............................................. 55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 56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 56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投资:1350万元

项目选址:某县城郊乡

建设单位:某县气象站

法人代表:**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某县气象局位于某县城伏山路南段,为全额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管理科、防灾减灾科两个科室和某县气象台、**县气象服务中心、两个直属单位。局内共有在岗职工10人。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河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豫气发〔2011〕55号);

(3)《南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4)《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

- 1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7) 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

[2002]15号;

(9)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0)南阳市气象局提供的有关资料。

2、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包括:总论、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建设地址与规模、规划建设方案、节能措施、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

- 2 -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是豫西沟通南北的重要关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全县辖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4万人,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2800平方公里,耕地49.7万亩。

**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夏商时属豫州,秦时为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县名改为**至今。1928年4月,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成立**县中心区委,1947年秋,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在南阳最先获得解放。

**县位于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南北方交汇区,800毫米等降水线上,湿润带与半湿润带交汇处,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8℃。一月气温最低,月均1.2℃。极端最低气温-14.6℃(1991年12月29日)。7月温度最高,月均27.5℃。极端最高气温41.6℃。多年平均日照数为1850.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9天。大于0℃积温5428.8℃。年平均降水量868.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

- 3 -

二、**县气象局现状

**县气象局现址已被规划为**县行政新区,四周建房已把气象局观测场包围。观测环境已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了观测数据的“三性”。在现址已无法进行综合改善建设,现业务条件较差,业务层面无条件建设,制约了现代化气象业务的开展及一流台站建设。同时现址也制约了县城整体规划发展,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部门多次要求气象局进行整体搬迁,并承诺在用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及必要的资金支付。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观测站搬迁后的建设,利用周围宽阔的地型场地,可观测到更加准确的地形资料和尽可能多的行业观测资料,建立起循化数值预报业务体系,为精细化天气预报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时间、空间、量级方面预报精度的研究,加强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及大气综合探测系统所采集信息的

- 4 -

能力,预报内容拓展到气象诸多要素。以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为支撑,以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为手段,开展精细化预报服务,提高对冰雹、供水、地质灾害的短期预报能力。提高公众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立公众气象服务人机交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气象信息与灾情传输与发布系统(电视发布平台、手机短信平台、121信息发布平台),移动气象服务系统,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公众质量评价反馈系统,更好的服务群众,为百姓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县气象观测站为国家一般站,位于**县城伏山路南段路西,土地面积3335平方米,办公面积720平方米,距中心城区1.2公里,启用时间为2004年1月1日。现址有3层砖混结构办公楼1栋,两层砖混结构附属房1栋,办公楼每层七间第三层为业务、人影指挥,二层为办公,一层为门卫、门厅、资料室、天气预报制作。现作业场所一直没有进行升级改造,设施陈旧,面貌落后,距一流台站建设要求相当甚远。目前,观测站周围探测环境已被破坏。县委政府承诺**气象观测站按照一流台站建设标准整体搬迁。

综上所述,**县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县一般气象站建设项目包括原伏山路检测场1500m道路硬化及城郊乡新建气象站两部分,均不需要重新征地,从而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2、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部门多次要求气象局进行整体搬迁,并承诺在用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及必要的资金支付。

- 5 -

第三章 建设地址与规模

一、项目建设地址

**县委、县政府对**气象台站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周华峰批示规划局协助选址,并成立以主抓城建副县长贾斌、规划、土地、城郊及气象为领导小组。拟建新址位于城郊乡贾沟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3°30′17″,东经112°23′43″,海拔高度297米,距当地政府2.6公里,距中心城区直线距离2.6公里,距离现址

2.7公里。

拟迁新址位于豫331线路南,处于**县2010-2020城区规划外,占地30亩。 四周地形属山丘,视野开阔,没有建筑物,地形地貌与**县整体地形地貌基本相同,符合探测环境技术要求,能够代表较大范围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二、建设规模

**县一般气象站原伏山路检测场道路硬化1500m,拟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新建项目拟在城郊乡贾沟村建设,包括海拔244.85m处一座25*25㎡的观测场;以及海拔200.69m处一座4层框架结构的业务用房,其中一层为:炮库(包括火箭发射炮库、增雨高炮炮库),人影作业仓库及门厅等;二层为:公众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为农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平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平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室等;三层为:信息网络机房、气象装

- 6 -

备维护维修平台、气象装备库房、发电机房、农业气象试验业务平台、农业气象试验室等。四层为: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新建业务用房和观测场临近,且业务用房低于观测场,周边也没有较高建筑物,不会影响观测场的观测效果。

- 7 -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气候条件

**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四季分明,四季气候特点突出,冬干冷,雨水稀少,夏炎热,雨量较充沛,春回暖快,雨水均匀,多大风天气;秋季凉爽,雨水逐渐减少。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

年平均气温14.9℃

最冷月平均气温0.9℃(1月)

最热月平均气温27.4℃(7月)

极端最高气温45.1℃(1934年7月15日出现)

极端最低气温21.2℃(1955年1月11日出现)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1.7℃

地面多东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3m/s

春季最大风速为2.9m/s

秋季最小风速为2.2m/s

瞬时最大风速达12.1m/s(出现于1953年3月)

年平均降雨量805.8㎜

历年最大降雨量1290.1㎜

历年最小降雨量526.7㎜

多雨期在六、七、八月份,少雨期在12月至来年2月份

积雪最大深度为27㎝,冰冻线深度为30㎝

平均有霜期136天

二、水文

南阳市河流均属唐白河水系,唐白河最终流入汉江,汉江于武汉入长江,故南阳市水域均属长江流域片水系,境内河流主要有赵河、潘河、唐河、晏河、马河、饶良河、毗河等,多为季节性小溪流,受气侯影响较大。区域内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主要受降雨及白河水侧渗补给,是南阳的主要水源。

三、地质

**县城区绝大部分为第四纪河流堆积层,地层大部分为砂质粘土,部分地段有砂岩出露。

西部低丘缓坡地带,地貌上属社旗盆地中的垄岗地带边缘,地基土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系统洪积和湖相沉积层,自上而下,分亚粘土、粘土、亚粘土,承载力为0.2~0.3Mpa。

四、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1997年编制的《河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县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五、交通条件

拟建新址位于城郊乡贾沟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3°30′17″,东经112°23′43″,海拔高度297米,距当地政府2.6公里,距中心城区直线距离2.6公里,距离现址2.7公里,交通

- 9 -

便利。 六、市政设施

1、饮水情况:采用地下深井,自备无塔供水设备。 2、用电情况:采用市电供电。计算机设备、室内照明、空调均采用单独供电,互不干扰。供电方式为市电和备用发电机组发电。

3、取暖情况:采用空调供暖。

4、排污情况:新建污水处理井自然排污。

市政设施齐全,条件便利,可满足项目通讯、用电及供水要求。

- 10 -

第五章 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一、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布局。

(2)严格气象业务功能分区,精心组织各区域流线。 (3)在保证项目目标的前提下,控制投资成本。 二、 规划设计条件及依据

1、规划用地红线图

2、《基层气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 三、建筑设计 1、建筑构造及做法 (1)屋面采用砼浇筑。

(2)地面以C20现浇,水泥砂浆找平压光。 (3)窗户采用塑钢铝合金。

- 11 -

(4)外墙MU10机制砖砌筑,墙厚240。 2、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采用框架结构。 2、主要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梁、柱、基础采用C30,板采用C25; 钢 筋:普通钢筋采用HRB335级和HRB235级; 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钢绞线;

砂 浆:采用M7.5水泥砂浆。

四、公用工程设计 1、给水设计

采用地下深井,自备无塔供水设备。 2、排水系统

业务用房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可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污水经生物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3、消防设计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时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及各有关专家提供的设计条件和要求。

建筑物间距均需满足防火间距要求,院内均布置相互贯通的道路并分别与城市道路相连,并备有消防通道,使区内道路形成出入方便的环形消防通道。消防管网沿道路环状布置,按规范要求敷设室外地下消火栓。

- 12 -

灭火器配置由甲方根据不同建筑物内可燃性质、类别、数量和所处位置按《建筑物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最终确定。

4、供电设计

采用市电供电。计算机设备、室内照明、空调均采用单独供电,互不干扰。供电方式为市电和备用发电机组发电。 5、弱电设计。

设计中做到电信、电话、声频、视频、宽带五线到位。 6、供暖设计

业务区供暖采用生产质量稳定、技术先进、节能的空调,以保证工作人员在适宜环境中进行办公。 7、安全防范设计

采取人防加技防的办法,设置两个门卫,两道门岗,安装两套12路实景监控录像系统。 8、其他设计

在办公楼醒目处树立行业标志如“中国气象”字样。 气象观测场周边5m和10m处设有明显的观测场控制标志。

- 13 -

**县气象站业务用房建设面积(单位:㎡)

- 14 -

**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观测场建设

1、观测场

地面观测场为25米×25米,围栏采用塑钢材料制作,围栏高度1.2米,栏距0.12米;观测场围栏基座,其宽度、高度为0.15—0.20米。

图1 观测场仪器布局示意图

- 15 -

某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行 性 研 究 报

某 县 气 象 局

二○一六年七月

告可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概况 ........................................... 3

1.5技术经济指标 ....................................... 5

1.6结论............................................... 6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 8

2.1项目背景 ........................................... 8

2.2建设的必要性 ....................................... 9

第三章 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项目区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设地点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16

4.1市场分析 .......................................... 16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建设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公用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工艺技术方案 ...................................... 24

5.7设备方案 .......................................... 25

5.8节能减排措施 ...................................... 27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28

6.1环境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29

6.3评价与审批 ........................................ 31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32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32

7.2劳动定员 .......................................... 32

7.3经营管理措施 ...................................... 33

7.4技术培训 .......................................... 33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34

8.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 34

8.2安全卫生防护原则 .................................. 34

8.3自然灾害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 35

8.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 35

8.5消防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6消防设计原则 ...................................... 38

8.7火灾隐患分析 ...................................... 38

8.8总平面消防设计 .................................... 38

8.9消防给水设计 ...................................... 39

8.10建筑防火 ......................................... 39

8.11火灾检测报警系统 ................................. 40

8.12预期效果 ......................................... 40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 41

9.1实施进度计划 ...................................... 41

9.2项目实施建议 ...................................... 42

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 43

10.1招标原则 ......................................... 43

10.2项目招标范围 ..................................... 43

10.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 43

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 45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46

11.1投资估算 ......................................... 46

11.2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 48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 50

12.1费用与效益估算 ................................... 50

12.2财务分析 ......................................... 51

12.3不确定性分析 ..................................... 52

12.5财务评价结论 ..................................... 53

第十三章 建设合理性分析 ................................. 54

1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54

13.2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 54

13.3规划符合性分析 ................................... 54

13.4项目建设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 ....................... 54

13.5环境承载性分析 ................................... 54

13.6结论 ............................................. 55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 56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 56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投资:1350万元

项目选址:某县城郊乡

建设单位:某县气象站

法人代表:**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某县气象局位于某县城伏山路南段,为全额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管理科、防灾减灾科两个科室和某县气象台、**县气象服务中心、两个直属单位。局内共有在岗职工10人。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河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豫气发〔2011〕55号);

(3)《南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4)《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

- 1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7) 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

[2002]15号;

(9)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0)南阳市气象局提供的有关资料。

2、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包括:总论、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建设地址与规模、规划建设方案、节能措施、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

- 2 -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是豫西沟通南北的重要关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全县辖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4万人,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2800平方公里,耕地49.7万亩。

**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夏商时属豫州,秦时为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县名改为**至今。1928年4月,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成立**县中心区委,1947年秋,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在南阳最先获得解放。

**县位于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南北方交汇区,800毫米等降水线上,湿润带与半湿润带交汇处,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8℃。一月气温最低,月均1.2℃。极端最低气温-14.6℃(1991年12月29日)。7月温度最高,月均27.5℃。极端最高气温41.6℃。多年平均日照数为1850.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9天。大于0℃积温5428.8℃。年平均降水量868.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

- 3 -

二、**县气象局现状

**县气象局现址已被规划为**县行政新区,四周建房已把气象局观测场包围。观测环境已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了观测数据的“三性”。在现址已无法进行综合改善建设,现业务条件较差,业务层面无条件建设,制约了现代化气象业务的开展及一流台站建设。同时现址也制约了县城整体规划发展,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部门多次要求气象局进行整体搬迁,并承诺在用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及必要的资金支付。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观测站搬迁后的建设,利用周围宽阔的地型场地,可观测到更加准确的地形资料和尽可能多的行业观测资料,建立起循化数值预报业务体系,为精细化天气预报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时间、空间、量级方面预报精度的研究,加强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及大气综合探测系统所采集信息的

- 4 -

能力,预报内容拓展到气象诸多要素。以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为支撑,以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为手段,开展精细化预报服务,提高对冰雹、供水、地质灾害的短期预报能力。提高公众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立公众气象服务人机交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气象信息与灾情传输与发布系统(电视发布平台、手机短信平台、121信息发布平台),移动气象服务系统,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公众质量评价反馈系统,更好的服务群众,为百姓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县气象观测站为国家一般站,位于**县城伏山路南段路西,土地面积3335平方米,办公面积720平方米,距中心城区1.2公里,启用时间为2004年1月1日。现址有3层砖混结构办公楼1栋,两层砖混结构附属房1栋,办公楼每层七间第三层为业务、人影指挥,二层为办公,一层为门卫、门厅、资料室、天气预报制作。现作业场所一直没有进行升级改造,设施陈旧,面貌落后,距一流台站建设要求相当甚远。目前,观测站周围探测环境已被破坏。县委政府承诺**气象观测站按照一流台站建设标准整体搬迁。

综上所述,**县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县一般气象站建设项目包括原伏山路检测场1500m道路硬化及城郊乡新建气象站两部分,均不需要重新征地,从而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2、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部门多次要求气象局进行整体搬迁,并承诺在用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及必要的资金支付。

- 5 -

第三章 建设地址与规模

一、项目建设地址

**县委、县政府对**气象台站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周华峰批示规划局协助选址,并成立以主抓城建副县长贾斌、规划、土地、城郊及气象为领导小组。拟建新址位于城郊乡贾沟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3°30′17″,东经112°23′43″,海拔高度297米,距当地政府2.6公里,距中心城区直线距离2.6公里,距离现址

2.7公里。

拟迁新址位于豫331线路南,处于**县2010-2020城区规划外,占地30亩。 四周地形属山丘,视野开阔,没有建筑物,地形地貌与**县整体地形地貌基本相同,符合探测环境技术要求,能够代表较大范围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二、建设规模

**县一般气象站原伏山路检测场道路硬化1500m,拟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新建项目拟在城郊乡贾沟村建设,包括海拔244.85m处一座25*25㎡的观测场;以及海拔200.69m处一座4层框架结构的业务用房,其中一层为:炮库(包括火箭发射炮库、增雨高炮炮库),人影作业仓库及门厅等;二层为:公众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为农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平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平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室等;三层为:信息网络机房、气象装

- 6 -

备维护维修平台、气象装备库房、发电机房、农业气象试验业务平台、农业气象试验室等。四层为: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新建业务用房和观测场临近,且业务用房低于观测场,周边也没有较高建筑物,不会影响观测场的观测效果。

- 7 -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气候条件

**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四季分明,四季气候特点突出,冬干冷,雨水稀少,夏炎热,雨量较充沛,春回暖快,雨水均匀,多大风天气;秋季凉爽,雨水逐渐减少。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

年平均气温14.9℃

最冷月平均气温0.9℃(1月)

最热月平均气温27.4℃(7月)

极端最高气温45.1℃(1934年7月15日出现)

极端最低气温21.2℃(1955年1月11日出现)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1.7℃

地面多东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3m/s

春季最大风速为2.9m/s

秋季最小风速为2.2m/s

瞬时最大风速达12.1m/s(出现于1953年3月)

年平均降雨量805.8㎜

历年最大降雨量1290.1㎜

历年最小降雨量526.7㎜

多雨期在六、七、八月份,少雨期在12月至来年2月份

积雪最大深度为27㎝,冰冻线深度为30㎝

平均有霜期136天

二、水文

南阳市河流均属唐白河水系,唐白河最终流入汉江,汉江于武汉入长江,故南阳市水域均属长江流域片水系,境内河流主要有赵河、潘河、唐河、晏河、马河、饶良河、毗河等,多为季节性小溪流,受气侯影响较大。区域内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主要受降雨及白河水侧渗补给,是南阳的主要水源。

三、地质

**县城区绝大部分为第四纪河流堆积层,地层大部分为砂质粘土,部分地段有砂岩出露。

西部低丘缓坡地带,地貌上属社旗盆地中的垄岗地带边缘,地基土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系统洪积和湖相沉积层,自上而下,分亚粘土、粘土、亚粘土,承载力为0.2~0.3Mpa。

四、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1997年编制的《河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县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五、交通条件

拟建新址位于城郊乡贾沟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3°30′17″,东经112°23′43″,海拔高度297米,距当地政府2.6公里,距中心城区直线距离2.6公里,距离现址2.7公里,交通

- 9 -

便利。 六、市政设施

1、饮水情况:采用地下深井,自备无塔供水设备。 2、用电情况:采用市电供电。计算机设备、室内照明、空调均采用单独供电,互不干扰。供电方式为市电和备用发电机组发电。

3、取暖情况:采用空调供暖。

4、排污情况:新建污水处理井自然排污。

市政设施齐全,条件便利,可满足项目通讯、用电及供水要求。

- 10 -

第五章 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一、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布局。

(2)严格气象业务功能分区,精心组织各区域流线。 (3)在保证项目目标的前提下,控制投资成本。 二、 规划设计条件及依据

1、规划用地红线图

2、《基层气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 三、建筑设计 1、建筑构造及做法 (1)屋面采用砼浇筑。

(2)地面以C20现浇,水泥砂浆找平压光。 (3)窗户采用塑钢铝合金。

- 11 -

(4)外墙MU10机制砖砌筑,墙厚240。 2、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采用框架结构。 2、主要材料的选用:

混凝土:梁、柱、基础采用C30,板采用C25; 钢 筋:普通钢筋采用HRB335级和HRB235级; 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钢绞线;

砂 浆:采用M7.5水泥砂浆。

四、公用工程设计 1、给水设计

采用地下深井,自备无塔供水设备。 2、排水系统

业务用房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可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污水经生物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3、消防设计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时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及各有关专家提供的设计条件和要求。

建筑物间距均需满足防火间距要求,院内均布置相互贯通的道路并分别与城市道路相连,并备有消防通道,使区内道路形成出入方便的环形消防通道。消防管网沿道路环状布置,按规范要求敷设室外地下消火栓。

- 12 -

灭火器配置由甲方根据不同建筑物内可燃性质、类别、数量和所处位置按《建筑物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最终确定。

4、供电设计

采用市电供电。计算机设备、室内照明、空调均采用单独供电,互不干扰。供电方式为市电和备用发电机组发电。 5、弱电设计。

设计中做到电信、电话、声频、视频、宽带五线到位。 6、供暖设计

业务区供暖采用生产质量稳定、技术先进、节能的空调,以保证工作人员在适宜环境中进行办公。 7、安全防范设计

采取人防加技防的办法,设置两个门卫,两道门岗,安装两套12路实景监控录像系统。 8、其他设计

在办公楼醒目处树立行业标志如“中国气象”字样。 气象观测场周边5m和10m处设有明显的观测场控制标志。

- 13 -

**县气象站业务用房建设面积(单位:㎡)

- 14 -

**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观测场建设

1、观测场

地面观测场为25米×25米,围栏采用塑钢材料制作,围栏高度1.2米,栏距0.12米;观测场围栏基座,其宽度、高度为0.15—0.20米。

图1 观测场仪器布局示意图

- 15 -


相关内容

  •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考试竞赛参考题库
  •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试题资料 竞赛考试题库参考 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局 2012年10月 气象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一. 立案与调查取证 ⑴ 案件来源: 通过行政执法检查发现违法案件.群众举报案件.通常的违法案件主要是:建设工程项目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文件未报审擅自施工:建设工程项目防雷装置未经检测验收合格擅自投 ...

  • 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 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007年9月24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御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 ...

  • 气象小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 气象小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说明 目 录 一.适用范围 ................................................................................................. 1 二.总体要求 ........... ...

  • 云南省气象条例
  • 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3号)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云南省气象条例〉的决定>已由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5月30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5月30日 ( ...

  • 初步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力设证乙字(A265002099)号 新疆联合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卡依尔特电站施工电源工程 初步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初设说明及材料清册) 新疆中电华瑞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10年9月21日 ● 第一章 总的部分 ....................................... ...

  • 一.风电前期开发工作流程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程序,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根据国家风电开发相关管理规定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有关管理办法.公司前期工作相关管理办法,制定本流程. 第二条 本流程主要包 ...

  • 宁波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解读
  • 主要内容解读 <宁波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七章,四十条,自2010年3月1日起实施. 一.总体框架 1.总则,主要规定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政府职责.部门职责.宣传教育等. 2.防御规划与预防措施,主要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防 ...

  • 气象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气象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气象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气象仪器项目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方案.资金计划.财务效果.社会影响.投资风险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并提交给发改委.证监会.银行或其它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上报文件. 气象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及编制说明 一. ...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 2.1 阶段要求 2.1.1 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内容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建设项目区责任范围及其周边环境概况. 2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 ...